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房頂,手指無意識的敲擊著桌麵,封知平一遍遍的迴味這兩個名字和相關信息。


    時隔數千年,最長壽的壽武神都活不到的歲月,這兩個名字如此雷同的組織會有聯係嗎?


    封知平第一反應是自己想多了,可想想資料上的內容,又不太肯定。


    冥教與黃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突然冒出來,大肆招攬江湖上的不義之徒,隻要有能耐,無論殺手、刺客還是作奸犯科的通緝犯都來者不拒,通過這種方似在短時間內飛速崛起,用比別的門派短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時間打造出一個架構嚴密的恐怖組織。


    最讓人費解的是他們的掌控力,要知道他們招攬的可都是窮兇極惡之徒,沒有正常人的道德觀是非觀,更別提什麽忠心義氣了,而這些桀驁之輩進了他們的門後都變成了俯首帖耳的乖綿羊,唯上峰馬首是瞻,就連最後覆滅時也有大把的人甘願共死,朝廷都未必感受自己握有這樣的忠心。


    昔日的冥皇,昨日的鬼主,他們憑什麽?


    是個人魅力感化,還是強橫的實力鎮壓,亦或有其他未知的手段?


    除此之外,兩個組織幹的事也極其相似,綁架勒索,探聽刺殺,隻要錢夠什麽都敢幹。


    不同的是冥教是一個散布恐怖信仰的邪教,賺錢是為了教派發展,其門人雖冷酷殘忍卻又一份常人無法理解的恪守,而黃泉則是純粹為了金錢和私欲,無原則無底線更沒有信仰,比如聲名狼藉的折花客,隻要目標是女子且符合口味,他甚至可以分文不取。


    兩者相較,黃泉無疑落了下乘,但有一點黃泉比冥教做得更好,那就是對雇主身份的保密。


    黃泉直至覆滅都不曾泄露過任何一位雇主的信息,從黃泉總部搜出來的資料裏,關於雇主的那部分全部都是用黃泉自創的一種文字編寫,這種文字不同於之前所有出現過的文字,除了黃泉有關人員再無一人識得,可惜這些人全都死在了覆滅之戰中,或戰死或自禁,聯軍一個活口都沒能保住。


    朝廷無法,隻能將資料運迴京城,而後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解讀這些文件,可惜進展甚微,至今也沒什麽實質性的成果。


    而冥教恰恰敗在信息泄露上。


    當時,大理寺辦理一樁命案時無意中發現了一條奇怪的線索,順藤摸瓜沒抓到犯人,卻把買兇的人給查了出來。


    一番審訊,買兇者交代了罪狀,並把一個遊離於公眾視野之外的神秘組織冥教給抖摟了出來。


    放在以前這沒什麽,區區一個江湖門派犯不著青天大老爺們大動幹戈,奈何今時不同往日,大老爺們換了個新主子,鐵麵無私不講人情,疑心病還賊重!


    主審官不敢怠慢,整理成表報給上官,上官還沒號準新主子的脈,便又往上遞了一級。


    就這樣,在相同的心態下,報告一路遞到刑部尚書桌前,人老成精的刑部尚書想都不想就擬成奏折邀功似的遞到了明武帝的桌上,果然博得“龍顏大悅”。


    明武帝黑著臉看完報告,第一時間就感覺事情不對,他比下麵那些看不起江湖的官員們更了解江湖,很清楚散漫的江湖一旦團結起來會有多大的力量,當即下令嚴查,結果令人震驚。


    冥教不但朝廷不知道,就連江湖上也很少有人聽聞,一個不僅遊離於朝廷的視野之外,甚至連很多江湖人都不知道的神秘教派,豈會尋常?


    何況此教敢收錢殺人,殺的還是良民,絕非佛、道二統那種良善之輩!


    而查探的過程中,辦案人員還發現此教在秘密發展信徒,時常舉行各種隱秘的祭祀儀式,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血祭,用的是活人!


