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已到。
靜雅源內外大紅燈籠高懸,甚至是崖邊那棵絢爛老樹都纏上了紅綢,山風吹過,綢緞搖曳,竟是有幾分淒美。
靜雅源是披紅掛綠,但清涼宗卻並未大肆操辦,連正兒八經的喜宴都沒有,更遑論向其他宗門派發喜帖。
一群內門弟子露了個麵,混在其中的宋榮緊盯一身紅妝蓋頭的何小涼與一臉稚嫩且淡漠的陸長生拜了堂,雙眼陰鬱至極。
此間修行界與凡俗關係密不可分,所以禮節方麵也得了凡俗界的熏陶。
司儀高聲唱喏,
“送入洞房~”
身姿優美的新娘與矮了一頭,分明是個孩子的新郎被送了進去。
象征性喝了兩杯喜酒,門人弟子們也就各自散了,或唏噓,或搖頭,神情皆詭異的很。
不明就裏的一些弟子平日沒少受宋榮的窩囊氣,此番倒是顯得幸災樂禍,誰不知這位從京城來的紈絝拜入他們清涼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屁顛屁顛圍繞何小涼好些年頭了。
洞房床榻上,一對新人並排而坐,皆麵色清冷,哪裏是大喜日子該有的模樣?!
有人在,陸長生又不好修煉,歎了口氣,繼續靜坐。
盡管這些日子清涼宗依舊對他實行消息封鎖,但隻言片語結合自己的判斷,他甚至挺佩服這女子,為了宗主之位居然能舍得下女子名節。
‘大抵是想繼承自家老爹的遺誌,試圖將宗門發揚光大吧!’
‘也挺不容易就是了!’
兩人就這般一言不發,靜坐到天明,直到有外麵有人敲門,何小涼才起身離去。
迴頭那敲門的女弟子進來對陸長生說道,
“何師叔說宗門還有事情要處理,先走了!”
陸長生禮貌性點點頭。
這些天一直沒有睡覺,全靠吐納,精神雖不減反增,但數十年睡覺的習慣極難扭轉,此番看似靜坐了一夜,不能運轉功法,身邊還有個冰冷的陌生女子,心累!
陸長生倒頭就睡,直到天色昏暗這才起身。
走出房間,張燈結彩的布局依舊在,與這幽靜庭院格格不入,很是諷刺!
昨日拜堂的一幕,仿佛隻做了個荒唐的夢!
之後的日子依舊受人監管,至多是白日裏吃飯時分,陸長生會走出靜雅源,來到崖邊老樹下透透氣。
下午照例會在大樹下的躺椅小憩一個時辰。
他住在這裏,出不去,而何小涼卻不住在這裏,過年過節偶爾會過來一趟,與陸長生麵對麵坐著吃頓飯,之後也不會睡一個房間,天亮便離去。
又是一年春風來。
似乎永不凋零,花開燦爛如霞,枝繁葉茂的老樹下,一位身段筆挺的青年負手而立,五官俊朗,如刀削斧鑿,氣質淡然出塵,卻唯有一雙幹淨而深邃的眼睛,似有不屬於這個年紀的滄桑。
山中無歲月,醉心修行的日子總是過的極快。
轉眼,陸長生已被軟禁5年,從一個唇紅齒白的少年郎,又成了二虎、福伯,徐妙錦,文靜,陸小福、老朱,朱棣,阮大山……他們心目中陸長生該有的樣子。
在宋榮幾人眼裏,一無功法二無資源的陸長生仍是練氣9重,卻唯有陸長生自己知道,他此時已經找到168個大小竅穴,加上原本9竅,實則已完成了177竅的法力圓滿。
能找到隻是水磨工夫,能讓這一個個竅穴圓滿,並非是陸長生有多少修行資源輔助。
純粹是《大衍天訣》霸道程度超出了這方世界修士的普遍認知,再有就是煉化了諸葛靜灌頂而來的法力結晶,盡管隻是金丹修士的三成法力,可對於一個煉氣修士來說何其磅礴。
陸長生已經將周身經絡盡數拓寬,也搜尋了每一處,唯有脊柱之上他不敢太過粗暴嚐試,暫時隻找到3處。
177竅這樣的數字絕不符合天道,結合還無法修行的神魂篇注解,若肉身竅180,神竅180,合計360竅,這才符合大周天之相的天道倫理!
