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齊兵犯境
輪迴長生,從請孔聖當家教開始 作者:好像又餓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
四月的春風,輕軟愜意,輕輕吹拂在臉上,令人心曠神怡。
孔子乘著牛車來到瑕邑,街上行人往來,沿街店鋪眾多,這座城邑本就是孟氏私宮,大多數人專為孟氏服務。
孔子感歎著城內的輕鬆氣氛 ,若是在秦晉之國,這種大家族私邑必是管製嚴苛,街道井然。
一路來到孟氏府邸,孔子帶著子路,子路牽著羊羔來到門前。
周禮規定,相見禮:“孤執皮帛,卿執羔,大夫執雁,士執雉,庶人執騖,工商執雞”。大家現在走親訪友必帶禮物,就是這麽來的。
孟貜作為魯國執政上卿,“內閣次輔”,孔子來拜訪自是要帶君主拜禮之下的羔羊的。(我可不是水蛭昂)
孟府門外,夏諭與兄長早早在此等待。
讓孟宗主提前出門相迎,孔子的地位差遠了,在魯國也就老叔孫婼和魯公有這個資格,至於季意如那個“晚輩”,孟貜可不慣著他。
夏諭和孔子是老朋友了,互相寒暄問候,孟何忌表現的舉止有度,行禮互拜問好一套下來不卑不亢,自有一番卿族嫡長的氣度。
打完招唿,在夏諭二人的“引路”下,孔子在庭院內見到了今天的正主——孟貜。
孔子整肅衣襟,迎步上前,孟貜作為主人也迎了上去。
兩人拱手便拜,一套正式繁瑣的禮儀後,孟宗主邀請孔子登堂入室。
在此過程中,夏諭兄弟和子路隻能跟在二人身後,乖乖當個吃瓜群眾。
大堂,孟氏早已經在堂中已布下了酒宴,一共五案五席。
五人分別落座,孔子還未入仕,坐於西邊客席位,子路次之,東邊的孟氏父子按“父兄弟”的順序依次落座。
都在末席的夏諭和子路麵麵相覷,一眼定針。
子路:說好的小廚房單開一席呢?這場麵他已經開始“i can''t breathe anymore.”早知道就不來了。
夏諭:你聽錯了是單加一個席位,我已經盡力了。
時間還早,不急著吃飯,聊天談禮就成了主旋律。
作為主人家的孟宗主率先開口道:“餘久欲見孔子,惜忙於國事。先前令小兒轉達心意,請君一敘。”
孔子也很懂事:“上卿邀在下前往拜會,丘久慕宗主,今有如此機運,丘喜不自禁,故前來登門。”
兩人對圍繞著拜訪理由客氣了幾句,孟貜平靜的麵容上生出一抹笑意,開口直入主題:“何忌和夏愚(主角的字)這些年學習禮樂,雖略有成就,但始終不得精要。孔子善禮樂之名,廣傳於列國,是世上有數的賢者。孟貜厚顏,想請孔子教授小兒禮樂,不知……”
孔子歎了口氣,似乎有些無奈道:“丘弟子眾多,然才能有限,教授弟子已經是分身乏術,無半點空閑。若是強行收下兩位小君子,又不能教授好他們,豈不是誤人子弟嗎?”