    這下不用明武帝說,所有人都知道事態嚴重了。


    血祭由來已久,早已形成民俗傳統,很多地方都有,但其中一些祭祀需要獻祭活人,太過殘忍有傷天和,所以在天元開國之初帝祖遊柏川就已經下旨禁止了,隻允許用家畜家禽,嚴禁使用活人。


    按律曆,血祭活人者大惡不赦,據案情最低割耳鼻流徙三千裏,最高可誅五族。


    此等嚴酷的懲罰幾可於叛國比肩,效果也很顯著,天元自此再無血祭活人的事情發生,誰能想到今日又刮起了這場邪風。


    而詭異的是,無論祭祀的還是被祭祀的都毫無怨言,如同入了魔似的無論怎麽問都稱自己心甘情願。


    讓封知平印象最深刻的是資料裏的一份卷宗,裏麵記載的是其中一場審問的拓本,據主審官親筆記錄,受審者是某村的村長,此人主持了一場血祭,而祭品,是全村四百三十餘位村民,其中包括他自己的妻兒老小。


    最終,隻有主持祭祀的他和幾位耆老還活著,村裏的其他人都死了,而他堅稱自己沒有殺人,而是在行善,是將那些人全部送往永生不死的極樂冥土,還說自己本也要走了,是官差們抓了他斷了他通往永生樂園的路,現在他再死就去不了極樂園了,隻能墮入極樂園下方的無盡煉獄承受罪業之火的焚燒,直至贖清他沒能將祭祀儀式進行完整的罪孽。


    卷宗最後,主審官顫抖的寫下了“驚、輩、恐、憂”四個字,並言道“邪教不除,天下必亡,百姓愚魯,蒼生罹難”,建議朝廷效仿乾坤閣興建學堂廣開民智,不給魑魅魍魎趁虛而入的機會。


    連一個小小的主審都生出這等的憂心,明武帝更不用說了,然而冥教想除並沒有那麽簡單。


    冥教出現的時間很短,但存在的時間卻很長,遊安懷疑它在他父親甚至爺爺那輩時就已經存在了,一直隱藏在最黑暗的角落默默發展積蓄力量,若不是大理寺的那位主審的無意之舉,朝廷甚至到現在都不會發現它的存在,直到它主動浮出水麵的那一天。


    鏟除行動阻力很大,在有心人的引導下民間的怨聲越來越大,很多人都認為根本沒有什麽邪教,從始至終都是明武帝疑心太重,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目的是以此為借口覆滅整個江湖順帶鏟除他的幾個“舊敵”,簡單來說就是遊安皇帝當的悶了,想搞點事情找點樂嗬。


    這種說法跟正史上記載的如出一轍,隻不過史書上沒有著重冥教,而是將冥教和明武帝興兵的事分開來算,興兵是興兵,鏟除冥教則是一件剿滅以武犯禁的江湖宵小的不值得多提的小事。


    封知平深以為寫這段的史官沒死真是祖墳炸了,並很懷疑當時的史官跟明武帝有舊怨,亦或與那幾位失敗者有不清不楚的關係,要不怎敢如此歪曲事實?


    明武帝生不生氣不知道,隻知道他的行動很果斷。


    他沒有製止這種傳言,也沒有派兵搜查、鎮壓散步流言的人,剿滅行動已然在進行,隻是矛頭漸漸轉移到了幾位“舊敵”身上,仿佛賭氣般的故意去應那句流言似的。


    於此同時,他秘密聯絡義盟的老友,以極快的速度暗中扶植起一個新的江湖門派大刀門,專門用來對付冥教。


    封知平認為大刀門這個名字很有意思,不就是暗指砍頭用的大刀嗎?


    同時他也認為遊安的決斷很明智,官方對官方,江湖對江湖,表麵上互不幹涉,既能有效的針對冥教又不會引起江湖人士的反感、抗拒,這比一根筋的派兵鎮壓要好太多了。


    覆滅黃泉也是這樣,朝廷為主聯合各路江湖高手組成聯軍,封知平很懷疑景漣他爹是在效仿老祖宗,要不主力怎會是點蒼、闊刀、血刀這三家呢?


    而遊安順流言而為的想法封知平也能猜到一些,這位爺八成還是用的那個大智若愚的老法子,既猜不出傳播流言的正主,那就全都有嫌疑,王爵封地的尊榮富貴既然不願意享,那就削了吧,正好收迴來給爺的幾個兒子分分。


    江湖是江湖了,冥教躲得過朝廷的眼線,卻躲不過一根根無孔不入的江湖老油條。


    在冥教覆滅的時候,遊安也成功削了幾位“故人”的藩,隻剩一位苟延殘喘,戰戰兢兢的趕赴京城主動要求降爵予位於賢。


    遊安應允,沒把人擼成國公、國伯,而是降一級為郡王,改封號為“慧郡王”,給了個蠻富足的封地,讓其閑散富貴的終老一生,並在其死後下旨將其封號封地延長至七代罔替。


    從這點來說,遊安真不是個“絕情絕性”的人。


    隨著冥教覆滅,大量沒來得及銷毀的資料運入京城,遊安看完發現自己真沒殺錯幾個,不止是當時,更早之前的十七帝子爭位也一樣。


    冥教的觸角比他預想的更深更廣,不僅遍布江湖,還紮根朝野,大理寺積壓的無頭公案足足有六成能跟它對得上號,而當初諫言宏帝再選帝種,以及後來力勸宏帝收權肅紀的幾位老臣,其中三位甚至直接就是冥教的客座長老,地位僅次於冥皇座下的六大護法。愛你電子書


