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26年夏。


    鐵甲艦的調試進入了最後環境。


    陸長生等一眾工匠站在鋼鐵甲板上,緊張地注視著緩緩升起的水閘。


    隨著海水不斷湧入,鐵甲艦被淹沒的水位標尺線也越來越高…


    岸邊有人忍不住出聲,


    “1丈…2丈…”


    “啊…3丈了,東家過3丈線啦…”


    “還沒起麽?”


    陸長生也有一些狐疑,但船上的人看不到船身的水位尺。


    又過了片刻,腳下終於感覺到船身有鬆動的跡象,陸長生鬆了口氣的同時朝岸邊朗聲道,


    “再報!”


    “3丈3…3丈5……快4丈了,啊,起了,起了,浮起來了!”


    “浮起來啦~”


    船上,船下的人紛紛高唿,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雖隻是一艘8丈長的船,卻傾注了他們2年心血,不僅僅是體力上的,更多是心神。


    能浮起來,已是成功了大半!


    “東家…”


    陸長生能理解這些匠人的心情,露出笑容道,


    “大家辛苦了!”


    “東家才是最辛苦的~”


    陸長生雙手虛壓,


    “水手們各就各位,每一處操作都跟過去一位匠人,以免誤操作。”


    “準備試航!”


    “是,東家~”


    瘦猴遞過來一隻銅皮喇叭,他自己和大頭各有一隻在手,負責將陸長生的聲音接力到艦樓以及船艙。


    待他倆各自就位,陸長生眺望與船塢連成一片的大海,心中感慨萬千。


    “報水位線!”


    喇叭擴散著他的聲音。


    “4丈2!”


    ‘還真是深呐,也難怪後世的戰艦看似都與水麵齊平了!’


    可不是深嘛,6丈高的船身,如今連甲板的厚度都算上,也隻有不到2丈露出水麵。


    陸長生設計的動力並非螺旋槳,而是噴水推進。


    以10台大口徑活塞的單缸采油機各自驅動銅合金增壓水泵,匯集到主管道,再分配到船尾兩側,噴水口可轉換角度,以連杆和鋼索牽引至駕駛室控製。


    此舉不但免除了傳統的船舵,更避免了螺旋槳的磕碰,無非是能耗大了些,不過作為日後主供研究的模型船,陸長生根本不需要考慮節能。


    此船船身設計的如同沒有劍柄的寶劍,在水中阻力極小,按照陸長生的構想,隻需要開啟4台水泵供壓,便能達到長生號的速度。


    “啟動1號發電機,開啟探照燈!”


    “啟動1號發電機,開啟探照燈……”


    片刻後陸長生看到艦樓頂部可移動支架上水盆大小的燈罩果然亮了起來,很是滿意,此燈罩裏匯集了6個燈泡,此時白日亦能看到黃光,晚上的亮度想要照亮某一小塊海麵足夠!


    “啟動1-4號采油機待命!”


    幾個大家夥啟動,盡管機艙做了隔音處理,可轟鳴聲哪怕站在甲板上的陸長生依舊清晰可聞。


    “出發!”


    隨著命令下達,船尾泛起了巨大浪花,船身開始緩緩移動…


    岸上的人們歡欣鼓舞。


    船速越來越快,但船身很穩,乘風破浪間,吹動陸長生的青袍獵獵作響,心情也跟著愉悅起來!


    “氣槍積攢的越來越多,隻待數年後一次性投放給百姓就好,此間事已了,我陸長生對大明百姓已是交了完整的答卷,功過是非便讓後人去說吧!”


    “至少陸某問心無愧!”


    這些年盡管在倭國,但劍影吸收光點依頻繁,如今的陸長生很強。


    反應速度,身體力量沒有對比,也就無從判定,但蓄勢揮劍皆能有劍鳴聲,陸長生知道這是速度突破了音速。


    劍影兄除了愈發凝實,依舊從無迴應。


    “來而不往非禮也,接下來我該遠行去收債了吧……”


    “福伯有了家室倒是無需我掛懷,可文靜…唉,30過半的人了,總不能跟我浪跡天涯吧?!”


    大頭見陸長生在船頭低語喃喃,不敢靠近,遠遠匯報道,


    “東家,各方麵並無紕漏!”


    陸長生轉身,大頭才又近了幾步,


    “那就好,那些設施平日裏我們實驗過無數次,此番出海實驗的無非是平日裏無法驗證的項目。”


    大頭激動點頭,卻有些憂心道,


    “東家,這船可比咱長生號離水麵近多了,若是風再大些,浪頭必定要打到甲板上來的。”


    “甲板?嗬,若是碰上極端天氣,浪頭砸在艦樓上也是正常!大頭啊,莫要擔心,都是做了放水處理的,這船又不會真正的遠航海外,咱大明附近的海域浪花、雨水有限,真正懼怕的是這船吃水深度比漁船可是多了近兩丈,一是在沿海未知區域容易觸礁,二是怕進入長江內陸容易擱淺啊!”


    大頭點點頭,不過還是一臉興奮道,


    “但是這鐵甲船比咱們漁船穩多了,也快了1倍不止!”


    陸長生沒必要對大頭解釋流線型以及吃水深的好處,


    “大頭,咱們認識好多年了吧?”


    大頭靦腆一笑,


    “是啊,當初我還是個吃不飽飯的孤兒,如今卻是連兒子都有了!”


    陸長生點點頭,以協商的口吻問道,


    “若是讓你在此再守衛10年,你可願意?”


    大頭毫不猶豫,


    “我的一切都是東家給的,莫說十年,便是一輩子,大頭也願意!”


