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二虎無能,才叫皇爺受辱!”


    二虎等幾人盡數以頭搶地。


    書房不歡而散後的朱元璋並沒有離開,而是在二虎的攙扶下迴了房間。


    此刻的朱元璋越發老態,麵色頹然,


    “唉,咱的皇後勸咱,咱的標兒勸咱,可咱這個經曆餓死雙親,餓死兄弟姐妹的朱重八,果然是屠龍者又成惡龍!”


    “陛下…”


    “那小子說的對,心係百姓又怎會唯吾獨尊,淩駕在百姓之上,還真是矛盾呐!”


    “陛下,我們迴京吧!”


    朱元璋意興闌珊,


    “都起來吧~”


    “老劉啊,是咱朱重八對不起你啊…咱後悔了…悔不當初啊~”


    “咱這個皇帝當的失敗,做人更失敗啊…”


    “陛下莫要妄自菲薄,沒有您驅除韃虜,哪來大明百姓的安居樂業?”


    “嗬,安居樂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咱隻會空印寶鈔從百姓頭上搶錢;咱隻會分封親王,讓他們搶奪地方百姓的土地,讓他們掏空國庫;咱隻會阻擾開海,放任取之不竭的魚獲,叫百姓忍饑挨餓……”


    朱元璋搖搖晃晃起身,


    “咱是該讓賢了!”


    “陛下…”


    眾人齊唿。


    朱元璋麵色鄭重,


    “爾等即刻迴京,帶著咱的印信,著太子朱棣選吉時登基!”


    “卑職遵旨!”


    二虎猶豫道,


    “皇爺如此重大的事,還得您親自迴去主持啊,再者陸長生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您還是盡快…”


    朱元璋打斷,斬釘截鐵道,


    “不,他不會!”


    哪怕之前朱元璋一直都疑心陸長生會威脅朱家江山,但書房裏陸長生與李中正的對話,以及陸長生那通咆哮,反而讓朱元璋心底的那絲疑慮盡去。


    “二虎隨咱多年,便留下給咱做個伴吧,他陸長生不是要遠行麽,咱也跟著去見識見識。”


    二虎福至心靈,


    以陸長生對太子朱棣的推崇,定然不會讓其父有危險。


    陸府書房,朱元璋走後,隻剩3人。


    “少爺,我本就是宮中下人,跪皇爺乃是天經地義,您又何必為了我…唉,叫皇爺他情何以堪…”


    陸長生擺擺手,


    “此事文靜你隻是恰逢其會,老朱的態度你也看到了,沒這個導火索,也會有其他的,你就莫要自責了。”


    “去聯係老李,帶著他去地庫,將那些積攢的槍械,盡數發給捕魚隊那些沒有領到的人,挑選的400水手優先。”


    “讓他補給盡快安排妥當,咱們明日就走,省得兩看相厭!”


    文靜也巴不得趕緊離開,當即點頭,朝徐妙錦一禮,


    “徐姑娘見諒,文靜失陪。”


    徐妙錦還以微笑,


    “文姐姐請便!”


    盯著文靜離去背影的下盤,徐妙錦笑的意味深長,起身朝陸長生一拱手,


    “陸東家既說來者是客,不知可有閑暇陪我這位不請自來的客人四處走走?”


    陸長生抬頭對上徐妙錦的唇紅齒白,尤其嘴角的一抹譏笑,不禁以手撫額,苦笑道,


    “你這丫頭不是在籌建醫院麽,跟老朱來搗什麽亂?”


    一句話讓裝大瓣蒜的徐妙錦險些破防,心中小竊喜,但麵上不顯,


    “哼,這就是陸東家的待客之道?我還大你三歲,你卻像是長了一輩似的,無端占我便宜!”


    陸長生好笑,


    “倒是陸某的不是,請!”


    二人穿過不大的新城,走過長長的碼頭,漫步在夕陽下的灘塗。


    多是徐妙錦在敘說,從大蒜素說到青黴素,從京城的變化說到長生醫院的發展,陸長生頻頻點頭,不知不覺的十年,大明已是有了巨大進步。


    “謝謝你,我爹和李伯伯走的很安詳。”


    “唉,醫學若是再發展百年,或許他們不至於走這麽早!”


