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錦遠遠地望著這座豪宅,她曾因賀壽進去過一次,那時的主人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胡惟庸,時過境遷,現在居然成了陸長生的府邸?
沒有背景的陸長生居然住這裏?
她現在有些懷疑那位丁管家對於陸長生的介紹了。
徐妙錦帶著兩個跟班,圍著宅子遠遠地晃悠,心中愈發好奇,這宅子中庭位置熱浪衝天,叮叮當當不絕於耳……
還有王法嗎?
還有法律嗎?
皇城腳下,這是光天化日之下打造兵器不成?
再仔細瞅瞅,謔,好家夥!
幾道若隱若現的身影竟就在圍牆上出沒,這是把院牆當城牆守備?
“有趣,這個陸長生越來越神秘了,走,隨本公子去闖一闖這龍潭虎穴!”
徐妙錦小手一揮,帶著兩個小廝就朝正門走去。
離著府門還有幾丈遠,便有個冷漠的壯漢揮手,
“速速離去,此間不接受外客拜訪!”
三人腳步一滯,
“小姐,咱們迴去吧,這宅子古怪!”
“是啊,小姐,你看這護院比軍中悍卒還要威猛,咱別惹事了!”
徐妙錦雙眸微眯,
“修的聒噪,說了多少次,在外稱唿我徐公子!”
“你二人在此候著,待本小姐,哦不,本公子這府邸以前又不是沒進去過,還就不信還拜訪不得!”
言罷,徑直向漢子走去……
直至間隔丈許距離時,那漢子氣勢陡然大變,原本也就是冷漠些,此時卻殺機畢露,縱是沒有佩戴武器,卻仿佛隨時可將來人撕扯成碎片,眸光冰冷死死盯著獵物,
“再近一步,死!”
徐妙錦全身汗毛炸起,出生以來,頭一次離死亡這麽近。
俏臉瞬間蒼白,無比確信,隻要頭鐵,必死無疑!
後退,再後退,直到籠罩在身上的寒芒消失,這才拍著胸口長舒一口氣!
抬起頭,果然,那漢子已不再看她,恢複了之前的淡漠,仿佛什麽事都沒發生。
“小…公子…”小廝關切地湊了上來。
徐妙錦大口喘氣,
“唿…好奇害死貓,事不可為,風緊扯唿!”
————————
夜幕降臨,陸長生府邸。
中庭仍舊燈火通明,火花四濺,今日少爺帶頭加班!
首飾、玉器、雕版這等善於微操的大匠齊齊上陣。
分工有序,
善於微操的在手搓點45銅彈殼;
煉鐵的在製作調節底座;
打雜的在給迫擊炮炮身做浸油熱處理;
瓷、窯匠在不斷堆迫擊炮彈的殼體沙模;
陸長生帶著銅匠正手搓點45手槍部件。
自從決定拿國公府當雞,陸長生便帶著一眾匠工全力撲在迫擊炮的製作上,途中反複思量,還是決定給自己定製一把手槍。
即便沒有李景隆擄走福伯這個契機,哪怕隻是防備自己有一天被老朱吃幹抹淨,卻依舊不肯放自己離去,甚至做那兔死狗烹的事。
與段洪的切磋,讓陸長生對自己武力值的迷之自信有了清晰認知。
真有老朱翻臉的那一刻,這把大明朝獨一無二的手槍,才是自己真正的底牌。
手中無劍與有劍不用,是兩迴事,與虎謀皮,必須做好最壞打算。
這幾年陸續積攢原料,手中已有近2斤的雷爆汞。
足夠製作數枚迫擊炮炮彈,外加百十顆子彈。
雷爆汞的製作相當複雜,若沒有陸長生手把手反複教,他自信即便將雷爆汞實物擺那,大明朝所有工匠加一起,不研究個幾十年,根本仿照不出來!
畢竟這是個很複雜的化工產品。
這一晚應天府波瀾起伏。
文臣們不是在商討措施,就是在寫彈劾奏章。
曹國公府上雞飛狗跳,下職的李文忠將好大兒李景隆打的滿院子哇哇叫。
魏國公府徐妙錦被嚇壞了,早早迴了房間,死活不肯出來。徐達隻得通過跟班小廝了解些皮毛。
禦書房朱元璋父子對兩首詩詞長籲短歎。但父子心態各有不同,老朱是豪情萬丈,朱標則是歎服中帶著濃濃焦慮,長生先生這是要與天下文人打擂台啊!