陸長生是這麽認為的,所以篤定脊柱上還有3竅待發掘。
隨著那劍影兄吞噬太坤寶鏡本源,又吞噬了蘊藏其中的一枚運果,陸長生被反哺也是極大的,肉身力量不必多說,僅反應速度,至少超出了跨入這一界之前的兩倍!
僅憑肉身力量與速度,每次揮出一劍,必定能滋生劍氣,間隔丈許內傷人不在話下。
卻也僅僅如此!
再多的法力他一個煉氣境,不借助靈劍,法寶,符篆之類的,也無從施展,即便偶得了這些,那也需要對應的功法口訣才能操控。
所以他的對敵手段也隻是一個厲害些的凡人!
宋榮的報複始終未至,事已至此,他也不急了。
清涼宗的底蘊這些年也摸索的差不多了,僅僅三位長老是金丹境,而且是空有境界卻不善鬥法的水金丹;其餘大部分弟子也隻是煉氣期,內門弟子有幾個築基期的,宋榮就是其一,而如今的宗主何小涼,4年前才築基成功。
此方世界元嬰以下修士都沒辦法開發神魂,也就沒有神念感知與神識探查,甚至可笑到連儲物袋,靈獸袋、傳音符之類都沒有,畢竟這些東西都需要神念控製。
另外,此方世界沒有真正的劍修,畢竟沒有神識,如何駕馭飛劍。
甚至淩空飛行金丹修士也做不到,隻能是憑借法力強行短暫飛遁,可見此間天道殘缺到了什麽程度。
這也難怪幾個利用運果開發神魂的元嬰修士敢在茫茫金丹修士前唯我獨尊!
如今真正忌憚的是那三位金丹長老,陸長生相信自己遲早有一天能離開這裏,憑借自己的能力離開!
現在陸長生的心態極好,這裏有吃有喝,又安靜,正是安心修煉的好地方,聽說外麵世道紛亂,未必能找到比這更安逸的清修之地,所以反而也沒那麽著急離開了。
唯一牽掛的是二虎,但陸長生認定以他的能力,在凡俗吃不了虧。
這一日,宋榮的老爹宋銘造訪清涼宗。
雖說他也是清涼宗的內門弟子輩,但卻是宗門存活的唯一大腿,受到了清涼宗殷切招待。
大殿裏,宗主何小涼,三位長老皆在,宋榮作陪。
宋銘並未擺譜,坐在長老之下的位置,沉聲道,
“數年前勇王趙建義遇刺身亡,外間流傳是陛下疑心過重,擔心勇王能征善戰,又手握雄兵,所以策劃了這場意外。”
何小涼做了幾年宗主,雖仍稚嫩,卻也有了幾分上位者氣度,點點頭,
“傳言在秦國沸沸揚揚,師侄自是聽說過的,但師侄堅信陛下不會做這種自斷臂膀之事,更何況勇王乃是陛下親弟弟,所以這該是無稽之談!”
宋銘微微搖頭,
“清涼宗對我有授業之恩,所以一些事也不想隱瞞你們,不過也僅限於大殿咱們幾人知曉,朝堂之上本就對與先帝交好勢力打壓的緊,咱們清涼宗首當其衝,便是父親對我的態度也頗有不滿,所以你們切記不可外傳。”
眾人滿臉正色,齊齊點頭。
宋銘刻意壓低聲線,
“確是陛下一手策劃!”
盡管何小涼之前那般義正言辭,無非是官麵上的話術,實則眾人皆心知肚明,所以對宋銘的承認並不意外。
“宋師伯此番造訪可是有什麽提點?”