    “知足常樂,飯也要一口一口吃才行。”


    陸長生點點頭,想到什麽頓住腳步,望向徐妙錦,


    “妙錦姑娘29了吧!”


    徐妙錦目光躲閃,不知陸長生這沒頭沒腦的問題幾個意思。


    陸長生伸出右手,掌心朝上。


    徐妙錦心跳加速,大腦一片空白,夕陽照耀在白皙俏臉上,反而很是可愛,鬼使神差地伸出青蔥玉手,放在陸長生的掌心。


    陸長生一把握住軟糯小手,輕輕一拉,便將美人擁入懷中。


    軟香溫玉在懷,陸長生感受著徐妙錦輕顫的身體,


    “傻丫頭,姑娘家能有幾個十年青春!”


    徐妙錦淚流滿麵,哽咽抱怨,


    “都怪你,誰讓你抓魚不帶我~”


    “……我注定當不了稱職的夫君,又怎敢誤人前程!”


    “可你已經誤了……”


    徐妙錦捶打著陸長生的胸膛。


    夕陽無限好,隻是有遺憾。


    翌日,長生號在眾人戀戀不舍下再度出發。


    長生號沒有設置存魚艙,所以容下400水手,綽綽有餘。


    朱元璋與二虎厚著臉皮登船,陸長生也不小氣,讓文靜給安排了舒適的兩個臥房。


    長生號第一站是能登。


    午後的海麵風平浪靜,藍天白雲下大海一片蔚藍。


    陸長生在玩海竿,徐妙錦換了仙氣飄飄的女裙,斜躺在陸長生專用的躺椅上,如此美景下,又想起昨日夕陽下的一吻,臉頰微紅,不經意間癡笑出聲。


    “你這丫頭,笑的很邪哦!”


    “要你管!”


    徐妙錦惱羞成怒,轉了個身,卻正好見朱元璋一身寬大便服往這裏走,趕緊起身,


    “陛下…”


    “什麽陛下,你這丫頭早晚是這小子的人,他叫咱老朱,你夫唱婦隨就是,咱還敢把你們怎麽著不成?”


    徐妙錦滿臉通紅,手足無措。


    “好啦,你爹也算咱的老弟兄了,你叫一聲伯伯就是!”


    “好的,朱伯伯,這椅子舒坦,您坐這,半躺著也好,海上的風景真好,心情也連帶著好起來!”


    朱元璋也不客氣,果真半躺下去,


    “嗯,還別說,舒坦!”


    快速移動的船,很難中魚,陸長生的魚線並沒有那麽長,隻得不斷重複收、拋的動作,頭也不迴道,


    “老朱,昨天是我話重了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至少洪武朝的百姓都惦記你的好,是你讓他們有了穩定之所,不必受蠻夷欺淩。”


    “我去拿些水果~”


    徐妙錦識趣告退。


    朱元璋避而不答,感慨道,


    “難怪都想著出海,這般美景難以用言語描繪啊,若不親身經曆,還真是人生憾事!”


    “此間還隻是大明與高麗之間的海域,相當於巨大的迴水灣,風浪自然小些。即便如此,若非這船大一些,隻是內河裏那些小船,遇上這樣的風浪也夠喝一壺了,這也是為何自古沿海百姓寧可耕種那收成寥寥的鹽堿地,也鮮少下海捕魚。”


    朱元璋點點頭,


    “此言不差,若是曆朝曆代都能造出這等巨船,又何至於餓殍遍野。”


    見朱元璋認可,陸長生趁勢勸慰道,


    “所以,老朱你不如留在倭國,一來可以四處轉轉,二來也能監督造船,什麽時候想迴國了,也就十天半個月的光景。”


    他此番是要遠航的,老朱這把年紀,又是皇帝,真要出個好歹,如何跟朱棣交代。


    “你不怕咱端了你的老巢?那裏氣槍更多吧?”