————————
第二日的太陽照常升起。
今日早朝火藥味十足。
“臣彈劾陸長生!”
撲通跪地,撕心裂肺唿喊的正是時任督查院右都禦史王文柄。
他打了個先鋒,朝堂文臣陸續跪了一大半,紛紛接續火力,朝堂瞬間成了菜市口。
武勳們每日上朝基本就是走個過場,昏昏欲睡是常態,此刻卻紛紛振作精神坐等吃瓜。
李文忠眸中光芒連閃,讓自家焦頭爛額的不正是此子麽?10萬兩黃金,你怎麽不去搶!
“肅靜!”
隨班太監一甩手中響鞭,大殿總算安靜了些。
朱元璋不怒反笑,
“這是要逼宮?”
大殿一側的太子專座上,朱標雙拳緊握,長生先生不過是寫了首詩,竟讓你們一群朝臣反應如此強烈?
朱元璋本就不喜士大夫,他一心堅持皇帝與百姓共天下,可惜找不到路子,畢竟再不喜,也得靠文人當官治理各地。
冷冰冰的聲音從大殿上方飄下,
“《念百家》犯了爾等忌諱?”
“啊,這…”
一群人臉色難看,聽話聽音,陛下這是屁股坐在了陸長生那邊了呀!
孔家不受朱元璋禮遇,此時的孔家在中央朝堂上毫無建樹,方孝孺作為文人界名聲顯赫的頭號交椅,此刻不得不站出來代表儒家文人發聲,
“陛下,自漢武帝董夫子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千百年來,我儒學君權神授與大一統思想,對皇室中央集權有莫大作為,此乃上固朝堂,下安黎明之根本那!”
馬上有人補充,
“陛下,我大明在陛下與聖人學說治理下,蒸蒸日上,盛世初顯!可陸長生居心叵測,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這分明是嘲諷我大明無才啊,我泱泱大明人才濟濟,豈容庶子口無遮攔!”
“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再赤裸裸冠以念百家之名,這是欲重迴暴秦,開曆史倒車啊!”
“是啊,陛下,這是欲動搖皇權,動搖大明江山社稷啊!”
“陸長生如此妖言惑眾,請陛下將旨,誅其九族!”
“此子動搖我國之根本,當淩遲!”
……
朱標瞄了眼朱元璋,出言調節,
“諸位臣工,我等豈能因言而罪?”
“再者,拋開道統之說,這一詩,一詞,皆乃上上製作,與唐詩宋詞最傑出的那一撮相較不遑多讓!”
“孔聖人言,有教無類,我等既是儒學門人,豈能沒有包容之心唿?”
方孝孺拱拱手,
“太子殿下仁慈,可陸長生此子包藏禍心,欲顛覆我儒家正統,還請陛下與太子殿下明鑒。”
“還請陛下為我等儒學門人做主…”
“哼!”朱元璋一拍扶手,起身掃視眾人,
“明鑒?”
“國之興盛當賴文治武功!”
“武功,咱與一幫老兄弟自詡不比秦皇漢武差多少!”
“可文治呢?”
“咱問問爾等高才,洪武已過15載,爾等泱泱大才,可曾作出流傳後世之詩詞歌賦,可曾寫出華麗篇章?”
“陸長生說,那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可曾言錯?”
“難道你們這些大才也想咱大明,咱朱元璋日後叫後世子孫也這般評價?”
“啊…這……”
方孝孺為首的一群文官集體啞火,麵紅耳赤。
“本月28,太和殿,爾等口誅筆伐的陸長生自會現身,屆時論道統也好,拚詩詞歌賦也罷,咱給你們搭好台子,各憑本事!”
“哼,退朝!”
朱元璋一甩袖袍,霸氣離場,心中爽歪歪,與那小賊拚手段?吃癟去吧!
待朱元璋離去,群臣炸開了鍋。
“看了陛下比我等更清楚這陸長生!”
“此子鋒芒畢露,若是與我等坐而論道,隻怕我等未必討得了好,還是要好生準備一番才是!”
