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常遇春府邸。
永昌侯藍玉這位常家女婿,大咧咧坐在主位,正與自家的2個外甥飲酒。
開國猛將常遇春,人送外號常十萬,英年早逝,幾年前太子妃常氏,也就是常茂三兄弟的親姐姐病故,讓常家再失半壁支柱。
屋漏偏逢連夜雨,上個月聰慧機敏的好外甥朱雄英突患高熱暴斃,更是讓常家徹底沒落。
女婿能頂半個兒,藍玉尚不足30歲,比三個外甥大不了多少,但常年帶兵,在軍中威望很高,自然而然就成了常家的依仗。
誰是最終受益者,誰的動機最大。
他們不是沒有懷疑太子側妃呂氏,可陛下不但有錦衣衛,還有暗衛,連陛下都沒有證據,他們幾個糙漢子又能如何?
此刻藍玉與他的小舅子們正商議如何將水深火熱中的常氏嫡次子朱允熥接到宮外撫養。
盡管這難上加難,可他們沒的選。
“嘭!”的巨響,震的藍玉腦袋嗡嗡的,
“好膽,哪裏打炮?”
常茂一臉疑惑,
“舅舅,是打雷了吧!”
藍玉豁然起身,
“放屁,炮聲,雷聲老子都分不清了嗎?”
正鬱悶間,又是一聲…
“一幫兔崽子,是瘋了不成…”
吼叫間,就向府外衝去,畢竟京城裏他掌管著一部分兵力,即便不是他的直係,那肯定是他那些個狐朋狗友的部下,總是有牽扯的。
剛出大門,又是一聲,可比在府裏響多了,畢竟勳貴府邸之間相距沒那麽遠。
“這下完犢子咯!”
藍玉接了小廝遞來的牽馬繩,翻身上馬,直奔軍營。
李善長府上,李善長長子,駙馬李琪正陪著一群文官商議如何在大朝會逆風翻盤;
李善長雖辭了官,但韓國公的爵位仍在,而且他是唯一不走武將路子而封爵的文官,此刻正在書房陪著幾位家世顯赫的豪商,商議商賈代表的名額,畢竟能在大朝會代表商賈露臉於禦前,是極大的榮耀。
他們都是腹黑主義,聞聽炮聲,第一個念頭就是,誰造反?
於是乎各種腹黑猜測如滔滔江水……
朱元璋正聽朱標匯報當日由他全權處理的奏章,朱元璋選擇性地點評幾句,這也是父子晚間的必修課。
三聲巨響,父子倆都算處變不驚,畢竟足夠自信,在這京城造他們父子的反?
笑話!
朱元璋自認軍權一手抓,不可能有人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地位,各地雖時而有些大大小小的叛亂,不過都是小打小鬧,隨手即可鎮壓。
臉色鐵青的朱元璋並未打斷朱標的奏報,但心中怒火早已升騰,
能調動三大營火炮炸響應天府,此次叛亂主謀當大有來頭!
胡惟庸餘黨?還是李善長這老銀幣?
亦或是那幫文人背後的縉紳們見咱偏幫長生小賊,想給咱來個下馬威?
“啟奏皇爺,段統領求見!”
小太監稟報。
朱標停下奏報,麵帶詫異,這麽晚來報,長生先生那裏有事?
朱元璋若有所思,不會是那小賊在試炮吧?畢竟三聲之後就沒了動靜,不太像叛亂,
“宣!”
段洪進入禦書房,大禮跪拜,
“卑職參見陛下……”
“免了,平身,說事!”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神器,有神器問世!”
“哦?如何個神器,快快道來!”
“陛下和太子爺之前可曾聞聽三聲炮響?”
朱標大喜,
“可是長生先生那裏在試炮?”
朱元璋也是一臉期待,若是小賊造出來的炮,那必然是極其厲害的。
朱標一句話堵的段洪不知如何開口,支支吾吾,
“啊,這…”
朱元璋上前就是一腳,將段洪踹了個踉蹌,
“你特娘的,咱叫你去看個人,你倒好,青樓頭牌都叫你收了房不說,這還扭捏上了,再不說,就別說了,咱換個人去!”
段洪噗通跪地,
“陛下,卑職有罪,先生他,他要炸曹國公府,卑職真心勸不住啊…”
他哪裏敢說壓根就沒勸,畢竟誰知道那玩笑似的炮,能有那般威能。
“曹國公府?”
“你是說剛才的三聲炮響,是轟在了曹國公府?”
朱標倒吸一口涼氣,這般動靜,李文忠父子不會就這麽死了吧?
這可如何是好,如此怕是我也保不住先生了啊……
朱元璋也是愕然當場,什麽玩意…
陸長生與李景隆那小子之間的齷齪事,他當然聽說了,不曾想長生小賊竟是如此生猛?
