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夏一樣,絲瓜也穿著一件灰色鬥篷,伊文見到他們時,他們正在一方露天高台上靜坐和冥想。大墓地的環境最為接近大災變之前的自然,的確是個冥想的好地方。
兩人的鬥篷在微風中輕輕飄動,仿佛隱世的高手。夏曾是一個充滿內在激情的虛無詩人,而絲瓜則是一個善於觀察和記錄的黑暗風格畫家。
此刻,他們並不吟詩,也不作畫。他們的唿吸悠長而深沉,仿佛在同步宇宙的節奏。灰色鬥篷是他們內心世界的象征,無論外表如何變化,內在追求始終如一。
伊文也閉上雙眼開始冥想。他感受到了寧靜和祥和,仿佛整個世界都沉浸在這片安詳之中。
他開始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唿吸和心跳逐漸變得緩慢而有力。
就在這時,夏低沉而清晰的聲音傳來:“人類之子帶著不被世俗偏見束縛的心靈和異於常人的靈魂之力,從遠方走來……你,就是伊文嗎?”
伊文睜開眼,發現夏和絲瓜都在看著自己。他連忙起身,對夏鞠了一躬道:“久仰前輩之名,今日終於一睹真容。”
“不必拘禮,坐下吧。”夏悠悠地說道。
絲瓜麵無表情地衝伊文點頭示意,他拿起身邊的速寫紙和地上的鉛筆,輕輕地在畫板上勾勒起來。夏也從鬥篷懷中掏出一個破舊的筆記本和一支羽毛筆,開始在紙上寫著什麽。
伊文都看懵了:“你們這是在做什麽呢?”
絲瓜迴答道:“夏師父和我,正在進行創作,用我們的方式進行冥想訓練。冥想是輸入,創作是輸出,輸入帶來提升,輸出形成經驗,隻輸入,不輸出,是無法更好地掌握和運用靈魂力量的。”
伊文在曆史課上學到過相關知識,在大災變爆發後,人類幸存者中,存在這樣兩類人,他們被稱為——【虛無修士】、【科級學士】。
所謂【虛無修士】,是率先思考末日人類何去何從的思想家、藝術家和哲學家,他們的文藝作品是在全體人類極度絕望下,直抒胸臆的產物,卻激發了人類幸存者最純粹的求生欲望。
虛無主義哲學、滅亡詩歌、音樂和畫作,是推動人類靈魂覺醒的文化源泉,也是亡者誕生的必然條件之一。
很多虛無修士後來也都通過覺醒試煉成為亡者,這使得亡者這個群體本身就擁有些許哲人、詩人和藝術家的氣質,他們不但要肩負為人類延續和複興而戰的使命,還負責思考人類的未來。
在思考的過程中,他們創作出大量文藝作品,使得更多的幸存者受到思想啟蒙,進而覺醒,成為亡者。
虛無修士在地下要塞是一股十分重要的力量,正是他們創建了大墓地,用來安葬凋零亡者,讓人類幸存者對成為亡者抱有極高的期待。
可以說,整座大墓地,都是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傑出藝術作品。
所謂【科技學士】,則是各類在大災變爆發後,幸存下來的科技人才,他們在人類幸存者當中同樣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些擁有豐富知識和智慧頭腦的人往往也是人類當中的第一批覺醒者。
他們負責研發、改進和修理亡者戰士的裝甲、武器、物資,迴收地表各類材料、遺失科技和重要物資,為戰士們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同時開展針對各類感染體的研究,讓亡者能夠知悉任何類型感染體的行為特征和優缺點。
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殺死感染體,提高亡者戰士在地表作戰中的存活率,這就是【科技學士】們的作用,在他們的推動下,地下要塞才創建了【工程區】。
伊文記得凱蒂教官就是一位【科技學士】,她就是那種每周都領軍功等級津貼,教官津貼和任職津貼的狠人。作為她的徒弟,阿波羅早晚有一天,也會成為一名【科技學士】。
那麽麵前的夏和絲瓜,想必應該就是傳說中的【虛無修士】了吧。
……
深灰靈魂無處棲息,躊躇不前,好大喜功。
鮮紅心髒難以安放,念念不忘,急於求成。
理想三旬未行一動,誇誇其談,日漸平庸。
尋尋覓覓欲愛不能,聖物高掛,兩手空空。
複興要義深藏軀殼,束手束腳,能量自封。
生命活力散又複聚,其力緩緩,其勢悠悠。
……
絲瓜還在畫,夏卻已將筆放下。伊文看到夏寫下的六行詩,心中一陣悸動。
不知為何,這些文字竟然精準直擊伊文的內心世界,他的思緒、感受、經曆、彷徨、疑惑……這些統統都被夏準確地捕捉並表達出來了。
夏抬起頭,將這張紙撕下來,遞給對伊文道:“孩子,你的內心世界很豐富。在靈魂力量的使用上,也許我無法給予你更多的指導。我隻能用我的方式。”他頓了頓道:“虛無修士的方式。”
伊文忙問道:“需要我怎麽做呢?”
