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結發夫妻,治政初成
輪迴長生,從請孔聖當家教開始 作者:好像又餓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郕地初為周文王子叔武封國,後並入魯國。初代三桓之一的孟氏先祖從國君處獲得此地建立基業,後三桓專魯權日久,為壯大家族,各建大都,設立宗廟。
郕城號為大都,乃是孟氏祖地宗廟所在。孟氏於此經營百年,內城外郭秩序井然。
郭區民戶眾多、工商業發達,內城宗廟、官署井井有條,更有一座守衛嚴密的小型宮城,供孟氏嫡係居住,是為孟氏私宮。
四月,這座孟氏私宮幾乎人滿為患,魯國國內大小家族皆列席於此,列國執政卿族遣使來此的有十餘家 ,齊鄭魯衛宋等大國之君遣使來賀的亦不在少數。就連遠在洛陽的大周天子都派了人過來觀禮。
很顯然,經過幾個月的發酵,這場齊魯兩國的政治聯姻已經轟動中原。孟子的親友故舊,列國名流之家多來相賀。
來賓多了,接待諸事、禮樂服章、典禮儀軌難免會有些許逾製。
逾製的地方多了,就連鮑牧這個禮樂不及格的半吊子外交官都發現了:
這迎親馬車怎麽是四駕的?
侍立新娘的媵妾、女婢是不是有點多?
鼓吹笙簫的禮官的數目……
鮑牧從旁觀禮,大半思緒都集中於此,不過他看那些宗周的天子使者對此都無隻言片語,也就沒有多想。
這些讓賓客中的孔子看的眉頭緊皺,慮及婚事才緩和了麵色。如今的他已經被國君任命為大司寇,他想要恢複君權,但職權卻是半點也無,支持他的人太少了。要不是他為孟子之師,估計早被三桓攆出廟堂了。
旁邊的晏圉倒是沒注意這些,他遠道而來另有旁事待辦,看著盛大的儀禮,暗道:今日應當是行昏禮,並完成共牢合巹之禮,到了明日告廟也就徹底結束了。
一念止,見天邊夕陽已現,二人趕忙將視線投向堂前。隻見一對璧人牽手而來,正是迎親至此的夏諭二人。
賓客們集體行注目禮:
新郎一身華貴青衣,身上並無太多裝飾、玉冠加上一根玉簪束發,飄逸若仙,儀態萬千,贏得賓客一片“有匪君子”的讚歎之聲;新娘著紫服,頭戴婚冠,身姿窈窕,衣袂翩翩,其人本就殊顏麗質、五官精致,精心打扮之下,雖麵戴薄紗依舊顯得眉目如畫,很是驚豔了不少人。
二人身上並無太多珠玉金銀裝飾,渾身衣著簡約卻又不簡單,加之身上自帶一股“仙氣”,讓人移不開眼。
唯一的缺點估計就是新娘的年紀看起來比新郎大上不少,不過畢竟是政治聯姻,齊侯強立的宗女結親孟子,大一些也無妨。君不見,齊衛聯姻,宣薑嫁小叔,三十新婦十二郎啊……
夏諭牽著薑雅纖細的手,身上緩緩散發“氣勢”,行至堂中,默默聽著禮官演禮,再牽引著新娘按照事先排練好的禮儀完成流程。
婚禮雖流程繁瑣複雜,不過有孟子這個當世“禮儀大家”全程帶妹闖關,薑雅完成的也很流暢得體。
而且夏諭還特地加一項流程,在他的事先吩咐下,待周禮規定的禮儀完成後便有侍者托舉著漆盤來到新人麵前。
觀禮賓客皆不知其意,夏諭卻是和薑雅相視一笑,從漆盤上拿起二人事先剪好的頭發,再以紅繩係在一起。
“結發為夫妻。”
“恩愛兩不移。”
夫妻結發的習俗最早在秦漢,如今夏諭提前搗鼓出來二次加工,看起來效果也很不錯。
看那些來賓中年輕男女的反應就知道了。這些人雖不知什麽是浪漫,什麽撒狗糧,但是一想到自己日後成婚也可以當著來客的麵“海誓山盟”,嘴角便不自覺的勾起。
這一習俗估計很快就會火遍列國,而最先吃螃蟹的人,孟子的名聲提升是必然的。甚至到了日後大封神仙的後五朝,夏諭覺得自己很可能憑此混個月老的身後名。
~~~~~
夜色深了,孟氏私宮仍是燈火不熄,無數君子、卿大夫在此狂歡,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熱鬧不絕。
與此同時,婚房之內。
一天繁瑣的禮儀典章下來,一對新人略感疲憊,但一切還未結束。
禮官們已經在房中準備好了筵席,夏諭與薑雅相對而坐,四名媵妾侍立在側,不敢稍有逾越。
二人還需完成共牢合巹之禮,既共牢而食,交杯合巹酒。
“共牢”與“合巹酒”,大致就是先祭拜先祖,再一起吃點東西,最後飲交杯酒。
完成這些,四名媵妾撤下筵席,房中隻餘一對新人。
意識到稍後即將發生什麽事的薑雅心中泛起一絲羞澀,麵色微紅的跪坐在原地,雙手交織在大腿上,不時揉搓婚服,顯然心中極不平靜。
這些都被夏諭嘴收入眼中,嘴角一勾,夏諭目光熱切,迎上前去,揭開美人麵上輕紗露出一張明豔麗顏。
慢慢貼近,麵麵相聚之間,夏諭猛得將麗人攔腰抱起,薑雅“啊”的一聲,順勢摟住少年脖子,忍住羞意貼緊身子,在良人耳邊柔聲喃喃道:“初…請夫君憐惜……”
!!!!!!