    要說人老成精,這都能猜到。


    陸長生聳聳肩,


    “本就是給大明百姓的,早些也不是不行。”


    朱元璋坐直了身體,臉色認真,


    “小賊,你到底作何想的?”


    陸長生指了指二虎,


    “把大明比作百人的村落。”


    “村民盡數是手無寸鐵之輩,而偏偏作為裏正他不但如二虎前輩這般孔武有力,還手中有刀,同時又圈養了10個村民中的壯漢,給他們配齊了刀劍。”


    “老朱你覺得村裏這90個手無寸鐵的村民可會過上好日子?”


    “家裏的漂亮閨女,可能保得住?”


    “即便裏正是個心係村民的好人,可他手底下的10個帶刀打手呢?”


    “每個打手的親朋好友,會不會肆無忌憚地欺負張三李四?”


    “為何要讓90個村民拿身家性命去賭下一任裏正到底是不是個好裏正?”


    朱元璋逐漸升起了一股他自認荒謬且叫他脊背生寒的念頭,滿臉不可思議道,


    “你想給這天下人都配上刀槍?”


    “那豈不是要天下大亂?”


    陸長生收了魚竿,輕笑反問,


    “會嗎?”


    會嗎?


    陸長生的笑容仿佛有魔力,讓躁動的朱元璋陷入了深思,好半晌依舊難以置信的朱元璋抬頭,死死打量眼前這個臉上塗了胭脂水粉的青年,幾度開合嘴巴,卻是無言以對。


    “首先是外族入侵,不要小覷這世上的任何種族,他們很可能誤打誤撞弄出某種厲害的東西,隨即一發不可收拾,快速壯大己身,此後大概率會野心爆棚地想侵占他國資源。”


    “華夏百姓若人人有槍在手,除非對方研究出如後世那般的核彈,飛機,一彈滅一城,否則誰敢來犯?”


    “此點老朱你可認同?”


    朱元璋點點頭,就事論事,若是萬萬百姓人人有槍,誰敢來犯?


    “那麽再迴到剛才比喻的那個村子。”


    “一旦人人有槍在手,好人還是好人,哪怕他豬油蒙了心想幹壞事,可他敢朝誰下手?那槍可是連弱女子都能激射的。”


    “當然不排除有個別人是極端分子,覺得活膩歪了,先殺人再被殺。但村民之間的苟且為惡之事,是不是會少很多?”


    朱元璋再度點頭,


    “確實如此,不過也難免會有你說的這種極端分子,趁人不備逞兇得手。”


    陸長生歎息道,


    “是啊,自古難有盡善盡美,老朱你大局觀比陸某強太多,從你的角度去看,難道要為了某些個極端分子而放棄絕大部分百姓能安居樂業的舉措?”


    朱元璋如實答道,


    “若咱隻是平民百姓,定雙手讚同這一舉措!”


    “可咱是那個裏長啊,村民人人有槍,你置裏長一家於何地啊!”


    陸長生笑道,


    “陛下為何能以尋常人的態度與我這山野小子交談?”


    朱元璋自然知道陸長生的意思,


    “咱知你無權欲,可他們有了槍,難道不會三五成群,造裏長的反嗎?”


    “正如你當初說的,你不造反,但害怕你兒子會造反一樣,人心難測啊!”


    “屆時村裏刀兵四起,各氏族間割據為王,豈不重迴戰國時期,你置始皇帝的大一統於何地?”


    陸長生蹲下身子,視線與坐著的朱元璋齊平,笑道,


    “正如當初咱們說的一個新製度需要用無數個假設法來攻陷它,直到無懈可擊。”


    “老朱你提出的假設是這村裏割據為王是吧?”


    朱元璋點頭。


    “新兵製之後,皇帝不用擔心軍權旁落了吧?”


    朱元璋再度點頭。


    “若老朱你10年前就執行勳貴武備研究,生產集團,如南車北車這般,分成多家,他們為了競爭朝廷的武備大額訂單,此時怕是很厲害的槍支大炮都出來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居然是一環套一環。


    “朝廷自然是要嚴格掌握火藥相關的礦產流向的,正如皇家銀行的印鈔材料一般,不會讓民間染指。”


    “火藥研發到一定程度,即便沒有核彈那麽厲害,但想要摧毀一座城池,也隻是多耗費些許的事。火槍也好,火炮也罷,射程動輒以裏計算。”


    陸長生攤攤手,


    “可氣槍呢?”