何小涼錯開話題,他們清涼宗本就生存艱難,皇家的秘莘能不議論最好。
宋銘點點頭,切入正題,
“幾年前勇王之子趙信入獄,照理陛下是不會放任他出來的,畢竟斬草除根的道理誰都明白。隻是如今勇王的幕僚蕭何放出風聲,說世子趙信繼承了咱們清涼宗開宗祖師爺秘密煉製的8000冥兵。”
清涼宗幾人齊齊麵麵相覷,傳聞祖師爺,也就是大秦開國國師,是不忍一批忠勇開國之士身殞,不惜自甘正道名頭,去交好魔教,耗盡半生心血,企圖將那些亡魂煉製成永久守護大秦的冥兵,但究竟成功與否,誰也不知,更不用說誰親眼見證過8000冥兵。
宋銘自然知曉幾人的疑惑,繼續道,
“此事雖玄乎,但當今皇帝卻抱了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而那勇王世子也是個寧死不屈的性子,苦刑無果之下,隻得放任他出獄。”
何潔冷笑,
“嗬,這是放長線釣大魚啊,論心機手段,我等修行中人遠不是世俗凡人的對手!”
宋銘拱拱手感慨道,
“師父說的是,若我等修士將精力都用在陰謀算計上,哪裏還有心力修行大道!”
“所以治理國度這種凡俗事務,我等做不來,天下修士盡皆如此。”
何小涼附和道,
“師伯說的是,隻是勇王世子出獄,與我清涼宗又有何瓜葛?”
羅佑搖頭歎息,
“唉,宗主當知曉勇王乃至勇王的祖輩皆與我清涼宗先賢交情匪淺,否則我清涼宗又何至於因朝局動蕩而愈發衰弱?”
“宋師侄想來是過來勸說我等勿要接受勇王世子趙信的請求?”
宋銘直言不諱,
“正是如此,此也是家父之命,家父怕清涼宗抹不開先賢情誼,派遣隨扈法師給趙信!”
清涼宗幾人一臉惆悵,若是世子找上門來,自己這邊一口迴絕,是符合了朝廷的意誌,但於修行界而言,則是數典忘祖,背信棄義之徒,哪裏還有顏麵立足。
靜雅源內外大紅燈籠高懸,甚至是崖邊那棵絢爛老樹都纏上了紅綢,山風吹過,綢緞搖曳,竟是有幾分淒美。
靜雅源是披紅掛綠,但清涼宗卻並未大肆操辦,連正兒八經的喜宴都沒有,更遑論向其他宗門派發喜帖。
一群內門弟子露了個麵,混在其中的宋榮緊盯一身紅妝蓋頭的何小涼與一臉稚嫩且淡漠的陸長生拜了堂,雙眼陰鬱至極。
此間修行界與凡俗關係密不可分,所以禮節方麵也得了凡俗界的熏陶。
司儀高聲唱喏,
“送入洞房~”
身姿優美的新娘與矮了一頭,分明是個孩子的新郎被送了進去。
象征性喝了兩杯喜酒,門人弟子們也就各自散了,或唏噓,或搖頭,神情皆詭異的很。
不明就裏的一些弟子平日沒少受宋榮的窩囊氣,此番倒是顯得幸災樂禍,誰不知這位從京城來的紈絝拜入他們清涼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屁顛屁顛圍繞何小涼好些年頭了。
洞房床榻上,一對新人並排而坐,皆麵色清冷,哪裏是大喜日子該有的模樣?!
有人在,陸長生又不好修煉,歎了口氣,繼續靜坐。
盡管這些日子清涼宗依舊對他實行消息封鎖,但隻言片語結合自己的判斷,他甚至挺佩服這女子,為了宗主之位居然能舍得下女子名節。
‘大抵是想繼承自家老爹的遺誌,試圖將宗門發揚光大吧!’
‘也挺不容易就是了!’
兩人就這般一言不發,靜坐到天明,直到有外麵有人敲門,何小涼才起身離去。
迴頭那敲門的女弟子進來對陸長生說道,
“何師叔說宗門還有事情要處理,先走了!”
