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有趣的巧合。】


    大秦。


    “終於講迴曆史了。”始皇心裏默默祈禱:仙人在上,朕願用二世皇帝的壽命換大秦滅國的原因。


    二世皇帝,鹹陽城。


    “陛下,且看這是馬還是鹿?”趙高笑眯眯的盯著胡亥。


    胡亥:“阿嚏……”


    趙高:“陛下可是偶染……”


    “阿嚏……”


    “阿嚏……”


    趙高不由得心驚,胡亥該不會和我玩扮豬吃虎,三年不飛、一鳴驚人的套路吧?


    【韓趙魏三家分晉, 魏蜀吳三國又歸於晉!


    春秋時期韓、趙、魏三家將晉國瓜分,三國末期魏蜀吳三家又被晉國統一。】


    曹操:知道了,知道了,司馬家已經滅族了。


    【秦朝和隋朝兩個大一統王朝都隻曆二世而亡!


    秦朝大改革二世亡,漢隨秦製迎來了四百年大漢。


    隋朝大改革二世亡,唐隨隋製迎來了三百年大唐。】


    ……


    “大改革,難道真的要行分封才能保住大秦基業?”始皇小聲嘀咕道,“可後世也是行郡縣啊。”


    “難道郡國並行?”


    隋朝。


    “大改革?”楊堅盤算著自己應該也沒進行多大的改革吧……


    “三省六部?”,可這不過是承襲魏晉南北朝,無非形成定製而已。


    “科舉?”,可朕也隻是收歸部分權利,貴族可以世襲,舉薦的權利仍然給了他們。


    “總不能是大索貌閱、清查隱戶吧?”,說不通啊,曆朝曆代都在幹。


    ……


    【諸葛亮和漢獻帝劉協同年出生同年去世!


    漢獻帝劉協和諸葛亮都出生於公元181年,都在234年五月去世,二人一個為真龍一個為臥龍。】


    [野史:其實諸葛亮就是漢獻帝,許都裏的是假的,劉協早就跑出來了。]


    “嗯……?”劉備都有些起懷疑了,“該不會是真的吧?”


    眾人皆是來迴打量著諸葛亮,天幕評論又添了一把火。


    ……


    [劉備托孤時候為什麽對諸葛亮說:“若阿鬥不可輔,則君自取。”,是因為劉備早就知道諸葛亮是漢獻帝假扮的。]


    “嗯!”劉備瞪大雙眼。


    諸葛亮不停思索,不應該啊,這種野史也有人信?


    “軍師,你也給咱封個侯成不?”


    “和二哥一樣,封個亭侯就可以。”


    公安縣廳內一陣雞飛狗跳。


    “呔,二弟不要拉我,我弄死他。”


    “呔,軍師不要拉我,我和大哥一起教育三弟。”


    許都城內。


    劉協多希望天幕說的是真的,隻要能逃離牢籠,莫說是去給皇叔做軍師,便是做一農家子也足矣。


    劉協雖未言語,不過夫妻一體,其中意思伏壽也明白,抓著夫君雙手摩挲了一番說道:“陛下且安心,曹賊不敢做弑君之事,隻盼皇叔此次……”


    唉,雖是言猶未盡,個中深意劉協自是懂的,天幕曾明言曆史上皇叔敗了,若此世皇叔奮發圖強勝了,二人如何相處?


    “侄兒禪讓給叔叔,說出去豈不是貽笑大方,總該想個萬全之策。”


    夫妻二人滿麵愁容,魏王曹丕也是心急如焚,連忙找來老臣詢問真假。


    “魏王,天子是真的。”


    “真的是真的?”


    “真的,比黃金還真。”


    “真的嗎?”


    不怪曹丕心急如焚,如今的天下雖談不上人心思漢,但司馬懿現在是殺不得也留不得。


    前線戰事糜爛,若殺司馬懿誰能擋諸葛村夫?


    若留司馬懿,他會不會前線倒戈,一路殺進鄴城?


    更莫要遑論後世對諸葛亮是發自內心的喜愛,若是某一天講解起諸葛亮,人心思不思漢不知道,但肯定喜迎諸葛。


    ……


    【隋煬帝楊廣矯詔賜死了兄長楊勇,1000多年後開發商楊勇又在揚州挖開了隋煬帝楊廣的墓。】


    隋朝。


    楊勇的心情堪稱過山車,剛聽到二世而亡之時還想著自己無非好色一點,當皇帝好色怎麽就亡了國呢?


    楊勇掐了一把大腿就跪了下來,哭哭啼啼的說道:“還請父皇母後為兒臣做主。”


    反觀楊廣隻是行禮作揖解釋起來:“許是兒臣推行科舉……”


    楊廣扭頭看向群臣冷哼一聲接著說道:“觸動了各位朝臣的利益,他們喜迎表弟唐公了吧?”


    且不論楊廣後期如何,前期能裝成賢明之人,瞞天過海沒讓任何人發現,這一份偽裝術,常人就難以企及。


    楊堅也納悶,就算廣兒是裝的,能裝這麽久也非常人所能及也,再看看此時兄弟二人的表現,是個人都覺得廣兒比勇兒好,怎麽當皇帝之後就學胡亥二世而亡呢?


