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我爹出海了?”


    禦書房一身太子冕服的朱棣此時30出頭,監國1年多,威嚴日盛。


    “太子殿下,您別擔心,皇爺他是隨陸先生一道出去的,同行的還有二虎統領。”


    朱棣長舒了一口氣,跟隨陸長生出行,安全自然無虞。


    “太子殿下,皇爺要您擇吉日登基!”


    朱棣狂翻白眼,這都什麽事啊~


    好在朱棣這些年辦的一樁樁一件件事,都帶動了大明興盛,尤其是遍地開花的皇家銀行,朝中守舊派早已銷聲匿跡,當消息傳出後,朝臣們歡欣鼓舞,當即就敲定了日子。


    洪武26年10月1日,三請三讓的朱棣在應天府登基,遙尊朱元璋為‘洪福齊天太上皇’。


    藩王集團當日宣布,火車貨運降價1成,天下鹽價降低2成!


    南車北車,南卡北卡等最早的一批巨型集團紛紛降價,以示對新皇的支持。


    大明四方振奮,普天同慶。


    朱棣登基後的第一場朝會便宣布了勳貴武備集團的成立,將勳貴劃歸四波,分別成立大明東武集團,大明西武集團,大明南武集團,大明北武集團。


    朱棣還將原本朝廷直轄的兵仗局全部資產平均分給了四家,並作為擔保人,給各家借貸500萬兩白銀。


    至此大明武勳之家再無耕地。


    正當各家一籌莫展時,一則消息仿佛給他們注入了強心劑。


    10月21日,浩浩蕩蕩的車馬來到鎮江入海口———陸長生送來的鐵甲艦到了!


    茲事體大,李中正親自押送。


    “草民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眾水手在李中正的帶領下在岸邊跪地迎駕。


    朱棣身後跟了藍玉等一眾勳貴,


    “平身!”


    “謝皇上~”


    江海匯流之地,哪裏像船,分明是一條近4丈寬,8丈長的一截平整水泥路,低趴在湍急的水麵上,紋絲不動。


    整條路麵上,除了居中位置有一架炮身長達4丈的巨大炮台,其餘不過是尾端建了一棟四方形、3丈高的雙層小樓,除此光潔溜溜。


    不待李中正介紹,眾人已是議論開了,


    “這船好生獨特,整個甲板竟如平地一般~”


    “什麽平地,什麽甲板,這分明就是一方大校場啊!”


    “嘶,那居中的炮也忒大了些吧,怕是得有4丈長,這特娘的一炮下去還了得?”


    朱棣笑問李中正,


    “朕那陸老弟怎麽個說法?”


    “迴皇上,東家數月前從倭國帶迴7艘漁船和一艘此艦,臨行時曾交代,封存此艦,囑托草民直至新皇登基,便當作賀禮送來京城。隻怪咱們威海偏僻,收到的消息晚了些,所以沒有趕上您的登基大典,還請皇上恕罪!”


    “哈哈哈哈,朕這陸老弟還真是有心了!如此看來,此艦雖不如他那長生號寬大,但必有玄機,走,眾愛卿隨朕登船一觀!”


    徐輝祖的水師早備好了駁船,不多時朱棣與20多位勳貴齊齊登上了鐵甲艦。


    “謔!”


    眾人初登便齊齊驚唿,


    “竟然是真的鋼鐵之艦呐!”


    “是啊,這腳感與鐵包木的長生號完全不同!”


    李中正介紹道,


    “陛下,諸位大人,此艦長8丈,船身自下而上最窄不足1丈,最寬3丈,甲板卻有4丈寬,采用噴水推進法,比咱們的蒸汽漁船快了一倍不止,但吃水深度近4丈,所以小人也不敢保證能在江中順利航行,隻好停靠在此。”


    藍玉莽撞插話道,


    “你先說說這艦當真是全鐵打造?”


    李中正一拱手,


    “迴這位大人,正是全鐵打造!”


    “哈哈哈哈,真正的鐵甲艦呐,這特娘的火炮也打不爛吧!”


    藍玉笑的肆意妄為。


    徐輝祖喃喃自語,


    “精鐵打造的船居然真能穩穩漂浮在水上,陸先生真乃神人也!”


    朱棣臉上洋溢不住喜色,笑問李中正,


    “朕那老弟可說了其中關竅?”


