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突然覺得有些心累。


    隊伍實在是太難帶了!


    想自己當家做主,掌握命運,也不瞧瞧什麽成色。


    都是好勇鬥狠之徒,不讀兵書,不知兵事,再這樣沒頭蒼蠅亂撞下去,早晚被朝廷剿滅!


    “諸位,往者成、哀衰微無嗣,故王莽篡奪帝業,以有天下。而歲來蝗旱四起,百姓流離無所歸處,故使吾輩因此得起!”


    “然舉大事者,必當下順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若負強恃勇,觸情恣欲,雖得天下,必複失之。以秦、項之勢,尚至夷覆,況今布衣相聚草澤?以此行之,滅亡之道也。”


    王常苦口婆心勸著硬著脖頸子,愣頭愣腦,心中不服氣的眾位下江渠帥。


    隨後話鋒一轉。


    “今南陽諸劉舉宗起兵,觀其來議事者,皆有深計大慮,王公之才,與之並合,必成大功,此天所以佑吾屬也。”


    這些下江渠帥,當初能跟著王常走入南郡,一是敬佩他的帶兵手段,二是敬佩他的為人。


    他們雖然眼界不高,但還能分得出好賴話!


    “若無王將軍,吾等早為朝廷所滅。今日聞君一言,心下豁然,願敬受教。”


    下江渠帥龐萌此刻開言道。


    有了第一個支持者,其他渠帥也紛紛附和。


    成丹、張卬低頭沉思,想想也是這個道理,便也點頭應是了!


    既然下江眾人都同意了合兵一處,王常也不再耽擱,派人趕赴棘陽,將合兵之事告知劉演。


    隨後教眾渠帥傳令,起兵拔營,向棘陽方向進發!


    新市、下江兩部本出綠林,熟人見麵分外親熱。


    下江兵的到來給棘陽城添了不少生氣。


    眨眼便進入十二月份,一場大雪飄飄灑灑的下了起來。


    地皇三年還真是不尋常的一年。


    開春至夏蝗蟲旱四起,到了秋冬兩季,雨水卻又多了起來。


    一場雪給大地裹上一層銀裝。


    仗是沒法打了。


    又因快到臘日年節,兩方人馬都很有默契的沒有動作。


    戰爭總叫人神經緊繃,似乎大家都想借著臘日放鬆放鬆。


    “瑞雪兆豐年啊!”


    羅陽登上城頭,看著沒啥人煙的蒼茫大地,很想朗誦一首《沁園春.雪》。


    經曆過戰場生死的他,如今有了很大的蛻變,頗有一種誰主沉浮的胸懷!


    “等過完年節,我等與宛城必有一場血戰,成敗或許就在此一舉。”


    朱佑閑來無事,和羅陽一起登上了城頭。


    他如今也成了孤家寡人,老母親雖然沒有死在小長安聚。


    但一路奔波,又受了許多驚嚇,老人家終於沒有熬過冬日,十天前死在了床榻上。


    被埋在城外的一處坡地,也算是善終。隻等日後有機會,再掘土移墳,與朱佑老爹合葬一處。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羅陽說了一句拚湊出來的詩句,迴答朱佑的感慨。


    “仲先,今朝有酒今日樂,且飲酒暖暖身子去!”


    二人下得城牆,又找來劉終、劉順幾人,幹脆弄了個火鍋,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且將天下事拋在了一邊。


    臘日過後,就是正旦,一眨地皇四年便到來了!


    “朝廷發下詔令,催促我等盡快剿除禍患。如今兵強馬壯,可趁春暖之際,將叛賊一舉掃平。”


    甄阜躊躇滿誌,捋著胡須,和宛城眾官吏商議軍事。


    “大人所言極是,那下江賊兵也入了棘陽,正可趁此機會,將等眾一並剿除。”


    梁丘賜也是這般看法。他作為軍事主官,如果將舂陵叛賊掃滅,仕途有望在進一步。


    “冠軍一帶有延岑聚兵數千,劫掠鄉裏。又有賈複聚眾數百人,出沒羽山一帶。待誅滅棘陽反賊。便就勞煩屬正大人,帶兵攻打,還南陽一地太平。”


    甄阜說起來是一位好上官,有意將功勞讓給梁丘賜,好叫他日後更進一步。


    “哈哈,大人如此厚愛,丘賜卻之不恭也!”


    兩人四目相對,隨即相視一笑。


    宛城兵馬經過這段時間的招募,已經有了六萬餘眾,棲息在宛城東南,枕戈待旦。


    二人來到大營勞軍誓師,對外號稱十萬精兵,準備與叛軍決戰。


    而棘陽一方,有了下江兵的加入,又有附近饑民無路來投,也有了三萬之數。


    劉演聽說宛城大軍異動,知道決戰的時刻來臨了!


    於是大饗軍士,在城外設立壇場,立盟約!


    “王莽篡逆之輩,肆行酷烈,致天下洶洶,庶民不保。今有義士起兵,順天承命,誅伐不道。”


    “甄阜、梁丘賜,朝廷鷹犬,宛城鼠輩,所率群小,敢伐大義,必遭天戮!”


    “祈乎蒼天!嗟我將士!生則俱生,死則俱死。”


    劉演站在壇場上,神色肅穆,一番慷慨陳詞,頓時將氣氛搞了上去!


    “祈乎蒼天!嗟我將士!生則俱生,死則俱死。”


    他身後站立的平林、新事、下江等渠帥也都神情肅穆,跟著詠念。


    “生則俱生,死則俱死!”


    “生則俱生,死則俱死!”


    台下軍士也隨眾唿喊,一時間如山唿海嘯之音,聲傳十裏。


    盟誓過後,又叫士卒們休整三日,準備決一死戰。


    宛城兵馬此刻已經行動起來。


    甄阜決心一戰定勝負,要學項羽的破釜沉舟,和韓信的背水一戰。


    將大部輜重留在藍鄉聚,隻叫士卒帶夠三日餐食,引兵渡過黃淳水,將大營紮在泚水旁邊。又把黃淳水上的橋梁燒毀,以示決戰之心。


    這種排兵布陣之法,實屬讓劉演有些看不懂。


    即便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也沒有把大營安在兩條河中間的啊!


    甄阜、梁丘賜到底在耍什麽把戲,讓人琢磨不透!


    而韓信當年和劉邦的一番言論很貼合現在的狀況。


    韓信說劉邦帶兵最多十萬,自己則多多益善。


    其中的道理就是,人的能力和天賦有所差別,存在一個邊際。


    超過這個邊際,可能就玩不不轉了!


    而甄、梁二人就是這個情況。


    除了輕敵之心作祟外,他們的能力也就止於三萬人馬。


    如今帶著六七萬眾,便摸不著北,開始胡懟了!


    這種情況,劉演想不明白,王常更想不明白。


    羅陽自己在心裏分析了一番,也想不明白!


    棘陽城裏,一時處於懵逼狀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成為劉秀,收小弟打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裏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裏魚並收藏重生成為劉秀,收小弟打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