    【李唐王朝是被一個姓朱的所滅,而朱明王朝又是被一個姓李的所滅。】


    崇禎年間。


    “闖王李自成。”一身補丁龍服的崇禎帝知道了,可知道了又有什麽辦法?


    “沒錢,沒糧。”


    “大伴,朕若是封李自成為王,他會停下嗎?”


    王承恩很想寬慰皇帝兩句,可現實……


    “唉,陛下,當年楚霸王也封了劉邦為漢中王。”


    陝西。


    “額怎麽沒想到這點,額可是李唐後人啊。”


    造反的口號又改了:“迎唐皇,唐皇來了不納糧。”


    若不是被手下狗頭軍師勸阻,說不得現在李自成就要黃袍加身,自稱大唐天可汗陛下。


    ……


    【北宋和南宋都是九位皇帝,北宋的九位皇帝除了宋太祖都是宋太宗一脈,而南宋九位皇帝除了宋高宗都是宋太祖一脈。】


    汴梁皇城內,再次響起驢叫聲。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重八為十六,明朝正好16位皇帝!】


    朱元璋來迴踱步:“妹子,咱現在改名還來得及嗎?”


    馬皇後橫了明天子一眼,努努嘴道:“要不改名重十萬,傳二十萬代?”


    話語到這裏寂然無聲,但朱元璋幾乎可以想象出來馬皇後心裏所想,反倒使得明天子嘴角苦意更多,隻得歎了一聲:“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


    [這個有些牽強,南明不算嗎?]


    [一看你就沒讀過南明史,明朝最激進的粉絲看了南明史都隻能說一句崇禎死了,明朝就亡了。]


    [細嗦,細嗦。]


    [南明史沒病的去看能高血壓,有病的去看能直接氣死,沒有鄭成功和李定國,南明史就是一坨屎。]


    ……


    【清朝入關時是孤兒寡母加攝政王組合,亡國時也是孤兒寡母加攝政王組合。】


    [嘿嘿,還是有點區別,多爾袞和大玉兒雖然真有事,但順治可不是多爾袞親兒子,載灃可真是溥儀親爹。]


    [嘿嘿,多爾袞和孝莊。]


    [嘿嘿。]


    ……


    清朝,乾清門,大臣頭埋的像鴕鳥低頭數著螞蟻,隻聽的一聲:“退朝。”


    眾人擦了擦冷汗連忙退了出去,有不怕事的迴頭瞥了一眼,攝政王拉著太後就往後宮走去,太後麵帶桃紅,攝政王的手猶如靈活的黑蛇一般,從上而進,從下而去。


    “呸,早晚被雷劈,不知羞恥。”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走在旁邊的孫之獬不由的吐了一口老痰:“呸,明亡你不敢死,剃發你不敢死,現在倒想起聖人教誨了?”


    官員一腳踢過去:“哼,老子也比你強。”,不多時,漢人官員打作一團,滿人官員路過也幫忙補了兩腳。


    孫之獬屬於孤臣中的孤臣,漢人不喜,滿人也不喜,皇帝攝政王也不喜,留著他無非因為他對漢人狠,沒事還可以惡心一下心懷明朝的遺臣遺民。


    ……


    [明朝朱重八,大明共十六帝。


    宋朝趙九重,宋共一十八帝。


    清朝十三副鎧甲起家,清共傳十三帝。]


    ……


    [劉邦斬蟒蛇一分為二,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恰巧中間有一個叫王莽的人導致西漢的滅亡 。]


    “嘿嘿,分吧,沒事,大漢可有四百年,還沒算備兒的季漢都有四百年,夠本了。”劉邦思索著下去到底該怎麽和始皇炫耀呢?


    不對,不止始皇,後世的皇帝下來了朕也要炫耀一下,嘿嘿。


    [咱就說漢獻帝投胎的時候,是不是一條真龍被分了兩半,所以才一個成了漢獻帝,一個成了諸葛亮,這倆人要捏在一起的話,這大漢是不是就重新興起了?]


    看到這條評論,曹丕學司馬家弑君的心都有了。


    [東吳為什麽背盟偷襲季漢,因為你劉邦背刺我項羽,讓我無顏麵對江東父老,所以我江東父老背刺你劉備沒問題吧 ?]


    [有些牽強,不過我隻想說一句今晚閃擊江東鼠輩,有人一起嗎?]


    [大漢正統,四川人集合,閃擊江東。]


    [大唐正統,陝西人集合,閃擊江東。]


    [大明正統,安徽人集合,閃擊江東。]


    [那個說大明正統的,南京也算江東,你幹嘛?]


    [我不管,我就要閃擊江東,項羽一人讓江東之名響徹華夏成為勇猛的稱謂,可孫權和呂蒙讓我們成了江東鼠輩,我要去孫權墓前放張遼畫像,我氣死他。]


    [哈哈,呂蒙更慘,有人出錢在他家鄉立他的雕像,第二天就被家鄉人推倒砸爛了,家鄉人都不認,哈哈哈哈。]


    東吳,還沒被打成孫十萬的孫權倒是沒啥反應,隻是思考著自己將來被張遼打的很慘?


    話分兩頭,呂蒙可就慘了,一口老血噴出,倒地不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刷視頻:震驚古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光山色與人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光山色與人親並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