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宋梁走馬奪取東平府,寶兵降下替金龍,這兩件大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全國。
舉國上下,為之震驚,都在悄悄議論和猜測這天下江山會不會要易主了。
朝堂之上,高俅請奏:
“皇上,梁山草寇快馬打下東平府,而今又兵圍真定府,這是要亂我大宋江山啊!他們造反之心已起,梁山兵多將廣,如不出兵征討,日後強大,將會後患無窮啊!”
皇帝也是認真分析了時局,
“我大宋共有四大賊寇: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以及山東宋江。而今宋江兵犯真定府,其他三個賊寇也在為他造勢,在不停襲擾我大宋疆界,大宋江山社稷岌岌可危,眾位愛卿,朕當如何應對?”
梁太尉說:
“宋江兵犯真定府,我們應該趁著他還沒有發展壯大,羽翼未豐之際,派出天兵鎮壓,剿滅殆盡。不然到時,可就是一大禍患,他手下的諸多將領皆為猛將,可不好對付。”
蔡京接著道:
“可就近派北部將領支援真定府,其他三大賊寇我大宋先按兵不動,使雙方互相對峙。期間我們可高掛免戰牌,等收拾完宋江後,再來收拾其他賊寇。但是對於三大賊寇的防守不可減弱,甚至得繼續增強,還要時刻派人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如此才能保住我大宋江山。”
皇帝也是對蔡京所說言語深表讚同,
“那依愛卿之言,朕就再次出兵征討宋江,眾位愛卿對元帥一職,可有舉薦之人選?”
蔡京站前一步說:
“為帥者應智、勇兼備,出色的軍事才能,看得清局勢,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運籌帷幄於天地之間,否則一將無能,三軍受罪!所以,皇上,微臣以為延州指揮使狄青可勝任大元帥一職!狄家世代忠良,其先祖追隨太祖皇帝,立下赫赫戰功,後輩之人,保我大宋,更是盡心盡責。狄青,現為家中主事人,身強體壯,善騎射,有勇有謀,人稱麵涅將軍。”
皇帝考慮了一會,思之再三,又暗自琢磨:
高俅和梁山打了多次交道,對征討梁山肯定也是頗有心德,何不讓他做監軍?
“傳令,封延州指揮使狄青為征剿大元帥,高俅為監軍......即刻領三萬人馬,支援真定府,務必滅了梁山反賊!”
宋梁剛在梁山舉事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可能會被朝廷派大軍鎮壓,就給其他三方勢力寫了一封信,表達唇亡齒寒的道理。
一旦自己被攻破,朝廷就能騰出餘力攻打三方的任何一方,宋梁讓他們不吝幫自己一把,讓他們就在大宋的邊界襲擾即可,使朝廷不敢將大軍北調,事後必有重謝。
否則的話,朝廷這次來的就不是三萬了,而是十萬或者更多。
宋梁現在已經兵圍真定府十天有餘,對麵城牆之上就是高掛免戰牌,此處又強攻不了,也就隻能讓一些將領帶領大軍在城下先耗著,時刻叫罵著。
宋梁這兩天到處觀察真定府周圍的地形結構情況,各處打探城裏的內部情報信息,想要另尋破城之法。
皇帝封狄青為元帥出兵征討一事,很快就傳到了宋梁耳裏。
宋梁拿出地形圖,從圖上看出,朝廷大軍想要增援必須經過西部的豐城地區,才可做到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增援的目的,且這是唯一增援道路,其他道路均已雜草叢生,路被封死,都在田虎的領地內。
真定府周圍北臨遼國,左邊是河北田虎,右邊已被宋江占領,下邊是豐城地區,朝廷除非從下邊來人,否則就孤立無援。
看來,得派人將豐城地區的交通要道給把守住,但是現在自己如果兵力外派,會導致圍城兵力不足,陣型散亂,到那時被真定府兵馬出城反撲,那可就要壞大事了!
現在隻有聯合河北田虎,讓田虎的兵馬來幫我守住豐城,攔住增援大軍,免得我腹背受敵。
派人叫來了神機軍師朱武,見他羽扇綸巾,不慌不忙的走了進來。
宋梁告訴他,出使河北請求與田虎聯合,做盟友。
朱武臨走之際,宋梁叮囑道:
“兄弟,此次前往河北聯盟務必成功。我這裏有書信一封,你去交給田虎,可助事成!”
朱武收下信,馬不停蹄地趕往河北田虎駐地。
田虎是四個人中實力最差的,手下能上得了台麵的大將寥寥無幾,但卻十分兇猛,占據著五州三十六縣,自稱田王。
田虎聽聞梁山使者到來,連忙招唿眾人出門迎接,給足了梁山麵子。
他也知道梁山並不好惹,最近聽得梁山走馬奪取東平,又準備北上攻打真定,讓他很是畏懼,真定就在自己的邊上,怕惹火燒身,要是關係處理得不好,到時直接就把自己給滅了。
田虎見得朱武後,笑嘻嘻地說:
“梁山使者遠道而來,有失遠迎,還勿見怪啊!”
