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書籍再次被審核,前麵所有的近代劇情全都要刪減,更新略慢。
大明,北京城外。
姚廣孝順著朱棣的眼神望去。
金承武正在為朱高熾準備餌料。
“旁人不可幫忙,屬於違規。”
漢王:“違規直接判輸。”
太子:“之前未曾說過。”
老和尚:“折中,太子扣一條魚。”
大胖:……一條魚都沒釣上,反而先欠一條?
“哈哈,老大,你輸定了。”
漢王爺不懂釣魚,感覺有魚咬鉤,直接猛的一提。
魚雖小,卻也算一條。
老和尚:“金承武,過來這邊,皇室釣魚大賽,你在哪裏湊什麽熱鬧?”
近到前來,朱棣指著天幕問道:
“你說,倭人可不可恨?”
“可恨。”
“該如何做?”
“屠滅。”
“包括普通民眾?”
“雞犬不留,寸草不生。”
金承武本以為能得到朱棣的誇讚,卻不想迎來劈頭蓋臉地喝罵:“你是想讓大明士兵都變成嗜血的禽獸?”
“臣不敢……”金承武跪在地上,不停磕頭請罪,形如搗蒜。
河邊長滿了綠油油的青草,青草下是些不大不小的鵝卵石與碎石子。
金承武沒有等來永樂帝的繼續怒罵,亦沒有等來一句平身。
滿頭鮮血的金承武知道,自己一定要給個說法。
“臣有一言,還請大皇帝聽之。”
“講。”
“朝鮮後人搶奪天國之物,不忠不孝。”
“如今之人是他們的祖先,人人生而有罪。”
“然大皇帝體恤百姓,允他們殺人贖罪。”
“殺人?”
“殺賊,殺牲畜。”
“殺多少?”
“十個倭人可抵後人之罪,再有十個倭人可抵自身之罪。”
“商君之法?”
“臣不敢玷汙商君之名。”
“你夠狠……”
金承武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皇帝誇一個人狠可不是什麽好詞,正要繼續磕頭求饒,又聽永樂帝接著說道:“但也很聰明。”
“別磕了,跪著就行。”
【#三千年前的請假條#】
【殷墟博物館有一片刻有甲骨文的龜甲。
經過專家破譯,左側刻的字是:“己卜子其疫弜往學。”
其中‘弜’通‘勿’。
全句翻譯成大白話,大概是:“我生病了,能不能不去上學?”
當然也有翻譯為:“我病的很嚴重,是否還能去上學?”
第一種翻譯類似請假條,第二種翻譯顯示出生病的人很愛學習。
而大多數網友,選擇認同第一種。
左側刻的字為:“庚卜子心疾亡延。”
翻譯出來大概是:王子的心髒不太舒服。
並且經過多年研究,許多學者認為該片龜甲中的‘子’是商王武丁與婦好之子。
亦是古代典籍中記載的‘孝己。’
即甲骨文中常見的‘小王。’】
評論區:
〖為什麽都覺得第一種對?〗
〖因為大家讀書時候都是一個樣,請假的理由都差不多。〗
〖工作的人也一樣,不是病假就是事假,在我口中,我哥已經結了三次婚,我姐生了七個娃。〗
〖我上學時候,最常見的請假理由就是感冒,如果成功就在家裏玩,如果不成功,去學校就睡,別問,問就是感冒沒精神。〗
〖我有朋友更狠,半夜偷偷起來衝涼水澡,不蓋被子,把自己冷發燒。〗
〖大可不必,裝咳嗽就行,衝冷水澡太折磨人了。〗
〖充分說明了請假是一種優秀的生存習慣,老祖宗之所以發展到了我們,請假這種美德行為是不可或缺的。〗
〖每請一次假,地球上就少了一隻烏龜。〗
〖所以聖杯真是個偉大的發明,救了不少烏龜。〗
〖原來不想上學,是遠古的基因決定的。〗
〖遺傳了4000多年。〗
〖天氣越來冷,現在遲到的同學越來越多,希望家長克服一下。〗
〖其實,起不來的還是那波人。〗
〖以前上學自己早起,現在娃上學還是自己早起,這學不是白上了嗎?〗
北宋,川蜀。
“為什麽不愛上學呢?”
“讀書識字就可以去參加考試,做官啊。”
“我要有這機會,腿斷了,我都要爬著去。”
許狗兒,大名許犬。
出生時身體不好,專門取了個賤名,因為賤名好養活。
有次去市集,父親聽人說讀書人管狗兒又叫犬,覺得犬比狗兒文雅多了,遂改名。
“太陽還沒落山,就做起夢了?”
同村的老漢調笑道:“踏踏實實種地,不然交了租子,可就要餓死了。”
“三叔公,您說我們辛辛苦苦種地,一年到頭,一刻也沒有停歇,空了還在家裏幫婆娘織布,怎麽到年尾了,連口肉都吃不上?”
