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綠林軍沒了?
重生成為劉秀,收小弟打天下 作者:木裏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入冬以來一場雨都沒有下,更沒見過雪花飄落。
手有點幹巴,嘴也有點幹巴。
羅陽覺得要是有個加濕器就好了!
而劉演整日和食客兄弟們談論天下事,抒發心中的萬丈情懷。
劉伯姬也沒心沒肺的騎大馬,跟著劉稷做大王!
隻有大姊劉黃每日愁眉苦臉,茶飯不香。
“小妹年後23了,早過嫁娶之年。逐日這般玩鬧,哎!也不知何時才能尋得良人!”
羅陽知道大姊不僅僅是替小妹劉伯姬發愁,同時也為自己的終身大事發愁。
她過完年就37了,這年紀擱到前世還能容忍,但在這個時代恐怕是老死閨閣的節奏!
其實想要嫁人也容易,找個普通人家,或者破落戶,沒人會嫌棄年齡大。估計還與有榮焉,上杆子搶著要。
隻是依劉氏現在的情況,好的人家看不上你,壞的你又不願屈就。沒得辦法,隻能幹耗!
羅陽也不知道怎麽勸解,怕說錯話惹得這位大姐不高興。也牽了匹馬找劉稷和小妹遛圈去了。
“文叔,臘日將至,你寫封書信送去複陽。許久未見仲先,叫他帶老母來舂陵團聚,兄弟之間畢竟熱鬧,不比他處受人白眼!”
朱佑自從上次離開,就再也沒來過舂陵,羅陽也有點想這個漢子了。
便依照劉演吩咐,寫了封書信,叫人騎快馬送去複陽。
“兄長,仲先迴書說天氣寒冷,等過了年節,春日迴暖,便帶著母親來舂陵做客。他也十分念著你我兄弟,恨不得早日來此相聚。”
羅陽得了朱佑迴書,將信中之意告訴大哥。
“如此也好。仲先寄居舅家,無甚生計!可再送些錢財,叫他母子不必犯難。”劉演迴道。
“傳書時,我已叫人帶去兩萬錢,奈何仲先又叫人帶迴。他與母親兩人無甚花銷,言說用不得許多錢財,叫我等不必掛心!”
劉演搖搖頭笑道:“既然如此,等到春暖,我與你去往複陽一趟,將他母子二人接來!”
羅陽點頭應是。
匆匆臘日又至,天氣幹冷異常,卻也擋不住殺豬宰羊的喜慶。
過了正旦,地皇三年悄然而至。
眾人還沉浸在走親訪友,家人團聚的快樂中時,綠林一帶又傳來消息。
“聽說綠林賊死了好些人!”
家中食客如今已快過百人,來來往往流動性很大,消息自然也很靈通。
“莫不是郡府又派兵攻打綠林賊?為何我不曾聽聞!”
“與郡府無關!我前時返家,聽附近鄉裏說起,綠林山中鬧起疾疫。那賊人軍中又無醫者,疾役肆虐不能遏製。有聚中子弟投身綠林,見疾疫大起,心中惶恐,又偷偷返家卻將病役染與父母,臥病不能起也!”
“你,你,你離我遠些,莫將疾疫染與我等!”
正聽得津津有味的眾食客,一哄而起,不敢靠近那位說話之人。
那人見狀,擺擺手道:“諸位寬心,我豈不知輕重,若是染疾也不來坑害爾等。況我也隻是聽說,並未親見!”
眾人這才放心。
綠林山中鬧起瘟疫,很快就傳進羅陽耳中。
他聽聞後倒是覺得理所應當。
這天幹物燥的季節,鬧個流感啥的也是意料之中。
而那綠林軍聚眾數萬人躲在山中一地,人口密度肯定小不了。再加上入冬後也無個瓜果蔬菜,人的身體缺少維生素等營養,抵抗力自然降低。
這染病後能扛的就扛過去,扛不過去的就隻能死翹翹。
如今還未天暖,這瘟疫還得肆虐一段時間,也不知綠林軍能不能扛過去。
你問羅陽為何懂得這些,因為他前世可是經曆過的!
出了年節,春日已至,這老天還是滴雨未下,白水的河道都要幹了。
而綠林軍果然沒有扛過去,已經分崩離析。
“我派兄弟打探過了,綠林賊果然散了。”
宗佻此刻正和眾人講述打探來的消息。
“綠林山中疾役橫行,五萬餘口死者過半,隻剩得兩萬餘人!賊眾人心渙散,各渠帥不能彈製。”
宗佻摸了摸幹裂的嘴唇繼續說道:“綠林渠帥欲引兵而去,卻不知所歸。渠帥等各執幾見,無能服眾者。事竟未果後,王常與成丹、張卬等率本部西入南郡,欲與秦豐互為依托,據聞已占領藍口。號為下江兵!”