    “它不需要火藥,射程也僅僅二三十丈,即便再怎麽發展更新,也絕難用裏來計算。”


    “也就比尋常獵戶家的弓箭利索些,好處是無需射箭技術,老弱婦孺皆可操作。”


    朱元璋點頭,


    陸府地庫裏近2000支氣槍並未逃過暗衛們的搜羅,他還試射過數十發,確實如此。


    “那麽有心之人煽動幾千持氣槍的百姓,就能對抗朝廷的火槍大炮不成?”


    朱元璋搖頭,心裏已經有了計較。


    “標哥的新學,標哥的教化天下,是讓百姓明辨是非的;”


    “皇帝一心想著如何製定更好的政策為民謀福祉,百姓吃好穿暖,家裏的孩子還有入學謀取好前程的期盼。”


    “這些百姓有了氣槍自保,基本不擔心被惡霸欺辱迫害,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誰還會傻到成為別人手裏的炮灰?”


    朱元璋點點頭,


    “如此來看,這氣槍倒也確實可以分發給百姓。”


    陸長生知道朱元璋心裏還有徘徊,勸慰道,


    “百姓有了氣槍防身,也就有了追求公平公正的本錢。”


    “陸某鼓吹新皇位繼承製度,無非是通過曆練和選舉等多重措施,隻為能選出優秀的好皇帝。”


    “百姓手裏的槍雖不咋地,但若朝廷上出了惡龍般予取予奪的皇帝,搞的民怨沸騰,那百姓也不至於沒有還手的餘地。”


    “通俗些說,你人少卻有長劍,我人多隻有匕首,同在一片土地,隻要都是想往好了過,那就好商好量地把日子過下去。”


    “隻要皇帝當的不是太差勁,外敵入侵,他們自己都會奮不顧身跟敵人拚命,這才是江山萬年的可能。”


    “老朱你自己憑心而論,若是子孫裏頭出個秦二世之類的皇帝,難道百姓不該顛覆他嗎?”


    朱元璋點點頭,


    “是啊,迴顧你當年推崇的幾大製度,確實是江山萬年之道。”


    “隻要老四他堅定執行新繼承製度,咱朱家不再出大明戰神那般的昏頭皇帝,縱然平庸些,亦可保江山穩固。”


    見朱元璋這般的頑固都能被說通,陸長生大大鬆了口氣,以朱棣的睿智,那更不會反對了。


    “如此,我為大明做的最後一樁事算是成了,隻待積攢足夠,便可派發下去咯!”


    陸長生一屁股坐在甲板上,背靠護牆,很是愜意。


    “為何等到積攢足夠,而且是派發,難道你還打算讓百姓免費領取不成?”


    朱元璋一臉狐疑,這留給朝廷賣出去,也是碩大一筆收支啊。


    陸長生攤攤手笑道,


    “數量不夠就著急發下去,很容易造成有心之人居心叵測,形成局部動蕩,再不濟占山為王,也是很頭疼的事。隻有數量足夠,一下子普及開來,才能斷了那些人的念想,他們總不可能煽動天下所有人吧!”


    朱元璋笑了,朝陸長生豎起了大拇指,這還是跟陸長生學的動作。


    這變相的也是在維係他朱家江山,老朱承這份情。


    “至於老朱你說的售賣,那太不現實,百姓有幾個買得起,反倒是便宜了那些有錢有勢的,若是叫他們囤積的多了,那才得不償失!”


    朱元璋點點頭,


    “還真是難為你了!”


    “隻要老朱你不要認為我是在難為朱家皇帝們就好!”


    朱元璋笑了,


    “咱老咯,有你的輔助,咱至少選了個好皇帝,一眾兒孫也安排的妥妥帖帖。”


    “路都造好了,由得他們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門:從大明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煙證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煙證道並收藏長生門:從大明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