    而十七位帝子種,包括他自己在內,每一個都多多少少跟冥教有過交集。


    看似其善可欺的太子是冥皇的貴賓,冥教為他幹了不少髒活,最初的四位皇子中有兩個與冥教關係極深,其中一位的寵妾直接就是冥教魔女,乃三十三位冥使之一,地位僅次於長老,他這才明白當初剿滅那位的時候傷亡為何那般慘重。


    而他到現在才明白的原因,正是因為他麾下也不幹淨,有人將重要信息掩蓋掉了。


    除了皇子,朝臣們也一樣,或多或少的都跟冥教有過交集,而其中很多人都蒙在鼓裏茫然不知。


    有不知道的,自然有門清的,其中屬工部爛得最厲害。


    某年某地決堤,工部派人修繕,費用比預算多了四成,足足八萬兩白銀有一半流入了冥教,而決堤的原因還不是天災,壓根兒是冥教一手安排的!


    某年某案,官員遇刺身亡,大理寺協同督察院設專案處理,工部有人通過督察院做了手腳,讓案件陷入泥潭直至變成無頭案,順帶刮了金錢地契總計一萬七千兩“孝敬”。


    類似種種還有很多,其中最讓遊安驚悚的是工部修的密道。


    宮裏的密道向來隻有皇帝最清楚,其餘包括帝後、太子在內都知道的有限,隻涉及自己身邊的幾條,而工部建造完成後按例應將施工人員打散安置,原圖交由皇帝親自保管,其餘副本一概銷毀,可冥教手裏竟然握著高達七成的副本,不止是近幾代的,連天元開國皇宮初建時的密道也有好幾條在冊,詳細的程度令人驚悚!


    至此,遊安徹底明白自己無意間究竟避過了多少危險,朝堂早已爛入骨髓,被潛伏在幕後的冥教暗中把持,包括帝位交替,每一件政事冥教都能直接或間接的產生影響,若不是他狠心絕情一概通殺,他早就死了,而且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怎麽死的。


    之後,如正史所載那樣,轟轟烈烈的大清洗開始了,以工部為最,整場清洗長達四百三十餘年,綿延了明武帝的大半生。


    之所以這麽久是因為牽扯的麵實在太廣,貿然拔除不是傷筋動骨那麽簡單,短時間內找不到那麽多官員頂替,整個體係都會崩潰,到時民不聊生叛軍四起群雄割據,天元很可能四分五裂淪落得比空玄都不如,他隻能耐著性子慢慢來。


    他有耐心,更有資本,以他當時的修為好好修煉好好保養活個一兩百年不成問題,在一百九十餘歲時修成武魂後他更是底氣十足,武魂境的壽元少說也有四百年以上,按照平均值五百至八百年來算他有的是時間把那些不好動的人熬死,等新生代成長起來頂替上去,熬時間那些隻會些養生的吐息之術的文官哪能熬得過他?


    武將不好搞,但沒關係,他有幫手——詹王。


    作為當時僅剩的兩位異姓王之一,詹王很好的傳承了祖宗定下的鐵律,隻忠於皇位,絕不涉及黨爭。


    而另一位異姓王齊王就很不規矩了,不知是不是異姓王當久了想試試坐皇位的滋味,又或是想將天元劍收入自己的寶閣當作私藏,越製屯養私兵不說,還暗地裏跟不幹淨的江湖人士來往大肆招攬高手,其中來往最密切的就是冥教。


    齊王不好動,也不好熬,好在有詹王相助,借著國戰的機會遊安與詹王合謀將齊王及齊王府主力一舉殲滅,在其子世襲後又花了十幾年的時間設計了一場局,成功安了個“謀反”的罪名滿門抄斬,禍及九族。


    就這樣,遊安一點點的將朝堂滌淨,大刀門則在他的授意下不斷追殺冥教餘孽,在其死後都沒有停手,直至將所有餘孽及可能與冥教有關的嫌疑人全部鏟除。


    想到這裏,封知平不禁歎了口氣,他或許知道大刀門分裂的原因了。


    大刀門源自義盟,建立之初皆是俠義之輩,不為功名利祿,隻為一腔豪情烈血,可是,這場長達數百年的殺戮讓其中一些人的心態產生了變化。


    一部分人仍秉持著最初的方針,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該殺的殺查不準的就先放過,他日找到證據或做了惡再殺不遲,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除惡務盡,絕不容情,於是理念不同的兩方人產生了矛盾並最終分裂成兩派,成為了如今的闊刀門和血刀門。


    封知平不禁揣測,這會不會也是遊安一早安排好的?


