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含沙射影
廢物養子,竟是絕世強龍 作者:杉龍有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查驗過沈楓的文書之後,國子監司業趙維楨便開始對沈楓一陣說教。
“沈楓,你出身鄉野。”
“憑借兩首詩詞,便可為國子監的一名助教。”
“縱觀曆史,這基本上是從未有過之事。”
“這是你的機緣,你要好好珍惜。”
“如今你為人師表,萬萬不可滋事生非。”
“更不能把一些鄉下的陋習,帶到國子監來……”
周望舒聞言,頓時變了臉色。
趙維楨不但挑明了沈楓出身,還含沙射影地暗示他就是走後門進來的。
這基本和在周望舒臉上扇了一巴掌沒有什麽區別了……
周望舒笑道:“正所謂學無先後,達者為師。”
“雖然沈助教是老夫的弟子。”
“但在詩詞一道上來講,老夫也是自愧不如。”
“難道趙大人認為沈助教憑借這兩首詩,當不得國子監教授詩學的一名助教嗎?”
沈楓的這兩首詩,經過了讀書人的肯定,並奠定了他在京城文壇的地位。
趙維楨也沒法反駁,隻能捋須笑道:“沈助教的這兩首詩,老夫也是極為欣賞的。”
“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若是沈助教除了這兩首詩,便沒有其他的佳作,恐怕會有誤人子弟之嫌。”
“老夫並非是針對沈助教。”
“而是為整個國子監的學子考慮……”
周望舒皺眉道:“沈楓,既然趙大人質疑你的詩詞水準,你現在就讓趙大人見識一下好了。”
其實周望舒心裏也明白。
沈楓單憑這兩首詩,並不足以服眾。
既然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
為了不給別人留下他任人唯親的印象,他也隻能讓沈楓現場做一首詩,堵住眾人的悠悠之口。
畢竟當初沈楓在葉府的時候。
一首人麵桃花相映紅,據說隻用了幾息的時間。
周望舒相信現在讓沈楓即興做一首詩,也應該難不倒他……
沈楓笑著向趙維楨拱了拱手。
“趙大人胡子都這麽長了,必定是才華橫溢,學富五車之輩。”
“下官願意和趙大人比試一下詩詞。”
“至於詩詞的題目,趙大人可以自行斟酌。”
“省得趙大人又會說是下官早就想好的……”
今日趙維楨如此不給周望舒麵子。
沈楓作為周望舒的弟子,當然也沒有和趙維楨留麵子的必要了。
“還請趙大人出題。”
趙維楨善於治經,並不善於詩詞。
此刻他被沈楓反將了一軍,氣得胡子都揪下來好幾根。
因為若是比不上沈楓,那可就丟人了……
但事已至此。
趙維楨有些騎虎難下,也隻能應戰。
他望著窗外的一片竹林道:“那就以竹為題吧!”
趙維楨之所以指明以竹為題,並非是一時興起。
而是他在前段時間,剛剛作出一首關於竹子的詩篇,還算能拿得出手。
若是讓趙維楨現場作詩。
雖然他也能作得出來,但在水準上卻不敢保證……
沈楓笑問道:“好,你先來還是我先來?”
趙維楨聞言,頓時愣住了。
這就有了。
不帶考慮的嗎?
趙維楨皺眉道:“你先來。”
沈楓點點頭,直接吟出了蘇軾的一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迴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全場鴉雀無聲。
眾人望著沈楓,皆是滿臉的驚訝之色。
因為他們真是萬萬沒想到。
沈楓甚至都沒有經過任何的考慮,便又作出一首絕世名詞……
等過了一會。
眾官員才從震驚中迴過神來,開始紛紛叫好。
“好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
“此句當浮一大白……”
“此詞極妙,足以萬古流芳……”
“人言沈助教乃詩才天授,看來是傳言不虛……”
沈楓如此給周望舒漲麵子,頓時讓周望舒笑得嘴巴都快合不攏了。
趙維楨臉色卻有些發白。
有沈楓這首定風波珠玉在前,趙維楨已經不敢把他的那首詩吟出來了。
趙維楨不想自己打自己的臉……
沈楓卻向趙維楨笑道:“趙大人,該你了。”
趙維楨呐呐不言。
周望舒佯怒道:“沈楓,今日又不是文會,何來比試這一說?”