“唉,是該召集士林學子,好好整理學問,莫要整日無所事事!”
“是啊,我等若是拿不出像樣的詩詞,已是未戰先敗一陣!”
“怎的就憑空出現了這等異端!”
“難怪陛下召見孔家……”
“豈止,縉紳代表,大商人,陛下成年的幾位皇子也要從邊塞迴歸!”
“所以啊,此番陣仗極大,事關我儒家道統,諸位需得齊心協力才是!”
“正是,正是!”
徐達,李文忠被藍玉等一眾年輕侯伯簇擁在一起。
藍玉嗓門最大,
“哈哈哈哈,這些自詡才情的老家夥們也有今日,叫人一個後生收拾的妥妥帖帖!”
“可不是嘛,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瞧瞧,人隻用大白話,就能寫出如此霸氣的好詞來!”
“嘿嘿,我看此子當與我武人有緣!”
“是夠狠的,一出手就要與他儒家道統見生死…”
“此人既與文人不對付,合該我等武將去結交一二!”
“結交個屁,你們這群憨貨連門都休想靠近!”
徐達沒好氣開口,自家寶貴閨女被嚇著了,他這當爹的都找補不迴來。
李文忠心裏正打鼓,這陸長生竟然入了陛下法眼,難怪有恃無恐,聞聽徐達好像心有不滿,而且知道的多些,可不就是難兄難弟嘛!
一把拉住徐達就往人群外跑。
“哎呀,我說李老弟,又沒狗攆,你特娘的拽我作甚?”
離了人群,李文忠緊張問道,
“徐哥哥,我且問你,為何這門都進不去?難道此子麵子竟如此之大,連徐老哥的麵子都不給?”
徐達苦笑,
“這事我也是聽家裏下人說起,那陸長生就住胡惟庸那廝的宅子,大白天圍牆上都有崗哨,裏麵叮叮當當,像是在打造兵器,那些個巡丁兇的狠,不似尋常護院,剛才陛下的立場你也瞧見了,老夫猜測十有八九是陛下安排去的人!”
說話間兩人已是到了辦公衙署,李文忠心中愈發忐忑,
“徐老哥,近日偶得兩壇好酒,下職後到我府上小酌一番?”
“那感情好!”
——————
曹國公府。
主廳華美大氣,燭火通明。
李文忠坐主位,左手位徐達,右側兩個作陪的,分別是李景隆,男裝徐妙錦。
侍女門來迴穿梭,給個人案幾添置食物。
兩家常來常往,無需過多客套,一番勸進後,李文忠直言,
“景隆,那家仆可曾放歸?”
李景隆屁股帶傷,盡管有軟墊,坐的仍齜牙咧嘴,含糊其辭道,
“爹,那幫癟犢子下手重了些,還需將養兩日才可痊愈。”
李文忠嘴角抽搐,鬱悶至極。
徐達已然知曉了李家賢侄的‘光輝事跡’,朝憤懣的李文忠舉杯邀飲,勸慰道,
“李賢侄既已妥善醫治,待其痊愈,再贈予些湯藥錢,想來無甚要緊。”
“徐伯您有所不知,今日那管家又來了,小侄囑咐門房好言寬慰,隻說正在妥善醫治,過幾日人便能全須全尾迴去,可那管事當真目中無人,油鹽不進!”
徐妙錦詫異問道,
“又來了?難道還加錢不成?”
“那倒沒有,隻說等人和10萬兩黃金,也不肯多言,直等到日落才離去,臨走時還說什麽仁至義盡……”
“仁至義盡?”
徐妙錦心頭突突,不自覺聯想到昨日兇神惡煞的漢子,麵色刷地白了。
李文忠察覺出了徐妙錦的異樣,心頭跟著一緊,
“徐丫頭可是察覺有甚不妥?”
徐達附和,
“丫頭,你想來鬼點子多,若察覺出什麽,趕緊說於你李伯伯,也好有個應對。”
徐妙錦帶著唏噓與後怕,
“爹,李伯伯,先有前日的再一再二不再三,又有今日的仁至義盡,怕是那陸長生要動手了!”
李景隆齜牙咧嘴,
“他敢,就他那神棍也配?我堂堂國公府豈是吃素的?”