全身氣血瞬間翻湧,夏諭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經立下的佛萊戈,十六歲再成大成人。
可此情此景,美人如畫,他就是個太監也忍不住了。
不管了!差兩年就差兩年!
夏諭心中一橫。
孟閱隻能當個食言而肥的無信之人了。 好在他夏某人還是個守正重諾的仁人君子。
一念止,夏諭便要與深入坦誠的以物理形式表現愛情,馬不停蹄的抱行美人至床榻之上,褪下鞋襪,俯身貼上鮮紅的雙唇,薑雅麵色羞赧,雙臂環抱摟住夫君脖頸,緩緩閉上美眸羞澀的迴應*******。
二人就這樣囁嚅著吻了許久,直到夏諭將紅唇上的胭脂吃了個幹淨方止。
熱身一場過後,夏諭摟麗人著削肩,將心髒處貼近薑雅秀首,柔聲道:
“夫人,時候不早了,該歇息了”
“嗯~”
“************”
“荒唐~”
“嗯哼……”
屋內逐漸放肆,嬌音惱人,在廂外留守的知書和司琴麵色肉眼可見到羞紅了。到了後半夜,甚至需要二人入內助戰,其中樂趣不足為外人道也……
至於國嫻與高靈兩位小蘿莉早已進入了夢鄉,開童車是要槍斃的。
一夜狂歡,熱鬧繁華過後的往往是無聲的沉寂。
翌日清晨,伴隨著一聲坤叫聲,睡夢中夏諭被侍女強行叫醒,今日他需要領著新婦前往拜訪父母親長、宣告宗廟,拖太遲可不好。這可不是什麽小事,這一套流程完才表示新娘完全融入了孟氏家族。
無奈之下,夏諭隻能拖著疲憊的身子,邁著虛浮的腳步,領著薑雅前往問安告廟。
薑雅倒是神采奕奕,雖是新破瓜,卻無太多不適。更似久旱逢甘霖,臉上滿滿的都是明麗之色,元氣滿滿。
夫妻反差如此之大,受拜禮的南宮泉卻是欣喜不已,這樣看來,她很快就要抱孫子了。
旁邊的宗主孟何忌意有所指的揶揄道:“閱弟,為兄府庫之中尚有不少才……滋補的藥食,稍後我差人送去一些。”
孟何忌本來是想說兩句“戒之在色”之類的話提醒一下好弟弟,但考慮到其人新婚燕爾,而且阿母就在旁邊 ,話臨嘴邊還是改口了。
夏諭不知道自己差點就被迴旋鏢擊中了,此刻他麵上難得顯出幾分感激之色:“多謝兄長厚賜。”
他一夜未眠,以一敵三,火力壓製了一整晚才打穿三才陣。如此高強度高頻率的攻勢,饒是他的身體加強過一次,幾如鐵打,在這般彈藥消耗之下也有幾分遭不住。
現在吃點滋補的藥材怎麽了?他的腿現在還發軟呢……
~~~~~
在郕城一連待了一個多月,走親訪友,遊曆山川,又與來訪的孔子攀談一番,得知其人治政的難處,可夏諭卻不好插手。說到底,孔子想做的是挖三桓、挖他老孟家的牆角,於情於理他都沒法幫,不給孔子使絆子已經仁至義盡了。
期間晏圉來訪並帶來了晏子一封書信。看完其上內容,夏諭心中一動,原因無他,齊侯的刀又收不住了……
五月,夏諭才領著大批人馬、錢糧物資返迴汶上夏城。
此時的夏城地區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民戶已完成春耕,道路儼然,田畝麥豆長勢喜人。
夏諭納大澤野民充實戶口,減免賦稅,分授田地,建立鄉兵生產隊集中生產,又以近百耕牛低價租借於民。加之大婚之時,夏諭又發下了不少糧布賞賜民眾,助其過冬。
重農事,寬厚重信,善待國野,夏諭一年來的作為都被汶上民眾看在眼中。如此君子主政,日子越來越有盼頭,這些底層民眾的生產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
恰逢夏城要修外郭牆,汶上國野丁壯應者過萬,伐木取石,營建牆垣,加強基建,多有吏員監督其間,城邑周遭一片熱火朝天。