“趙大人也隻是想考教你一番。”
“休得胡言亂語。”
周望舒不想沈楓第一天來國子監,把事情搞得太僵。
畢竟以後沈楓還得在趙維楨手下做事。
若是沈楓來國子監的第一天,就把趙維楨得罪得死死的。
以後沈楓的日子恐怕也不會好過。
既然周望舒發話了,沈楓也不得不聽。
本來沈楓就想這樣息事寧人,豈知廳內的一位精瘦老者卻笑眯眯地開口道:“此詞甚好。”
“但如此好詞,沈助教卻毫不思索地作了出來。”
“恐怕是想了好久了吧?”
此人是國子監的博士鄭攸寧。
鄭攸寧平常和趙維楨走得很近。
此刻他見自己的老朋友丟了顏麵,便也想為難一下沈楓。
沈楓笑道:“下官別的不會,就會作詩。”
“既然這位大人認為下官是取巧了,那就再出一個題目好了。”
“還請這位大人出題。”
鄭攸寧點頭道:“沈助教此前的一首金縷衣,勸人珍惜時光,還是有一定的水準的。”
“如今你進入了國子監,為人師表。”
“那就作一首勸學的詩句吧!”
周望舒聞言,頓時皺起了眉頭。
其他官員也是一陣竊竊私語。
鄭攸寧出的題目看似簡單,但這種空泛的題目最難作出什麽好詩篇來。
更何況還有荀子的勸學篇珠玉在前。
但這個題目,對沈楓來說卻是極其的簡單。
因為沈楓前世上學的時候,他的語文老師講得最多的,就是曆代的勸學篇。
沈楓略微沉吟了一下,便笑道:“有了。”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這是一首流傳最廣的勸學詩,作者是顏真卿。
顏真卿用極其樸實的詞語,勸勉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
否則到老一事無成,悔之晚矣。
眾人見沈楓竟然用這麽短的時間,又作出一首絕世好詩,紛紛露出震驚之色……
“沈楓,你出身鄉野。”
“憑借兩首詩詞,便可為國子監的一名助教。”
“縱觀曆史,這基本上是從未有過之事。”
“這是你的機緣,你要好好珍惜。”
“如今你為人師表,萬萬不可滋事生非。”
“更不能把一些鄉下的陋習,帶到國子監來……”
周望舒聞言,頓時變了臉色。
趙維楨不但挑明了沈楓出身,還含沙射影地暗示他就是走後門進來的。
這基本和在周望舒臉上扇了一巴掌沒有什麽區別了……
周望舒笑道:“正所謂學無先後,達者為師。”
“雖然沈助教是老夫的弟子。”
“但在詩詞一道上來講,老夫也是自愧不如。”
“難道趙大人認為沈助教憑借這兩首詩,當不得國子監教授詩學的一名助教嗎?”
沈楓的這兩首詩,經過了讀書人的肯定,並奠定了他在京城文壇的地位。
趙維楨也沒法反駁,隻能捋須笑道:“沈助教的這兩首詩,老夫也是極為欣賞的。”
“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若是沈助教除了這兩首詩,便沒有其他的佳作,恐怕會有誤人子弟之嫌。”
“老夫並非是針對沈助教。”
“而是為整個國子監的學子考慮……”
周望舒皺眉道:“沈楓,既然趙大人質疑你的詩詞水準,你現在就讓趙大人見識一下好了。”
其實周望舒心裏也明白。
沈楓單憑這兩首詩,並不足以服眾。
既然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
為了不給別人留下他任人唯親的印象,他也隻能讓沈楓現場做一首詩,堵住眾人的悠悠之口。
畢竟當初沈楓在葉府的時候。
一首人麵桃花相映紅,據說隻用了幾息的時間。
周望舒相信現在讓沈楓即興做一首詩,也應該難不倒他……
沈楓笑著向趙維楨拱了拱手。
“趙大人胡子都這麽長了,必定是才華橫溢,學富五車之輩。”
“下官願意和趙大人比試一下詩詞。”
“至於詩詞的題目,趙大人可以自行斟酌。”
“省得趙大人又會說是下官早就想好的……”
今日趙維楨如此不給周望舒麵子。
沈楓作為周望舒的弟子,當然也沒有和趙維楨留麵子的必要了。
“還請趙大人出題。”
趙維楨善於治經,並不善於詩詞。
此刻他被沈楓反將了一軍,氣得胡子都揪下來好幾根。
因為若是比不上沈楓,那可就丟人了……
但事已至此。
趙維楨有些騎虎難下,也隻能應戰。
他望著窗外的一片竹林道:“那就以竹為題吧!”