陸長生禮貌性點點頭。
這些天一直沒有睡覺,全靠吐納,精神雖不減反增,但數十年睡覺的習慣極難扭轉,此番看似靜坐了一夜,不能運轉功法,身邊還有個冰冷的陌生女子,心累!
陸長生倒頭就睡,直到天色昏暗這才起身。
走出房間,張燈結彩的布局依舊在,與這幽靜庭院格格不入,很是諷刺!
昨日拜堂的一幕,仿佛隻做了個荒唐的夢!
之後的日子依舊受人監管,至多是白日裏吃飯時分,陸長生會走出靜雅源,來到崖邊老樹下透透氣。
下午照例會在大樹下的躺椅小憩一個時辰。
他住在這裏,出不去,而何小涼卻不住在這裏,過年過節偶爾會過來一趟,與陸長生麵對麵坐著吃頓飯,之後也不會睡一個房間,天亮便離去。
又是一年春風來。
似乎永不凋零,花開燦爛如霞,枝繁葉茂的老樹下,一位身段筆挺的青年負手而立,五官俊朗,如刀削斧鑿,氣質淡然出塵,卻唯有一雙幹淨而深邃的眼睛,似有不屬於這個年紀的滄桑。
山中無歲月,醉心修行的日子總是過的極快。
轉眼,陸長生已被軟禁5年,從一個唇紅齒白的少年郎,又成了二虎、福伯,徐妙錦,文靜,陸小福、老朱,朱棣,阮大山……他們心目中陸長生該有的樣子。
在宋榮幾人眼裏,一無功法二無資源的陸長生仍是練氣9重,卻唯有陸長生自己知道,他此時已經找到168個大小竅穴,加上原本9竅,實則已完成了177竅的法力圓滿。
能找到隻是水磨工夫,能讓這一個個竅穴圓滿,並非是陸長生有多少修行資源輔助。
純粹是《大衍天訣》霸道程度超出了這方世界修士的普遍認知,再有就是煉化了諸葛靜灌頂而來的法力結晶,盡管隻是金丹修士的三成法力,可對於一個煉氣修士來說何其磅礴。
陸長生已經將周身經絡盡數拓寬,也搜尋了每一處,唯有脊柱之上他不敢太過粗暴嚐試,暫時隻找到3處。
177竅這樣的數字絕不符合天道,結合還無法修行的神魂篇注解,若肉身竅180,神竅180,合計360竅,這才符合大周天之相的天道倫理!
陸長生是這麽認為的,所以篤定脊柱上還有3竅待發掘。
隨著那劍影兄吞噬太坤寶鏡本源,又吞噬了蘊藏其中的一枚運果,陸長生被反哺也是極大的,肉身力量不必多說,僅反應速度,至少超出了跨入這一界之前的兩倍!
僅憑肉身力量與速度,每次揮出一劍,必定能滋生劍氣,間隔丈許內傷人不在話下。
卻也僅僅如此!
再多的法力他一個煉氣境,不借助靈劍,法寶,符篆之類的,也無從施展,即便偶得了這些,那也需要對應的功法口訣才能操控。
所以他的對敵手段也隻是一個厲害些的凡人!
宋榮的報複始終未至,事已至此,他也不急了。
清涼宗的底蘊這些年也摸索的差不多了,僅僅三位長老是金丹境,而且是空有境界卻不善鬥法的水金丹;其餘大部分弟子也隻是煉氣期,內門弟子有幾個築基期的,宋榮就是其一,而如今的宗主何小涼,4年前才築基成功。
此方世界元嬰以下修士都沒辦法開發神魂,也就沒有神念感知與神識探查,甚至可笑到連儲物袋,靈獸袋、傳音符之類都沒有,畢竟這些東西都需要神念控製。
另外,此方世界沒有真正的劍修,畢竟沒有神識,如何駕馭飛劍。
甚至淩空飛行金丹修士也做不到,隻能是憑借法力強行短暫飛遁,可見此間天道殘缺到了什麽程度。
這也難怪幾個利用運果開發神魂的元嬰修士敢在茫茫金丹修士前唯我獨尊!
如今真正忌憚的是那三位金丹長老,陸長生相信自己遲早有一天能離開這裏,憑借自己的能力離開!