“況孟氏乃是姬周宗支,魯國卿族,尋一個長於禮樂的賢人,並不是什麽難事。”
見自己被拒絕,孟某人也是豁出去了,直接揭開傷疤,搬出自己的黑料:
“禮儀是人的根本,沒有禮儀人就立不住。昔日吾同國君訪楚,因貜疏於禮樂,短於禮儀,以至受辱於荊蠻。迴國後,貜奮發圖強,學習禮樂,期數年,終有進益。餘常思此事,未嚐無一日不悔,因吾之故使國家恥於列國,此皆吾之過也……
“吾三十餘歲才有了兩個嫡子,貜望其勿短於禮樂,君子……”
孟宗主聲音越說越小,似乎是沉浸在以前恥辱的記憶裏,整個人情緒低落,說到情深處竟然流出淚來。
這場麵把子路看的是感動不已,感歎孟宗主真是個好父親!為了後嗣的教育問題竟能做到這種地步。對於自身的短處能堂堂正正的麵對,知錯能改,無愧於魯國當世賢者之名。
孟宗主:第一賢者宣傳起來太張揚了,當世有名的賢者就夠了。
夏諭和孟何忌這兩個大孝子也看哭了,紛紛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想到他們以前那樣偏見的看待父親,一陣濃濃的愧疚和不安湧上心頭。
“父親~”
“何忌,閱兒~”
三人涕流滿麵,上演了了一出父慈子孝的戲碼。
作為客人的孔子也不好打斷他們的真情流露。隻能在一旁感歎孟家男兒都是真性情啊,值得相交。
等到三人情緒稍稍平複,孟貜試探道:
“孔子若是教授禮樂分身乏術,可在空閑時至我孟氏教習,孟貜隨時恭候。”
孔子之前也隻是推辭一下,誰知道某人上來就開大招。
人家魯國上卿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他要是還拒絕就是打臉了。孔子他爹當年逃到魯國就是人孟氏收留才闖出個猛將的名聲,他也是從小在孟氏的領地上長大。
再說了 ,這事對他的正麵影響可不是一星半點。隻是教學難度不小,得教好了。
孔子起身邊拜,打了個緝禮,給了孟氏父子三人一個滿意的答複:“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善!”孟宗主很高興。
“拜見夫子。”未來的孟宗主很興奮。
“拜見夫子。”孟氏第二順位繼承人心情複雜,隻能自嘲一句賤人就是矯情。
又是一番兄友弟恭、和順相宜、師生情深的戲碼,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孟貜征求了孔子的意見,拍了拍手,讓內侍、女婢們端上各式美食來,正式開席。
孔子講究:“食不言,寢不語”,可這等宴會怎麽可能安安靜靜,不發一言。
按孟宗主平時的要求,歌舞、樂妓、美婢是樣樣少不了的,喝到盡興時還得吟唱詩歌。就算有夏諭的事先提醒下,樂隊、舞姬依舊被孟貜留了下來。
高雅的古樂、身姿曼妙的美人,孔子也看的津津有味,沒有一絲一毫的不自在。
孟貜對這些歌舞已經習慣了,一張臉平靜的嚇人,隻是目光專注的盯著美人某處,時不時的點頭,顯然他很滿意。
子路可不是什麽初哥,他“結婚證”都領好幾年了。不過這種歌舞他也是第一次見,因而看到認真。
夏諭:鄙人什麽場麵沒見過?不說前世的博覽群書,這輩子歌舞他也看了幾年了,小場麵灑灑水啦。
孟何忌有些興趣,思考著他們兄弟倆就封的時候,能不能一人一隊將老父親的兩隊樂妓全帶走。
孟貜東道主做的相當稱職,時不時和孔子相喝飲酒,又關心幾句小透明子路的事業家庭,讓他不至於受冷落。
再以歌舞佐酒,孟氏的菜肴也是人間美味,難得一嚐,兩位客人都很盡興。
該說孟宗主不愧是魯國有名的宴席“交際花”嗎,對客人確實麵麵俱到。
吃的差不多了,一般情況下接下來就是飯後小遊戲了。
畢竟有兩位長者在,也不好玩的太過。孔子、孟貜單獨留下,顯然有話要說。
夏諭、孟何忌他們三個小輩隻能一邊玩去了。
屋外庭院,就著燈光,投壺、射錢幣一時竟不分勝負。三人互相恭維,你一句魯國神射手,我一句當世養由基的吹捧著。
另一邊,孟貜也向孔子提了兩位嫡子將外出就封的事情,希望孔子在他們出發前多開幾次課。
孔子對此自無不可。
同時孔子對孟貜將二子封於汶陽的安全性表示關心。
孟宗主目光深邃,嘴角卻是微微上揚, 一副故作高深的模樣:“近年來齊魯兩國的交戰之地都不在汶陽。去歲齊侯伐莒小勝,自身損失也不小。豈會連年興兵,伐我魯國?”
“上卿高見。”孔子附和道。
就在孟宗主想繼續人前顯聖,展示眼界的時候,養啟平麵色沉重的小跑了進來,三兩步走到堂中向孟貜躬身行禮。
“何事驚慌?”