段洪哪裏還敢磨嘰,當即將炮轟之事說了出來。
待聽得隻是特意炸在了中庭,父子兩皆鬆了口氣,
然後父子兩交換眼神,又齊齊麵露古怪。
朱標怕老朱發怒,先聲奪人,
“父皇,在皇城擅動火器雖極為不妥,然先生非常人,怕是不了解這規矩,還請父皇念在神器問世,莫要怪罪。”
朱元璋微微點頭,
“這後生眼中根本沒有對皇權的敬畏,咱心知肚明,他心中的規矩與咱的大有不同。”
“本來這等不穩定卻有大本事之人,當扼殺在搖籃之中。”
“可他對權利毫無眷戀,卻是一心想幫襯萬民,如同那方外之人,確不好以世俗眼光看待,但有一點標兒你切記。”
朱標拱手,
“兒臣洗耳恭聽!”
“這種人他不在乎誰做皇帝,咱老朱家也好,其他人也罷,隻要對天下萬民好的皇帝,他都認同。”
“可若是個昏聵皇帝,他必定第一個造反!”
朱標點點頭,這點他也這麽認為。
“咱暫時容下他,是因為咱自認是個為民做主的皇帝,與他的訴求一致。”
“可他還年輕,咱卻已經老啦……”
“父皇…”
朱元璋擺手打斷,
“莫要說那些屁話,恰如那小子所言,皇帝也是人,一樣要生老病死,儒家那一套不過是糊弄之詞罷了!”
“咱如今能用他,但以後的事誰也說不好,標兒你莫要太過親近於他,記住,在這個位置上,不可感情用事,更不能婦人之仁!”
“縱觀曆朝曆代,誰家還沒出過幾個無能的帝王,難道我朱家特殊不成?”
“當咱大明後世孫有個不成器的,就要被推下皇位?”
“然後呢,藩王們又會有什麽命運?”
“我朱家子子孫孫又會遭遇什麽?”
朱標茫然…
段洪以頭搶地,不敢言語。
朱元璋拍拍朱標的肩膀,
“如今他才16,26又會如何作想?他的發妻會怎麽想?再不濟他的子嗣門人會如何想?”
“唉,標啊,有個詞叫‘黃袍加身’,你書讀的多,能明白爹在講什麽吧?”
朱標下意識點點頭,此刻他心亂如麻。
朱元璋不過是借此提醒朱標為帝王當以什麽心態麵對這種怪才,至於陸長生,再能蹦躂,也必須在他眼皮底下,說不得還要賜他一個殉葬的榮耀,當然這些他不會說出來。
轉瞬又恢複了笑容,
“此次長生小賊可是幫咱一個大忙,如今這些王公大臣仗著功績,徇私枉法,欺壓百姓,不是咱不知道,不過是咱不想寒了功臣之心,這才盡量視而不見。”
“可這若成了常態,那咱這大明,還能吏治清明嗎?”
“此番小賊殺雞儆猴,至少京城裏的這些個紈絝子們要收斂許多吧?”
朱標連連點頭,
“父皇睿智!”
“往往百姓受了權貴欺壓,隻能忍氣吞聲,白白受難,如李景隆這等混賬事,一小公爺的身份看似小事,但若尋常百姓無辜擄了他人,還枉動私刑,即便夠不上殺頭,也得叛坐監數載。”
“父皇念及曹國公戰功赫赫,不好依法懲治,諸如此類不法之事想來僅在京城內已是數不勝數。”
“長生先生此舉傳將開來,必能讓應天城為之一清!”
朱元璋撫須而笑,
“標兒,你猜他李文忠接下來如何應對?”
“兒臣以為若曹國公多思量一二,應是盡快湊齊這10萬兩黃金。”
“哈哈哈哈,標兒大善!”
朱標卻是眉頭緊皺,
“父皇,明日先生怕是又要遭彈劾…”
“無妨,長生小子造炮,這是咱允許的!”
段洪聽到這裏終於麵色舒緩,悄咪咪舒了一口氣。
朱元璋這才看向還跪著的段洪,
“起來吧,跟咱說說這炮如何當得神器二字!”
“迴陛下,此炮長不過4尺,炮口約莫卑職的胳膊粗細,自帶支架與底座,總重不過50斤,一人輕鬆可拎起。”
朱標滿臉疑惑,
“怕不是你認錯了吧,這是先生造的新式火槍吧?”
朱元璋也望了過去,他心裏也這麽想的,1人能拎著跑,那不是火槍是什麽?
段洪下意識抹了把鼻子,
“是炮,先生也說了是炮,而且剛才那三聲巨響也證明了確實是炮。”
父子倆迴味起剛才的炮聲,不約而同點點頭,看來還真是炮,
“你繼續!”
“這炮彈不是鐵球,狀如蘿卜,中空,提前裝好火藥,還帶著尾翼,最神奇是不用點火,隻需將炮彈丟進炮筒,自動發射,待炮彈落地後,炮彈裏裝的火藥會在落點爆炸。”
朱元璋閉眼想象了片刻,壓抑內心的激動,盡管雙手已在顫抖,
“你是說這炮不靠炮彈撞擊敵人,而是靠炮彈裏的火藥,在人群中炸開?”
段洪點點頭,
“迴陛下,是的。這炮是朝斜上方發射,飛出一個幾裏長的弧線,然後一頭落到地麵,再爆開。”
朱元璋雙眼圓睜,
“幾裏地?”