“王匡等人呢?”劉嘉開口問道。
“王匡、王鳳率領馬武、朱鮪等部,自號新市兵,北入南陽就食!”
“已入南陽?”劉嘉驚聲道:“兄長,新市兵虎狼之輩,既入南陽須多加防備!”
卻見宗佻笑著道:“孝孫放心,新市兵隻在隨縣附近徘徊,王匡等輩聽聞伯升大名豈敢來犯舂陵!”
劉嘉聞言這才把心放在肚子裏。
這時,一旁的劉演開口道:“賊人即入南陽不得不防。待我明日趕去宛城尋李次元,叫他方便時購置些刀槍武器,訓練兵勇,好備不時之需!”
而羅陽隻是坐在旁邊也插不上嘴,但心中不住的納悶!
前世課本裏可是寫著劉大帝出身綠林軍,怎麽還沒等自家投身進去,就這般輕易的散了!
那下江兵,新市兵聽都沒聽說過,難倒是自己穿越過來的蝴蝶效應!
不過也管不了這麽多,如今有好大哥劉演在前麵頂著,自己安心做個小弟弟就是。
第二日,劉演和宗佻兩人去了宛城拜訪李通。‘
而舂陵族地中,如今也都風聲鶴唳,怕新市賊調轉矛頭來犯新野。
族叔劉敞叫兒子劉祉聯絡各宗族子弟,派遣人手修繕城郭,並組織鄉兵,防備賊人來犯!
羅陽不管這些,擔心的卻是這鬼天氣。
去年冬天隻下了一場零星小雪,入春以來還滴雨未下。
自家的田地雖然有水利之便,奈何白水裏都沒有水了。河道裏隻剩下些淺灘,還在春風中蕩漾。
這點量,再怎麽挖溝也引不出水來。
要是有潛水泵,或者抽水機那該多好!
哎!這就是古代,沒有科技的力量,還得靠天收。
如果再不下雨,這白水鄉一帶勢必要鬧饑荒了!
無奈!還是先去刮白硝,整兩個炸藥包出來吧!
手有點幹巴,嘴也有點幹巴。
羅陽覺得要是有個加濕器就好了!
而劉演整日和食客兄弟們談論天下事,抒發心中的萬丈情懷。
劉伯姬也沒心沒肺的騎大馬,跟著劉稷做大王!
隻有大姊劉黃每日愁眉苦臉,茶飯不香。
“小妹年後23了,早過嫁娶之年。逐日這般玩鬧,哎!也不知何時才能尋得良人!”
羅陽知道大姊不僅僅是替小妹劉伯姬發愁,同時也為自己的終身大事發愁。
她過完年就37了,這年紀擱到前世還能容忍,但在這個時代恐怕是老死閨閣的節奏!
其實想要嫁人也容易,找個普通人家,或者破落戶,沒人會嫌棄年齡大。估計還與有榮焉,上杆子搶著要。
隻是依劉氏現在的情況,好的人家看不上你,壞的你又不願屈就。沒得辦法,隻能幹耗!
羅陽也不知道怎麽勸解,怕說錯話惹得這位大姐不高興。也牽了匹馬找劉稷和小妹遛圈去了。
“文叔,臘日將至,你寫封書信送去複陽。許久未見仲先,叫他帶老母來舂陵團聚,兄弟之間畢竟熱鬧,不比他處受人白眼!”
朱佑自從上次離開,就再也沒來過舂陵,羅陽也有點想這個漢子了。
便依照劉演吩咐,寫了封書信,叫人騎快馬送去複陽。
“兄長,仲先迴書說天氣寒冷,等過了年節,春日迴暖,便帶著母親來舂陵做客。他也十分念著你我兄弟,恨不得早日來此相聚。”
羅陽得了朱佑迴書,將信中之意告訴大哥。
“如此也好。仲先寄居舅家,無甚生計!可再送些錢財,叫他母子不必犯難。”劉演迴道。
“傳書時,我已叫人帶去兩萬錢,奈何仲先又叫人帶迴。他與母親兩人無甚花銷,言說用不得許多錢財,叫我等不必掛心!”
劉演搖搖頭笑道:“既然如此,等到春暖,我與你去往複陽一趟,將他母子二人接來!”