“這…”養啟平隱晦的看了孔子一眼,意思很明顯。
孔子也很識趣,他畢竟不是孟氏之人,有些事情還是避著點好,想罷,起身就要告退。
孟貜擺擺手,道:“無妨。”
養啟平想了想,反正此事也瞞不住,遲早國人皆知,也就說出了消息:
“月初,齊將田乞將兵萬餘攻汶陽,汶水以北盡失,榮氏宗主榮平困守汶陽城,遣使前來求救。”
聽完,孟貜沉默了,胸口上下起伏,不知道是不是飲酒的緣故,一張老臉漲的通紅。
孔子消化了這個消息,見主人家臉色不好,以天色漸晚為由辭別。
孟貜擠出一絲笑容:“我送夫子。”
“不必了,上卿國事要緊。”孔子婉拒了孟貜的客套話,趕緊找到子路先行離去了。
見客人已經走遠了,孟貜再也壓製不住怒火,“啪”的一聲把酒樽扔到地上,怒道:“暴齊昏君,呂杵臼連年征戰,不恤民力,齊地百姓苦其久矣!”
他這次丟臉丟大發了!剛裝個幣,下一秒就被打臉了,孔子對他的印象分直接拉滿。
汶陽大半可都是孟氏的領地!
夏諭兄弟二人聽到動靜,疑惑的走了進來,見老父親麵色不悅,都想知道發生了何事。
孟貜無奈,隻能讓養啟平又複述了一遍。
孟何忌聽完很驚訝,倒不是因為齊國大軍來犯,這年頭列國相互攻伐是很正常的事情。魯國體量不小,就算戰事擴大,打到最後最多損失一兩座小城。
十年前季氏家臣費邑宰南蒯發動叛亂,以大城費邑降齊,結果來年齊國就把費邑還給了魯國。與之相比,這場戰爭算不得什麽。
他驚訝的是,月初老爹剛想讓二弟去汶陽就封,還說什麽汶陽很安全,結果齊國立馬就打過來了,這嘴開光了吧?
夏諭聽了也是眉頭微皺,這事對他的影響不小,就封估計是泡湯了。這場戰打完,汶陽姓姬姓薑還不一定呢,一堆準備工作是白做了。
“父親不必為此事動怒,齊魯征戰頻繁,一個汶陽傷不了我孟氏根基。一切來日朝議自有分曉。”夏諭決定先寬慰老父親,其他事情先不急,孟何忌也出聲附和著弟弟,兩人一起安慰著孟貜。
汶陽地區以孟氏和齊國勢力為主,叔孫氏隻占有一小塊。以汶陽的魯西北方位和這個時代消息的傳遞速度,孟氏知道了,最遲明天,叔孫氏也差不多知道了,叔孫氏知道了,離季氏知情也就不遠了。
三桓知道了,群臣也該知道了。
最後的最後,魯公也差不多能知道消息。
快的話,後天朝一定會議論此事。
有了兩兒子的安慰,孟宗主感覺好受多了。之前他是被赤裸裸的打臉,以至於惱羞成怒,緩和了一會以他的養氣功夫,現在已經恢複的差不多了。
隻見孟宗主麵色悲苦,一副悲天憫人的做派:“唉,為父不是因為此事動怒。田乞不過是個黃口小兒,將萬眾又能如何?汶上榮氏紮根汶水南北百年,榮平也算是個允文允武之輩,他隻要依托汶水死守可保汶陽城數月不失。屆時三軍齊至,齊國不戰自退!”
“為父憤怒是因為心疼齊國百姓苦於暴齊苛政!恨那呂杵臼屢興刀兵淩虐生民!齊國黎庶苦啊~”
這話給在場之人聽無語了
孟何忌:………他還是去挖人才吧
夏諭:齊國百姓需要你魯國司空關心?
早知道閉嘴了,這種心理素質還用安慰?浪費感情……
等等。
田乞?田氏?
田氏代齊那個?
