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先生微微一怔,眼神中閃過一絲落寞,他緩緩地搖了搖頭:“的確,在下十多年前機緣巧合下來到右地,承蒙殿下關照,這些年一直在此地生活,早已將這裏視為家,也有了自己的妻兒。”
果然如此!甘平心中暗想。
通過這幾次的交談,還有魏先生的言談舉止和相貌差異,他早就察覺到此人並非匈奴人。
他也沉重地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說實話,這段時間住在這裏,我對匈奴人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觀。他們豪爽奔放、重情重義,憨厚淳樸。看到他們如今的境況,我也於心不忍。可是在大秦,我人微言輕,無法改變秦皇的決定,否則也不會在這寒冬臘月,遠離家鄉,來到這異域之地。”
魏先生臉上流露出惋惜之情,沉重地說道:“明日一別,待到下次重逢,恐怕我們二人就要在戰場上兵戎相見了,真是世事難料啊!”
說罷,他長歎一口氣,似乎極不情願看到這一幕的發生。
“哦?先生此語何意?莫非殿下欲興兵伐大秦?”甘平佯裝驚異,趕忙追問。
魏先生麵露愧色,苦笑道:“你我一見如故,我也不瞞你,殿下已決意以攻大秦為托詞,與大晉結盟。”
“哈哈。”
話未落音,甘平便縱聲大笑,那笑聲爽朗,仿佛聽到了這世間最大的笑話。
魏先生滿臉狐疑,詫異地看著他,似乎對他的反應頗為不解。
甘平伸手抹去眼角笑出的淚水,邊笑邊喘著氣:“魏先生,若是此事,那在下毫無憂慮。”
“而今右地自身難保,大晉亦被西域諸國虎視眈眈,在此形勢下,爾等何能攻我大秦?”
魏先生瞳孔驟然一縮,深深地凝視著甘平。
對於甘平的才幹,他再次感到驚詫萬分。
“現今唿延闊想必對右地的狀況心知肚明,倘若在下沒有猜錯,龍城不日便會興兵攻伐右地,屆時……”言罷,他意味深長地一笑,不再多言。
魏先生心中暗歎,此番交鋒,自己暫落下風。
甘平所言不假,若是唿延闊果真起兵攻打右地,那麽整個右地將陷入更為艱險的困局。
要知道,戰時糧草消耗之巨,更甚平時。
他沒想到,此人竟對當下局勢如此了解。
“唉,其實現在破破眼前困局的方法,那就是與我們大秦結盟,到時候,不光能破此局,殿下還有反攻之力,統一匈奴,那是指日可待,奈何,殿下為了蠅頭之利,白白葬送這個機會。”甘平非常惋惜的搖了搖頭,言語間,好像右地的結局已經注定了。
“若是大秦願意退一步,我定會力勸殿下促成此事。相信以秦皇的遠見,定不會將目光局限於這些微不足道的牛羊。”魏先生嘴角微微上揚,眼神中透著深意,仿佛在向他傳遞著某種信息。
甘平聽聞,心中暗自一動,他麵不改色地輕輕搖頭:“罷了,為了一雪大晉奪關之恥,在下願意勸諫秦皇一石糧食讓出五頭羊。”
“這已是本人的最大讓步,若殿下仍不滿意,那本人隻能親自返迴秦都,麵呈陛下共商此事。隻是如此一來,山高路遠,恐怕會耽誤殿下的大事。”說完,甘平便靜靜地看著他,不再言語,靜待他的迴應。
魏先生眉頭緊蹙,陷入沉思。一石讓五頭,二十萬石便是百萬頭羊,這已不是小數目。
甘平所言不無道理,如今形勢緊迫,他們實在耽擱不起。
他心中暗歎一聲,眼神中閃過一絲精明,看向甘平,轉而問道:“甘大人覺得,接下來的戰局,右地該如何應對?”