“逆子,閉嘴!”
李文忠大怒。
徐妙錦卻抓住了關鍵詞,
“神棍?什麽神棍?你可是說漏了什麽關鍵,最好將當日情形仔細講來,小妹也好幫著分析分析。所謂知己知彼,你如今這般被動,就是吃了不明底細的虧!”
李景隆嘴角抽搐,嘀咕道,
“那些大逆不道的話,權當他在放屁,不提也罷……”
“逆子,快說!”
李文忠將桌子拍的邦邦響。
三人將目光死死鎖定李景隆,果然是有隱情…
無奈,李景隆隻得把當日細節和盤托出,
“後來那廝竟當眾直唿我‘小李’,又說什麽大明戰神李景隆,聞名不如見麵……”
“咯咯咯咯…大明戰神李景隆?”徐妙錦當場笑噴。
徐達嘴角抽搐,李文忠更是哭笑不得。
“妙錦,何至於此?又不是我李景隆大言不慚,卻是那廝這般說而已!”
徐妙錦努力克製笑意,
“你繼續!”
“然後他說,那清倌人被我爭了去也進不了李家門,說什麽補償我,所以泄露天機於我……”
“那什麽,爹,我說了您可別揍我,是那神棍之言…”
李文忠怒極,再拍桌案,“說!”
“他說,爹您壽數不足兩年,讓孩兒多盡孝道…”
李文忠酒杯哐當落地。
“爹,您別生氣,是那廝胡言亂語,您如今身體康健,怎麽可能…”
徐達趕緊安慰,
“李老弟莫驚,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這種沒影子的事,權當一樂就是!”
李文忠撿起酒杯,倒滿,提杯與徐達隔空對飲,
“是老弟著相了!”
“逆子,你繼續!”
“他還說,若他不能扭轉老朱……額,就是陛下,那廝對陛下毫無敬意,口稱老朱。”
“說若不能扭轉老朱決斷,一旦新帝登基,命我領兵征討燕王,則讓我盡量放水,以免內耗過重,生靈塗炭,他還說燕王注定是永樂大帝……”
大殿落針可聞。
好在宴席開始後李文忠第一時間揮退了下人。
李景隆覺得瘮人,聲音越說越低,
“然後他就離開了,始終沒說姓名,就是因為他說的太荒誕,我才擒了那老頭,想弄清他根腳…”
好半晌徐妙錦打破僵局,一臉不可思議,
“我姐夫?永樂大帝?”
“所以,那首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說的是燕王朱棣?”
“他陸長生要迎永樂?”
李景隆憤憤不平道,
“是啊,所以我說這廝膽大包天,居然在當今陛下鼎盛之年,說出這等大逆不道之言,也不怕我告發他!”
他的牢騷沒人搭理。
徐達神色凝重,畢竟燕王是他女婿。
“不可能,絕不可能,太子朱標可是燕王的大哥,他們兄弟之間感情一向極好!”
李文忠附和,
“老哥哥所言甚是,太子爺一旦登基,以他的人善賢達,不可能對弟弟們不利,幾個掌兵藩王更沒有造反的理由。”
李景隆見縫插針,
“所以我說那廝就是個神棍。”
太子妃常氏乃開國猛將常遇春之女,常家姐弟幾人與徐家,李家關係緊密,隻是常遇春早亡,太子妃常氏也病故,常家才逐漸淡出了第一勳貴階梯。
所謂女人最懂女人,當初太子妃常姐姐病故,徐妙錦不是沒有懷疑過。
而上個月一眾武勳看好的帝王三代,年僅8歲的嫡長孫朱雄英莫名其妙病逝……
徐妙錦思緒紛飛間,突然失聲,
“啊…”
“丫頭?”*2
\"妙錦,怎麽啦?”
在三人關切目光下,徐妙錦臉色青白,自語呢喃,
“常姐姐早逝,然後是雄英…若太子也先陛下而去呢……”
李文忠豁然起身,一身煞氣猶如實質。
徐達反應慢了半拍,緊接著麵沉如水,手上不自覺用力,玉杯應聲而碎。
李景隆嚇的麵如土色。
若是太子爺也早去了,他們淮西武將還能支持誰?或者說誰還能支持他們淮西武將?