…………………………………………
春秋時期的訪客禮儀,宴會禮儀實在太繁瑣了。一些細節是懶不想管了,不然寫的累死,感覺隻要寫的不是太違和過得去就行。
四月的春風,輕軟愜意,輕輕吹拂在臉上,令人心曠神怡。
孔子乘著牛車來到瑕邑,街上行人往來,沿街店鋪眾多,這座城邑本就是孟氏私宮,大多數人專為孟氏服務。
孔子感歎著城內的輕鬆氣氛 ,若是在秦晉之國,這種大家族私邑必是管製嚴苛,街道井然。
一路來到孟氏府邸,孔子帶著子路,子路牽著羊羔來到門前。
周禮規定,相見禮:“孤執皮帛,卿執羔,大夫執雁,士執雉,庶人執騖,工商執雞”。大家現在走親訪友必帶禮物,就是這麽來的。
孟貜作為魯國執政上卿,“內閣次輔”,孔子來拜訪自是要帶君主拜禮之下的羔羊的。(我可不是水蛭昂)
孟府門外,夏諭與兄長早早在此等待。
讓孟宗主提前出門相迎,孔子的地位差遠了,在魯國也就老叔孫婼和魯公有這個資格,至於季意如那個“晚輩”,孟貜可不慣著他。
夏諭和孔子是老朋友了,互相寒暄問候,孟何忌表現的舉止有度,行禮互拜問好一套下來不卑不亢,自有一番卿族嫡長的氣度。
打完招唿,在夏諭二人的“引路”下,孔子在庭院內見到了今天的正主——孟貜。
孔子整肅衣襟,迎步上前,孟貜作為主人也迎了上去。
兩人拱手便拜,一套正式繁瑣的禮儀後,孟宗主邀請孔子登堂入室。
在此過程中,夏諭兄弟和子路隻能跟在二人身後,乖乖當個吃瓜群眾。
大堂,孟氏早已經在堂中已布下了酒宴,一共五案五席。
五人分別落座,孔子還未入仕,坐於西邊客席位,子路次之,東邊的孟氏父子按“父兄弟”的順序依次落座。
都在末席的夏諭和子路麵麵相覷,一眼定針。
子路:說好的小廚房單開一席呢?這場麵他已經開始“i can''t breathe anymore.”早知道就不來了。
夏諭:你聽錯了是單加一個席位,我已經盡力了。
時間還早,不急著吃飯,聊天談禮就成了主旋律。
作為主人家的孟宗主率先開口道:“餘久欲見孔子,惜忙於國事。先前令小兒轉達心意,請君一敘。”
孔子也很懂事:“上卿邀在下前往拜會,丘久慕宗主,今有如此機運,丘喜不自禁,故前來登門。”
兩人對圍繞著拜訪理由客氣了幾句,孟貜平靜的麵容上生出一抹笑意,開口直入主題:“何忌和夏愚(主角的字)這些年學習禮樂,雖略有成就,但始終不得精要。孔子善禮樂之名,廣傳於列國,是世上有數的賢者。孟貜厚顏,想請孔子教授小兒禮樂,不知……”
孔子歎了口氣,似乎有些無奈道:“丘弟子眾多,然才能有限,教授弟子已經是分身乏術,無半點空閑。若是強行收下兩位小君子,又不能教授好他們,豈不是誤人子弟嗎?”