趙維楨之所以指明以竹為題,並非是一時興起。
而是他在前段時間,剛剛作出一首關於竹子的詩篇,還算能拿得出手。
若是讓趙維楨現場作詩。
雖然他也能作得出來,但在水準上卻不敢保證……
沈楓笑問道:“好,你先來還是我先來?”
趙維楨聞言,頓時愣住了。
這就有了。
不帶考慮的嗎?
趙維楨皺眉道:“你先來。”
沈楓點點頭,直接吟出了蘇軾的一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迴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全場鴉雀無聲。
眾人望著沈楓,皆是滿臉的驚訝之色。
因為他們真是萬萬沒想到。
沈楓甚至都沒有經過任何的考慮,便又作出一首絕世名詞……
等過了一會。
眾官員才從震驚中迴過神來,開始紛紛叫好。
“好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
“此句當浮一大白……”
“此詞極妙,足以萬古流芳……”
“人言沈助教乃詩才天授,看來是傳言不虛……”
沈楓如此給周望舒漲麵子,頓時讓周望舒笑得嘴巴都快合不攏了。
趙維楨臉色卻有些發白。
有沈楓這首定風波珠玉在前,趙維楨已經不敢把他的那首詩吟出來了。
趙維楨不想自己打自己的臉……
沈楓卻向趙維楨笑道:“趙大人,該你了。”
趙維楨呐呐不言。
周望舒佯怒道:“沈楓,今日又不是文會,何來比試這一說?”
“趙大人也隻是想考教你一番。”
“休得胡言亂語。”
周望舒不想沈楓第一天來國子監,把事情搞得太僵。
畢竟以後沈楓還得在趙維楨手下做事。
若是沈楓來國子監的第一天,就把趙維楨得罪得死死的。
以後沈楓的日子恐怕也不會好過。
既然周望舒發話了,沈楓也不得不聽。
本來沈楓就想這樣息事寧人,豈知廳內的一位精瘦老者卻笑眯眯地開口道:“此詞甚好。”
“但如此好詞,沈助教卻毫不思索地作了出來。”
“恐怕是想了好久了吧?”
此人是國子監的博士鄭攸寧。
鄭攸寧平常和趙維楨走得很近。
此刻他見自己的老朋友丟了顏麵,便也想為難一下沈楓。
沈楓笑道:“下官別的不會,就會作詩。”
“既然這位大人認為下官是取巧了,那就再出一個題目好了。”
“還請這位大人出題。”
鄭攸寧點頭道:“沈助教此前的一首金縷衣,勸人珍惜時光,還是有一定的水準的。”
“如今你進入了國子監,為人師表。”
“那就作一首勸學的詩句吧!”
周望舒聞言,頓時皺起了眉頭。
其他官員也是一陣竊竊私語。
鄭攸寧出的題目看似簡單,但這種空泛的題目最難作出什麽好詩篇來。
更何況還有荀子的勸學篇珠玉在前。
但這個題目,對沈楓來說卻是極其的簡單。
因為沈楓前世上學的時候,他的語文老師講得最多的,就是曆代的勸學篇。
沈楓略微沉吟了一下,便笑道:“有了。”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這是一首流傳最廣的勸學詩,作者是顏真卿。
顏真卿用極其樸實的詞語,勸勉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
否則到老一事無成,悔之晚矣。
眾人見沈楓竟然用這麽短的時間,又作出一首絕世好詩,紛紛露出震驚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