夏諭剛度完蜜月,之後的日子裏一心治政,以最飽滿的狀態投入領地建設之中。
諸務之中,急需處理的是手下吏員人事問題。
汶上官吏多是夏諭從孟氏帶出來的家臣,以蔡計為首。這些人熟悉基本事務,經驗老道,將民務管理的井井有條,夏諭隻需宏觀調控即可。
隻是隨著後來夏諭大興土木、納民於野、編戶齊民……事務逐漸繁重,蔡計等人已有些不夠用。在此情況下,夏諭引入仲巴等本土下吏入局,孔門子弟佐政, 又以崔盧鄭王等人為首建立鄉團分攤基層農事。
先前政務班子草創,民心不附,缺丁少民,一卻事急從權。如今收納了一萬餘野民,汶上戶口豐盛,民相爭附,吏員也積累了治政經驗,局勢趨於穩定,對於人事需要作一次梳理,同時收納部分新鮮血液。
首先是部門改革,汶上之地兩城十鄉,夏諭設戶、邢、兵三司,分管戶稅、邢名、農兵。
將原本兩幫吏員打散分屬三司,三司輔佐官由夏諭派任。
蔡計本就是“老會計”,由其主管戶司,仲巴輔之;子路乃是夏諭心腹,由其兼領兵司,南宮瑩與李棄疾輔之;最後的邢司由夏諭親自管理。
原因無他,魯國向來不以刑事治國,成文的刑法都沒幾部,一切從零開始。而且以他在汶上的聲望,再拿著監督權與執法權才能使法劍高懸、警鍾長鳴,上下各司其職、樂業安居。
夏諭也不打算像商鞅那樣反人類,法網之中亦有人情騰挪的空間。汶上剛剛穩定,禁不起重邢,製律應重養息。
廢肉刑、禁人殉、行寬政、殺人者死、傷人者徒……
法律條文不多,昔日鄭國執政子產鑄邢鼎於鄉校,以法治民。今日夏諭於各鄉民兵訓練場刻碑載法。
又從孔子門徒中抽調一些人組建中下幹部團體,再由各鄉宗老選編鄉老團“陪審”,畢竟是鄉土社會,需要因地製宜。
三司班子組建的同時,夏諭也開始著手提高生產力。曲轅犁、水車灌溉、鐵製農具……前世那些發展農業的好點子他可不會放過。被老子升級了一次cpu,不少前世書本上的圖畫模型都刻在他的腦海中。
要完成這些,首先要升級冶鐵技術,要是以如今那些滿是雜質,一撞就碎的惡金鐵,可擔不起打造農具、兵甲的重擔。其次需要大量的優秀工匠,夏諭就封之時從孟氏帶了不少工匠出來,如今剛好得用。
鼓風機、改良熔爐形狀增加容積,夏諭給這些匠人不少提高爐溫的點子。這些人也沒有讓他失望,堅持不懈、日以繼夜的實驗之下,雜質更少、硬度更高的鐵器被打造了出來。
重賞這些工匠之後,夏諭手下商隊四出,大量貨殖鐵礦石的同時招收工匠,擴大鐵器產量。
有了好鐵,提升了產量,大量兼顧耐用的農具便不再是問題。而且麾下的工匠多了,集思廣益之下很多想法也變成現實。
依圖紙摸索造曲轅犁、改進農具、打造兵戈……
打造水車,利用汶水水力,灌溉農田……
民心可用,試點發展,在民間推廣新式農具……
三司既成,各司其職不逾矩,為政公平,勸課農桑,救濟孤寡……
這一年的汶上日新月異,民皆蔚然,上下奮進。
這一年的膠東,戰火再臨,刀兵四起。
郕城號為大都,乃是孟氏祖地宗廟所在。孟氏於此經營百年,內城外郭秩序井然。
郭區民戶眾多、工商業發達,內城宗廟、官署井井有條,更有一座守衛嚴密的小型宮城,供孟氏嫡係居住,是為孟氏私宮。
四月,這座孟氏私宮幾乎人滿為患,魯國國內大小家族皆列席於此,列國執政卿族遣使來此的有十餘家 ,齊鄭魯衛宋等大國之君遣使來賀的亦不在少數。就連遠在洛陽的大周天子都派了人過來觀禮。
很顯然,經過幾個月的發酵,這場齊魯兩國的政治聯姻已經轟動中原。孟子的親友故舊,列國名流之家多來相賀。
來賓多了,接待諸事、禮樂服章、典禮儀軌難免會有些許逾製。
逾製的地方多了,就連鮑牧這個禮樂不及格的半吊子外交官都發現了:
這迎親馬車怎麽是四駕的?
