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虎見使者被帶下去後,向大臣們詢問:“而今金主邀我等共抗大遼,眾位愛卿有何見解!”
其中一位大臣麵色沉重地開口說:
“皇上,微臣以為我等應該按兵不動,持觀望態度為好!我田國邊界上為大遼,幅員遼闊,帶甲百萬,下為洛陽王,新起之秀,變法圖強,左為西夏,民風剽悍,興盛繁榮,右為大梁,兵強馬壯,戰將千員,他們皆是強國!如果出兵抗擊大遼,導致我國內兵馬空虛,到時候就會成為待宰的羔羊。再者,若勝,金國乃反叛之輩,是否信守承諾,然未可知,若敗,我大田國力不堪一擊,到時隻能望洋興歎,無可奈何!大遼雖然麵臨著全麵潰敗,山河盡失的風險,但要知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遼麵對金的強烈進攻還是有一戰之力的,實力不可小覷,我們不可早下定論!”
田虎見說話之人是文天祥,就笑著微微向他點了一下頭,以示尊重,
“丞相之言,句句在理,朕深表讚同!誰還有不同的言語,盡管說來,朕做一下選擇性的思考。”
又有一位大臣站出,與文天祥並列,
“皇上,微臣也讚成丞相所言,金人品行如何,不得所知,貿然得罪大國,非明智之舉!微臣以為此事可以和大梁之主宋梁商量,我田國和大梁被世人並稱為北域雙雄,平時皇上和梁主關係來往還算密切,此事倒是可以看看梁主是什麽態度!”
其他人也跟著附和,田虎覺得此人說的也有些道理,大梁現在國力也是昌盛,雖然地界不大,但是實力之強,不容小視。
轉過頭來看了看文天祥,見他悄無聲息地點了一下頭,就對下方說:“既然如此,來人!替我寫信一封,交給大梁之主!”
第二天,金國使臣來到大殿之上,
“田國皇上萬福,不知田國皇上對昨日之事,商量得如何?還望皇上早些告知,外臣也好早將消息傳迴大金國!”
田虎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聲音變得低沉,眉毛擰成麻花,很是為難,
“昨日之事,朕與眾位朝臣商議過了,覺得我田國國力堪微,現需休戰養民,不易對外交戰,還望大金國主海涵,見諒啊!”
“既然如此,那外臣就告退了,感謝田主昨日的招待!”
使者雙手交叉合十放於胸前,彎腰感謝。
“使臣且慢,我田國人傑地靈,物出百態甚奇者居多,何不觀賞幾日?”
“多謝田國皇上美意,隻是重任在身,不敢苟樂啊!”
“既然這樣,那真是太可惜了,使臣自便吧!”
“外臣告退!”
使臣出了田國,朝著西夏而去,金主給他的命令就是在大遼後方尋一把尖刀,所以沒有尋到就不能歸國,一定要完成使命。
宋梁收到田虎的來信後,信上表示:
梁主親啟,田國敬之!近日金國使臣來訪,欲聯合我田國共謀大遼,你我共為親鄰,應共之進退,遇此事,該如之奈何?
看完此信,也不含糊,立馬迴信一封:
田主安好,大梁敬之!大梁與大田之交好,猶為兄弟,聞金伐大遼,田應避之!金主完顏,乃卑劣之人,不忠不仁不義,恐田有失,應不予理會。
宋梁在暗衛那裏聽得消息,金使臣尋求盟友去到了田國,還擔心田虎會幫助金伐遼,看現在這樣,金的如意算盤要落空了。
於是下令,金人禁止入境,理由是避免大遼遷怒於大梁,避免惹火燒身。
幾天後,使臣幸不辱命,西夏君主集結大軍逼向與大遼的邊界,準備討伐大遼。
金國使臣許以西部四十城作為利益,麵對這天大的誘惑,西夏之主拓拔林一沒有忍住,派出拓拔涼為征遼大元帥,聯合耶律章奴和高勇昌,組成西夏聯盟,合兵五十萬,兵峰直指大遼京都臨橫。
大遼遭到三國聯軍合攻,腹背受敵,被打的節節後退,天祚帝也為此痛苦,這大遼江山莫非真要葬送到自己手裏,一時想不開,差點就吊死在京城,還好軍士巡邏救治得當,幸存下來。
在大遼的朝堂之上,各位大臣個個痛苦麵具,麵帶苦澀,他們都知道,自己就快要成為亡國之臣了,愁得不行。
整個大殿上,沒有一人敢說話,天祚帝也是坐立不安,一名士兵帶著急切的步伐衝了進來,
“報!皇上,西夏聯軍又攻下我兩座城池,後方戰事危急,請求支援!”
之後又恢複了沉寂,殿下大臣首先打破安靜:“皇上,微臣以為,後方戰事可以委派慕容方將軍為帥,前往禦敵。”
天祚帝想也沒想,直接就答應了,“準奏!”
大臣又開口說:“皇上,微臣倒是有一計,可以解後方之憂。”
聽後,眼放精光,瞬間來了精神,語氣稍帶催促,“愛卿,有何妙計,快快說來,解朕之憂!”
