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後,宋梁留下盧俊義、吳用等鎮守山寨,帶著一些頭領和所有騎兵來到了東平。
在梁山四麵環水的情況下,並沒有正規訓練騎兵的場地,無法進行規模性騎兵衝殺訓練,騎兵的陣型靈活變換,決定著整個戰局的走勢,所以騎兵之間的靈活配合尤為重要。
宋梁想借用東平的演練場來訓練騎兵,從軍事上來說也可快速支援前線。
見到吳氏兄弟倆後,笑道:“兩位兄弟之勇令為兄佩服,走馬奪取東平,所得財物,可解我梁山十年之憂啊!為兄定記兄弟首功一件!”
吳氏兄弟聽後非常高興,抱拳於胸前:
“謝過大哥,承蒙不棄,我兩兄弟追隨左右,剛上得山來,寸功未建,今日便以此來納投名狀了!”
宋梁認可地點點頭,
“軍資糧草一事,已然解決!現在空缺戰馬,我決定馬上向北繼續進軍,攻打真定府。趁著朝廷還沒有反應過來,出其不意將之一舉拿下!”
林衝是原先朝廷的槍棒教頭,對大宋的府縣布防還是有所了解,有些擔心地說道,
“真定府是大宋與遼國的交界處,乃貨真價實的邊疆之地,猛將如雲,士兵能征善戰,極其險惡,想要快速拿下,恐怕有些難度,如果想要強攻真定府,隻怕會損失慘重,於我軍不利!”
宋梁摸著下巴,雖然有著一定的思想準備,想不到還是如此棘手,
“軍師也說過,真定府守城大將名為段玉林,此人有勇有謀,手下兵多將廣。加之當地府令名叫高平,乃陰險狡詐之徒,不好對付。”
林衝補充道:
“高平乃是高俅堂兄,無才無德,經過高俅舉薦,官居府令,雖然年事已高,但貪財好色,名副其實的登徒子,為禍一方,欺負良家婦女,引得當地民怨沸騰。”
“好家夥,高俅一家還真是一群老鼠蛀蟲,狗改不了吃屎的習慣,對於這類人,宰了便是!”
宋梁一句好家夥,把眾人整得迷迷糊糊,不明其義,還好聽懂了最後幾個字,不然林衝第一個不幹……
宋梁見對方情況如此複雜,決定親自領兵攻打,才可放心,對眾人說:
“此次攻打真定府,我親自領兵前往,誰要與我一起?”
林衝鬥誌昂揚,第一個站了出來,字字鏗鏘有力:
“哥哥,此戰一定要帶上我,高平是高俅的堂兄,我必殺之,方可緩解心中之恨!”
宋梁想到之前自己答應了林衝,有機會一定要為林衝複仇,如今這機會又擺在了麵前,況且高俅一家死不足惜,何不隨了他的心願,了卻心中之痛。
林衝見宋梁在沉思,以為他不答應,又上前一步抱拳急忙喊道:“哥哥,哥哥,大哥!”
宋梁迴過神來,握住林衝的手,
“兄弟勿急,大哥定讓你手刃仇人!”
見宋梁允許後,吳氏兄弟和一些頭領皆是站了出來:
“我等願隨哥哥前往!”
宋梁考慮到東平剛打下不久,防禦又很薄弱,此處需要安排一些人來防守,不能被朝廷切斷了自己的退路。
東平的特點是易攻難守,那麽必須安排猛將鎮守,就對大刀關勝、沒羽箭張清、金槍手徐寧和百勝將韓濤以及天目將彭玘說:
“你們五人鎮守東平,遇到危險切記不可輕易出擊,一定要聯係盧員外和軍師共同商量,務必守住東平,保住我等退路。”
“大哥放心,我等必死守東平!”
。。。。。。
五人記下後,宋梁下令:
“傳令三軍,三更造飯,五更兵發,攻打真定府!”