徐妙錦還了神,安慰眾人,
“爹,李伯伯,稍安勿躁,這隻是假設而已!”
沒有背景的陸長生居然住這裏?
她現在有些懷疑那位丁管家對於陸長生的介紹了。
徐妙錦帶著兩個跟班,圍著宅子遠遠地晃悠,心中愈發好奇,這宅子中庭位置熱浪衝天,叮叮當當不絕於耳……
還有王法嗎?
還有法律嗎?
皇城腳下,這是光天化日之下打造兵器不成?
再仔細瞅瞅,謔,好家夥!
幾道若隱若現的身影竟就在圍牆上出沒,這是把院牆當城牆守備?
“有趣,這個陸長生越來越神秘了,走,隨本公子去闖一闖這龍潭虎穴!”
徐妙錦小手一揮,帶著兩個小廝就朝正門走去。
離著府門還有幾丈遠,便有個冷漠的壯漢揮手,
“速速離去,此間不接受外客拜訪!”
三人腳步一滯,
“小姐,咱們迴去吧,這宅子古怪!”
“是啊,小姐,你看這護院比軍中悍卒還要威猛,咱別惹事了!”
徐妙錦雙眸微眯,
“修的聒噪,說了多少次,在外稱唿我徐公子!”
“你二人在此候著,待本小姐,哦不,本公子這府邸以前又不是沒進去過,還就不信還拜訪不得!”
言罷,徑直向漢子走去……
直至間隔丈許距離時,那漢子氣勢陡然大變,原本也就是冷漠些,此時卻殺機畢露,縱是沒有佩戴武器,卻仿佛隨時可將來人撕扯成碎片,眸光冰冷死死盯著獵物,
“再近一步,死!”
徐妙錦全身汗毛炸起,出生以來,頭一次離死亡這麽近。
俏臉瞬間蒼白,無比確信,隻要頭鐵,必死無疑!
後退,再後退,直到籠罩在身上的寒芒消失,這才拍著胸口長舒一口氣!
抬起頭,果然,那漢子已不再看她,恢複了之前的淡漠,仿佛什麽事都沒發生。
“小…公子…”小廝關切地湊了上來。
徐妙錦大口喘氣,
“唿…好奇害死貓,事不可為,風緊扯唿!”
————————
夜幕降臨,陸長生府邸。
中庭仍舊燈火通明,火花四濺,今日少爺帶頭加班!
首飾、玉器、雕版這等善於微操的大匠齊齊上陣。
分工有序,
善於微操的在手搓點45銅彈殼;
煉鐵的在製作調節底座;
打雜的在給迫擊炮炮身做浸油熱處理;
瓷、窯匠在不斷堆迫擊炮彈的殼體沙模;
陸長生帶著銅匠正手搓點45手槍部件。
自從決定拿國公府當雞,陸長生便帶著一眾匠工全力撲在迫擊炮的製作上,途中反複思量,還是決定給自己定製一把手槍。
即便沒有李景隆擄走福伯這個契機,哪怕隻是防備自己有一天被老朱吃幹抹淨,卻依舊不肯放自己離去,甚至做那兔死狗烹的事。
與段洪的切磋,讓陸長生對自己武力值的迷之自信有了清晰認知。
真有老朱翻臉的那一刻,這把大明朝獨一無二的手槍,才是自己真正的底牌。
手中無劍與有劍不用,是兩迴事,與虎謀皮,必須做好最壞打算。
這幾年陸續積攢原料,手中已有近2斤的雷爆汞。
足夠製作數枚迫擊炮炮彈,外加百十顆子彈。
雷爆汞的製作相當複雜,若沒有陸長生手把手反複教,他自信即便將雷爆汞實物擺那,大明朝所有工匠加一起,不研究個幾十年,根本仿照不出來!
畢竟這是個很複雜的化工產品。
這一晚應天府波瀾起伏。
文臣們不是在商討措施,就是在寫彈劾奏章。
曹國公府上雞飛狗跳,下職的李文忠將好大兒李景隆打的滿院子哇哇叫。
魏國公府徐妙錦被嚇壞了,早早迴了房間,死活不肯出來。徐達隻得通過跟班小廝了解些皮毛。
禦書房朱元璋父子對兩首詩詞長籲短歎。但父子心態各有不同,老朱是豪情萬丈,朱標則是歎服中帶著濃濃焦慮,長生先生這是要與天下文人打擂台啊!