    畢竟大刀門不是義盟,鏟除冥教的行動不知要持續多久,漫長的時間會讓大刀門高度凝聚,而朝廷的暗中支持又有可能讓某些人滋生出一種異樣的情緒,自覺高其他江湖門派一等,種種原因讓大刀門不可能像義盟那樣在任務完成後順利解散掉。


    不解散的話,掌握充裕人力物力的大刀門即便失去朝廷的支持也有足夠的力量改變江湖格局,事實上在追殺行動中江湖已經因他們而改變了,或今時或來日,一家獨大的大刀門必定會威脅到朝廷。


    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多想,這是遊安身為帝君必須考慮的問題。


    大刀門再親也不是他手下的軍隊,他無法像控製軍隊那樣讓桀驁不馴的江湖人俯首聽命,何況大部分大刀門弟子根本就不知道他們之間的真實關係,真正知道的隻有門主、長老等幾位創派的老人。


    所以,他設了一招暗手,這是一場陽謀,大刀門就算看出來了也不得不按著他心意走。


    事實上大刀門很可能已經看出來了,那幾位解散義盟的“人精”知道皇帝的心思,所以才出現了血刀門和闊刀門兩個同祖同宗的敵對門派,這種方式既能保存大刀門的骨血,又安撫皇帝的心,一舉兩得。


    嗎的,這些老鬼,一個比一個精!


    封知平重重的捶了下桌子,憤憤不平。


    他很恨自己為何生了個聰明的腦瓜,會想這麽多,要不是自己現在還禿著呢,身上地上肯定很多頭發。


    連五見狀微微一笑,問道:“少爺以為如何?”


    封知平瞪眼,半天後垂下視線歎了口氣:“是個厲害的人,極厲害!”


    “哦,為何這麽說?”


    封知平眼皮一翻,知道連五在考教自己,便將方才所思講了一遍,包括那些“善意”的揣測也一並托出。


    “不錯,真不錯。”連五撫掌,誠讚道,“老奴知道您聰明,但沒想到您會想的這麽深這麽遠,老奴還是有些走眼了。”


    “我寧可沒想這麽多。”封知平拽下假發,心疼的摸摸頭皮,“這麽下去,我的頭發哪年才能長出來啊!”


    連五輕笑,安慰道:“莫慌,會長出來的。人盛長發,人衰長甲,少爺氣血旺運道更旺,您的頭發肯定會會很快長迴來的。”


    “借您吉言。”封知平拱了拱手,臉色一正,定定的看著連五的雙眼,“五叔,我有兩事不明,想請教。”


    “少爺請講。”


    “我想知道,冥教和黃泉是否有關係,冥教布了那麽大一張網,幾乎把持了半個朝堂,圖什麽呢?謀反?有天元劍在,不可能吧?賺錢?他們已經富可敵國,賺再多又有何意義?傳教?這個有可能,但他們那種邪教一不叫人向善二不叫人向惡,專叫人去死,人死光了對他們有什麽好處,沒意義啊!”


    這是遊安到死都沒想明白的問題,也是封知平很糾結的問題。


    控製了朝堂卻隱而不發,潛伏時間至少綿延兩代帝皇,那個狗屁的冥皇難道心理變態,隻喜歡享受當幕後黑手的感覺?


    遊安似在斟酌什麽,又似在猶豫什麽,沉默半晌後沉聲道:“以下隻是老奴的猜測,沒有直接證據。老奴認為冥教和黃泉是有一定關係的,而冥教的圖謀有兩種可能,一是在培養什麽,二是在尋找什麽。”


    封知平皺眉:“培養什麽,尋找什麽,能不能說清楚點?”


    連五深吸一口氣,凝望著封知平的雙眼:“培養的或許是仙器,又或是陰魂鬼魅之類的邪祟,尋找的,可能是天人。”


    封知平微愣,旋即悚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寶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亦有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亦有道並收藏大寶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