說完,閑著沒事,趁著還有時間,宋梁帶著一些頭領去當地的牢房裏麵轉悠轉悠。
因為宋梁知道,貪官貪得無厭,會把一些良善之人抓起來,克扣錢糧,其中不乏一些有才之人,如將他們收為己用,可大大提高我梁山的實力。
宋梁去轉轉,也是想碰碰運氣,要是真遇到可造之才,那真是撿了一個大便宜,也有益於梁山日後的發展。
牢頭在前麵領著路,邊走邊低聲下氣地介紹:
“這個人叫黃老七,當地有名的土匪,比較sb,殺了人不知道跑;那個是因為偷盜,偷的錢全部賭了,還不上;他是熊狼,是個強奸犯,把張員外家的女兒給禍害了......”
當走到其中一個牢房的時候,裏麵有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角落,看著牆壁,好像在思考著什麽,如同焦太狼一般,畫個圈圈詛咒你。
“這個人是什麽情況?”
牢頭看了看那人說:“大人,這個人叫蘇軾,是個秀才。前幾年誣陷別人偷了他的試卷,就被府令給抓了,一直關到現在。時不時的喊道:‘還我試卷,還我試卷’,估計是得了失心瘋了。”
說完之後,一陣歎息,有多少人被名利給逼瘋啊。
宋梁一聽大驚:“蘇軾?臥槽,竟然是蘇軾!”
蘇軾在星國曆蘇軾,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壇領袖,治水名人,真正的藝術全才,隻是懷才不遇,接連被貶,最後鬱鬱而終。
不過按照曆史時間來推算,這蘇軾也不應該出現在這裏啊!難道是曆史書整錯了?又或者是因為自己穿越而來,改變了曆史,破壞了時空?仔細想來,後者更對,看樣子好像是這樣。
宋梁暗自高興:哈哈哈,竟然還能遇到蘇軾,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大寶貝啊!蘇軾之才完全可居宰相位啊!
牢頭將門打開,退到一邊,等著靜看宋梁的安排。
蘇軾聽見有人進來,去也是無動於衷。
宋梁走了進去,看著那人問道:
“你真是蘇軾?你轉過身來我看看!”
那人沒有任何動靜,就一直盯著牆壁,還有幾隻蒼蠅嗡嗡地在他頭頂飛著。
李逵見那人不鳥宋梁,吹胡子瞪眼嚷嚷著要活劈了他,對宋梁不敬,就是打他李逵的臉,
“你這潑才,俺大哥叫你,你是腚眼疼是不,一點不迴應,是不是死了,讓俺來看看!”
李逵正要撥開眾人伸手去抓蘇軾,然後看到宋梁瞪著的雙眼,給李逵整不自信了,難道自己又整錯了?
宋梁愛材之心開始泛濫,
“什麽潑才,再亂說,割掉你的黑頭!”
李逵瞬間焉了,很自覺的往後縮了迴去,不礙宋梁的眼。
宋梁看著蘇軾,主動調話,
“東平府令已經被我殺了,你有何冤屈說給我聽聽,我給你做主,能殺則殺!”
蘇軾一聽府令已死,立馬轉過身來,拉起宋梁的手,雙眼充血,激動道:
“你說什麽,你說什麽,你再說一遍!你再說一遍!”
宋梁耐著性子重複道:“現在東平府已經被我攻破,府令貪得無厭,證據確鑿,被我所殺。”
隻見蘇軾放聲大笑,長滿膿瘡的雙手在空中揮舞著:“哈哈哈,哈哈哈,你終於死了,你終於死了!我等這天真是等了太久了!”
蘇軾平靜後,恢複了神智,彎下身軀,
“感謝公子替我報得大仇,此大恩,恩同再造,蘇某無以為報,但願日後跟隨公子左右,做牛做馬,任憑差遣,毫無怨言!”
宋梁讓武鬆將他從牢裏帶出,來到正廳中,武鬆把他扶到椅子上坐好後,宋梁問:
“給我說說關於你的事吧,為什麽弄的這般狼狽,放心我替你做主!”