“先生提過一嘴,說最多4-5裏地,好像是因為火藥不行,打不了那麽遠。”
朱標嘴角抽搐,我覺得先生你在凡爾賽,不過我沒證據!
朱元璋起身來迴踱步,
“往斜上方飛,再一頭紮下來,…這豈不真應了那小賊說的,城牆擋不住?”
段洪還沒往這方麵想,如今被提及不免再次心頭震撼。
朱元璋繼續喃喃,
“這…這還真特娘的是個神器啊,若炮彈足夠,隻怕百八十號人裝備此炮,便能輕易下一國啊!”
此刻朱元璋更加決定了不能讓這小子離開自己眼皮。
朱標哪知老朱的內心想法,
“恭喜父皇,有如此神器在手,便叫四夷再無挑釁我大明之可能!”
段洪也趕緊送上馬屁,
“恭喜陛下,我大明當興!”
朱元璋此刻恨不能連夜出宮,親手試上兩炮,一時間稱唿也變得親切,
“那孩子短短兩日便做了出來,想來批量製造不在話下,短短時日便能武裝全軍!”
朱標感覺勸慰,
“父皇不可,軍製尙需改革,另此炮太過危險,攜帶方便,一時不察怕是很容易……”
他不敢繼續說下去了,這特娘的要是哪個居心叵測的大頭兵,朝皇城來一炮,如何是好!
朱元璋隻是高興過頭卻不傻,馬上醒悟過來,
“標兒所言甚是!”
“段洪!”
“卑職在!”
“著你再領20暗衛預備隊,確保府上隻言片語不得外泄!”
“遵旨!”
——————————
8月的天亮的極早。
曹國公府,一眾仆從匯聚在中庭,個個如喪考批,有人小聲議論著天降神雷,恐有不祥;有人猜測是10萬兩黃金的後續報複。
膽大的護院們則在狼藉中四處翻找,陸續尋到了不少疑是鐵的碎片。
哪怕是管家,此刻也戰戰兢兢,束手無策,畢竟從昨晚爆炸後,府上大小主人,沒一個出麵作出指示。
早起的李文忠出現在中庭,眉頭緊蹙。
他一個從元末打到開國的老將,豈會沒有見過火炮的威力,可中庭的慘狀,刷新了他的認知。
相隔數丈的三個彈坑,不但炸碎了鋪地石板,還連帶著炸出了三個磨盤大小的土坑。
與之靠近的假山,樹木甚至是一方亭榭,皆慘不忍睹。
“管家!”
“老爺吩咐!”
“家中田地,古玩,字畫,盡數發賣,今日務必湊齊那10萬兩黃金,大張旗鼓送去陸府,還有那老家仆,單獨打發些錢財,好言安慰,一並送還。”
管家頹然,
“老爺,如此咱府上怕剩不下多少咯!”
李文忠聲震四方,
“爾等平時任由逆子放縱,如此豈不正合心意?”
“哼,還有爾等,爾等親眷,仗著府上威儀,究竟做了些什麽,好生擦幹淨屁股,莫等哪日惹下滔天禍事,株連滿門,屆時悔之晚矣,莫謂言之不預也!”
眾人齊齊心頭一凜,仗勢欺人,他們誰沒幹過;
遠處探頭探腦的一群鶯鶯燕燕,更是亡魂大冒,老爺這是在指桑罵槐啊!
李文忠甩袖離去卻不忘再度提醒,
“莫要遮掩,此間種種若旁人問起,照實說即可,否則家法伺候!”
當李文忠臭著一張臉到午門外時,此間已聚集不少人。
不少朝他這裏悄咪咪努嘴,指點的,他隻當沒看見。
即便是藍玉這等糙漢,此時也不敢上來搭訕,傻子才去觸人眉頭。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一眾臣子大禮拜過朱元璋及太子後,大太監照本宣科。
李文忠環視周遭,大部分人不清楚誰放的炮,炮落誰家,畢竟五城兵馬司的人當夜就被喝令不得參和陸府之事,自然不會多宣揚。
弄不清情況的朝臣,遲遲進不了奏對狀態,李文忠無奈出列,
“臣李文忠,教子無方,縱容不法,請陛下責罰!”
朱元璋一臉疑惑,
“思本,何故行此大禮,且先平身說話。”
李文忠起身,他才不相信老朱啥事不知,過來是指望自己與他演對台戲,
巴拉巴拉,將如何發射矛盾,無辜擄人,私自逼問,仗勢欺人,死不承認等等事無巨細說了出來,當然所謂的天機是不敢說的。
一眾文武耐著性子聽完,滿臉錯愕不解,就這?
這特娘的叫錯?
我家管事,下人,隨便挑一件出來,都比你這惡劣三分……
藍玉人都麻了,
靠,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老子那一大波義子,哪個不是山大王,強搶民女,打罵屁民,圈地摟錢…
李文忠越說越順,反正老臉是豁出去了,
“遙想當年,我等也是從暴元熬過來的苦命人,受盡官紳小吏盤剝欺辱,那種被欺辱卻訴苦無門的憋屈,至今曆曆在目!”