現在陸長生的心態極好,這裏有吃有喝,又安靜,正是安心修煉的好地方,聽說外麵世道紛亂,未必能找到比這更安逸的清修之地,所以反而也沒那麽著急離開了。
唯一牽掛的是二虎,但陸長生認定以他的能力,在凡俗吃不了虧。
這一日,宋榮的老爹宋銘造訪清涼宗。
雖說他也是清涼宗的內門弟子輩,但卻是宗門存活的唯一大腿,受到了清涼宗殷切招待。
大殿裏,宗主何小涼,三位長老皆在,宋榮作陪。
宋銘並未擺譜,坐在長老之下的位置,沉聲道,
“數年前勇王趙建義遇刺身亡,外間流傳是陛下疑心過重,擔心勇王能征善戰,又手握雄兵,所以策劃了這場意外。”
何小涼做了幾年宗主,雖仍稚嫩,卻也有了幾分上位者氣度,點點頭,
“傳言在秦國沸沸揚揚,師侄自是聽說過的,但師侄堅信陛下不會做這種自斷臂膀之事,更何況勇王乃是陛下親弟弟,所以這該是無稽之談!”
宋銘微微搖頭,
“清涼宗對我有授業之恩,所以一些事也不想隱瞞你們,不過也僅限於大殿咱們幾人知曉,朝堂之上本就對與先帝交好勢力打壓的緊,咱們清涼宗首當其衝,便是父親對我的態度也頗有不滿,所以你們切記不可外傳。”
眾人滿臉正色,齊齊點頭。
宋銘刻意壓低聲線,
“確是陛下一手策劃!”
盡管何小涼之前那般義正言辭,無非是官麵上的話術,實則眾人皆心知肚明,所以對宋銘的承認並不意外。
“宋師伯此番造訪可是有什麽提點?”
何小涼錯開話題,他們清涼宗本就生存艱難,皇家的秘莘能不議論最好。
宋銘點點頭,切入正題,
“幾年前勇王之子趙信入獄,照理陛下是不會放任他出來的,畢竟斬草除根的道理誰都明白。隻是如今勇王的幕僚蕭何放出風聲,說世子趙信繼承了咱們清涼宗開宗祖師爺秘密煉製的8000冥兵。”
清涼宗幾人齊齊麵麵相覷,傳聞祖師爺,也就是大秦開國國師,是不忍一批忠勇開國之士身殞,不惜自甘正道名頭,去交好魔教,耗盡半生心血,企圖將那些亡魂煉製成永久守護大秦的冥兵,但究竟成功與否,誰也不知,更不用說誰親眼見證過8000冥兵。
宋銘自然知曉幾人的疑惑,繼續道,
“此事雖玄乎,但當今皇帝卻抱了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而那勇王世子也是個寧死不屈的性子,苦刑無果之下,隻得放任他出獄。”
何潔冷笑,
“嗬,這是放長線釣大魚啊,論心機手段,我等修行中人遠不是世俗凡人的對手!”
宋銘拱拱手感慨道,
“師父說的是,若我等修士將精力都用在陰謀算計上,哪裏還有心力修行大道!”
“所以治理國度這種凡俗事務,我等做不來,天下修士盡皆如此。”
何小涼附和道,
“師伯說的是,隻是勇王世子出獄,與我清涼宗又有何瓜葛?”
羅佑搖頭歎息,
“唉,宗主當知曉勇王乃至勇王的祖輩皆與我清涼宗先賢交情匪淺,否則我清涼宗又何至於因朝局動蕩而愈發衰弱?”
“宋師侄想來是過來勸說我等勿要接受勇王世子趙信的請求?”
宋銘直言不諱,
“正是如此,此也是家父之命,家父怕清涼宗抹不開先賢情誼,派遣隨扈法師給趙信!”
清涼宗幾人一臉惆悵,若是世子找上門來,自己這邊一口迴絕,是符合了朝廷的意誌,但於修行界而言,則是數典忘祖,背信棄義之徒,哪裏還有顏麵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