蘇軾緩緩的抽泣著說:
“小人名叫蘇軾,家住東平城外左邊的迴眸村。前幾年小人參加鄉試,正當我剛好答完題的時候,就有一個人,把我試卷搶走,我告到官府衙門。想不到那人同府令是親戚,就說我誣陷,小的吃了一頓板子後,還把我關了起來,不見天日,一直關到現在。”
蘇軾想到自家老母妻兒,流下眼淚,聲音極其悲慘的,一邊抹著鼻涕,一邊擦著眼淚,大哭:
“如今幾年已過,不知家中老母妻兒,生活怎樣!蘇軾不孝啊!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蘇軾枉為人子啊,娘啊,娘啊!”
宋梁安慰他:“蘇兄放心,如今府令已死,我等已經掌控了整個府縣,現在還有時間,且隨你去看看家中老小!”
蘇軾聽後,急忙從椅子上下來跪在地上,身體顫抖著。
“又要煩勞大人隨我走一趟,蘇軾心裏過意不去啊!”
宋梁扶起他:“以後大家就是兄弟,叫我大哥就好”
蘇軾很感動,又是一把鼻涕一把淚。
整頓一番,清洗過後,宋梁見他白白淨淨,麵頰清瘦,顴骨較高,眉毛細長,眼睛炯炯有神,長得還算俊俏,再發現他乃是國字臉,眼神中帶著一股威嚴,前庭飽滿,泛著紅光,妥妥的官貌。
宋梁一行人,騎著快馬,出了城,直奔迴眸村而去。
一路上山山水水,隻聽鳥鳴山間,溪水嘀嗒,就像闖入了仙境一般,也不知是哪位神仙畫盤傾灑,勾勒出這美妙的山水畫像。
但是此刻並沒有人去欣賞這一場人間詞話,有的隻是歸鄉的遊子,有的隻是馬蹄的聲碎,有的隻是趕往迴眸的心。
在梁山四麵環水的情況下,並沒有正規訓練騎兵的場地,無法進行規模性騎兵衝殺訓練,騎兵的陣型靈活變換,決定著整個戰局的走勢,所以騎兵之間的靈活配合尤為重要。
宋梁想借用東平的演練場來訓練騎兵,從軍事上來說也可快速支援前線。
見到吳氏兄弟倆後,笑道:“兩位兄弟之勇令為兄佩服,走馬奪取東平,所得財物,可解我梁山十年之憂啊!為兄定記兄弟首功一件!”
吳氏兄弟聽後非常高興,抱拳於胸前:
“謝過大哥,承蒙不棄,我兩兄弟追隨左右,剛上得山來,寸功未建,今日便以此來納投名狀了!”
宋梁認可地點點頭,
“軍資糧草一事,已然解決!現在空缺戰馬,我決定馬上向北繼續進軍,攻打真定府。趁著朝廷還沒有反應過來,出其不意將之一舉拿下!”
林衝是原先朝廷的槍棒教頭,對大宋的府縣布防還是有所了解,有些擔心地說道,
“真定府是大宋與遼國的交界處,乃貨真價實的邊疆之地,猛將如雲,士兵能征善戰,極其險惡,想要快速拿下,恐怕有些難度,如果想要強攻真定府,隻怕會損失慘重,於我軍不利!”
宋梁摸著下巴,雖然有著一定的思想準備,想不到還是如此棘手,
“軍師也說過,真定府守城大將名為段玉林,此人有勇有謀,手下兵多將廣。加之當地府令名叫高平,乃陰險狡詐之徒,不好對付。”
林衝補充道:
“高平乃是高俅堂兄,無才無德,經過高俅舉薦,官居府令,雖然年事已高,但貪財好色,名副其實的登徒子,為禍一方,欺負良家婦女,引得當地民怨沸騰。”
“好家夥,高俅一家還真是一群老鼠蛀蟲,狗改不了吃屎的習慣,對於這類人,宰了便是!”
