第151章 跑路
重生成為劉秀,收小弟打天下 作者:木裏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媽的!”
聽了斥候帶迴來的消息,羅陽一句國罵脫口而出。
身旁站立的鄧晨和王霸雖然聽不懂什麽意思,但知道不是什麽好話,臉上俱是透出焦急和惶恐。
“文叔,豎子俱走,我等該如何是好?”
鄧晨開口問道,話中似乎還有些怒意。
而此刻從城牆上歸來的傅俊,恰好走進縣府大堂,一臉嚴峻的說道:“將軍,斥候來報,朝廷先鋒已到三十裏之外乾山聚,按其行軍速度,隻怕今夜便要兵臨城下。”
說罷又問了一句:“後部可有消息,為何還不見到來?”
王霸聞言開口道:“驃騎大將軍傳來消息,新市等部已竄迴昆陽,叫我等也速速撤離。”
“為何?”傅俊一愣,隨即開口問道。
“哎!”鄧晨歎了一聲說道:“斥候所探軍情有誤。此次朝廷大軍原是兩路,沿潁水而下者,乃大司徒王尋率領。大司空王邑所率十數萬大軍另走汝水穀道,如今已行至高鄉,正向成安進發。那新市、下江軍部見王邑軍容甚盛,各自亡命奔走,逃迴昆陽去了!”
成安乃是汝河上遊的一座小縣城,沿河而下七八十裏就是郟縣了。
聽到軍情的傅俊吃驚了一驚,也有些不知所措:“這...這...。”
這了半天,臉上浮現出惶恐、焦急、還有一絲怒意,和鄧晨、王霸初聞消息時一般模樣。
新市、下江各部望風而逃,將舂陵前部丟下不顧,確實讓人氣惱。
如今的他們可謂是三麵環敵,成為了深入敵後的一支孤軍,區區兩千多人隻怕不夠人家一盤菜的。
三個人此刻都有些六神無主,把目光看向羅陽,等待主將決斷。
羅陽心中也有些氣惱,新市、下江這一杆慫貨,賣隊友真是第一名呐!
軍紀這一塊沒法辦,也沒法說!
而小小的陽城不是什麽險要關隘,自己兩千人馬麵對數十萬敵軍,可操作性不大。
以多勝少也要有個基數問題,千萬別信什麽雖萬千人吾往矣的鬼話。
自他羅陽起兵造反開始,就沒見過什麽萬夫不當之人,武力再高該挨刀還得挨刀。
太史公所記項羽軍陣中斬殺數百人,羅陽經曆過幾次戰陣後隻覺得有些誇大。
就是一天砍幾百頭豬,胳膊難道不酸,手難道不麻!
也或許項羽真的殺了那麽多人,但麵對人海,他該躺還是躺了。
要是有機關槍,意大利炮還可以轟他娘的。不過現在隻剩下一條路,那就是麻溜的跑路。
“哎!”羅陽搖搖頭說道:“事已不可為,傳令眾軍士一個時辰後撤離陽城,趕去郟縣與驃騎大將軍匯合。”
宗佻傳信說的明白,他已帶領人馬返迴郟縣等待舂陵前部,匯合之後再商議應敵之策。
鄧晨三人見說,便忙慌的去收整隊伍輜重,準備拔營跑路。
“將軍,有洛陽人馬正向陽城急速趕來,已過了黃泥聚,再有半個時辰便可到達城下!”
羅陽指揮軍卒搬運府庫糧草輜重,準備來個雁過拔毛,不想又有斥候過來稟報消息。
“有多少人馬?”
“遠遠望去不下五千之眾!”
羅陽聞言心中一沉,叫來不遠處的王霸吩咐道:“元伯,朝廷恐怕已探得我處消息,此地不宜久留。你傳令下去,叫軍士們將輜重統統棄了,即刻向東門集結,不得有誤!”
“屬下得令”
王霸拱手,騎上馬傳令去了。
不一時,鄧晨和傅俊聯袂來到府庫。
隻見鄧晨開口問道:“文叔,為何要將輜重丟棄?如此多糧草殊為可惜啊!”
“王尋已派出前鋒向陽城襲來,再有半個時辰便可奔至。我等孤立無援,若被輜重所累,叫敵軍咬住,恐有覆滅之險。目下萬不可再耽擱時辰,快快召集了軍士,速速離城。”
羅陽見鄧晨舍不下糧草輜重,便把當前的情況說給兩人。
傅俊和鄧晨聞言也顧不上了心疼,帶著人馬火速向陽城東門而去。
等兩千多人集結完畢,城池西北方向已遙遙望見塵煙四起。
“臥槽!來的好快!”
羅陽心中一驚,這王尋果然富裕,如此大陣仗,也不知派了多少突騎馬隊。
“快走!”
兩千多軍卒也看到了西北方向的煙塵,一陣騷亂後,跟著各自頭目撒丫子跑路。
一路狂奔!