夏隻是笑了笑,並未作答。
絲瓜也畫好了,他指著畫板上的素描畫:“伊文,你看這幅畫。”
伊文看到畫中的景象,心中一陣感慨。那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世界,大災變之前的世界,美麗的自然景觀與各種生物和諧共存。
雖然是絲瓜通過想象描繪的,但同真實情況差不太多。
絲瓜繼續說道:“你的腦中擁有很多大災變之前的記憶和感受,這些都是人類幸存者寶貴的精神財富。你可以幫助人類幸存者更好地了解整個世界,從了解你開始。”
伊文還是不明白,他究竟需要做些什麽,或者做這些事,能對他的靈魂力量帶來哪些啟示。
大災變之前,他對這些事很感興趣,但那個世界,不允許才華和興趣愛好脫離財富、身份、地位而獨立存在。
“隻需要做你擅長的事就好。”絲瓜補充道:“不論你會畫,會寫,會雕刻,還是懂音律……做什麽都好,把這種事,當做長期的事來做,慢慢你會尋找並且領悟專屬於你自己的靈魂之路。”
兩人的鬥篷在微風中輕輕飄動,仿佛隱世的高手。夏曾是一個充滿內在激情的虛無詩人,而絲瓜則是一個善於觀察和記錄的黑暗風格畫家。
此刻,他們並不吟詩,也不作畫。他們的唿吸悠長而深沉,仿佛在同步宇宙的節奏。灰色鬥篷是他們內心世界的象征,無論外表如何變化,內在追求始終如一。
伊文也閉上雙眼開始冥想。他感受到了寧靜和祥和,仿佛整個世界都沉浸在這片安詳之中。
他開始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唿吸和心跳逐漸變得緩慢而有力。
就在這時,夏低沉而清晰的聲音傳來:“人類之子帶著不被世俗偏見束縛的心靈和異於常人的靈魂之力,從遠方走來……你,就是伊文嗎?”
伊文睜開眼,發現夏和絲瓜都在看著自己。他連忙起身,對夏鞠了一躬道:“久仰前輩之名,今日終於一睹真容。”
“不必拘禮,坐下吧。”夏悠悠地說道。
絲瓜麵無表情地衝伊文點頭示意,他拿起身邊的速寫紙和地上的鉛筆,輕輕地在畫板上勾勒起來。夏也從鬥篷懷中掏出一個破舊的筆記本和一支羽毛筆,開始在紙上寫著什麽。
伊文都看懵了:“你們這是在做什麽呢?”