宋梁一句好家夥,把眾人整得迷迷糊糊,不明其義,還好聽懂了最後幾個字,不然林衝第一個不幹……
宋梁見對方情況如此複雜,決定親自領兵攻打,才可放心,對眾人說:
“此次攻打真定府,我親自領兵前往,誰要與我一起?”
林衝鬥誌昂揚,第一個站了出來,字字鏗鏘有力:
“哥哥,此戰一定要帶上我,高平是高俅的堂兄,我必殺之,方可緩解心中之恨!”
宋梁想到之前自己答應了林衝,有機會一定要為林衝複仇,如今這機會又擺在了麵前,況且高俅一家死不足惜,何不隨了他的心願,了卻心中之痛。
林衝見宋梁在沉思,以為他不答應,又上前一步抱拳急忙喊道:“哥哥,哥哥,大哥!”
宋梁迴過神來,握住林衝的手,
“兄弟勿急,大哥定讓你手刃仇人!”
見宋梁允許後,吳氏兄弟和一些頭領皆是站了出來:
“我等願隨哥哥前往!”
宋梁考慮到東平剛打下不久,防禦又很薄弱,此處需要安排一些人來防守,不能被朝廷切斷了自己的退路。
東平的特點是易攻難守,那麽必須安排猛將鎮守,就對大刀關勝、沒羽箭張清、金槍手徐寧和百勝將韓濤以及天目將彭玘說:
“你們五人鎮守東平,遇到危險切記不可輕易出擊,一定要聯係盧員外和軍師共同商量,務必守住東平,保住我等退路。”
“大哥放心,我等必死守東平!”
。。。。。。
五人記下後,宋梁下令:
“傳令三軍,三更造飯,五更兵發,攻打真定府!”
說完,閑著沒事,趁著還有時間,宋梁帶著一些頭領去當地的牢房裏麵轉悠轉悠。
因為宋梁知道,貪官貪得無厭,會把一些良善之人抓起來,克扣錢糧,其中不乏一些有才之人,如將他們收為己用,可大大提高我梁山的實力。
宋梁去轉轉,也是想碰碰運氣,要是真遇到可造之才,那真是撿了一個大便宜,也有益於梁山日後的發展。
牢頭在前麵領著路,邊走邊低聲下氣地介紹:
“這個人叫黃老七,當地有名的土匪,比較sb,殺了人不知道跑;那個是因為偷盜,偷的錢全部賭了,還不上;他是熊狼,是個強奸犯,把張員外家的女兒給禍害了......”
當走到其中一個牢房的時候,裏麵有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角落,看著牆壁,好像在思考著什麽,如同焦太狼一般,畫個圈圈詛咒你。
“這個人是什麽情況?”
牢頭看了看那人說:“大人,這個人叫蘇軾,是個秀才。前幾年誣陷別人偷了他的試卷,就被府令給抓了,一直關到現在。時不時的喊道:‘還我試卷,還我試卷’,估計是得了失心瘋了。”
說完之後,一陣歎息,有多少人被名利給逼瘋啊。
宋梁一聽大驚:“蘇軾?臥槽,竟然是蘇軾!”
蘇軾在星國曆蘇軾,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壇領袖,治水名人,真正的藝術全才,隻是懷才不遇,接連被貶,最後鬱鬱而終。
不過按照曆史時間來推算,這蘇軾也不應該出現在這裏啊!難道是曆史書整錯了?又或者是因為自己穿越而來,改變了曆史,破壞了時空?仔細想來,後者更對,看樣子好像是這樣。
宋梁暗自高興:哈哈哈,竟然還能遇到蘇軾,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大寶貝啊!蘇軾之才完全可居宰相位啊!