    陸長生望著這個20大幾的憨厚漢子,滿是欣慰,


    “不用那麽久,十年足矣,屆時你的兒子也大了,最後一批的8條漁船便歸你了,帶著你兒子和最後一批願意跟隨你的水手們,去廣東安家吧!”


    “啊~”


    大頭滿臉呆滯。


    “廣東不錯的,終年不冷不熱,那裏漁業資源更加豐富,文登的產業模式你們都熟悉,屆時照搬就是了。那些金銀足夠你們置辦家業,但做人勿要忘本,咱們操辦這些,賣低價魚,無非是想著更多窮苦百姓能吃上肉食。”


    “東家……我……我…”


    大頭眼角帶淚,噗通跪地,


    “東家如此待我,叫我如何報答啊~”


    陸長生趕緊攙扶,


    “快起來,大老爺們像什麽話,男兒膝下有黃金,以後能不跪就別跪!”


    大頭哽咽道,


    “東家,大頭沒讀過幾本書,但知恩圖報還是懂的,東家放心,您對大頭的恩惠,大頭便還給那些百姓,定叫他們也能不用為吃食發愁!”


    陸長生欣慰點頭,轉而吩咐道,


    “這批的7條漁船也好了,明日我便迴大明,此番你就不用迴去了,好好照看這攤事務,尤其是福伯的安危,全托付於你了。”


    “迴去後我會再招募200水手過來輔助你。”


    “咱們不要主動去掠奪財物,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導火索不該由咱們平頭百姓引發。哪怕是400水手,咱們也至多借給他們100人,具體你同韓愈、阿福協商。”


    “鐵甲艦已經造好,僅是漁船用不了那麽多資源,咱們要卡住他們,不能讓他們太過擴張,一盤散沙的鄰國才是咱大明人樂見其成的。”


    大頭用力點頭。


    翌日。


    陸長生帶著文靜和一批思鄉心切的匠人揮別了碼頭上福伯一家,長生號帶領著7大1小,浩浩蕩蕩地踏上歸國之路。


    “少爺,我其實應該留在那裏的,無端成了少爺的羈絆,我…”


    甲板的躺椅上,陸長生一把抓住了文靜的手,笑道,


    “原諒少爺是個自私的人,給不了你名份,也不能讓你體驗為人母的意義,少爺能給你的隻有陪伴,哪怕文靜你成了老太太!”


    “少爺~”


    文靜眸中帶淚,輕輕拂過陸長生的臉頰,


    “少爺是天上來的,文靜有幸能陪少爺走一程,已是福緣深重!”


    陸長生嘴角抽搐,


    “又來,少爺我自己也弄不明白到底怎麽迴事,但人哪有長生不死的道理,或許隻是比旁人晚些衰老而已~”


    “不,文靜心中,少爺就該是天上的神仙,隻是少爺自己記不起來罷了,否則那些傷口又豈能愈合的那麽快,還毫無痕跡。”


    其實文靜說的這些,陸長生自己何嚐沒有思考過,但陸長生更確信是劍影兄的功勞,那些神秘的光點,不但能增強自身各項素質,還能擁有變態的愈合能力,同時讓自己保持年輕活力……


    可能那些光點比想象中的更神奇吧?!


    “長生號……那是長生號!”


    有正在碼頭卸船的了望手唿喊起來。


    瞬間整個甲板上的人都動了,


    “啊,果真是長生號,那一人高的船舷護牆也隻有長生號!”


    “哈哈,陸東家又給咱們送漁船迴來啦!”


    “這下好了,那幫苦等大半年的水手終於有船可上咯!”


    “船長,咱們快卸船,好給他們騰位置啊!”


    ……


    長生號迴歸的消息如風一般,一刻鍾不到的功夫,整個威海新城大街小巷人盡皆知,紛紛湧向多次拓寬的港口。


    李中正在人群中反向跑,不多時便進了陸府。


    “皇…朱老爺~”


    二虎攔住了去路,


    “皇爺正在小憩,何事慌慌張張?”


    李中正這才後知後覺,一拍額頭,


    “瞧我,這是忙糊塗了!”


    “長生號迴歸,又非是東家迴來了,我這瞎激動的,一時失了方寸!”


    “打擾了,告辭,告辭…”


    連連作揖,轉身就朝外跑,必定是新船迴來了,他得去接收啊~


    “且慢!”


    蒼老卻威嚴的聲音從裏間響起。


    李中正一個趔趄,趕緊迴身,正對上門口朱元璋那威嚴的臉,噗通跪地,


    “小人李中正拜見皇上,擾了皇上清幽,小的該死!”


    “長生號迴來了?”


    “迴皇上,是的,這會兒應該緩慢進港了。小人一時激動失了方寸,以為長生號迴來就是東家迴來了…定是東家送新漁船迴來了,上次長生號迴歸送迴了8條漁船,東家並沒有迴來。”


    李中正哪裏知曉朱元璋跟陸長生之間的齷齪,否則即便得知曉陸長生迴歸,也定不會來報,反而要提前通知陸長生迴避。


    “起來吧。”


    “是,皇…是,朱老爺!”


    “走,咱也看看去,一下子又是8條30丈的包鐵巨船,還真是大手筆啊!”


    陸長生做的越多,朱元璋心裏就越不得勁,總覺得是自己這皇帝不稱職,說話自然夾槍帶棒。


    李中正哪裏聽不出弦外音,不過隻以為皇帝不喜他們威海新城無視朝廷政令出海,縮了縮脖子,頭前帶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門:從大明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煙證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煙證道並收藏長生門:從大明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