絲瓜迴答道:“夏師父和我,正在進行創作,用我們的方式進行冥想訓練。冥想是輸入,創作是輸出,輸入帶來提升,輸出形成經驗,隻輸入,不輸出,是無法更好地掌握和運用靈魂力量的。”
伊文在曆史課上學到過相關知識,在大災變爆發後,人類幸存者中,存在這樣兩類人,他們被稱為——【虛無修士】、【科級學士】。
所謂【虛無修士】,是率先思考末日人類何去何從的思想家、藝術家和哲學家,他們的文藝作品是在全體人類極度絕望下,直抒胸臆的產物,卻激發了人類幸存者最純粹的求生欲望。
虛無主義哲學、滅亡詩歌、音樂和畫作,是推動人類靈魂覺醒的文化源泉,也是亡者誕生的必然條件之一。
很多虛無修士後來也都通過覺醒試煉成為亡者,這使得亡者這個群體本身就擁有些許哲人、詩人和藝術家的氣質,他們不但要肩負為人類延續和複興而戰的使命,還負責思考人類的未來。
在思考的過程中,他們創作出大量文藝作品,使得更多的幸存者受到思想啟蒙,進而覺醒,成為亡者。
虛無修士在地下要塞是一股十分重要的力量,正是他們創建了大墓地,用來安葬凋零亡者,讓人類幸存者對成為亡者抱有極高的期待。
可以說,整座大墓地,都是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傑出藝術作品。
所謂【科技學士】,則是各類在大災變爆發後,幸存下來的科技人才,他們在人類幸存者當中同樣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些擁有豐富知識和智慧頭腦的人往往也是人類當中的第一批覺醒者。
他們負責研發、改進和修理亡者戰士的裝甲、武器、物資,迴收地表各類材料、遺失科技和重要物資,為戰士們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同時開展針對各類感染體的研究,讓亡者能夠知悉任何類型感染體的行為特征和優缺點。
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殺死感染體,提高亡者戰士在地表作戰中的存活率,這就是【科技學士】們的作用,在他們的推動下,地下要塞才創建了【工程區】。
伊文記得凱蒂教官就是一位【科技學士】,她就是那種每周都領軍功等級津貼,教官津貼和任職津貼的狠人。作為她的徒弟,阿波羅早晚有一天,也會成為一名【科技學士】。
那麽麵前的夏和絲瓜,想必應該就是傳說中的【虛無修士】了吧。
……
深灰靈魂無處棲息,躊躇不前,好大喜功。
鮮紅心髒難以安放,念念不忘,急於求成。
理想三旬未行一動,誇誇其談,日漸平庸。
尋尋覓覓欲愛不能,聖物高掛,兩手空空。
複興要義深藏軀殼,束手束腳,能量自封。
生命活力散又複聚,其力緩緩,其勢悠悠。
……
絲瓜還在畫,夏卻已將筆放下。伊文看到夏寫下的六行詩,心中一陣悸動。
不知為何,這些文字竟然精準直擊伊文的內心世界,他的思緒、感受、經曆、彷徨、疑惑……這些統統都被夏準確地捕捉並表達出來了。
夏抬起頭,將這張紙撕下來,遞給對伊文道:“孩子,你的內心世界很豐富。在靈魂力量的使用上,也許我無法給予你更多的指導。我隻能用我的方式。”他頓了頓道:“虛無修士的方式。”
伊文忙問道:“需要我怎麽做呢?”
夏隻是笑了笑,並未作答。
絲瓜也畫好了,他指著畫板上的素描畫:“伊文,你看這幅畫。”
伊文看到畫中的景象,心中一陣感慨。那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世界,大災變之前的世界,美麗的自然景觀與各種生物和諧共存。
雖然是絲瓜通過想象描繪的,但同真實情況差不太多。
絲瓜繼續說道:“你的腦中擁有很多大災變之前的記憶和感受,這些都是人類幸存者寶貴的精神財富。你可以幫助人類幸存者更好地了解整個世界,從了解你開始。”
伊文還是不明白,他究竟需要做些什麽,或者做這些事,能對他的靈魂力量帶來哪些啟示。
大災變之前,他對這些事很感興趣,但那個世界,不允許才華和興趣愛好脫離財富、身份、地位而獨立存在。
“隻需要做你擅長的事就好。”絲瓜補充道:“不論你會畫,會寫,會雕刻,還是懂音律……做什麽都好,把這種事,當做長期的事來做,慢慢你會尋找並且領悟專屬於你自己的靈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