————————
第二日的太陽照常升起。
今日早朝火藥味十足。
“臣彈劾陸長生!”
撲通跪地,撕心裂肺唿喊的正是時任督查院右都禦史王文柄。
他打了個先鋒,朝堂文臣陸續跪了一大半,紛紛接續火力,朝堂瞬間成了菜市口。
武勳們每日上朝基本就是走個過場,昏昏欲睡是常態,此刻卻紛紛振作精神坐等吃瓜。
李文忠眸中光芒連閃,讓自家焦頭爛額的不正是此子麽?10萬兩黃金,你怎麽不去搶!
“肅靜!”
隨班太監一甩手中響鞭,大殿總算安靜了些。
朱元璋不怒反笑,
“這是要逼宮?”
大殿一側的太子專座上,朱標雙拳緊握,長生先生不過是寫了首詩,竟讓你們一群朝臣反應如此強烈?
朱元璋本就不喜士大夫,他一心堅持皇帝與百姓共天下,可惜找不到路子,畢竟再不喜,也得靠文人當官治理各地。
冷冰冰的聲音從大殿上方飄下,
“《念百家》犯了爾等忌諱?”
“啊,這…”
一群人臉色難看,聽話聽音,陛下這是屁股坐在了陸長生那邊了呀!
孔家不受朱元璋禮遇,此時的孔家在中央朝堂上毫無建樹,方孝孺作為文人界名聲顯赫的頭號交椅,此刻不得不站出來代表儒家文人發聲,
“陛下,自漢武帝董夫子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千百年來,我儒學君權神授與大一統思想,對皇室中央集權有莫大作為,此乃上固朝堂,下安黎明之根本那!”
馬上有人補充,
“陛下,我大明在陛下與聖人學說治理下,蒸蒸日上,盛世初顯!可陸長生居心叵測,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這分明是嘲諷我大明無才啊,我泱泱大明人才濟濟,豈容庶子口無遮攔!”
“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再赤裸裸冠以念百家之名,這是欲重迴暴秦,開曆史倒車啊!”
“是啊,陛下,這是欲動搖皇權,動搖大明江山社稷啊!”
“陸長生如此妖言惑眾,請陛下將旨,誅其九族!”
“此子動搖我國之根本,當淩遲!”
……
朱標瞄了眼朱元璋,出言調節,
“諸位臣工,我等豈能因言而罪?”
“再者,拋開道統之說,這一詩,一詞,皆乃上上製作,與唐詩宋詞最傑出的那一撮相較不遑多讓!”
“孔聖人言,有教無類,我等既是儒學門人,豈能沒有包容之心唿?”
方孝孺拱拱手,
“太子殿下仁慈,可陸長生此子包藏禍心,欲顛覆我儒家正統,還請陛下與太子殿下明鑒。”
“還請陛下為我等儒學門人做主…”
“哼!”朱元璋一拍扶手,起身掃視眾人,
“明鑒?”
“國之興盛當賴文治武功!”
“武功,咱與一幫老兄弟自詡不比秦皇漢武差多少!”
“可文治呢?”
“咱問問爾等高才,洪武已過15載,爾等泱泱大才,可曾作出流傳後世之詩詞歌賦,可曾寫出華麗篇章?”
“陸長生說,那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可曾言錯?”
“難道你們這些大才也想咱大明,咱朱元璋日後叫後世子孫也這般評價?”
“啊…這……”
方孝孺為首的一群文官集體啞火,麵紅耳赤。
“本月28,太和殿,爾等口誅筆伐的陸長生自會現身,屆時論道統也好,拚詩詞歌賦也罷,咱給你們搭好台子,各憑本事!”
“哼,退朝!”
朱元璋一甩袖袍,霸氣離場,心中爽歪歪,與那小賊拚手段?吃癟去吧!
待朱元璋離去,群臣炸開了鍋。
“看了陛下比我等更清楚這陸長生!”
“此子鋒芒畢露,若是與我等坐而論道,隻怕我等未必討得了好,還是要好生準備一番才是!”
“唉,是該召集士林學子,好好整理學問,莫要整日無所事事!”