甘平微微一怔,似笑非笑地說道:“此等軍國大事,在下豈敢妄言。”
“嗬嗬。”魏先生輕聲一笑:“今日你我二人開懷暢飲,不過是隨心閑談而已,甘大人無需顧慮。”
“況且,若右地能早日取勝,對大秦而言,亦是好事一樁。”他笑容滿麵,話語中的含意不言而喻。
甘平猶豫片刻,開口道:“罷了,你我一見如故,那在下就鬥膽妄言了,若有不當之處,還望魏先生莫要見怪。”
“甘大人但說無妨,在下願聞其詳。”魏先生鄭重地點了點頭。
甘平稍作思考,整理好思緒後,才不緊不慢地說道:“如今的匈奴已然分裂,雙方都將對方視為心腹大患。”
“唯有消滅對方,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單於。”
“目前,唿延闊已然占據優勢,登上單於之位,依我之見,他必定會趁右地糧草匱乏之機,興兵攻打,從而一舉平定匈奴。”
說到這裏,他略作停頓,稍顯遲疑,繼而又道:“以右地當前的形勢,若能與我大秦成功結盟,自然能夠抵禦龍城的兵馬。”
“而此時,也正是殿下的良機。”
“什麽良機?”他的話音未落,魏先生便迫不及待地追問。
甘平微微一笑,緩緩說道:“殿下隻需不斷散布謠言,宣稱唿延闊篡位奪權,不敬神明,殺父弑母。”
“乘混亂之際,殿下攜帶厚禮潛入龍城,拉攏各大部族,屆時龍城內亂,唿延闊必然分身乏術,勝負已定。”
聽完這番話,魏先生眼中閃過一絲光亮,然而瞬間又被猶豫所掩蓋。
此計精妙無比,隻是不知為何,他心中總感覺甘平似乎別有用心。
一時間,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甘平不再說話,隻是端起爵杯,獨自品味起來。
他剛才的這番話,宛如一輪耀眼的烈日,堂堂正正卻又讓人無法躲避。
什麽是陽謀?
就是明知道我有企圖,卻又不得不聽從。
“甘大人的這一番話,猶如當頭棒喝,令我茅塞頓開,甘大人真是曠世奇才。”魏先生似乎被深深折服,他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
甘平見狀,也急忙起身,迴了一禮:“魏先生過譽了,我隻是旁觀者清,隨口一說罷了,與先生相比,我如螢燭之光,怎敢與皓月爭輝。”
果然如此!甘平心中暗想。
通過這幾次的交談,還有魏先生的言談舉止和相貌差異,他早就察覺到此人並非匈奴人。
他也沉重地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說實話,這段時間住在這裏,我對匈奴人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觀。他們豪爽奔放、重情重義,憨厚淳樸。看到他們如今的境況,我也於心不忍。可是在大秦,我人微言輕,無法改變秦皇的決定,否則也不會在這寒冬臘月,遠離家鄉,來到這異域之地。”
魏先生臉上流露出惋惜之情,沉重地說道:“明日一別,待到下次重逢,恐怕我們二人就要在戰場上兵戎相見了,真是世事難料啊!”
說罷,他長歎一口氣,似乎極不情願看到這一幕的發生。
“哦?先生此語何意?莫非殿下欲興兵伐大秦?”甘平佯裝驚異,趕忙追問。
魏先生麵露愧色,苦笑道:“你我一見如故,我也不瞞你,殿下已決意以攻大秦為托詞,與大晉結盟。”
“哈哈。”
話未落音,甘平便縱聲大笑,那笑聲爽朗,仿佛聽到了這世間最大的笑話。
魏先生滿臉狐疑,詫異地看著他,似乎對他的反應頗為不解。
甘平伸手抹去眼角笑出的淚水,邊笑邊喘著氣:“魏先生,若是此事,那在下毫無憂慮。”
“而今右地自身難保,大晉亦被西域諸國虎視眈眈,在此形勢下,爾等何能攻我大秦?”