侍立新娘的媵妾、女婢是不是有點多?
鼓吹笙簫的禮官的數目……
鮑牧從旁觀禮,大半思緒都集中於此,不過他看那些宗周的天子使者對此都無隻言片語,也就沒有多想。
這些讓賓客中的孔子看的眉頭緊皺,慮及婚事才緩和了麵色。如今的他已經被國君任命為大司寇,他想要恢複君權,但職權卻是半點也無,支持他的人太少了。要不是他為孟子之師,估計早被三桓攆出廟堂了。
旁邊的晏圉倒是沒注意這些,他遠道而來另有旁事待辦,看著盛大的儀禮,暗道:今日應當是行昏禮,並完成共牢合巹之禮,到了明日告廟也就徹底結束了。
一念止,見天邊夕陽已現,二人趕忙將視線投向堂前。隻見一對璧人牽手而來,正是迎親至此的夏諭二人。
賓客們集體行注目禮:
新郎一身華貴青衣,身上並無太多裝飾、玉冠加上一根玉簪束發,飄逸若仙,儀態萬千,贏得賓客一片“有匪君子”的讚歎之聲;新娘著紫服,頭戴婚冠,身姿窈窕,衣袂翩翩,其人本就殊顏麗質、五官精致,精心打扮之下,雖麵戴薄紗依舊顯得眉目如畫,很是驚豔了不少人。
二人身上並無太多珠玉金銀裝飾,渾身衣著簡約卻又不簡單,加之身上自帶一股“仙氣”,讓人移不開眼。
唯一的缺點估計就是新娘的年紀看起來比新郎大上不少,不過畢竟是政治聯姻,齊侯強立的宗女結親孟子,大一些也無妨。君不見,齊衛聯姻,宣薑嫁小叔,三十新婦十二郎啊……
夏諭牽著薑雅纖細的手,身上緩緩散發“氣勢”,行至堂中,默默聽著禮官演禮,再牽引著新娘按照事先排練好的禮儀完成流程。
婚禮雖流程繁瑣複雜,不過有孟子這個當世“禮儀大家”全程帶妹闖關,薑雅完成的也很流暢得體。
而且夏諭還特地加一項流程,在他的事先吩咐下,待周禮規定的禮儀完成後便有侍者托舉著漆盤來到新人麵前。
觀禮賓客皆不知其意,夏諭卻是和薑雅相視一笑,從漆盤上拿起二人事先剪好的頭發,再以紅繩係在一起。
“結發為夫妻。”
“恩愛兩不移。”
夫妻結發的習俗最早在秦漢,如今夏諭提前搗鼓出來二次加工,看起來效果也很不錯。
看那些來賓中年輕男女的反應就知道了。這些人雖不知什麽是浪漫,什麽撒狗糧,但是一想到自己日後成婚也可以當著來客的麵“海誓山盟”,嘴角便不自覺的勾起。
這一習俗估計很快就會火遍列國,而最先吃螃蟹的人,孟子的名聲提升是必然的。甚至到了日後大封神仙的後五朝,夏諭覺得自己很可能憑此混個月老的身後名。
~~~~~
夜色深了,孟氏私宮仍是燈火不熄,無數君子、卿大夫在此狂歡,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熱鬧不絕。
與此同時,婚房之內。
一天繁瑣的禮儀典章下來,一對新人略感疲憊,但一切還未結束。
禮官們已經在房中準備好了筵席,夏諭與薑雅相對而坐,四名媵妾侍立在側,不敢稍有逾越。
二人還需完成共牢合巹之禮,既共牢而食,交杯合巹酒。
“共牢”與“合巹酒”,大致就是先祭拜先祖,再一起吃點東西,最後飲交杯酒。
完成這些,四名媵妾撤下筵席,房中隻餘一對新人。
意識到稍後即將發生什麽事的薑雅心中泛起一絲羞澀,麵色微紅的跪坐在原地,雙手交織在大腿上,不時揉搓婚服,顯然心中極不平靜。
這些都被夏諭嘴收入眼中,嘴角一勾,夏諭目光熱切,迎上前去,揭開美人麵上輕紗露出一張明豔麗顏。
慢慢貼近,麵麵相聚之間,夏諭猛得將麗人攔腰抱起,薑雅“啊”的一聲,順勢摟住少年脖子,忍住羞意貼緊身子,在良人耳邊柔聲喃喃道:“初…請夫君憐惜……”
!!!!!!
