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到了#】


    【新年之際,家家戶戶都要貼“福”字,並且還要倒著貼,福倒了,寓意“福到了”。


    但這並不是現代的獨創。


    並不是隻有我們現代人才玩這些諧音梗,古人玩的比我們花多了。


    清代小說《紅樓夢》中,運用大量人名諧音。


    唐宋詩人,也愛在詩詞中運用諧音。


    更早在先秦時期的《詩經·國風·召南·摽有梅》中,用“梅”諧音“媒”,表示姑娘督促小夥子早點找媒人提親。


    還有諸多歇後語:小蔥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外甥打燈籠——照舅(舊),等等。


    此外,民間笑話、民間故事、相聲、謎語、對聯等都存在大量的諧音用法。


    “福到了”的具體起源已經不可考,或許來源於某位古人的靈機一動。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福到了的三則故事。


    請注意:是故事,非事實,甚至連野史都談不上。


    咱們倒著講。


    第一則來源於清代。


    說是:恭親王府某年的春節前夕,管家按例寫了幾個“福”字,貼於庫房和王府大門上。


    有位家奴竟將“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福晉十分氣惱。


    大管家慌忙下跪陳述:“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此乃吉慶之兆。”


    恭親王福晉一聽,心想:“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福到(倒)了”。


    遂打賞管家跟家奴錢財。


    後來,倒貼“福”字的風俗由達官府第傳入巷陌人家,貼過後都願過往行人或頑童們念上幾句:“福到了!福到了!”】


    【不過這則並不廣為熟知。


    第二則知道的人要更多一些,同樣來源於清代。


    說是:在慈禧太後垂簾聽政的時候,有一年春節,慈禧傳旨,叫翰林院寫對子。


    寫好以後,給慈禧看,她看了很不高興,說:“對子寫了不少,怎麽沒有‘福’字?”


    翰林趕忙寫了一大堆“福”字,拿給慈禧看。


    慈禧見“福”字擺在眼前,就麵帶笑容說:“很好,很好。”


    她挨個兒看,發現有個“福”字寫得太潦草,就拿在手裏反複端詳,自言自語地說:“嗯,這個字雖寫得潦草,還合規矩,行吧。”


    看完之後,慈禧就叫太監李蓮英拿去和小太監們一起貼了。


    恰巧就在寫的特別潦草的“福”字上出了差錯,張貼時,太監沒看清倒正,把“福”字倒貼上了,當晚也沒人發現。


    第二天正好讓慈禧看見了,就責問太監李蓮英,為啥把“福”字倒貼上?


    李蓮英怕事情鬧大了牽連著自己,急忙跪倒在地:“老佛爺息怒,老佛爺息怒。”


    然後哆哆嗦嗦地解釋道:“這‘福’字倒貼,是大吉大利,福字貼倒了,就是福……福到了的意思。”


    “自從老佛爺執掌朝綱以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海升平,萬民樂業……”


    李蓮英這麽一編,把慈禧太後都說樂了。


    這事從宮裏就流傳到民間,有些百姓就開始把福字倒貼上,福到了,就吉利。】


    【不過慈禧身上的故事,沒有一萬,也有八千,當個故事聽就行。】


    【第三則來源於明代。


    說是:有一年,具體是哪一年,故事也沒說。


    反正就是有一年,朱元璋以“福”字為暗記,準備殺人。


    咱也不明白,皇帝殺人還需要什麽暗記?


    咱也不知道,朱元璋為什麽要殺人?


    當然,目前還有一個版本說是:有一年元宵節,有個好事者在大燈籠上畫了個大腳女人,還寫著“淮西大腳女人”。


    還行,至少有理由了。


    不過,咱就是說:這在古代,辱罵當朝皇後,還需要用“福”字標記,去暗殺嗎?


    老朱這皇帝當的太憋屈了。


    這哪是皇帝啊?分明是刺客聯盟的頭頭。


    不過不重要哈,接著故事講:


    馬皇後為了消除這場災難,下令全城百姓必須在天明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雖然家家戶戶都貼了“福”字,然而,有一戶人家不識字,竟然將“福”字貼倒了。


    第二天,朱元璋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


    朱元璋聽了稟報後大怒,立即命令軍隊把那家滿門抄斬。


    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妙,忙對朱元璋解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


    朱元璋一聽覺得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


    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所以現在明白為什麽說這些都是故事,連野史都談不上了吧?


    比如最後一則:老朱殺人是需要用福字標記,偷偷摸摸的殺。


    馬皇後求情的手段,是讓家家戶戶都貼福字。


    這劇情,越看越熟悉。】


    . . . . . .


    評論區:


    〖那萬一朱元璋真把全部寫福的都殺了,那馬皇後不就炸了?〗


    〖所以編野史也是需要文化的。〗


    〖慈禧的故事才是真的野,美食、金銀財寶……好多好多,真假難辨。〗


    大明,應天府。


    “咱服了,咱是真的服了。”


    朱標三人剛跨過門檻,就見朱元璋背著手來迴踱步,皂靴碾得地磚咯咯作響。


    “娘,爹又怎麽了?”


    “這事雖然離譜,但一看就是假,況且本質上不是在誇娘嗎?”


    “爹怎麽成這個樣子?”


    馬皇後捂嘴偷笑一聲,頓了頓,才開始解釋道:“你爹是氣這故事和滿清沾邊。”


    “而且還是兩個。”


    朱元璋忽然掃見藍玉縮在殿角,便出聲問道:“有事?”


    “陛……”藍玉喉頭一滾,福如心至,突然換了個稱唿:“上位,俺是來認錯的。”


    朱元璋冷哼一聲:“是去太醫院的事吧?”


    藍玉心裏一驚,嘴裏連句利索話都說出來:“陛……上……不是……我……您?”


    沒當皇帝之前,朱元璋教育藍玉,和如今教育朱棣的方式是一樣的,一鞭腿踢了上去。


    這次也不例外,藍玉雖然痛的齜牙咧嘴,但是心裏一口氣鬆了下來。


    這感覺,和十多年前一模一樣。


    若不是大腿隱隱作痛,藍玉都快笑出聲來。


    上位又踢俺了,俺還是自己人。


    “咱未來殺功臣,或許有冤枉的,但你是死的真不冤。”


    聽著朱元璋掏心掏肺的話語,藍玉喜悅之情陡然而轉,麵露委屈之色。


    憑啥啊?


    怎麽別人都是冤枉的,我就是活該?


    “你還不服氣?”老朱厲聲罵道:“動你的豬腦子想想!”


    “誰敢把太醫院為天家診斷的事傳出去?”


    “即便真有人膽大包天,又有誰有能力在一夜之間,讓所有在京官員都知曉?”


    “上位,是您……”


    藍玉喉頭腥甜,想起昨夜府中幕僚的諫言,突然通體生寒,連忙跪地請罪。


    “還不算太傻!”


    朱元璋示意藍玉起身:“咱本來想釣條大魚,沒想到,上鉤的是你這頭蠢驢。”


    藍玉被朱元璋罵的沒脾氣,連連請罪。


    “滾吧,咱看見你就心煩。”


    藍玉行禮,轉身告退,又聽朱元璋說道:“算了,留下一起看天幕吧。”


    “標兒,去把常氏和大孫一起帶來,就當家宴了。”


    聞言,藍玉傻笑起來,正要往殿角銅鶴旁蹭,忽聞朱元璋笑罵道:


    “哪有家宴還讓人站著的?”


    “自己找位置坐,還要咱請你不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刷視頻:震驚古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光山色與人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光山色與人親並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