“是啊,我等若是拿不出像樣的詩詞,已是未戰先敗一陣!”
“怎的就憑空出現了這等異端!”
“難怪陛下召見孔家……”
“豈止,縉紳代表,大商人,陛下成年的幾位皇子也要從邊塞迴歸!”
“所以啊,此番陣仗極大,事關我儒家道統,諸位需得齊心協力才是!”
“正是,正是!”
徐達,李文忠被藍玉等一眾年輕侯伯簇擁在一起。
藍玉嗓門最大,
“哈哈哈哈,這些自詡才情的老家夥們也有今日,叫人一個後生收拾的妥妥帖帖!”
“可不是嘛,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瞧瞧,人隻用大白話,就能寫出如此霸氣的好詞來!”
“嘿嘿,我看此子當與我武人有緣!”
“是夠狠的,一出手就要與他儒家道統見生死…”
“此人既與文人不對付,合該我等武將去結交一二!”
“結交個屁,你們這群憨貨連門都休想靠近!”
徐達沒好氣開口,自家寶貴閨女被嚇著了,他這當爹的都找補不迴來。
李文忠心裏正打鼓,這陸長生竟然入了陛下法眼,難怪有恃無恐,聞聽徐達好像心有不滿,而且知道的多些,可不就是難兄難弟嘛!
一把拉住徐達就往人群外跑。
“哎呀,我說李老弟,又沒狗攆,你特娘的拽我作甚?”
離了人群,李文忠緊張問道,
“徐哥哥,我且問你,為何這門都進不去?難道此子麵子竟如此之大,連徐老哥的麵子都不給?”
徐達苦笑,
“這事我也是聽家裏下人說起,那陸長生就住胡惟庸那廝的宅子,大白天圍牆上都有崗哨,裏麵叮叮當當,像是在打造兵器,那些個巡丁兇的狠,不似尋常護院,剛才陛下的立場你也瞧見了,老夫猜測十有八九是陛下安排去的人!”
說話間兩人已是到了辦公衙署,李文忠心中愈發忐忑,
“徐老哥,近日偶得兩壇好酒,下職後到我府上小酌一番?”
“那感情好!”
——————
曹國公府。
主廳華美大氣,燭火通明。
李文忠坐主位,左手位徐達,右側兩個作陪的,分別是李景隆,男裝徐妙錦。
侍女門來迴穿梭,給個人案幾添置食物。
兩家常來常往,無需過多客套,一番勸進後,李文忠直言,
“景隆,那家仆可曾放歸?”
李景隆屁股帶傷,盡管有軟墊,坐的仍齜牙咧嘴,含糊其辭道,
“爹,那幫癟犢子下手重了些,還需將養兩日才可痊愈。”
李文忠嘴角抽搐,鬱悶至極。
徐達已然知曉了李家賢侄的‘光輝事跡’,朝憤懣的李文忠舉杯邀飲,勸慰道,
“李賢侄既已妥善醫治,待其痊愈,再贈予些湯藥錢,想來無甚要緊。”
“徐伯您有所不知,今日那管家又來了,小侄囑咐門房好言寬慰,隻說正在妥善醫治,過幾日人便能全須全尾迴去,可那管事當真目中無人,油鹽不進!”
徐妙錦詫異問道,
“又來了?難道還加錢不成?”
“那倒沒有,隻說等人和10萬兩黃金,也不肯多言,直等到日落才離去,臨走時還說什麽仁至義盡……”
“仁至義盡?”
徐妙錦心頭突突,不自覺聯想到昨日兇神惡煞的漢子,麵色刷地白了。
李文忠察覺出了徐妙錦的異樣,心頭跟著一緊,
“徐丫頭可是察覺有甚不妥?”
徐達附和,
“丫頭,你想來鬼點子多,若察覺出什麽,趕緊說於你李伯伯,也好有個應對。”
徐妙錦帶著唏噓與後怕,
“爹,李伯伯,先有前日的再一再二不再三,又有今日的仁至義盡,怕是那陸長生要動手了!”
李景隆齜牙咧嘴,
“他敢,就他那神棍也配?我堂堂國公府豈是吃素的?”
“逆子,閉嘴!”