羅陽點頭應是。
匆匆臘日又至,天氣幹冷異常,卻也擋不住殺豬宰羊的喜慶。
過了正旦,地皇三年悄然而至。
眾人還沉浸在走親訪友,家人團聚的快樂中時,綠林一帶又傳來消息。
“聽說綠林賊死了好些人!”
家中食客如今已快過百人,來來往往流動性很大,消息自然也很靈通。
“莫不是郡府又派兵攻打綠林賊?為何我不曾聽聞!”
“與郡府無關!我前時返家,聽附近鄉裏說起,綠林山中鬧起疾疫。那賊人軍中又無醫者,疾役肆虐不能遏製。有聚中子弟投身綠林,見疾疫大起,心中惶恐,又偷偷返家卻將病役染與父母,臥病不能起也!”
“你,你,你離我遠些,莫將疾疫染與我等!”
正聽得津津有味的眾食客,一哄而起,不敢靠近那位說話之人。
那人見狀,擺擺手道:“諸位寬心,我豈不知輕重,若是染疾也不來坑害爾等。況我也隻是聽說,並未親見!”
眾人這才放心。
綠林山中鬧起瘟疫,很快就傳進羅陽耳中。
他聽聞後倒是覺得理所應當。
這天幹物燥的季節,鬧個流感啥的也是意料之中。
而那綠林軍聚眾數萬人躲在山中一地,人口密度肯定小不了。再加上入冬後也無個瓜果蔬菜,人的身體缺少維生素等營養,抵抗力自然降低。
這染病後能扛的就扛過去,扛不過去的就隻能死翹翹。
如今還未天暖,這瘟疫還得肆虐一段時間,也不知綠林軍能不能扛過去。
你問羅陽為何懂得這些,因為他前世可是經曆過的!
出了年節,春日已至,這老天還是滴雨未下,白水的河道都要幹了。
而綠林軍果然沒有扛過去,已經分崩離析。
“我派兄弟打探過了,綠林賊果然散了。”
宗佻此刻正和眾人講述打探來的消息。
“綠林山中疾役橫行,五萬餘口死者過半,隻剩得兩萬餘人!賊眾人心渙散,各渠帥不能彈製。”
宗佻摸了摸幹裂的嘴唇繼續說道:“綠林渠帥欲引兵而去,卻不知所歸。渠帥等各執幾見,無能服眾者。事竟未果後,王常與成丹、張卬等率本部西入南郡,欲與秦豐互為依托,據聞已占領藍口。號為下江兵!”
“王匡等人呢?”劉嘉開口問道。
“王匡、王鳳率領馬武、朱鮪等部,自號新市兵,北入南陽就食!”
“已入南陽?”劉嘉驚聲道:“兄長,新市兵虎狼之輩,既入南陽須多加防備!”
卻見宗佻笑著道:“孝孫放心,新市兵隻在隨縣附近徘徊,王匡等輩聽聞伯升大名豈敢來犯舂陵!”
劉嘉聞言這才把心放在肚子裏。
這時,一旁的劉演開口道:“賊人即入南陽不得不防。待我明日趕去宛城尋李次元,叫他方便時購置些刀槍武器,訓練兵勇,好備不時之需!”
而羅陽隻是坐在旁邊也插不上嘴,但心中不住的納悶!
前世課本裏可是寫著劉大帝出身綠林軍,怎麽還沒等自家投身進去,就這般輕易的散了!
那下江兵,新市兵聽都沒聽說過,難倒是自己穿越過來的蝴蝶效應!
不過也管不了這麽多,如今有好大哥劉演在前麵頂著,自己安心做個小弟弟就是。
第二日,劉演和宗佻兩人去了宛城拜訪李通。‘
而舂陵族地中,如今也都風聲鶴唳,怕新市賊調轉矛頭來犯新野。
族叔劉敞叫兒子劉祉聯絡各宗族子弟,派遣人手修繕城郭,並組織鄉兵,防備賊人來犯!
羅陽不管這些,擔心的卻是這鬼天氣。
去年冬天隻下了一場零星小雪,入春以來還滴雨未下。
自家的田地雖然有水利之便,奈何白水裏都沒有水了。河道裏隻剩下些淺灘,還在春風中蕩漾。
這點量,再怎麽挖溝也引不出水來。
要是有潛水泵,或者抽水機那該多好!
哎!這就是古代,沒有科技的力量,還得靠天收。
如果再不下雨,這白水鄉一帶勢必要鬧饑荒了!
無奈!還是先去刮白硝,整兩個炸藥包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