‘天府’最早用於形容秦都鹹陽所在的關中平原。
隨著秦以巴蜀為基地滅齊伐楚,經曆了首輪開發。
到了西漢時,進一步開發,巴蜀大地繁榮興盛。
這‘天府’之名又歸了巴蜀,在《三國誌·諸葛孔明傳》中稱: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成都平原沃野千裏,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但這些似乎和許狗兒沒有多大關係。
三叔公似乎不太想討論這個話題,長歎一口氣站起身來,扛起鋤頭就要往地裏去。
淳化四年,川蜀大旱。
“三叔公,坐著看會兒天幕吧。”
“去地裏有什麽用,您是能挖口井出來嗎?”
“興許天幕還會放食物視頻,我們也好畫餅充饑。”
三叔公愣了愣:“你這哪學的?”
許狗兒一指天幕,努努嘴唇:“喏。”
“一日比一日熱,今年怕是要餓死不少人。”
“狗兒,你想說什麽?”
“想去博一博。”
“你還有婆娘和娃兒!”
“就是因為有她們,才想去博一博,不博,她們都要餓死。”
“要去投王小波,是嗎?”
許狗兒重重的點了點頭。
三叔公有些後悔,最近不該讓狗兒去市集的。
川蜀很大卻又很少,農村封閉卻又開放。
王小波殺官造反的事隨著商人的來往,半個川蜀皆知。
兄弟幾人要麽沒後代,要麽早夭,許家就剩這一根獨苗。
“我若是不準你去呢?”
“那我就不去,然後一家人活生生餓死。”
……
汴梁。
“後人解釋錯了,應當是第二種解釋。”
趙光義向呂蒙正問道:“朕說的可對?”
呂蒙正是個好捧哏,笑道:“官家博學多才,說的自然是對的。”
“祖己若是身體好,這商王之位可輪不到祖庚。”
《史記·殷本紀》記載了祖己之事,還有孔雀鳴鼎的典故。
“是啊,就像我那可憐的皇兄”,趙光義聲音越發冰冷:“他若是身體好一點,這皇位也輪不到我,是嗎?”
“臣萬不敢有此念。”
呂蒙正冷汗直冒,說著就要行大禮請罪,趙光義起身扶住。
“朕和你開玩笑呢。”
“怎麽不笑,是朕的玩笑不好笑嗎?”
“哈……哈哈……哈哈,好笑。”
“是玩笑好笑,還是朕好笑?”
呂蒙正的宦海生涯幾經起伏,今年李昉被罷免宰相,又被宋太宗啟用。
本以為是個天大的喜事,誰知天幕出現之後,趙官家像變了個人。
以前禮賢下士,尊重文臣的趙官家不見了。
趙官家大笑兩聲:“哈哈,朕還是在和你開玩笑。”
“別愣著了,坐下議事吧。”
大明,北京城外。
姚廣孝順著朱棣的眼神望去。
金承武正在為朱高熾準備餌料。
“旁人不可幫忙,屬於違規。”
漢王:“違規直接判輸。”
太子:“之前未曾說過。”
老和尚:“折中,太子扣一條魚。”
大胖:……一條魚都沒釣上,反而先欠一條?
“哈哈,老大,你輸定了。”
漢王爺不懂釣魚,感覺有魚咬鉤,直接猛的一提。
魚雖小,卻也算一條。
老和尚:“金承武,過來這邊,皇室釣魚大賽,你在哪裏湊什麽熱鬧?”
近到前來,朱棣指著天幕問道:
“你說,倭人可不可恨?”
“可恨。”
“該如何做?”
“屠滅。”
“包括普通民眾?”
“雞犬不留,寸草不生。”
金承武本以為能得到朱棣的誇讚,卻不想迎來劈頭蓋臉地喝罵:“你是想讓大明士兵都變成嗜血的禽獸?”
“臣不敢……”金承武跪在地上,不停磕頭請罪,形如搗蒜。
河邊長滿了綠油油的青草,青草下是些不大不小的鵝卵石與碎石子。
金承武沒有等來永樂帝的繼續怒罵,亦沒有等來一句平身。
滿頭鮮血的金承武知道,自己一定要給個說法。
“臣有一言,還請大皇帝聽之。”
“講。”
“朝鮮後人搶奪天國之物,不忠不孝。”
“如今之人是他們的祖先,人人生而有罪。”
“然大皇帝體恤百姓,允他們殺人贖罪。”
“殺人?”
“殺賊,殺牲畜。”
“殺多少?”
“十個倭人可抵後人之罪,再有十個倭人可抵自身之罪。”
“商君之法?”
“臣不敢玷汙商君之名。”
“你夠狠……”
金承武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皇帝誇一個人狠可不是什麽好詞,正要繼續磕頭求饒,又聽永樂帝接著說道:“但也很聰明。”
“別磕了,跪著就行。”
【#三千年前的請假條#】
【殷墟博物館有一片刻有甲骨文的龜甲。
經過專家破譯,左側刻的字是:“己卜子其疫弜往學。”
其中‘弜’通‘勿’。
全句翻譯成大白話,大概是:“我生病了,能不能不去上學?”
當然也有翻譯為:“我病的很嚴重,是否還能去上學?”