李文忠大怒。
徐妙錦卻抓住了關鍵詞,
“神棍?什麽神棍?你可是說漏了什麽關鍵,最好將當日情形仔細講來,小妹也好幫著分析分析。所謂知己知彼,你如今這般被動,就是吃了不明底細的虧!”
李景隆嘴角抽搐,嘀咕道,
“那些大逆不道的話,權當他在放屁,不提也罷……”
“逆子,快說!”
李文忠將桌子拍的邦邦響。
三人將目光死死鎖定李景隆,果然是有隱情…
無奈,李景隆隻得把當日細節和盤托出,
“後來那廝竟當眾直唿我‘小李’,又說什麽大明戰神李景隆,聞名不如見麵……”
“咯咯咯咯…大明戰神李景隆?”徐妙錦當場笑噴。
徐達嘴角抽搐,李文忠更是哭笑不得。
“妙錦,何至於此?又不是我李景隆大言不慚,卻是那廝這般說而已!”
徐妙錦努力克製笑意,
“你繼續!”
“然後他說,那清倌人被我爭了去也進不了李家門,說什麽補償我,所以泄露天機於我……”
“那什麽,爹,我說了您可別揍我,是那神棍之言…”
李文忠怒極,再拍桌案,“說!”
“他說,爹您壽數不足兩年,讓孩兒多盡孝道…”
李文忠酒杯哐當落地。
“爹,您別生氣,是那廝胡言亂語,您如今身體康健,怎麽可能…”
徐達趕緊安慰,
“李老弟莫驚,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這種沒影子的事,權當一樂就是!”
李文忠撿起酒杯,倒滿,提杯與徐達隔空對飲,
“是老弟著相了!”
“逆子,你繼續!”
“他還說,若他不能扭轉老朱……額,就是陛下,那廝對陛下毫無敬意,口稱老朱。”
“說若不能扭轉老朱決斷,一旦新帝登基,命我領兵征討燕王,則讓我盡量放水,以免內耗過重,生靈塗炭,他還說燕王注定是永樂大帝……”
大殿落針可聞。
好在宴席開始後李文忠第一時間揮退了下人。
李景隆覺得瘮人,聲音越說越低,
“然後他就離開了,始終沒說姓名,就是因為他說的太荒誕,我才擒了那老頭,想弄清他根腳…”
好半晌徐妙錦打破僵局,一臉不可思議,
“我姐夫?永樂大帝?”
“所以,那首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說的是燕王朱棣?”
“他陸長生要迎永樂?”
李景隆憤憤不平道,
“是啊,所以我說這廝膽大包天,居然在當今陛下鼎盛之年,說出這等大逆不道之言,也不怕我告發他!”
他的牢騷沒人搭理。
徐達神色凝重,畢竟燕王是他女婿。
“不可能,絕不可能,太子朱標可是燕王的大哥,他們兄弟之間感情一向極好!”
李文忠附和,
“老哥哥所言甚是,太子爺一旦登基,以他的人善賢達,不可能對弟弟們不利,幾個掌兵藩王更沒有造反的理由。”
李景隆見縫插針,
“所以我說那廝就是個神棍。”
太子妃常氏乃開國猛將常遇春之女,常家姐弟幾人與徐家,李家關係緊密,隻是常遇春早亡,太子妃常氏也病故,常家才逐漸淡出了第一勳貴階梯。
所謂女人最懂女人,當初太子妃常姐姐病故,徐妙錦不是沒有懷疑過。
而上個月一眾武勳看好的帝王三代,年僅8歲的嫡長孫朱雄英莫名其妙病逝……
徐妙錦思緒紛飛間,突然失聲,
“啊…”
“丫頭?”*2
\"妙錦,怎麽啦?”
在三人關切目光下,徐妙錦臉色青白,自語呢喃,
“常姐姐早逝,然後是雄英…若太子也先陛下而去呢……”
李文忠豁然起身,一身煞氣猶如實質。
徐達反應慢了半拍,緊接著麵沉如水,手上不自覺用力,玉杯應聲而碎。
李景隆嚇的麵如土色。
若是太子爺也早去了,他們淮西武將還能支持誰?或者說誰還能支持他們淮西武將?
徐妙錦還了神,安慰眾人,
“爹,李伯伯,稍安勿躁,這隻是假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