朱武也是很有禮貌:
“大王說的哪裏話,我乃梁山一頭領,能得大王親自出門相迎,真是受寵若驚啊!”
“近日聽得梁山大軍兵臨真定,預祝你們旗開得勝啊!不知將軍此次隻身前來,所為何事?”
“宋大哥讓我帶封信給大王,還請大王出兵相助,梁山自當厚謝!”
田虎接過信,打開看了起來,信的內容也不多,很快就看完了。
信裏大概大概意思就是:
想讓田虎出兵守住豐城的各處要道,隻需阻礙朝廷三萬大軍支援真定,也不必與之交手。承諾事成之後,給他三百匹戰馬,兩千旦軍糧,和一座城池。
田虎將此信給予眾人傳閱,眾人看後,當堂討論起來。
其中一個大臣站了出來:
“大王,我們可以出兵相助梁山,按信上所說不必與之死戰,就將他們拖住即可,這番做法對我們損失也不大。若不支援梁山,到時候他們兵敗,朝廷大軍順勢將矛頭對準我們,豈不是滅頂之災?”
另一個大臣也站出來說:
“我等與梁山有共同的敵人,如今之勢,唇亡齒寒,我等不可大意,天下大勢或許會隨之改變。”
許多大臣也相繼發言,皆是同意出兵,沒有人出言阻礙。
田虎聽他們說的有理有據,連連點頭:
“愛卿所言甚是!”
接著對朱武說:
“這位將軍請放心,本王自會出兵相助!”
隨即下令:
“卞祥聽令,命你領精兵十萬,前往豐城各個路口,阻止朝廷大軍北上,一個蒼蠅都不要放過去,給梁山爭取時間。”
卞祥乃是田虎手下頭員大將,武功上乘,手持一對開天斧,力量彪悍。
卞祥拱手:“末將領命!”
朱武謝過田虎後,跟隨卞祥帶著十萬大軍一起往豐城去了。
等待朱武走後,又一個大臣說:
“皇上,雖然我等與梁山唇亡齒寒,但是也不等不防梁山之人奪我城池啊!梁山兵強馬壯,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田虎聽後,也是仔細的思考了良久。
舉國上下,為之震驚,都在悄悄議論和猜測這天下江山會不會要易主了。
朝堂之上,高俅請奏:
“皇上,梁山草寇快馬打下東平府,而今又兵圍真定府,這是要亂我大宋江山啊!他們造反之心已起,梁山兵多將廣,如不出兵征討,日後強大,將會後患無窮啊!”
皇帝也是認真分析了時局,
“我大宋共有四大賊寇: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以及山東宋江。而今宋江兵犯真定府,其他三個賊寇也在為他造勢,在不停襲擾我大宋疆界,大宋江山社稷岌岌可危,眾位愛卿,朕當如何應對?”
梁太尉說:
“宋江兵犯真定府,我們應該趁著他還沒有發展壯大,羽翼未豐之際,派出天兵鎮壓,剿滅殆盡。不然到時,可就是一大禍患,他手下的諸多將領皆為猛將,可不好對付。”
蔡京接著道:
“可就近派北部將領支援真定府,其他三大賊寇我大宋先按兵不動,使雙方互相對峙。期間我們可高掛免戰牌,等收拾完宋江後,再來收拾其他賊寇。但是對於三大賊寇的防守不可減弱,甚至得繼續增強,還要時刻派人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如此才能保住我大宋江山。”
皇帝也是對蔡京所說言語深表讚同,
“那依愛卿之言,朕就再次出兵征討宋江,眾位愛卿對元帥一職,可有舉薦之人選?”
蔡京站前一步說:
“為帥者應智、勇兼備,出色的軍事才能,看得清局勢,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運籌帷幄於天地之間,否則一將無能,三軍受罪!所以,皇上,微臣以為延州指揮使狄青可勝任大元帥一職!狄家世代忠良,其先祖追隨太祖皇帝,立下赫赫戰功,後輩之人,保我大宋,更是盡心盡責。狄青,現為家中主事人,身強體壯,善騎射,有勇有謀,人稱麵涅將軍。”
皇帝考慮了一會,思之再三,又暗自琢磨:
高俅和梁山打了多次交道,對征討梁山肯定也是頗有心德,何不讓他做監軍?
“傳令,封延州指揮使狄青為征剿大元帥,高俅為監軍......即刻領三萬人馬,支援真定府,務必滅了梁山反賊!”
