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華,適才所言切莫宣揚出去,倘或有心人知曉,怕是要惹來麻煩!”羅陽在路上叮囑鄧禹,怕小夥子大嘴巴亂說。


    “兄長放心,這等事我豈能沒有分寸。隻是小弟還有疑問,國師公身為劉室宗親,為何要與外人為手足,操戈漢家江山?”鄧禹心情已經平複,又提出一個以前未曾想過的問題。


    這國師公劉歆與王莽之間似乎有點數不清道不明,他身為劉氏宗親卻站在了王莽背後,這是為什麽呢?


    鄧禹沒有想過,而天下人也沒有想過,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其中道理大概便是,潛意識中所形成的共識。認為漢運已衰,當有賢君王取而代之。


    這種思潮萌發於漢武之世。當年武帝攻伐匈奴,雖然封狼居胥,揚了大漢天威,但也弄得民不聊生,最後不得已下詔罪己,使得皇室威嚴掃地。


    到了漢昭帝時,便有議郎眭弘上書言 :繼體守文之君,不害聖人之受命。漢帝宜求索賢人,禪以帝位,退而自封百裏,以承順天命。


    當時昭帝年幼,大將軍霍光以此為妖言,誅其大逆。


    那麽為何一個當朝議郎,敢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其中緣故,羅陽現在已經明了。


    漢朝承秦之後,而秦朝國祚短促。細細算來,秦漢可算作一體,開啟了春秋戰國之後的朝代更迭。


    那麽作為起始,典章製度自然也是一個探索與草創的過程,天下儒生方士等有識之士,都曾參與其中。


    不過他們並不能無中生有,隻能從前代故事尋找靈感,所以事必據上古的崇古之風逐漸形成。


    其中三代以前選賢與能,天下為公的思想,被儒者所崇慕。


    因而但凡有災異發生,像日食、地震、夏天下雪,便有頭鐵之人跳出來說皇帝不德,漢家氣運已經盡,當有新天子接替。


    漢成帝時,漢朝已經腐朽不堪,民眾久困,連年流離。齊人甘忠可做《包元太平經》說: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


    甘忠可雖然被劉向以罔上惑眾,下獄治死。但到了漢哀帝時,真的來了一出更受命大戲,自號陳聖劉太平皇帝,改年號為太初元年,大赦天下。所謂的陳,便是舜帝之陳。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連劉氏自己也信了漢運已衰。哀帝死前竟想將天下禪位給老相好董賢,苦悶久矣的天下人則更加認為漢室當退位讓賢!


    因此劉歆與王莽的合流,也被認為成理所應當順應天命之事!


    而劉秀年輕時為何羨慕做新朝的執金吾,羅陽仔細研究半年,最終得出了這個答案。


    此刻,鄧禹正眼巴巴的望著兄長,希望知道國師公為什麽吃裏扒外。


    羅陽迴頭對鄧禹說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聞言,鄧禹沉思片刻,點點頭不再說話。


    果然與聰明人交流,用不著浪費口舌,小夥子果真是一點就透。


    這劉歆的過往經曆,鄧禹和羅陽曾聽侯昌掰扯過。


    當年他與揚雄、王莽一起任職黃門郎,三人算是舊識。


    不過劉歆這黃門郎一幹就是十幾年,直到父親劉向死後才襲封中壘校尉,繼承父業統領校書。


    後來他想將古文經立為官學,得罪了一批朝廷大員,無奈隻得請求外放做了郡守,蹉跎數年後又因病免官,鬱鬱不得誌一晃便到了知天命之年。


    漢哀帝死後平帝繼位,王莽重新掌握大權,兩位昔年的老兄弟便又走到一起。劉歆青雲直上以治辟雍、明堂之功封紅休侯。


    投桃報李,劉歆幫助王莽做到了安漢公,攝政假皇帝。


    後來漢平帝因厥逆之症年紀輕輕就死了,加上之前漢哀帝好點男風,把身體糟踐壞了,沒有留下子嗣。算上漢成帝,他們叔侄三朝三代絕嗣,可不正應著漢運衰退之兆!


    劉歆估計也是在此刻徹底對漢室失望。但王莽代漢自立,作為劉氏後裔,他的內心肯定也有點糾結。


    因此苦心孤詣,埋首書簡,校理群經,成了劉歆最大的人生追求。而三不朽之說,正是出自古文經《春秋左氏傳》。


    劉歆將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不過這句話也可能是他自己的私貨,借《左傳》以明其誌。


    “國師公與陛下互為唇齒,繼父親未竟之業,嘔心瀝血,部次群書。據先父之《別錄》,覽百家源流之得失,總名為《七略》,共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三萬三千卷。三不休我不敢斷言,然為往聖繼絕學,國師公亦可當之。”羅陽看著低頭沉思的鄧禹,悠悠開口道。


    作為一個魂穿的現代人,對於劉歆羅陽還是很佩服的。


    “兄長所言極是!”鄧禹悶著頭迴答道:“卻不知當今陛下能否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羅陽搖搖頭,表示不知道。其實他心裏門兒清,再過幾年新朝就要完蛋了。


    總體來說,老王也是讓人佩服的,通過一番騷操作,沒有兵戈戰火便登上天子寶座。可以說是信史中,第一個通過禪位取得天下的成功人士。


    這樣一來,沒有經過戰火洗禮,前朝的腐朽也一並被繼承了下來。他老王上位後各種改製,其中最喜歡的就是改地名和官名,以為按照古之禮法製度,便能天下大吉。


    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其實頂個屁用。


    羅陽搖搖頭,自顧自的咧嘴笑了笑,不再多想。他這一段時間著實看了不少書籍,在一個沒有網絡,沒有手機的時代,果然能讓人沉下心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隻是對於正兒八經的課業《尚書》,他是怎麽也讀不下去,許子威先生恐怕都忘記還有他這麽一號弟子了!


    “兄長為何發笑?”鄧禹看到羅陽臉上笑意,開口問道。


    “哦,無事。逐貧居到了,今天吃燒烤吧!”


    如今天氣炎熱,侯昌根據羅陽建議,在門口搞起了燒烤大排檔,生意十分火爆。


    對於羅陽來說,沒有辣椒、啤酒的大排檔總是差點意思。不過兩千年前能吃到這個氣氛,已經相當不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成為劉秀,收小弟打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裏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裏魚並收藏重生成為劉秀,收小弟打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