“況孟氏乃是姬周宗支,魯國卿族,尋一個長於禮樂的賢人,並不是什麽難事。”
見自己被拒絕,孟某人也是豁出去了,直接揭開傷疤,搬出自己的黑料:
“禮儀是人的根本,沒有禮儀人就立不住。昔日吾同國君訪楚,因貜疏於禮樂,短於禮儀,以至受辱於荊蠻。迴國後,貜奮發圖強,學習禮樂,期數年,終有進益。餘常思此事,未嚐無一日不悔,因吾之故使國家恥於列國,此皆吾之過也……
“吾三十餘歲才有了兩個嫡子,貜望其勿短於禮樂,君子……”
孟宗主聲音越說越小,似乎是沉浸在以前恥辱的記憶裏,整個人情緒低落,說到情深處竟然流出淚來。
這場麵把子路看的是感動不已,感歎孟宗主真是個好父親!為了後嗣的教育問題竟能做到這種地步。對於自身的短處能堂堂正正的麵對,知錯能改,無愧於魯國當世賢者之名。
孟宗主:第一賢者宣傳起來太張揚了,當世有名的賢者就夠了。
夏諭和孟何忌這兩個大孝子也看哭了,紛紛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想到他們以前那樣偏見的看待父親,一陣濃濃的愧疚和不安湧上心頭。
“父親~”
“何忌,閱兒~”
三人涕流滿麵,上演了了一出父慈子孝的戲碼。
作為客人的孔子也不好打斷他們的真情流露。隻能在一旁感歎孟家男兒都是真性情啊,值得相交。
等到三人情緒稍稍平複,孟貜試探道:
“孔子若是教授禮樂分身乏術,可在空閑時至我孟氏教習,孟貜隨時恭候。”
孔子之前也隻是推辭一下,誰知道某人上來就開大招。
人家魯國上卿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他要是還拒絕就是打臉了。孔子他爹當年逃到魯國就是人孟氏收留才闖出個猛將的名聲,他也是從小在孟氏的領地上長大。
再說了 ,這事對他的正麵影響可不是一星半點。隻是教學難度不小,得教好了。
孔子起身邊拜,打了個緝禮,給了孟氏父子三人一個滿意的答複:“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善!”孟宗主很高興。
“拜見夫子。”未來的孟宗主很興奮。
“拜見夫子。”孟氏第二順位繼承人心情複雜,隻能自嘲一句賤人就是矯情。
又是一番兄友弟恭、和順相宜、師生情深的戲碼,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孟貜征求了孔子的意見,拍了拍手,讓內侍、女婢們端上各式美食來,正式開席。
孔子講究:“食不言,寢不語”,可這等宴會怎麽可能安安靜靜,不發一言。
按孟宗主平時的要求,歌舞、樂妓、美婢是樣樣少不了的,喝到盡興時還得吟唱詩歌。就算有夏諭的事先提醒下,樂隊、舞姬依舊被孟貜留了下來。
高雅的古樂、身姿曼妙的美人,孔子也看的津津有味,沒有一絲一毫的不自在。
孟貜對這些歌舞已經習慣了,一張臉平靜的嚇人,隻是目光專注的盯著美人某處,時不時的點頭,顯然他很滿意。
子路可不是什麽初哥,他“結婚證”都領好幾年了。不過這種歌舞他也是第一次見,因而看到認真。
夏諭:鄙人什麽場麵沒見過?不說前世的博覽群書,這輩子歌舞他也看了幾年了,小場麵灑灑水啦。
孟何忌有些興趣,思考著他們兄弟倆就封的時候,能不能一人一隊將老父親的兩隊樂妓全帶走。
孟貜東道主做的相當稱職,時不時和孔子相喝飲酒,又關心幾句小透明子路的事業家庭,讓他不至於受冷落。
再以歌舞佐酒,孟氏的菜肴也是人間美味,難得一嚐,兩位客人都很盡興。
該說孟宗主不愧是魯國有名的宴席“交際花”嗎,對客人確實麵麵俱到。
吃的差不多了,一般情況下接下來就是飯後小遊戲了。
畢竟有兩位長者在,也不好玩的太過。孔子、孟貜單獨留下,顯然有話要說。
夏諭、孟何忌他們三個小輩隻能一邊玩去了。
屋外庭院,就著燈光,投壺、射錢幣一時竟不分勝負。三人互相恭維,你一句魯國神射手,我一句當世養由基的吹捧著。
另一邊,孟貜也向孔子提了兩位嫡子將外出就封的事情,希望孔子在他們出發前多開幾次課。
孔子對此自無不可。
同時孔子對孟貜將二子封於汶陽的安全性表示關心。
孟宗主目光深邃,嘴角卻是微微上揚, 一副故作高深的模樣:“近年來齊魯兩國的交戰之地都不在汶陽。去歲齊侯伐莒小勝,自身損失也不小。豈會連年興兵,伐我魯國?”
“上卿高見。”孔子附和道。
就在孟宗主想繼續人前顯聖,展示眼界的時候,養啟平麵色沉重的小跑了進來,三兩步走到堂中向孟貜躬身行禮。
“何事驚慌?”