“皇上,微臣聽說,前些日子金使臣去的田國和大梁欲與之結盟,均被拒絕,大梁直接避而不見,臣以為我們可以聯合這北域雙雄,許以優厚迴報,此可解我後方之憂!”
皇上聽後,啥也不懂,避免尷尬,也學著點起頭來,
“此計策甚妙,那就依愛卿所言,準奏!”
天祚帝同時向田虎和宋梁寫了聯合信,田虎看信後,也不馬上表示,寫了封信讓人送到大梁。
宋梁早就有抗金之心,但是不能沒有理由的進攻別國,可不能給自己惹來一身騷,現在大遼的求援信來了,這就讓宋梁找到了出兵的理由。
同時給田虎、天祚帝迴信,表示自己要成為大遼的盟友。
天祚帝看信後,欣喜若狂,這下大遼有救了,馬上派人告知慕容方與田國和大梁交結來往。
田虎與宋梁也是積極迴應,三方勢力暫定三國交界處漢堡城作為聯絡基地,三方軍隊均暫時在此駐守。
宋梁也提醒著田虎,注意自己的大本營,別被偷襲,洛陽王心胸狹小、貪財好利之徒,是一個需要防備的小人。
洛陽王與田虎也沒有什麽交集,不過是宋梁的好心提醒,宋梁都忌憚的人,自然也是不能忽略,能受到宋梁的重視,想來實力也是不弱,派出第二大將張柔鎮守在南部疆界,之後帶上十萬精兵,起身趕往漢堡城。
宋梁也是安排一番後,讓陳端守住西南部與洛陽王的邊界,林衝的豹營鎮守南部與朝廷的疆界,唿延灼的鷹營鎮守東南提防淮國王慶,關勝的虎營鎮守東部海疆防住高麗,秦明的狼營鎮守西部與田虎的邊界,董平的蛇營鎮守北部與大遼的疆界,留下盧俊義等人坐鎮大梁。
自己則是帶著段玉林的龍隊和錦衣衛第二、第八隊和其他人員共計十萬人趕往漢堡城,北上抗擊西夏聯盟援助大遼。
三方大軍合兵五十二萬,與西夏聯盟兵力旗鼓相當。
聽說大梁派兵增援大遼,朝廷和洛陽王的人馬也是在梁的邊界偷偷摸摸,不停襲擾,為的就是讓宋梁精力分散,吃下敗仗,然後趁他病,要他命。
朝廷和洛陽王這兩個勢力之間有所嫌隙,一時之間並不願聯合起來針對大梁。
其中一位大臣麵色沉重地開口說:
“皇上,微臣以為我等應該按兵不動,持觀望態度為好!我田國邊界上為大遼,幅員遼闊,帶甲百萬,下為洛陽王,新起之秀,變法圖強,左為西夏,民風剽悍,興盛繁榮,右為大梁,兵強馬壯,戰將千員,他們皆是強國!如果出兵抗擊大遼,導致我國內兵馬空虛,到時候就會成為待宰的羔羊。再者,若勝,金國乃反叛之輩,是否信守承諾,然未可知,若敗,我大田國力不堪一擊,到時隻能望洋興歎,無可奈何!大遼雖然麵臨著全麵潰敗,山河盡失的風險,但要知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遼麵對金的強烈進攻還是有一戰之力的,實力不可小覷,我們不可早下定論!”
田虎見說話之人是文天祥,就笑著微微向他點了一下頭,以示尊重,
“丞相之言,句句在理,朕深表讚同!誰還有不同的言語,盡管說來,朕做一下選擇性的思考。”
又有一位大臣站出,與文天祥並列,
“皇上,微臣也讚成丞相所言,金人品行如何,不得所知,貿然得罪大國,非明智之舉!微臣以為此事可以和大梁之主宋梁商量,我田國和大梁被世人並稱為北域雙雄,平時皇上和梁主關係來往還算密切,此事倒是可以看看梁主是什麽態度!”
其他人也跟著附和,田虎覺得此人說的也有些道理,大梁現在國力也是昌盛,雖然地界不大,但是實力之強,不容小視。
轉過頭來看了看文天祥,見他悄無聲息地點了一下頭,就對下方說:“既然如此,來人!替我寫信一封,交給大梁之主!”
第二天,金國使臣來到大殿之上,
“田國皇上萬福,不知田國皇上對昨日之事,商量得如何?還望皇上早些告知,外臣也好早將消息傳迴大金國!”
田虎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聲音變得低沉,眉毛擰成麻花,很是為難,
“昨日之事,朕與眾位朝臣商議過了,覺得我田國國力堪微,現需休戰養民,不易對外交戰,還望大金國主海涵,見諒啊!”
“既然如此,那外臣就告退了,感謝田主昨日的招待!”
使者雙手交叉合十放於胸前,彎腰感謝。
“使臣且慢,我田國人傑地靈,物出百態甚奇者居多,何不觀賞幾日?”
“多謝田國皇上美意,隻是重任在身,不敢苟樂啊!”