來時急行軍用了一日時間,去時隻用了半日。慌不擇路的逃竄,到了傍晚時分已趕到汝河邊上。
所幸敵軍沒有追擊,不然這兩條腿的怎麽能跑過四條腿。
羅陽雖然騎著馬,但半日顛簸下來,也弄了一臉的塵灰。
他傳令斥候,散出去打探消息,自己則下得馬來,走到河邊洗了一把臉。
看著跟來一起洗臉的傅俊幾人,笑著說道:“可他媽累死老子了!”
這一句不著四六的言語,卻是讓傅俊、鄧晨幾人有些摸不著四六。
羅陽哈哈一笑,又捧了幾把水,洗了個痛快。
如今已是五月天氣,氣溫開始炎熱,士卒們跑了半天路,又累又渴。
許多人也都來到河邊洗涮,有的幹脆跳進河裏來了一個涼水澡。
還有許多人癱坐在地上,做起了摳腳大漢。
無他,腳底板磨出泡了!
羅陽見狀,傳令夥夫埋鍋造飯,叫士卒們飽餐一頓,暫時做個休整。
天色漸漸昏黃,散出去的斥候也傳迴消息。
他們慌不擇路的逃竄,此刻已偏離了郟縣,正處在汝河下遊十多裏處。
斥候已經與驃騎大將軍聯係上,叫他們到郟縣匯合。
眾軍士已飽餐一頓,有了少許精神,便趁著夜色,沿河向上遊趕去。
十多裏路,頃刻即至,宗佻帶著任光、李軼、朱佑等人已經等在城門外。
“文叔,索幸你已趕迴,不然怎向伯升交代!”
宗佻大步走到近前,拍著羅陽的肩膀感慨萬分。
這老劉家已經死了一個老二,如果把老三折在這裏,老劉家這一輩可就剩劉演一個獨苗了。
宗佻作為老大哥,若是沒把羅陽看好,迴到宛城還怎麽麵對劉演。
他倒是派了任光去往半路接應,但因為跑差了路徑,讓任光接了寂寞。
羅陽與這位劉賜手下的偏將不熟,各自拱了拱手,笑著道:“哈哈,兄長寬心,王尋鼠輩耳,大好頭顱豈能送與宵小!”
一句風輕雲淡的話語,倒讓氣氛鬆弛起來。眾人說過幾句,將軍士迎進城中。
羅陽與朱佑這個好基友聊了一路,一起進入縣府商議軍情。
聽了斥候帶迴來的消息,羅陽一句國罵脫口而出。
身旁站立的鄧晨和王霸雖然聽不懂什麽意思,但知道不是什麽好話,臉上俱是透出焦急和惶恐。
“文叔,豎子俱走,我等該如何是好?”
鄧晨開口問道,話中似乎還有些怒意。
而此刻從城牆上歸來的傅俊,恰好走進縣府大堂,一臉嚴峻的說道:“將軍,斥候來報,朝廷先鋒已到三十裏之外乾山聚,按其行軍速度,隻怕今夜便要兵臨城下。”
說罷又問了一句:“後部可有消息,為何還不見到來?”
王霸聞言開口道:“驃騎大將軍傳來消息,新市等部已竄迴昆陽,叫我等也速速撤離。”
“為何?”傅俊一愣,隨即開口問道。
“哎!”鄧晨歎了一聲說道:“斥候所探軍情有誤。此次朝廷大軍原是兩路,沿潁水而下者,乃大司徒王尋率領。大司空王邑所率十數萬大軍另走汝水穀道,如今已行至高鄉,正向成安進發。那新市、下江軍部見王邑軍容甚盛,各自亡命奔走,逃迴昆陽去了!”
成安乃是汝河上遊的一座小縣城,沿河而下七八十裏就是郟縣了。
聽到軍情的傅俊吃驚了一驚,也有些不知所措:“這...這...。”
這了半天,臉上浮現出惶恐、焦急、還有一絲怒意,和鄧晨、王霸初聞消息時一般模樣。
新市、下江各部望風而逃,將舂陵前部丟下不顧,確實讓人氣惱。
如今的他們可謂是三麵環敵,成為了深入敵後的一支孤軍,區區兩千多人隻怕不夠人家一盤菜的。
三個人此刻都有些六神無主,把目光看向羅陽,等待主將決斷。
羅陽心中也有些氣惱,新市、下江這一杆慫貨,賣隊友真是第一名呐!
軍紀這一塊沒法辦,也沒法說!
而小小的陽城不是什麽險要關隘,自己兩千人馬麵對數十萬敵軍,可操作性不大。
以多勝少也要有個基數問題,千萬別信什麽雖萬千人吾往矣的鬼話。
自他羅陽起兵造反開始,就沒見過什麽萬夫不當之人,武力再高該挨刀還得挨刀。
太史公所記項羽軍陣中斬殺數百人,羅陽經曆過幾次戰陣後隻覺得有些誇大。
就是一天砍幾百頭豬,胳膊難道不酸,手難道不麻!