“這…”養啟平隱晦的看了孔子一眼,意思很明顯。
孔子也很識趣,他畢竟不是孟氏之人,有些事情還是避著點好,想罷,起身就要告退。
孟貜擺擺手,道:“無妨。”
養啟平想了想,反正此事也瞞不住,遲早國人皆知,也就說出了消息:
“月初,齊將田乞將兵萬餘攻汶陽,汶水以北盡失,榮氏宗主榮平困守汶陽城,遣使前來求救。”
聽完,孟貜沉默了,胸口上下起伏,不知道是不是飲酒的緣故,一張老臉漲的通紅。
孔子消化了這個消息,見主人家臉色不好,以天色漸晚為由辭別。
孟貜擠出一絲笑容:“我送夫子。”
“不必了,上卿國事要緊。”孔子婉拒了孟貜的客套話,趕緊找到子路先行離去了。
見客人已經走遠了,孟貜再也壓製不住怒火,“啪”的一聲把酒樽扔到地上,怒道:“暴齊昏君,呂杵臼連年征戰,不恤民力,齊地百姓苦其久矣!”
他這次丟臉丟大發了!剛裝個幣,下一秒就被打臉了,孔子對他的印象分直接拉滿。
汶陽大半可都是孟氏的領地!
夏諭兄弟二人聽到動靜,疑惑的走了進來,見老父親麵色不悅,都想知道發生了何事。
孟貜無奈,隻能讓養啟平又複述了一遍。
孟何忌聽完很驚訝,倒不是因為齊國大軍來犯,這年頭列國相互攻伐是很正常的事情。魯國體量不小,就算戰事擴大,打到最後最多損失一兩座小城。
十年前季氏家臣費邑宰南蒯發動叛亂,以大城費邑降齊,結果來年齊國就把費邑還給了魯國。與之相比,這場戰爭算不得什麽。
他驚訝的是,月初老爹剛想讓二弟去汶陽就封,還說什麽汶陽很安全,結果齊國立馬就打過來了,這嘴開光了吧?
夏諭聽了也是眉頭微皺,這事對他的影響不小,就封估計是泡湯了。這場戰打完,汶陽姓姬姓薑還不一定呢,一堆準備工作是白做了。
“父親不必為此事動怒,齊魯征戰頻繁,一個汶陽傷不了我孟氏根基。一切來日朝議自有分曉。”夏諭決定先寬慰老父親,其他事情先不急,孟何忌也出聲附和著弟弟,兩人一起安慰著孟貜。
汶陽地區以孟氏和齊國勢力為主,叔孫氏隻占有一小塊。以汶陽的魯西北方位和這個時代消息的傳遞速度,孟氏知道了,最遲明天,叔孫氏也差不多知道了,叔孫氏知道了,離季氏知情也就不遠了。
三桓知道了,群臣也該知道了。
最後的最後,魯公也差不多能知道消息。
快的話,後天朝一定會議論此事。
有了兩兒子的安慰,孟宗主感覺好受多了。之前他是被赤裸裸的打臉,以至於惱羞成怒,緩和了一會以他的養氣功夫,現在已經恢複的差不多了。
隻見孟宗主麵色悲苦,一副悲天憫人的做派:“唉,為父不是因為此事動怒。田乞不過是個黃口小兒,將萬眾又能如何?汶上榮氏紮根汶水南北百年,榮平也算是個允文允武之輩,他隻要依托汶水死守可保汶陽城數月不失。屆時三軍齊至,齊國不戰自退!”
“為父憤怒是因為心疼齊國百姓苦於暴齊苛政!恨那呂杵臼屢興刀兵淩虐生民!齊國黎庶苦啊~”
這話給在場之人聽無語了
孟何忌:………他還是去挖人才吧
夏諭:齊國百姓需要你魯國司空關心?
早知道閉嘴了,這種心理素質還用安慰?浪費感情……
等等。
田乞?田氏?
田氏代齊那個?
…………………………………………
春秋時期的訪客禮儀,宴會禮儀實在太繁瑣了。一些細節是懶不想管了,不然寫的累死,感覺隻要寫的不是太違和過得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