宋梁剛在梁山舉事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可能會被朝廷派大軍鎮壓,就給其他三方勢力寫了一封信,表達唇亡齒寒的道理。
一旦自己被攻破,朝廷就能騰出餘力攻打三方的任何一方,宋梁讓他們不吝幫自己一把,讓他們就在大宋的邊界襲擾即可,使朝廷不敢將大軍北調,事後必有重謝。
否則的話,朝廷這次來的就不是三萬了,而是十萬或者更多。
宋梁現在已經兵圍真定府十天有餘,對麵城牆之上就是高掛免戰牌,此處又強攻不了,也就隻能讓一些將領帶領大軍在城下先耗著,時刻叫罵著。
宋梁這兩天到處觀察真定府周圍的地形結構情況,各處打探城裏的內部情報信息,想要另尋破城之法。
皇帝封狄青為元帥出兵征討一事,很快就傳到了宋梁耳裏。
宋梁拿出地形圖,從圖上看出,朝廷大軍想要增援必須經過西部的豐城地區,才可做到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增援的目的,且這是唯一增援道路,其他道路均已雜草叢生,路被封死,都在田虎的領地內。
真定府周圍北臨遼國,左邊是河北田虎,右邊已被宋江占領,下邊是豐城地區,朝廷除非從下邊來人,否則就孤立無援。
看來,得派人將豐城地區的交通要道給把守住,但是現在自己如果兵力外派,會導致圍城兵力不足,陣型散亂,到那時被真定府兵馬出城反撲,那可就要壞大事了!
現在隻有聯合河北田虎,讓田虎的兵馬來幫我守住豐城,攔住增援大軍,免得我腹背受敵。
派人叫來了神機軍師朱武,見他羽扇綸巾,不慌不忙的走了進來。
宋梁告訴他,出使河北請求與田虎聯合,做盟友。
朱武臨走之際,宋梁叮囑道:
“兄弟,此次前往河北聯盟務必成功。我這裏有書信一封,你去交給田虎,可助事成!”
朱武收下信,馬不停蹄地趕往河北田虎駐地。
田虎是四個人中實力最差的,手下能上得了台麵的大將寥寥無幾,但卻十分兇猛,占據著五州三十六縣,自稱田王。
田虎聽聞梁山使者到來,連忙招唿眾人出門迎接,給足了梁山麵子。
他也知道梁山並不好惹,最近聽得梁山走馬奪取東平,又準備北上攻打真定,讓他很是畏懼,真定就在自己的邊上,怕惹火燒身,要是關係處理得不好,到時直接就把自己給滅了。
田虎見得朱武後,笑嘻嘻地說:
“梁山使者遠道而來,有失遠迎,還勿見怪啊!”
朱武也是很有禮貌:
“大王說的哪裏話,我乃梁山一頭領,能得大王親自出門相迎,真是受寵若驚啊!”
“近日聽得梁山大軍兵臨真定,預祝你們旗開得勝啊!不知將軍此次隻身前來,所為何事?”
“宋大哥讓我帶封信給大王,還請大王出兵相助,梁山自當厚謝!”
田虎接過信,打開看了起來,信的內容也不多,很快就看完了。
信裏大概大概意思就是:
想讓田虎出兵守住豐城的各處要道,隻需阻礙朝廷三萬大軍支援真定,也不必與之交手。承諾事成之後,給他三百匹戰馬,兩千旦軍糧,和一座城池。
田虎將此信給予眾人傳閱,眾人看後,當堂討論起來。
其中一個大臣站了出來:
“大王,我們可以出兵相助梁山,按信上所說不必與之死戰,就將他們拖住即可,這番做法對我們損失也不大。若不支援梁山,到時候他們兵敗,朝廷大軍順勢將矛頭對準我們,豈不是滅頂之災?”
另一個大臣也站出來說:
“我等與梁山有共同的敵人,如今之勢,唇亡齒寒,我等不可大意,天下大勢或許會隨之改變。”
許多大臣也相繼發言,皆是同意出兵,沒有人出言阻礙。
田虎聽他們說的有理有據,連連點頭:
“愛卿所言甚是!”
接著對朱武說:
“這位將軍請放心,本王自會出兵相助!”
隨即下令:
“卞祥聽令,命你領精兵十萬,前往豐城各個路口,阻止朝廷大軍北上,一個蒼蠅都不要放過去,給梁山爭取時間。”
卞祥乃是田虎手下頭員大將,武功上乘,手持一對開天斧,力量彪悍。
卞祥拱手:“末將領命!”
朱武謝過田虎後,跟隨卞祥帶著十萬大軍一起往豐城去了。
等待朱武走後,又一個大臣說:
“皇上,雖然我等與梁山唇亡齒寒,但是也不等不防梁山之人奪我城池啊!梁山兵強馬壯,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田虎聽後,也是仔細的思考了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