“既然這樣,那真是太可惜了,使臣自便吧!”
“外臣告退!”
使臣出了田國,朝著西夏而去,金主給他的命令就是在大遼後方尋一把尖刀,所以沒有尋到就不能歸國,一定要完成使命。
宋梁收到田虎的來信後,信上表示:
梁主親啟,田國敬之!近日金國使臣來訪,欲聯合我田國共謀大遼,你我共為親鄰,應共之進退,遇此事,該如之奈何?
看完此信,也不含糊,立馬迴信一封:
田主安好,大梁敬之!大梁與大田之交好,猶為兄弟,聞金伐大遼,田應避之!金主完顏,乃卑劣之人,不忠不仁不義,恐田有失,應不予理會。
宋梁在暗衛那裏聽得消息,金使臣尋求盟友去到了田國,還擔心田虎會幫助金伐遼,看現在這樣,金的如意算盤要落空了。
於是下令,金人禁止入境,理由是避免大遼遷怒於大梁,避免惹火燒身。
幾天後,使臣幸不辱命,西夏君主集結大軍逼向與大遼的邊界,準備討伐大遼。
金國使臣許以西部四十城作為利益,麵對這天大的誘惑,西夏之主拓拔林一沒有忍住,派出拓拔涼為征遼大元帥,聯合耶律章奴和高勇昌,組成西夏聯盟,合兵五十萬,兵峰直指大遼京都臨橫。
大遼遭到三國聯軍合攻,腹背受敵,被打的節節後退,天祚帝也為此痛苦,這大遼江山莫非真要葬送到自己手裏,一時想不開,差點就吊死在京城,還好軍士巡邏救治得當,幸存下來。
在大遼的朝堂之上,各位大臣個個痛苦麵具,麵帶苦澀,他們都知道,自己就快要成為亡國之臣了,愁得不行。
整個大殿上,沒有一人敢說話,天祚帝也是坐立不安,一名士兵帶著急切的步伐衝了進來,
“報!皇上,西夏聯軍又攻下我兩座城池,後方戰事危急,請求支援!”
之後又恢複了沉寂,殿下大臣首先打破安靜:“皇上,微臣以為,後方戰事可以委派慕容方將軍為帥,前往禦敵。”
天祚帝想也沒想,直接就答應了,“準奏!”
大臣又開口說:“皇上,微臣倒是有一計,可以解後方之憂。”
聽後,眼放精光,瞬間來了精神,語氣稍帶催促,“愛卿,有何妙計,快快說來,解朕之憂!”
“皇上,微臣聽說,前些日子金使臣去的田國和大梁欲與之結盟,均被拒絕,大梁直接避而不見,臣以為我們可以聯合這北域雙雄,許以優厚迴報,此可解我後方之憂!”
皇上聽後,啥也不懂,避免尷尬,也學著點起頭來,
“此計策甚妙,那就依愛卿所言,準奏!”
天祚帝同時向田虎和宋梁寫了聯合信,田虎看信後,也不馬上表示,寫了封信讓人送到大梁。
宋梁早就有抗金之心,但是不能沒有理由的進攻別國,可不能給自己惹來一身騷,現在大遼的求援信來了,這就讓宋梁找到了出兵的理由。
同時給田虎、天祚帝迴信,表示自己要成為大遼的盟友。
天祚帝看信後,欣喜若狂,這下大遼有救了,馬上派人告知慕容方與田國和大梁交結來往。
田虎與宋梁也是積極迴應,三方勢力暫定三國交界處漢堡城作為聯絡基地,三方軍隊均暫時在此駐守。
宋梁也提醒著田虎,注意自己的大本營,別被偷襲,洛陽王心胸狹小、貪財好利之徒,是一個需要防備的小人。
洛陽王與田虎也沒有什麽交集,不過是宋梁的好心提醒,宋梁都忌憚的人,自然也是不能忽略,能受到宋梁的重視,想來實力也是不弱,派出第二大將張柔鎮守在南部疆界,之後帶上十萬精兵,起身趕往漢堡城。
宋梁也是安排一番後,讓陳端守住西南部與洛陽王的邊界,林衝的豹營鎮守南部與朝廷的疆界,唿延灼的鷹營鎮守東南提防淮國王慶,關勝的虎營鎮守東部海疆防住高麗,秦明的狼營鎮守西部與田虎的邊界,董平的蛇營鎮守北部與大遼的疆界,留下盧俊義等人坐鎮大梁。
自己則是帶著段玉林的龍隊和錦衣衛第二、第八隊和其他人員共計十萬人趕往漢堡城,北上抗擊西夏聯盟援助大遼。
三方大軍合兵五十二萬,與西夏聯盟兵力旗鼓相當。
聽說大梁派兵增援大遼,朝廷和洛陽王的人馬也是在梁的邊界偷偷摸摸,不停襲擾,為的就是讓宋梁精力分散,吃下敗仗,然後趁他病,要他命。
朝廷和洛陽王這兩個勢力之間有所嫌隙,一時之間並不願聯合起來針對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