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丈母娘家的女婿#】
【新年將至,假如你迴到家鄉,在村口看著一個衣著光鮮但麵生的人,蹲著看狗。
如果見到一個陌生男人在村裏瞎晃悠,聽不懂方言,見麵隻會傻笑著遞煙。
有時候他們還會蹲在菜地裏,有時候會看著雞跑來跑去,有時候他們還會和路邊的小孩聊天。
請不要懷疑他們是偷狗賊,也不要懷疑他們是人販子,他們也是來拜年的女婿。
這群外地女婿,平時宣稱很怕狗,去了丈母娘家,卻跟狗成了好朋友。
擼擼狗、摸摸牛、田間地頭淨瞎走。
插插手、再逗逗狗,住上一天就想走。
踢踢樹、塌踏土,來迴踱步,默默數。
數完螞蟻、數磚頭,數完磚頭、數樹葉。
門口的樹葉一共九百六十七片,其中六十五片有點發黃。
吃飯時聽不懂別人說什麽,又不能隨便下桌,隻能硬撐著傻樂,吃菜隻盯著最近的幾盤菜。
不管是什麽電話,哪怕是詐騙,隻要鈴聲響起,馬上接通,任何電話能聊得依依不舍。
借口到門外一站,就能站到手機沒電。
因為在屋外無論無聊到何種地步,也不至於尷尬。
外地女婿最怕與嶽父兩人獨坐在家,為了緩解尷尬,得時不時說句話。
“這屋頂真高。”
“這牆可真牆。”
“這狗可真狗。”】
評論區:
〖坐在屋內,但凡來個詐騙電話,都得說兩句謝謝。〗
〖那年我雙手插兜,沒有朋友,和丈母娘家的公雞玩了一下午,產生了深厚的友誼,但第二天,我的雞兄就登上了餐桌。〗
〖各位還得練,我已經可以在丈母娘家裏隨便躺了。〗
〖這都是新女婿,老女婿大年三十已經坐莊了。〗
〖老姑爺已經在坐莊了,新姑爺還在傻傻分煙。〗
〖有弟玩弟,無弟玩狗,無弟無狗,村頭遊走。〗
〖原來我姐夫找我玩,是因為我家沒狗?〗
〖單身狗也是狗。〗
〖狗知新婿,我每次去都帶個骨頭,它可喜歡我了。〗
〖第一年走的時候,最舍不得我的,就是丈母娘家的狗。〗
〖女婿這麽尷尬,那你們想過嫁過去的姑娘嗎?〗
〖我老婆嫁給我後,我們就沒在我爸媽那裏過過一個年,每年都是我去她家。〗
〖老丈人:小夥子結婚沒?
小夥子:沒…沒呢,你呢?〗
〖家門口的菜地我已經數了快一星期了。〗
〖老女婿狀態:沙發一歪,等上菜,兩杯下肚,橫起來。〗
〖我買了兩百塊錢的二踢腳讓我老公去田裏放著玩,還特意叮囑他,不要放井裏給人家炸壞井,不要往雞鴨鵝窩裏放,不要炸小狗的飯盆,橋洞裏也不能放,然後他出去不到一小時,村委會的給我打電話讓我家賠省道旁邊的警示牌,你以為我老公就是外地女婿了?不,他在這個村土生土長!〗
〖新女婿還在幹活,老女婿已經開始坐莊了,當年我爸和我舅舅姨夫玩牌,愣是把娶我媽的彩禮和辦酒席的錢全贏迴來了。〗
〖去女朋友農村老家,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女朋友不在身邊就沒有安全感。〗
〖我嶽父家瓦房一共有3682塊磚,其中有72塊是斷磚。〗
〖結婚第二年,已經沒給老丈人帶東西了,走的時候老丈人還給我了一條煙。〗
〖我老公剛結婚時,坐沙發上進來一個人一起身,現在進門就躺炕。〗
〖新女婿剛開始都緊張,但成了老女婿之後,都是吃喝完了還要拿點東西走。〗
〖那叫拿嗎?那是我不要他硬塞!〗
〖第一次去丈母娘家,一上午給她家狗逮出四五個吸血蟲,指甲縫也讓我摳幹淨了。〗
〖結婚十年基本上去丈母娘都是:東西一放,圍裙一戴,開始掌勺。〗
〖我老公一開始活幹的特別利索,現在腳都是放茶幾上嘚瑟。〗
〖我老公第一次陪我迴娘家過年,就把把家裏電線全部重新裝了一遍,壞了的洗衣機也修好了,關鍵他的電工還隻是看抖音學的。〗
〖中午我爸米沒煮熟,三個女婿:一個八年的老女婿,一個馬上轉正的新女婿,還有一個人正在考驗期的準女婿,三個人一聲不吭吃完了飯,直到丈母娘盛飯才發現米沒熟,然後連忙煮了麵,三個人又說已經吃飽了。〗
〖大女婿:這肯定是老丈人對他倆的考驗!