全身氣血瞬間翻湧,夏諭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經立下的佛萊戈,十六歲再成大成人。
可此情此景,美人如畫,他就是個太監也忍不住了。
不管了!差兩年就差兩年!
夏諭心中一橫。
孟閱隻能當個食言而肥的無信之人了。 好在他夏某人還是個守正重諾的仁人君子。
一念止,夏諭便要與深入坦誠的以物理形式表現愛情,馬不停蹄的抱行美人至床榻之上,褪下鞋襪,俯身貼上鮮紅的雙唇,薑雅麵色羞赧,雙臂環抱摟住夫君脖頸,緩緩閉上美眸羞澀的迴應*******。
二人就這樣囁嚅著吻了許久,直到夏諭將紅唇上的胭脂吃了個幹淨方止。
熱身一場過後,夏諭摟麗人著削肩,將心髒處貼近薑雅秀首,柔聲道:
“夫人,時候不早了,該歇息了”
“嗯~”
“************”
“荒唐~”
“嗯哼……”
屋內逐漸放肆,嬌音惱人,在廂外留守的知書和司琴麵色肉眼可見到羞紅了。到了後半夜,甚至需要二人入內助戰,其中樂趣不足為外人道也……
至於國嫻與高靈兩位小蘿莉早已進入了夢鄉,開童車是要槍斃的。
一夜狂歡,熱鬧繁華過後的往往是無聲的沉寂。
翌日清晨,伴隨著一聲坤叫聲,睡夢中夏諭被侍女強行叫醒,今日他需要領著新婦前往拜訪父母親長、宣告宗廟,拖太遲可不好。這可不是什麽小事,這一套流程完才表示新娘完全融入了孟氏家族。
無奈之下,夏諭隻能拖著疲憊的身子,邁著虛浮的腳步,領著薑雅前往問安告廟。
薑雅倒是神采奕奕,雖是新破瓜,卻無太多不適。更似久旱逢甘霖,臉上滿滿的都是明麗之色,元氣滿滿。
夫妻反差如此之大,受拜禮的南宮泉卻是欣喜不已,這樣看來,她很快就要抱孫子了。
旁邊的宗主孟何忌意有所指的揶揄道:“閱弟,為兄府庫之中尚有不少才……滋補的藥食,稍後我差人送去一些。”
孟何忌本來是想說兩句“戒之在色”之類的話提醒一下好弟弟,但考慮到其人新婚燕爾,而且阿母就在旁邊 ,話臨嘴邊還是改口了。
夏諭不知道自己差點就被迴旋鏢擊中了,此刻他麵上難得顯出幾分感激之色:“多謝兄長厚賜。”
他一夜未眠,以一敵三,火力壓製了一整晚才打穿三才陣。如此高強度高頻率的攻勢,饒是他的身體加強過一次,幾如鐵打,在這般彈藥消耗之下也有幾分遭不住。
現在吃點滋補的藥材怎麽了?他的腿現在還發軟呢……
~~~~~
在郕城一連待了一個多月,走親訪友,遊曆山川,又與來訪的孔子攀談一番,得知其人治政的難處,可夏諭卻不好插手。說到底,孔子想做的是挖三桓、挖他老孟家的牆角,於情於理他都沒法幫,不給孔子使絆子已經仁至義盡了。
期間晏圉來訪並帶來了晏子一封書信。看完其上內容,夏諭心中一動,原因無他,齊侯的刀又收不住了……
五月,夏諭才領著大批人馬、錢糧物資返迴汶上夏城。
此時的夏城地區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民戶已完成春耕,道路儼然,田畝麥豆長勢喜人。
夏諭納大澤野民充實戶口,減免賦稅,分授田地,建立鄉兵生產隊集中生產,又以近百耕牛低價租借於民。加之大婚之時,夏諭又發下了不少糧布賞賜民眾,助其過冬。