“幸而陛下帶領我等曆經生死,驅除韃虜,重建漢人社稷。”
“可我那逆子,仗著老臣的虎皮,一而再再而三行不法之事,對平民百姓疾苦毫不在意!”
“百姓何其無辜,逆子這是在為老臣府上聲名,為朝廷在百姓中的形象抹黑啊!”
“幸而陸長生這三炮轟醒了老臣,不該忘記初心,陛下,老臣羞愧啊!”
“做錯就得付出代價,錯上加錯就得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如今老臣甘願散盡家財,盡力湊齊賠償事主的10萬兩黃金,也算給逆子,給後宅那些縱容他的長舌婦們一個教訓!”
“財去人還在,總好過一錯再錯,惹下滔天禍事,家毀人亡!”
群臣嘩然!
炮轟國公府的居然是那陸長生?
什麽?曹國公居然變賣家當也要賠償那小子10萬兩黃金?
陸長生究竟何方神聖,連曹國公都要甘拜下風?
這,這什麽事啊,不行,迴去得趕緊叫家裏收斂點!
完了,陛下怕不是要借此事上綱上線針對所有權貴吧?
曹國公之子這點事都付出如此代價,那我們這些還不如國公府權勢的,家裏人要是犯事那還了得?
大家雖不方便在朝堂上交流,不少人已打定主意:
此後針對陸長生的事,千萬不能自己愣頭愣腦衝鋒第一線。
朱元璋很滿意李文忠的聲淚俱下,但表麵卻裝作一臉惋惜,
“思本之言發人深省,爾等當引以為戒!”
眾人齊齊走流程應聲,
“臣等謹記陛下教誨!”*x
“思本且寬心,咱觀景隆那小子心性不算惡劣,想必經曆此間之事,他可奮起直追,子承父業,未來可期啊!”
“標兒!”
“兒臣在!”
“曹國公近年忙於國事,勞苦功高,卻是疏於管教後宅,此次家業盡散,咱心有不忍,著你替咱關照一二,務必叫曹府上下衣食無慮,嗯,就從咱內庫出!”
“兒臣領命!”
李文忠大喜,
“老臣謝陛下,謝太子殿下隆恩!”
“入列吧!”
朱元璋朝大太監遞去一個眼神,太監會意,再唱喏,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一老家夥報板出列,
“臣刑部給事中馮惠彈劾陸長生,此子在京城內擅動火炮,請陛下嚴懲!”
臥槽…居然被你刑部搶了先手,不講武德是不是?
督查院不幹了,風聞奏事可是我等飯碗!
左右督禦使齊齊出列,
“臣彈劾陸長生,私造軍器,論罪當處極刑!”
“臣彈劾陸長生,即便李小公爺有錯,那也該通過應天府衙斷案,此子枉顧法紀,私自報複,眼裏可存國法唿?”
正愁如何搞死你這狂生,文臣們嘩啦啦出列,玩了個彈劾接龍!
朱標起身高聲提示,
“孤來告知諸位臣工,陸長生造炮試炮,乃孤與父皇早早認定的,出於機密,不宜過早公開罷了!”
一眾文臣集體啞火,好你個濃眉大眼的朱標,咱們平時是不是產生錯覺,才認為你耿直仁厚!
你管炮轟國公府叫試炮?
“太子殿下,這可不是試炮啊,這是攜私怨,炮轟國公府啊!”
文臣們吩咐替李文忠鳴不平,
聲淚俱下,仿佛被轟的是自家祖墳!
也怪這事太突然,給他們一夜時間準備,必然能多出無數華麗詞藻的奏書來!
朱標有些措手不及,昨日隻商量了試炮是允許的,也沒商量轟國公府也是允許的啊!
朱元璋何等老辣,隻需略微透露大炮的厲害之處,必會出現一批擁躉,
“炮是咱允許試的,卻是那新炮一不小心多飛出幾裏地,咱賜他那宅子就幾畝地,飛出去了,也情有可原嘛!”
果不其然!
武將們齊齊來了精神,一個個咽口水,多飛幾裏地,再結合昨日那般動靜…最關鍵是怎麽隔著國公府丈許高的院牆飛進去的……
李文忠出列大唿,
“陛下,臣那逆子本就有錯在先,臣府上受損怨不得旁人!”
徐達出列附和,
“試炮本就沒個數,想是陸長生自個也不清楚能飛多遠,老臣以為陸長生奉命造炮,非但無錯,還有大功,請陛下論功行賞!”
飛的遠,打的準,威力大,這是所有武將的認知。
這幫文臣居然想對造炮功臣下手,當我武將無人唿?
藍玉出列振聾發聵,
“如此厲害之火器剛一問世就有人妄圖阻攔,莫非是要我等自廢武功不成?亦或是北元之間諜?陛下臣藍玉請陛下下旨意,將這些人送去邊塞,征討北元!”
嘩啦啦,武將們齊齊發聲……
朱元璋心情大好,這幫武夫大是大非上好歹都是知曉輕重的,也不阻攔,任由武將叫囂文臣。
文臣們一個個臉色漲紅,
尼瑪,這都快成北元間諜了?
若是陛借機下令徹查,家底被探了出來,豈不是要撥皮實草?