也或許項羽真的殺了那麽多人,但麵對人海,他該躺還是躺了。
要是有機關槍,意大利炮還可以轟他娘的。不過現在隻剩下一條路,那就是麻溜的跑路。
“哎!”羅陽搖搖頭說道:“事已不可為,傳令眾軍士一個時辰後撤離陽城,趕去郟縣與驃騎大將軍匯合。”
宗佻傳信說的明白,他已帶領人馬返迴郟縣等待舂陵前部,匯合之後再商議應敵之策。
鄧晨三人見說,便忙慌的去收整隊伍輜重,準備拔營跑路。
“將軍,有洛陽人馬正向陽城急速趕來,已過了黃泥聚,再有半個時辰便可到達城下!”
羅陽指揮軍卒搬運府庫糧草輜重,準備來個雁過拔毛,不想又有斥候過來稟報消息。
“有多少人馬?”
“遠遠望去不下五千之眾!”
羅陽聞言心中一沉,叫來不遠處的王霸吩咐道:“元伯,朝廷恐怕已探得我處消息,此地不宜久留。你傳令下去,叫軍士們將輜重統統棄了,即刻向東門集結,不得有誤!”
“屬下得令”
王霸拱手,騎上馬傳令去了。
不一時,鄧晨和傅俊聯袂來到府庫。
隻見鄧晨開口問道:“文叔,為何要將輜重丟棄?如此多糧草殊為可惜啊!”
“王尋已派出前鋒向陽城襲來,再有半個時辰便可奔至。我等孤立無援,若被輜重所累,叫敵軍咬住,恐有覆滅之險。目下萬不可再耽擱時辰,快快召集了軍士,速速離城。”
羅陽見鄧晨舍不下糧草輜重,便把當前的情況說給兩人。
傅俊和鄧晨聞言也顧不上了心疼,帶著人馬火速向陽城東門而去。
等兩千多人集結完畢,城池西北方向已遙遙望見塵煙四起。
“臥槽!來的好快!”
羅陽心中一驚,這王尋果然富裕,如此大陣仗,也不知派了多少突騎馬隊。
“快走!”
兩千多軍卒也看到了西北方向的煙塵,一陣騷亂後,跟著各自頭目撒丫子跑路。
一路狂奔!
來時急行軍用了一日時間,去時隻用了半日。慌不擇路的逃竄,到了傍晚時分已趕到汝河邊上。
所幸敵軍沒有追擊,不然這兩條腿的怎麽能跑過四條腿。
羅陽雖然騎著馬,但半日顛簸下來,也弄了一臉的塵灰。
他傳令斥候,散出去打探消息,自己則下得馬來,走到河邊洗了一把臉。
看著跟來一起洗臉的傅俊幾人,笑著說道:“可他媽累死老子了!”
這一句不著四六的言語,卻是讓傅俊、鄧晨幾人有些摸不著四六。
羅陽哈哈一笑,又捧了幾把水,洗了個痛快。
如今已是五月天氣,氣溫開始炎熱,士卒們跑了半天路,又累又渴。
許多人也都來到河邊洗涮,有的幹脆跳進河裏來了一個涼水澡。
還有許多人癱坐在地上,做起了摳腳大漢。
無他,腳底板磨出泡了!
羅陽見狀,傳令夥夫埋鍋造飯,叫士卒們飽餐一頓,暫時做個休整。
天色漸漸昏黃,散出去的斥候也傳迴消息。
他們慌不擇路的逃竄,此刻已偏離了郟縣,正處在汝河下遊十多裏處。
斥候已經與驃騎大將軍聯係上,叫他們到郟縣匯合。
眾軍士已飽餐一頓,有了少許精神,便趁著夜色,沿河向上遊趕去。
十多裏路,頃刻即至,宗佻帶著任光、李軼、朱佑等人已經等在城門外。
“文叔,索幸你已趕迴,不然怎向伯升交代!”
宗佻大步走到近前,拍著羅陽的肩膀感慨萬分。
這老劉家已經死了一個老二,如果把老三折在這裏,老劉家這一輩可就剩劉演一個獨苗了。
宗佻作為老大哥,若是沒把羅陽看好,迴到宛城還怎麽麵對劉演。
他倒是派了任光去往半路接應,但因為跑差了路徑,讓任光接了寂寞。
羅陽與這位劉賜手下的偏將不熟,各自拱了拱手,笑著道:“哈哈,兄長寬心,王尋鼠輩耳,大好頭顱豈能送與宵小!”
一句風輕雲淡的話語,倒讓氣氛鬆弛起來。眾人說過幾句,將軍士迎進城中。
羅陽與朱佑這個好基友聊了一路,一起進入縣府商議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