新女婿:馬上轉正,不說話就不會犯錯!
準女婿:我忍,別說用這個考驗我,就是米裏麵摻沙子,我也能吃幾碗!〗
〖女婿們:懂了,這是考驗我們呢,飯不能吃軟的,男人就要硬起來!迴去告訴我媽,我不是孬種!今天就是釘子我也得嚼了!〗
〖女婿:今天就是煮的屎!我也要閉著眼睛吃完!〗
〖我帶我老公迴家,人家都以為我嫁了個啞巴。〗
〖因為少說少錯。〗
〖不說就不會不錯,多說就多錯。〗
〖言之有理,不錯不錯。〗
〖剛結婚的時候我對象對我爸老客氣了,茶葉都買八十一兩的,現在買六十的,他說你爸也喝不明白。〗
“有這麽尷尬嗎?”
“幫老丈人幹幹活,聊聊莊稼收成,聊聊村裏的閑事,不是挺有話題的嗎?”
崇禎帝如是說道。
作為皇帝,很難想象到普通百姓的家長裏短。
即便是皇後的父親,說破大天也是天子的臣民。
出於禮法,會用尊稱,也可以免於對皇帝行禮。
但如果國丈恰好有官職,在朝堂之上,仍然是要對天子行禮的。
公是公,私是私。
崇禎帝代入自己的視角,沒覺得和老丈人相處自己會尷尬,尷尬的反而是老丈人。
若非是皇後親生父親,早抄家了。
“大伴,讓皇後帶上太子迴娘家一趟,再帶……”
崇禎帝咬咬牙:“帶一萬兩給朕那嶽丈!”
“朕過兩日會號召大臣捐錢捐物。”
“讓朕這嶽丈做個表率,以他的名義捐個一萬兩。”
崇禎帝知自己丈人貪財吝嗇,想讓他出錢不亞於要他的命。
既然如此,索性朕給他一萬兩,既不需要他出錢,還白得一美名。
自己這嶽丈,總不會再鬧出什麽幺蛾子吧?
群臣知道這錢是朕給的又能如何?
貪財吝嗇的國丈都捐一萬,其他人三千五千,一百兩百多少得捐點吧?
【新年將至,假如你迴到家鄉,在村口看著一個衣著光鮮但麵生的人,蹲著看狗。
如果見到一個陌生男人在村裏瞎晃悠,聽不懂方言,見麵隻會傻笑著遞煙。
有時候他們還會蹲在菜地裏,有時候會看著雞跑來跑去,有時候他們還會和路邊的小孩聊天。
請不要懷疑他們是偷狗賊,也不要懷疑他們是人販子,他們也是來拜年的女婿。
這群外地女婿,平時宣稱很怕狗,去了丈母娘家,卻跟狗成了好朋友。
擼擼狗、摸摸牛、田間地頭淨瞎走。
插插手、再逗逗狗,住上一天就想走。
踢踢樹、塌踏土,來迴踱步,默默數。
數完螞蟻、數磚頭,數完磚頭、數樹葉。
門口的樹葉一共九百六十七片,其中六十五片有點發黃。
吃飯時聽不懂別人說什麽,又不能隨便下桌,隻能硬撐著傻樂,吃菜隻盯著最近的幾盤菜。
不管是什麽電話,哪怕是詐騙,隻要鈴聲響起,馬上接通,任何電話能聊得依依不舍。
借口到門外一站,就能站到手機沒電。
因為在屋外無論無聊到何種地步,也不至於尷尬。
外地女婿最怕與嶽父兩人獨坐在家,為了緩解尷尬,得時不時說句話。
“這屋頂真高。”
“這牆可真牆。”
“這狗可真狗。”】
評論區:
〖坐在屋內,但凡來個詐騙電話,都得說兩句謝謝。〗
〖那年我雙手插兜,沒有朋友,和丈母娘家的公雞玩了一下午,產生了深厚的友誼,但第二天,我的雞兄就登上了餐桌。〗
〖各位還得練,我已經可以在丈母娘家裏隨便躺了。〗
〖這都是新女婿,老女婿大年三十已經坐莊了。〗
〖老姑爺已經在坐莊了,新姑爺還在傻傻分煙。〗
〖有弟玩弟,無弟玩狗,無弟無狗,村頭遊走。〗
〖原來我姐夫找我玩,是因為我家沒狗?〗
〖單身狗也是狗。〗
〖狗知新婿,我每次去都帶個骨頭,它可喜歡我了。〗
〖第一年走的時候,最舍不得我的,就是丈母娘家的狗。〗
〖女婿這麽尷尬,那你們想過嫁過去的姑娘嗎?〗
〖我老婆嫁給我後,我們就沒在我爸媽那裏過過一個年,每年都是我去她家。〗
〖老丈人:小夥子結婚沒?