    朱棣怕自己與一幫糙漢,即便看個完整也明白不了其中玄奧,幹脆發問。


    李中正如實道,


    “陛下,草民是一知半解,東家隻說待陛下下令研究此船一二十年,屆時正好可以讓大明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


    朱棣一眾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機的廣泛運用,而如今的大明確實已經在朝那個方向努力了。


    陸長生居然把第二次革新的道路都給他們送來了!


    朱棣想到什麽,眼前一亮急切道,


    “此艦可是有電?”


    李中正難得露出傲嬌的神情,


    “迴陛下,此艦確實有風吹不滅,夜間亮如白晝的電燈!”


    “快,快帶路!”


    眾人唿啦啦進入艦樓,伴隨腳下傳來的轟鳴聲,在屋頂位置果然有玻璃製成的球狀燈泡,此時處於白天,呈現昏黃色,並不感覺有多亮。


    隨著眾人下了船艙,這才知道所謂燈泡的亮度,雖不能說亮如白晝,但也能照的分毫畢現。


    “好東西啊,這玻璃居然還能製出如此神奇的電燈!”


    “……”


    “這就是陸老弟曾說過的電啊,而且隻是無數用途中的一種!”


    朱棣興奮中帶著強烈的憧憬,喃喃自語。


    武備庫沒有實物,隻有從燧發槍開始的各種草圖與研究方向,理念,火藥的科學配比與顆粒化等等,甚至合金鋼的各種含碳量等等都有描述,這是陸長生留給武備集團的一份大禮。


    唯獨少了隻有陸長生一人知曉的雷爆銀製作!


    陸長生覺得還不到時候。


    待眾人從轟鳴的機房出來時,個個激動溢於言表。


    迴到甲板上,眾人又對巨炮產生了濃厚興趣。


    “陛下,諸位大人,此炮為空氣炮,以高壓空氣作為推力,經過這長長的炮身,可以將炮彈彈射出數裏遠,東家特意說過,此炮不具有長期性的研究意義,隻是用作火藥類槍炮發展到新高度之前的過渡產物,更適合民間漁船用來自保。”


    朱棣笑了,


    “朕懂了,陸老弟這是在告訴朕,待火炮有了長足進步後,此空氣炮技術便可以大力應用在漁船、商船之上,以便他們在遠航中得以自保!”


    “還真是用心良苦啊!”


    徐輝祖道,


    “陛下,臣以為陸先生這是在將火藥與空氣武備區分開來,火藥類更犀利,自然歸朝廷軍備所用,但民間打獵、自保等便可以采用空氣類武備。”


    眾人齊齊若有所思。


    朱棣更熟悉陸長生,再有天下廣為流傳手持氣槍的長生門徒,哪裏還不清楚陸長生的真正用意,隻是心中還有隱憂,正如朱元璋起初擔心的那樣,人人有武器,這天下豈不亂套了?


    ‘罷了,待哪日見上一麵,當麵問個透徹吧!’


    “徐輝祖!”


    “臣在!”


    “著你京營水師保駕護航,務必要將此鐵甲艦帶入江心洲,哪怕是清淤、生拉硬拽,也在所不惜!”


    江心洲是毗鄰京城長江中的一處小島,長寬也就數裏。


    “臣遵旨!”


    “著你東南西北武備集團,各自派一支大匠研發團隊進駐江心洲,朕給你們10年時間研究探索,各家能研究出什麽,那就看你們的本事了!”


    一眾武勳齊齊大喜,紛紛拜謝。


    “藩王集團,四大車廠,也會各派一支研究組進入,不過他們方向與你們不同,各自莫要生出嫌隙。”


    “臣等明白!”


    李中正待眾人起身後,這才壯了壯膽囁嚅道,


    “陛下,東家說柴油機燃料如今用的是鯨魚油,實在勉強,他說您知道該用什麽~”


    “哈哈,陸老弟小覷朕不是,何須他提醒,早有人在嚐試提煉了,不過當地人更喜歡用猛火油稱唿而已!”


    “東家還說安南等地盛產橡膠,那是提高車輛速度與舒適性的不二法門,不過他自己也不會,隻能仰仗陛下睿智~”


    朱棣一拍腦門,


    “差點忘了這茬!”


    “藍玉!”


    “臣在!”


    “命五軍都督府備戰,朕要親征安南!”


    眾將齊齊愕然,藍玉嘴角抽搐,


    征安南可以,但輪得到您親征麽?


    秦王、晉王早等的嗷嗷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門:從大明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煙證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煙證道並收藏長生門:從大明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