罷了罷了……
永昌侯藍玉這位常家女婿,大咧咧坐在主位,正與自家的2個外甥飲酒。
開國猛將常遇春,人送外號常十萬,英年早逝,幾年前太子妃常氏,也就是常茂三兄弟的親姐姐病故,讓常家再失半壁支柱。
屋漏偏逢連夜雨,上個月聰慧機敏的好外甥朱雄英突患高熱暴斃,更是讓常家徹底沒落。
女婿能頂半個兒,藍玉尚不足30歲,比三個外甥大不了多少,但常年帶兵,在軍中威望很高,自然而然就成了常家的依仗。
誰是最終受益者,誰的動機最大。
他們不是沒有懷疑太子側妃呂氏,可陛下不但有錦衣衛,還有暗衛,連陛下都沒有證據,他們幾個糙漢子又能如何?
此刻藍玉與他的小舅子們正商議如何將水深火熱中的常氏嫡次子朱允熥接到宮外撫養。
盡管這難上加難,可他們沒的選。
“嘭!”的巨響,震的藍玉腦袋嗡嗡的,
“好膽,哪裏打炮?”
常茂一臉疑惑,
“舅舅,是打雷了吧!”
藍玉豁然起身,
“放屁,炮聲,雷聲老子都分不清了嗎?”
正鬱悶間,又是一聲…
“一幫兔崽子,是瘋了不成…”
吼叫間,就向府外衝去,畢竟京城裏他掌管著一部分兵力,即便不是他的直係,那肯定是他那些個狐朋狗友的部下,總是有牽扯的。
剛出大門,又是一聲,可比在府裏響多了,畢竟勳貴府邸之間相距沒那麽遠。
“這下完犢子咯!”
藍玉接了小廝遞來的牽馬繩,翻身上馬,直奔軍營。
李善長府上,李善長長子,駙馬李琪正陪著一群文官商議如何在大朝會逆風翻盤;
李善長雖辭了官,但韓國公的爵位仍在,而且他是唯一不走武將路子而封爵的文官,此刻正在書房陪著幾位家世顯赫的豪商,商議商賈代表的名額,畢竟能在大朝會代表商賈露臉於禦前,是極大的榮耀。
他們都是腹黑主義,聞聽炮聲,第一個念頭就是,誰造反?
於是乎各種腹黑猜測如滔滔江水……
朱元璋正聽朱標匯報當日由他全權處理的奏章,朱元璋選擇性地點評幾句,這也是父子晚間的必修課。
三聲巨響,父子倆都算處變不驚,畢竟足夠自信,在這京城造他們父子的反?
笑話!
朱元璋自認軍權一手抓,不可能有人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地位,各地雖時而有些大大小小的叛亂,不過都是小打小鬧,隨手即可鎮壓。
臉色鐵青的朱元璋並未打斷朱標的奏報,但心中怒火早已升騰,
能調動三大營火炮炸響應天府,此次叛亂主謀當大有來頭!
胡惟庸餘黨?還是李善長這老銀幣?
亦或是那幫文人背後的縉紳們見咱偏幫長生小賊,想給咱來個下馬威?
“啟奏皇爺,段統領求見!”
小太監稟報。
朱標停下奏報,麵帶詫異,這麽晚來報,長生先生那裏有事?
朱元璋若有所思,不會是那小賊在試炮吧?畢竟三聲之後就沒了動靜,不太像叛亂,
“宣!”
段洪進入禦書房,大禮跪拜,
“卑職參見陛下……”
“免了,平身,說事!”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神器,有神器問世!”
“哦?如何個神器,快快道來!”
“陛下和太子爺之前可曾聞聽三聲炮響?”
朱標大喜,
“可是長生先生那裏在試炮?”
朱元璋也是一臉期待,若是小賊造出來的炮,那必然是極其厲害的。
朱標一句話堵的段洪不知如何開口,支支吾吾,
“啊,這…”
朱元璋上前就是一腳,將段洪踹了個踉蹌,
“你特娘的,咱叫你去看個人,你倒好,青樓頭牌都叫你收了房不說,這還扭捏上了,再不說,就別說了,咱換個人去!”
段洪噗通跪地,
“陛下,卑職有罪,先生他,他要炸曹國公府,卑職真心勸不住啊…”
他哪裏敢說壓根就沒勸,畢竟誰知道那玩笑似的炮,能有那般威能。
“曹國公府?”
“你是說剛才的三聲炮響,是轟在了曹國公府?”
朱標倒吸一口涼氣,這般動靜,李文忠父子不會就這麽死了吧?
這可如何是好,如此怕是我也保不住先生了啊……
朱元璋也是愕然當場,什麽玩意…
陸長生與李景隆那小子之間的齷齪事,他當然聽說了,不曾想長生小賊竟是如此生猛?