小夥子:沒…沒呢,你呢?〗
〖家門口的菜地我已經數了快一星期了。〗
〖老女婿狀態:沙發一歪,等上菜,兩杯下肚,橫起來。〗
〖我買了兩百塊錢的二踢腳讓我老公去田裏放著玩,還特意叮囑他,不要放井裏給人家炸壞井,不要往雞鴨鵝窩裏放,不要炸小狗的飯盆,橋洞裏也不能放,然後他出去不到一小時,村委會的給我打電話讓我家賠省道旁邊的警示牌,你以為我老公就是外地女婿了?不,他在這個村土生土長!〗
〖新女婿還在幹活,老女婿已經開始坐莊了,當年我爸和我舅舅姨夫玩牌,愣是把娶我媽的彩禮和辦酒席的錢全贏迴來了。〗
〖去女朋友農村老家,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女朋友不在身邊就沒有安全感。〗
〖我嶽父家瓦房一共有3682塊磚,其中有72塊是斷磚。〗
〖結婚第二年,已經沒給老丈人帶東西了,走的時候老丈人還給我了一條煙。〗
〖我老公剛結婚時,坐沙發上進來一個人一起身,現在進門就躺炕。〗
〖新女婿剛開始都緊張,但成了老女婿之後,都是吃喝完了還要拿點東西走。〗
〖那叫拿嗎?那是我不要他硬塞!〗
〖第一次去丈母娘家,一上午給她家狗逮出四五個吸血蟲,指甲縫也讓我摳幹淨了。〗
〖結婚十年基本上去丈母娘都是:東西一放,圍裙一戴,開始掌勺。〗
〖我老公一開始活幹的特別利索,現在腳都是放茶幾上嘚瑟。〗
〖我老公第一次陪我迴娘家過年,就把把家裏電線全部重新裝了一遍,壞了的洗衣機也修好了,關鍵他的電工還隻是看抖音學的。〗
〖中午我爸米沒煮熟,三個女婿:一個八年的老女婿,一個馬上轉正的新女婿,還有一個人正在考驗期的準女婿,三個人一聲不吭吃完了飯,直到丈母娘盛飯才發現米沒熟,然後連忙煮了麵,三個人又說已經吃飽了。〗
〖大女婿:這肯定是老丈人對他倆的考驗!
新女婿:馬上轉正,不說話就不會犯錯!
準女婿:我忍,別說用這個考驗我,就是米裏麵摻沙子,我也能吃幾碗!〗
〖女婿們:懂了,這是考驗我們呢,飯不能吃軟的,男人就要硬起來!迴去告訴我媽,我不是孬種!今天就是釘子我也得嚼了!〗
〖女婿:今天就是煮的屎!我也要閉著眼睛吃完!〗
〖我帶我老公迴家,人家都以為我嫁了個啞巴。〗
〖因為少說少錯。〗
〖不說就不會不錯,多說就多錯。〗
〖言之有理,不錯不錯。〗
〖剛結婚的時候我對象對我爸老客氣了,茶葉都買八十一兩的,現在買六十的,他說你爸也喝不明白。〗
“有這麽尷尬嗎?”
“幫老丈人幹幹活,聊聊莊稼收成,聊聊村裏的閑事,不是挺有話題的嗎?”
崇禎帝如是說道。
作為皇帝,很難想象到普通百姓的家長裏短。
即便是皇後的父親,說破大天也是天子的臣民。
出於禮法,會用尊稱,也可以免於對皇帝行禮。
但如果國丈恰好有官職,在朝堂之上,仍然是要對天子行禮的。
公是公,私是私。
崇禎帝代入自己的視角,沒覺得和老丈人相處自己會尷尬,尷尬的反而是老丈人。
若非是皇後親生父親,早抄家了。
“大伴,讓皇後帶上太子迴娘家一趟,再帶……”
崇禎帝咬咬牙:“帶一萬兩給朕那嶽丈!”
“朕過兩日會號召大臣捐錢捐物。”
“讓朕這嶽丈做個表率,以他的名義捐個一萬兩。”
崇禎帝知自己丈人貪財吝嗇,想讓他出錢不亞於要他的命。
既然如此,索性朕給他一萬兩,既不需要他出錢,還白得一美名。
自己這嶽丈,總不會再鬧出什麽幺蛾子吧?
群臣知道這錢是朕給的又能如何?
貪財吝嗇的國丈都捐一萬,其他人三千五千,一百兩百多少得捐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