重農事,寬厚重信,善待國野,夏諭一年來的作為都被汶上民眾看在眼中。如此君子主政,日子越來越有盼頭,這些底層民眾的生產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
恰逢夏城要修外郭牆,汶上國野丁壯應者過萬,伐木取石,營建牆垣,加強基建,多有吏員監督其間,城邑周遭一片熱火朝天。
夏諭剛度完蜜月,之後的日子裏一心治政,以最飽滿的狀態投入領地建設之中。
諸務之中,急需處理的是手下吏員人事問題。
汶上官吏多是夏諭從孟氏帶出來的家臣,以蔡計為首。這些人熟悉基本事務,經驗老道,將民務管理的井井有條,夏諭隻需宏觀調控即可。
隻是隨著後來夏諭大興土木、納民於野、編戶齊民……事務逐漸繁重,蔡計等人已有些不夠用。在此情況下,夏諭引入仲巴等本土下吏入局,孔門子弟佐政, 又以崔盧鄭王等人為首建立鄉團分攤基層農事。
先前政務班子草創,民心不附,缺丁少民,一卻事急從權。如今收納了一萬餘野民,汶上戶口豐盛,民相爭附,吏員也積累了治政經驗,局勢趨於穩定,對於人事需要作一次梳理,同時收納部分新鮮血液。
首先是部門改革,汶上之地兩城十鄉,夏諭設戶、邢、兵三司,分管戶稅、邢名、農兵。
將原本兩幫吏員打散分屬三司,三司輔佐官由夏諭派任。
蔡計本就是“老會計”,由其主管戶司,仲巴輔之;子路乃是夏諭心腹,由其兼領兵司,南宮瑩與李棄疾輔之;最後的邢司由夏諭親自管理。
原因無他,魯國向來不以刑事治國,成文的刑法都沒幾部,一切從零開始。而且以他在汶上的聲望,再拿著監督權與執法權才能使法劍高懸、警鍾長鳴,上下各司其職、樂業安居。
夏諭也不打算像商鞅那樣反人類,法網之中亦有人情騰挪的空間。汶上剛剛穩定,禁不起重邢,製律應重養息。
廢肉刑、禁人殉、行寬政、殺人者死、傷人者徒……
法律條文不多,昔日鄭國執政子產鑄邢鼎於鄉校,以法治民。今日夏諭於各鄉民兵訓練場刻碑載法。
又從孔子門徒中抽調一些人組建中下幹部團體,再由各鄉宗老選編鄉老團“陪審”,畢竟是鄉土社會,需要因地製宜。
三司班子組建的同時,夏諭也開始著手提高生產力。曲轅犁、水車灌溉、鐵製農具……前世那些發展農業的好點子他可不會放過。被老子升級了一次cpu,不少前世書本上的圖畫模型都刻在他的腦海中。
要完成這些,首先要升級冶鐵技術,要是以如今那些滿是雜質,一撞就碎的惡金鐵,可擔不起打造農具、兵甲的重擔。其次需要大量的優秀工匠,夏諭就封之時從孟氏帶了不少工匠出來,如今剛好得用。
鼓風機、改良熔爐形狀增加容積,夏諭給這些匠人不少提高爐溫的點子。這些人也沒有讓他失望,堅持不懈、日以繼夜的實驗之下,雜質更少、硬度更高的鐵器被打造了出來。
重賞這些工匠之後,夏諭手下商隊四出,大量貨殖鐵礦石的同時招收工匠,擴大鐵器產量。
有了好鐵,提升了產量,大量兼顧耐用的農具便不再是問題。而且麾下的工匠多了,集思廣益之下很多想法也變成現實。
依圖紙摸索造曲轅犁、改進農具、打造兵戈……
打造水車,利用汶水水力,灌溉農田……
民心可用,試點發展,在民間推廣新式農具……
三司既成,各司其職不逾矩,為政公平,勸課農桑,救濟孤寡……
這一年的汶上日新月異,民皆蔚然,上下奮進。
這一年的膠東,戰火再臨,刀兵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