段洪哪裏還敢磨嘰,當即將炮轟之事說了出來。
待聽得隻是特意炸在了中庭,父子兩皆鬆了口氣,
然後父子兩交換眼神,又齊齊麵露古怪。
朱標怕老朱發怒,先聲奪人,
“父皇,在皇城擅動火器雖極為不妥,然先生非常人,怕是不了解這規矩,還請父皇念在神器問世,莫要怪罪。”
朱元璋微微點頭,
“這後生眼中根本沒有對皇權的敬畏,咱心知肚明,他心中的規矩與咱的大有不同。”
“本來這等不穩定卻有大本事之人,當扼殺在搖籃之中。”
“可他對權利毫無眷戀,卻是一心想幫襯萬民,如同那方外之人,確不好以世俗眼光看待,但有一點標兒你切記。”
朱標拱手,
“兒臣洗耳恭聽!”
“這種人他不在乎誰做皇帝,咱老朱家也好,其他人也罷,隻要對天下萬民好的皇帝,他都認同。”
“可若是個昏聵皇帝,他必定第一個造反!”
朱標點點頭,這點他也這麽認為。
“咱暫時容下他,是因為咱自認是個為民做主的皇帝,與他的訴求一致。”
“可他還年輕,咱卻已經老啦……”
“父皇…”
朱元璋擺手打斷,
“莫要說那些屁話,恰如那小子所言,皇帝也是人,一樣要生老病死,儒家那一套不過是糊弄之詞罷了!”
“咱如今能用他,但以後的事誰也說不好,標兒你莫要太過親近於他,記住,在這個位置上,不可感情用事,更不能婦人之仁!”
“縱觀曆朝曆代,誰家還沒出過幾個無能的帝王,難道我朱家特殊不成?”
“當咱大明後世孫有個不成器的,就要被推下皇位?”
“然後呢,藩王們又會有什麽命運?”
“我朱家子子孫孫又會遭遇什麽?”
朱標茫然…
段洪以頭搶地,不敢言語。
朱元璋拍拍朱標的肩膀,
“如今他才16,26又會如何作想?他的發妻會怎麽想?再不濟他的子嗣門人會如何想?”
“唉,標啊,有個詞叫‘黃袍加身’,你書讀的多,能明白爹在講什麽吧?”
朱標下意識點點頭,此刻他心亂如麻。
朱元璋不過是借此提醒朱標為帝王當以什麽心態麵對這種怪才,至於陸長生,再能蹦躂,也必須在他眼皮底下,說不得還要賜他一個殉葬的榮耀,當然這些他不會說出來。
轉瞬又恢複了笑容,
“此次長生小賊可是幫咱一個大忙,如今這些王公大臣仗著功績,徇私枉法,欺壓百姓,不是咱不知道,不過是咱不想寒了功臣之心,這才盡量視而不見。”
“可這若成了常態,那咱這大明,還能吏治清明嗎?”
“此番小賊殺雞儆猴,至少京城裏的這些個紈絝子們要收斂許多吧?”
朱標連連點頭,
“父皇睿智!”
“往往百姓受了權貴欺壓,隻能忍氣吞聲,白白受難,如李景隆這等混賬事,一小公爺的身份看似小事,但若尋常百姓無辜擄了他人,還枉動私刑,即便夠不上殺頭,也得叛坐監數載。”
“父皇念及曹國公戰功赫赫,不好依法懲治,諸如此類不法之事想來僅在京城內已是數不勝數。”
“長生先生此舉傳將開來,必能讓應天城為之一清!”
朱元璋撫須而笑,
“標兒,你猜他李文忠接下來如何應對?”
“兒臣以為若曹國公多思量一二,應是盡快湊齊這10萬兩黃金。”
“哈哈哈哈,標兒大善!”
朱標卻是眉頭緊皺,
“父皇,明日先生怕是又要遭彈劾…”
“無妨,長生小子造炮,這是咱允許的!”
段洪聽到這裏終於麵色舒緩,悄咪咪舒了一口氣。
朱元璋這才看向還跪著的段洪,
“起來吧,跟咱說說這炮如何當得神器二字!”
“迴陛下,此炮長不過4尺,炮口約莫卑職的胳膊粗細,自帶支架與底座,總重不過50斤,一人輕鬆可拎起。”
朱標滿臉疑惑,
“怕不是你認錯了吧,這是先生造的新式火槍吧?”
朱元璋也望了過去,他心裏也這麽想的,1人能拎著跑,那不是火槍是什麽?
段洪下意識抹了把鼻子,
“是炮,先生也說了是炮,而且剛才那三聲巨響也證明了確實是炮。”
父子倆迴味起剛才的炮聲,不約而同點點頭,看來還真是炮,
“你繼續!”
“這炮彈不是鐵球,狀如蘿卜,中空,提前裝好火藥,還帶著尾翼,最神奇是不用點火,隻需將炮彈丟進炮筒,自動發射,待炮彈落地後,炮彈裏裝的火藥會在落點爆炸。”
朱元璋閉眼想象了片刻,壓抑內心的激動,盡管雙手已在顫抖,
“你是說這炮不靠炮彈撞擊敵人,而是靠炮彈裏的火藥,在人群中炸開?”
段洪點點頭,
“迴陛下,是的。這炮是朝斜上方發射,飛出一個幾裏長的弧線,然後一頭落到地麵,再爆開。”
朱元璋雙眼圓睜,
“幾裏地?”