牢頭將門打開,退到一邊,等著靜看宋梁的安排。
蘇軾聽見有人進來,去也是無動於衷。
宋梁走了進去,看著那人問道:
“你真是蘇軾?你轉過身來我看看!”
那人沒有任何動靜,就一直盯著牆壁,還有幾隻蒼蠅嗡嗡地在他頭頂飛著。
李逵見那人不鳥宋梁,吹胡子瞪眼嚷嚷著要活劈了他,對宋梁不敬,就是打他李逵的臉,
“你這潑才,俺大哥叫你,你是腚眼疼是不,一點不迴應,是不是死了,讓俺來看看!”
李逵正要撥開眾人伸手去抓蘇軾,然後看到宋梁瞪著的雙眼,給李逵整不自信了,難道自己又整錯了?
宋梁愛材之心開始泛濫,
“什麽潑才,再亂說,割掉你的黑頭!”
李逵瞬間焉了,很自覺的往後縮了迴去,不礙宋梁的眼。
宋梁看著蘇軾,主動調話,
“東平府令已經被我殺了,你有何冤屈說給我聽聽,我給你做主,能殺則殺!”
蘇軾一聽府令已死,立馬轉過身來,拉起宋梁的手,雙眼充血,激動道:
“你說什麽,你說什麽,你再說一遍!你再說一遍!”
宋梁耐著性子重複道:“現在東平府已經被我攻破,府令貪得無厭,證據確鑿,被我所殺。”
隻見蘇軾放聲大笑,長滿膿瘡的雙手在空中揮舞著:“哈哈哈,哈哈哈,你終於死了,你終於死了!我等這天真是等了太久了!”
蘇軾平靜後,恢複了神智,彎下身軀,
“感謝公子替我報得大仇,此大恩,恩同再造,蘇某無以為報,但願日後跟隨公子左右,做牛做馬,任憑差遣,毫無怨言!”
宋梁讓武鬆將他從牢裏帶出,來到正廳中,武鬆把他扶到椅子上坐好後,宋梁問:
“給我說說關於你的事吧,為什麽弄的這般狼狽,放心我替你做主!”
蘇軾緩緩的抽泣著說:
“小人名叫蘇軾,家住東平城外左邊的迴眸村。前幾年小人參加鄉試,正當我剛好答完題的時候,就有一個人,把我試卷搶走,我告到官府衙門。想不到那人同府令是親戚,就說我誣陷,小的吃了一頓板子後,還把我關了起來,不見天日,一直關到現在。”
蘇軾想到自家老母妻兒,流下眼淚,聲音極其悲慘的,一邊抹著鼻涕,一邊擦著眼淚,大哭:
“如今幾年已過,不知家中老母妻兒,生活怎樣!蘇軾不孝啊!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蘇軾枉為人子啊,娘啊,娘啊!”
宋梁安慰他:“蘇兄放心,如今府令已死,我等已經掌控了整個府縣,現在還有時間,且隨你去看看家中老小!”
蘇軾聽後,急忙從椅子上下來跪在地上,身體顫抖著。
“又要煩勞大人隨我走一趟,蘇軾心裏過意不去啊!”
宋梁扶起他:“以後大家就是兄弟,叫我大哥就好”
蘇軾很感動,又是一把鼻涕一把淚。
整頓一番,清洗過後,宋梁見他白白淨淨,麵頰清瘦,顴骨較高,眉毛細長,眼睛炯炯有神,長得還算俊俏,再發現他乃是國字臉,眼神中帶著一股威嚴,前庭飽滿,泛著紅光,妥妥的官貌。
宋梁一行人,騎著快馬,出了城,直奔迴眸村而去。
一路上山山水水,隻聽鳥鳴山間,溪水嘀嗒,就像闖入了仙境一般,也不知是哪位神仙畫盤傾灑,勾勒出這美妙的山水畫像。
但是此刻並沒有人去欣賞這一場人間詞話,有的隻是歸鄉的遊子,有的隻是馬蹄的聲碎,有的隻是趕往迴眸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