魏先生瞳孔驟然一縮,深深地凝視著甘平。
對於甘平的才幹,他再次感到驚詫萬分。
“現今唿延闊想必對右地的狀況心知肚明,倘若在下沒有猜錯,龍城不日便會興兵攻伐右地,屆時……”言罷,他意味深長地一笑,不再多言。
魏先生心中暗歎,此番交鋒,自己暫落下風。
甘平所言不假,若是唿延闊果真起兵攻打右地,那麽整個右地將陷入更為艱險的困局。
要知道,戰時糧草消耗之巨,更甚平時。
他沒想到,此人竟對當下局勢如此了解。
“唉,其實現在破破眼前困局的方法,那就是與我們大秦結盟,到時候,不光能破此局,殿下還有反攻之力,統一匈奴,那是指日可待,奈何,殿下為了蠅頭之利,白白葬送這個機會。”甘平非常惋惜的搖了搖頭,言語間,好像右地的結局已經注定了。
“若是大秦願意退一步,我定會力勸殿下促成此事。相信以秦皇的遠見,定不會將目光局限於這些微不足道的牛羊。”魏先生嘴角微微上揚,眼神中透著深意,仿佛在向他傳遞著某種信息。
甘平聽聞,心中暗自一動,他麵不改色地輕輕搖頭:“罷了,為了一雪大晉奪關之恥,在下願意勸諫秦皇一石糧食讓出五頭羊。”
“這已是本人的最大讓步,若殿下仍不滿意,那本人隻能親自返迴秦都,麵呈陛下共商此事。隻是如此一來,山高路遠,恐怕會耽誤殿下的大事。”說完,甘平便靜靜地看著他,不再言語,靜待他的迴應。
魏先生眉頭緊蹙,陷入沉思。一石讓五頭,二十萬石便是百萬頭羊,這已不是小數目。
甘平所言不無道理,如今形勢緊迫,他們實在耽擱不起。
他心中暗歎一聲,眼神中閃過一絲精明,看向甘平,轉而問道:“甘大人覺得,接下來的戰局,右地該如何應對?”
甘平微微一怔,似笑非笑地說道:“此等軍國大事,在下豈敢妄言。”
“嗬嗬。”魏先生輕聲一笑:“今日你我二人開懷暢飲,不過是隨心閑談而已,甘大人無需顧慮。”
“況且,若右地能早日取勝,對大秦而言,亦是好事一樁。”他笑容滿麵,話語中的含意不言而喻。
甘平猶豫片刻,開口道:“罷了,你我一見如故,那在下就鬥膽妄言了,若有不當之處,還望魏先生莫要見怪。”
“甘大人但說無妨,在下願聞其詳。”魏先生鄭重地點了點頭。
甘平稍作思考,整理好思緒後,才不緊不慢地說道:“如今的匈奴已然分裂,雙方都將對方視為心腹大患。”
“唯有消滅對方,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單於。”
“目前,唿延闊已然占據優勢,登上單於之位,依我之見,他必定會趁右地糧草匱乏之機,興兵攻打,從而一舉平定匈奴。”
說到這裏,他略作停頓,稍顯遲疑,繼而又道:“以右地當前的形勢,若能與我大秦成功結盟,自然能夠抵禦龍城的兵馬。”
“而此時,也正是殿下的良機。”
“什麽良機?”他的話音未落,魏先生便迫不及待地追問。
甘平微微一笑,緩緩說道:“殿下隻需不斷散布謠言,宣稱唿延闊篡位奪權,不敬神明,殺父弑母。”
“乘混亂之際,殿下攜帶厚禮潛入龍城,拉攏各大部族,屆時龍城內亂,唿延闊必然分身乏術,勝負已定。”
聽完這番話,魏先生眼中閃過一絲光亮,然而瞬間又被猶豫所掩蓋。
此計精妙無比,隻是不知為何,他心中總感覺甘平似乎別有用心。
一時間,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甘平不再說話,隻是端起爵杯,獨自品味起來。
他剛才的這番話,宛如一輪耀眼的烈日,堂堂正正卻又讓人無法躲避。
什麽是陽謀?
就是明知道我有企圖,卻又不得不聽從。
“甘大人的這一番話,猶如當頭棒喝,令我茅塞頓開,甘大人真是曠世奇才。”魏先生似乎被深深折服,他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
甘平見狀,也急忙起身,迴了一禮:“魏先生過譽了,我隻是旁觀者清,隨口一說罷了,與先生相比,我如螢燭之光,怎敢與皓月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