“先生提過一嘴,說最多4-5裏地,好像是因為火藥不行,打不了那麽遠。”
朱標嘴角抽搐,我覺得先生你在凡爾賽,不過我沒證據!
朱元璋起身來迴踱步,
“往斜上方飛,再一頭紮下來,…這豈不真應了那小賊說的,城牆擋不住?”
段洪還沒往這方麵想,如今被提及不免再次心頭震撼。
朱元璋繼續喃喃,
“這…這還真特娘的是個神器啊,若炮彈足夠,隻怕百八十號人裝備此炮,便能輕易下一國啊!”
此刻朱元璋更加決定了不能讓這小子離開自己眼皮。
朱標哪知老朱的內心想法,
“恭喜父皇,有如此神器在手,便叫四夷再無挑釁我大明之可能!”
段洪也趕緊送上馬屁,
“恭喜陛下,我大明當興!”
朱元璋此刻恨不能連夜出宮,親手試上兩炮,一時間稱唿也變得親切,
“那孩子短短兩日便做了出來,想來批量製造不在話下,短短時日便能武裝全軍!”
朱標感覺勸慰,
“父皇不可,軍製尙需改革,另此炮太過危險,攜帶方便,一時不察怕是很容易……”
他不敢繼續說下去了,這特娘的要是哪個居心叵測的大頭兵,朝皇城來一炮,如何是好!
朱元璋隻是高興過頭卻不傻,馬上醒悟過來,
“標兒所言甚是!”
“段洪!”
“卑職在!”
“著你再領20暗衛預備隊,確保府上隻言片語不得外泄!”
“遵旨!”
——————————
8月的天亮的極早。
曹國公府,一眾仆從匯聚在中庭,個個如喪考批,有人小聲議論著天降神雷,恐有不祥;有人猜測是10萬兩黃金的後續報複。
膽大的護院們則在狼藉中四處翻找,陸續尋到了不少疑是鐵的碎片。
哪怕是管家,此刻也戰戰兢兢,束手無策,畢竟從昨晚爆炸後,府上大小主人,沒一個出麵作出指示。
早起的李文忠出現在中庭,眉頭緊蹙。
他一個從元末打到開國的老將,豈會沒有見過火炮的威力,可中庭的慘狀,刷新了他的認知。
相隔數丈的三個彈坑,不但炸碎了鋪地石板,還連帶著炸出了三個磨盤大小的土坑。
與之靠近的假山,樹木甚至是一方亭榭,皆慘不忍睹。
“管家!”
“老爺吩咐!”
“家中田地,古玩,字畫,盡數發賣,今日務必湊齊那10萬兩黃金,大張旗鼓送去陸府,還有那老家仆,單獨打發些錢財,好言安慰,一並送還。”
管家頹然,
“老爺,如此咱府上怕剩不下多少咯!”
李文忠聲震四方,
“爾等平時任由逆子放縱,如此豈不正合心意?”
“哼,還有爾等,爾等親眷,仗著府上威儀,究竟做了些什麽,好生擦幹淨屁股,莫等哪日惹下滔天禍事,株連滿門,屆時悔之晚矣,莫謂言之不預也!”
眾人齊齊心頭一凜,仗勢欺人,他們誰沒幹過;
遠處探頭探腦的一群鶯鶯燕燕,更是亡魂大冒,老爺這是在指桑罵槐啊!
李文忠甩袖離去卻不忘再度提醒,
“莫要遮掩,此間種種若旁人問起,照實說即可,否則家法伺候!”
當李文忠臭著一張臉到午門外時,此間已聚集不少人。
不少朝他這裏悄咪咪努嘴,指點的,他隻當沒看見。
即便是藍玉這等糙漢,此時也不敢上來搭訕,傻子才去觸人眉頭。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一眾臣子大禮拜過朱元璋及太子後,大太監照本宣科。
李文忠環視周遭,大部分人不清楚誰放的炮,炮落誰家,畢竟五城兵馬司的人當夜就被喝令不得參和陸府之事,自然不會多宣揚。
弄不清情況的朝臣,遲遲進不了奏對狀態,李文忠無奈出列,
“臣李文忠,教子無方,縱容不法,請陛下責罰!”
朱元璋一臉疑惑,
“思本,何故行此大禮,且先平身說話。”
李文忠起身,他才不相信老朱啥事不知,過來是指望自己與他演對台戲,
巴拉巴拉,將如何發射矛盾,無辜擄人,私自逼問,仗勢欺人,死不承認等等事無巨細說了出來,當然所謂的天機是不敢說的。
一眾文武耐著性子聽完,滿臉錯愕不解,就這?
這特娘的叫錯?
我家管事,下人,隨便挑一件出來,都比你這惡劣三分……
藍玉人都麻了,
靠,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老子那一大波義子,哪個不是山大王,強搶民女,打罵屁民,圈地摟錢…
李文忠越說越順,反正老臉是豁出去了,
“遙想當年,我等也是從暴元熬過來的苦命人,受盡官紳小吏盤剝欺辱,那種被欺辱卻訴苦無門的憋屈,至今曆曆在目!”