第一種翻譯類似請假條,第二種翻譯顯示出生病的人很愛學習。
而大多數網友,選擇認同第一種。
左側刻的字為:“庚卜子心疾亡延。”
翻譯出來大概是:王子的心髒不太舒服。
並且經過多年研究,許多學者認為該片龜甲中的‘子’是商王武丁與婦好之子。
亦是古代典籍中記載的‘孝己。’
即甲骨文中常見的‘小王。’】
評論區:
〖為什麽都覺得第一種對?〗
〖因為大家讀書時候都是一個樣,請假的理由都差不多。〗
〖工作的人也一樣,不是病假就是事假,在我口中,我哥已經結了三次婚,我姐生了七個娃。〗
〖我上學時候,最常見的請假理由就是感冒,如果成功就在家裏玩,如果不成功,去學校就睡,別問,問就是感冒沒精神。〗
〖我有朋友更狠,半夜偷偷起來衝涼水澡,不蓋被子,把自己冷發燒。〗
〖大可不必,裝咳嗽就行,衝冷水澡太折磨人了。〗
〖充分說明了請假是一種優秀的生存習慣,老祖宗之所以發展到了我們,請假這種美德行為是不可或缺的。〗
〖每請一次假,地球上就少了一隻烏龜。〗
〖所以聖杯真是個偉大的發明,救了不少烏龜。〗
〖原來不想上學,是遠古的基因決定的。〗
〖遺傳了4000多年。〗
〖天氣越來冷,現在遲到的同學越來越多,希望家長克服一下。〗
〖其實,起不來的還是那波人。〗
〖以前上學自己早起,現在娃上學還是自己早起,這學不是白上了嗎?〗
北宋,川蜀。
“為什麽不愛上學呢?”
“讀書識字就可以去參加考試,做官啊。”
“我要有這機會,腿斷了,我都要爬著去。”
許狗兒,大名許犬。
出生時身體不好,專門取了個賤名,因為賤名好養活。
有次去市集,父親聽人說讀書人管狗兒又叫犬,覺得犬比狗兒文雅多了,遂改名。
“太陽還沒落山,就做起夢了?”
同村的老漢調笑道:“踏踏實實種地,不然交了租子,可就要餓死了。”
“三叔公,您說我們辛辛苦苦種地,一年到頭,一刻也沒有停歇,空了還在家裏幫婆娘織布,怎麽到年尾了,連口肉都吃不上?”
‘天府’最早用於形容秦都鹹陽所在的關中平原。
隨著秦以巴蜀為基地滅齊伐楚,經曆了首輪開發。
到了西漢時,進一步開發,巴蜀大地繁榮興盛。
這‘天府’之名又歸了巴蜀,在《三國誌·諸葛孔明傳》中稱: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成都平原沃野千裏,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但這些似乎和許狗兒沒有多大關係。
三叔公似乎不太想討論這個話題,長歎一口氣站起身來,扛起鋤頭就要往地裏去。
淳化四年,川蜀大旱。
“三叔公,坐著看會兒天幕吧。”
“去地裏有什麽用,您是能挖口井出來嗎?”
“興許天幕還會放食物視頻,我們也好畫餅充饑。”
三叔公愣了愣:“你這哪學的?”
許狗兒一指天幕,努努嘴唇:“喏。”
“一日比一日熱,今年怕是要餓死不少人。”
“狗兒,你想說什麽?”
“想去博一博。”
“你還有婆娘和娃兒!”
“就是因為有她們,才想去博一博,不博,她們都要餓死。”
“要去投王小波,是嗎?”
許狗兒重重的點了點頭。
三叔公有些後悔,最近不該讓狗兒去市集的。
川蜀很大卻又很少,農村封閉卻又開放。
王小波殺官造反的事隨著商人的來往,半個川蜀皆知。
兄弟幾人要麽沒後代,要麽早夭,許家就剩這一根獨苗。
“我若是不準你去呢?”
“那我就不去,然後一家人活生生餓死。”
……
汴梁。
“後人解釋錯了,應當是第二種解釋。”
趙光義向呂蒙正問道:“朕說的可對?”
呂蒙正是個好捧哏,笑道:“官家博學多才,說的自然是對的。”
“祖己若是身體好,這商王之位可輪不到祖庚。”
《史記·殷本紀》記載了祖己之事,還有孔雀鳴鼎的典故。
“是啊,就像我那可憐的皇兄”,趙光義聲音越發冰冷:“他若是身體好一點,這皇位也輪不到我,是嗎?”
“臣萬不敢有此念。”
呂蒙正冷汗直冒,說著就要行大禮請罪,趙光義起身扶住。
“朕和你開玩笑呢。”
“怎麽不笑,是朕的玩笑不好笑嗎?”
“哈……哈哈……哈哈,好笑。”
“是玩笑好笑,還是朕好笑?”
呂蒙正的宦海生涯幾經起伏,今年李昉被罷免宰相,又被宋太宗啟用。
本以為是個天大的喜事,誰知天幕出現之後,趙官家像變了個人。
以前禮賢下士,尊重文臣的趙官家不見了。
趙官家大笑兩聲:“哈哈,朕還是在和你開玩笑。”
“別愣著了,坐下議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