“幸而陛下帶領我等曆經生死,驅除韃虜,重建漢人社稷。”
“可我那逆子,仗著老臣的虎皮,一而再再而三行不法之事,對平民百姓疾苦毫不在意!”
“百姓何其無辜,逆子這是在為老臣府上聲名,為朝廷在百姓中的形象抹黑啊!”
“幸而陸長生這三炮轟醒了老臣,不該忘記初心,陛下,老臣羞愧啊!”
“做錯就得付出代價,錯上加錯就得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如今老臣甘願散盡家財,盡力湊齊賠償事主的10萬兩黃金,也算給逆子,給後宅那些縱容他的長舌婦們一個教訓!”
“財去人還在,總好過一錯再錯,惹下滔天禍事,家毀人亡!”
群臣嘩然!
炮轟國公府的居然是那陸長生?
什麽?曹國公居然變賣家當也要賠償那小子10萬兩黃金?
陸長生究竟何方神聖,連曹國公都要甘拜下風?
這,這什麽事啊,不行,迴去得趕緊叫家裏收斂點!
完了,陛下怕不是要借此事上綱上線針對所有權貴吧?
曹國公之子這點事都付出如此代價,那我們這些還不如國公府權勢的,家裏人要是犯事那還了得?
大家雖不方便在朝堂上交流,不少人已打定主意:
此後針對陸長生的事,千萬不能自己愣頭愣腦衝鋒第一線。
朱元璋很滿意李文忠的聲淚俱下,但表麵卻裝作一臉惋惜,
“思本之言發人深省,爾等當引以為戒!”
眾人齊齊走流程應聲,
“臣等謹記陛下教誨!”*x
“思本且寬心,咱觀景隆那小子心性不算惡劣,想必經曆此間之事,他可奮起直追,子承父業,未來可期啊!”
“標兒!”
“兒臣在!”
“曹國公近年忙於國事,勞苦功高,卻是疏於管教後宅,此次家業盡散,咱心有不忍,著你替咱關照一二,務必叫曹府上下衣食無慮,嗯,就從咱內庫出!”
“兒臣領命!”
李文忠大喜,
“老臣謝陛下,謝太子殿下隆恩!”
“入列吧!”
朱元璋朝大太監遞去一個眼神,太監會意,再唱喏,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一老家夥報板出列,
“臣刑部給事中馮惠彈劾陸長生,此子在京城內擅動火炮,請陛下嚴懲!”
臥槽…居然被你刑部搶了先手,不講武德是不是?
督查院不幹了,風聞奏事可是我等飯碗!
左右督禦使齊齊出列,
“臣彈劾陸長生,私造軍器,論罪當處極刑!”
“臣彈劾陸長生,即便李小公爺有錯,那也該通過應天府衙斷案,此子枉顧法紀,私自報複,眼裏可存國法唿?”
正愁如何搞死你這狂生,文臣們嘩啦啦出列,玩了個彈劾接龍!
朱標起身高聲提示,
“孤來告知諸位臣工,陸長生造炮試炮,乃孤與父皇早早認定的,出於機密,不宜過早公開罷了!”
一眾文臣集體啞火,好你個濃眉大眼的朱標,咱們平時是不是產生錯覺,才認為你耿直仁厚!
你管炮轟國公府叫試炮?
“太子殿下,這可不是試炮啊,這是攜私怨,炮轟國公府啊!”
文臣們吩咐替李文忠鳴不平,
聲淚俱下,仿佛被轟的是自家祖墳!
也怪這事太突然,給他們一夜時間準備,必然能多出無數華麗詞藻的奏書來!
朱標有些措手不及,昨日隻商量了試炮是允許的,也沒商量轟國公府也是允許的啊!
朱元璋何等老辣,隻需略微透露大炮的厲害之處,必會出現一批擁躉,
“炮是咱允許試的,卻是那新炮一不小心多飛出幾裏地,咱賜他那宅子就幾畝地,飛出去了,也情有可原嘛!”
果不其然!
武將們齊齊來了精神,一個個咽口水,多飛幾裏地,再結合昨日那般動靜…最關鍵是怎麽隔著國公府丈許高的院牆飛進去的……
李文忠出列大唿,
“陛下,臣那逆子本就有錯在先,臣府上受損怨不得旁人!”
徐達出列附和,
“試炮本就沒個數,想是陸長生自個也不清楚能飛多遠,老臣以為陸長生奉命造炮,非但無錯,還有大功,請陛下論功行賞!”
飛的遠,打的準,威力大,這是所有武將的認知。
這幫文臣居然想對造炮功臣下手,當我武將無人唿?
藍玉出列振聾發聵,
“如此厲害之火器剛一問世就有人妄圖阻攔,莫非是要我等自廢武功不成?亦或是北元之間諜?陛下臣藍玉請陛下下旨意,將這些人送去邊塞,征討北元!”
嘩啦啦,武將們齊齊發聲……
朱元璋心情大好,這幫武夫大是大非上好歹都是知曉輕重的,也不阻攔,任由武將叫囂文臣。
文臣們一個個臉色漲紅,
尼瑪,這都快成北元間諜了?
若是陛借機下令徹查,家底被探了出來,豈不是要撥皮實草?
罷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