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恆聽後不由暗自點頭,這首詩顯示讚美了呂琦,然後表達了兩人今後的願景。
“不行,換個人再來一首,我們才開門。”此時門後刁難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皇弟……”秦肅轉過身來,聳了聳肩,一副愛莫能助的樣子。
“無妨,皇弟還有準備。”秦淮陽胸有成竹地笑了笑,然後再次伸出手從懷裏掏出一摞卷紙,遞到秦恆麵前:“王弟,接下來,有勞你了。”
秦恆看著眼前厚厚的卷紙,嘴角頓時微微一抽。
這可真是未雨綢繆啊!
他接過卷紙翻看了一下,每張紙上都寫著一首詩賦。
他挑了一首相對來說比較不錯的詩,然後示意張龍推他上前。
來到門前,他對著紙上的詩,大聲吟道:“天上瓊花不避秋,今宵織女嫁牽牛,萬人惟待乘鸞出,乞巧齊登明月樓。”
念完,他連忙又說道:“各位姑娘,這下可以了嗎?時候不早了,可不要誤了時辰。”
裏麵沉默了一會,緊接著,才響起一個不情願的清脆聲音。
“行吧,放過你們吧。”
秦恆聞言心裏一鬆。
緊閉的木門終於緩緩打開。
“有勞皇兄和王弟了。”秦淮陽走上前來客套地行了一禮,隨後又道:“走吧,咱們進去。”
幾人跟在秦淮陽的身後進到屋裏,閨房裏布置得很溫馨,到處都是紅色的綢緞和鮮花。
房間裏,還有幾位年輕俏麗的姑娘,正站在一旁。
秦恆注意到,她們裏麵有一個大概十來歲的小姑娘長得特別可愛,她梳著兩個小辮子,正瞪著雙眼,打量著他。
秦恆對著她微微一笑,小姑娘頓時猶如驚慌的兔子一樣,連忙躲到身旁一名女子身後,還不時探著可愛的腦袋,萌萌地看著他的輪椅。
“琦兒……”
床榻上,呂琦身穿一襲華袍紅裝,頭戴精致步搖,襯托出她的高貴和嬌豔。
她端坐在那裏,如同盛開的花朵,散發著迷人的芬芳。
縱然無法瞧見她蓋頭下的絕色容顏,隻一個倩影,卻也是傾城傾國,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殿下,該請王妃上轎了。”禮官走到呆滯的秦淮陽身旁,小聲說道。
秦淮陽迴過神來,微微頷首,看著眼前朦朧迷人的呂琦,他輕移腳步,走到床榻前。“琦兒,你可願意與本王攜手而走。”
呂琦嬌軀一頓,蓋頭下傳來一個細微的聲音:“我願意。”聲音雖小,但是屋裏所有人都聽出那股堅定的決心。
“走吧,我們迴府。”
秦淮陽彎下腰,輕輕地抓住了呂琦滿是汗漬的嫩手。
這一刻,他再次堅定了自己當初的選擇。
他輕輕捏了一下呂琦的玉手,柔聲說道:“不用緊張,有孤在。”
“嗯。”呂琦緊張的心髒,在這一刻,突然平靜下來。
秦恆等人跟在他們兩人身後,慢慢朝著外麵走去。
大堂外,呂奉先夫婦看著出來的眾人,眼中微微泛紅,呂夫人那雙迷人的雙眼,已經通紅落淚。
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心裏縱使萬般不舍,千般放不下,也要麵對這一天。
聽到母親壓抑的哭聲,呂琦身軀一震,一滴淚珠滴到秦淮陽的手背上。
秦淮陽頓感所覺,他抬頭看去,隨即對著呂奉先夫婦真誠說道:“這一生,孤定會與她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會辜負於她,也不會辜負你們。”說著,他微微彎腰,行了一禮。
呂奉先夫婦連忙彎腰迴了一禮,眼神中都流出感激之色。
“殿下,時辰差不多了。”禮官再次上前小聲提醒。
“走吧,等過幾日,孤在帶你迴來。”秦淮陽捏了捏呂琦的嫩手,小聲說道。
“嗯。”呂琦哽咽著應了一聲。
秦淮陽牽著她再次朝著府外走去,身後呂夫人再也控製不住,哭了出來。
來到府外,秦淮陽一路牽著呂琦小心翼翼的來到轎前。
“落轎。”一聲大喝中,鳳轎微下,旁邊一名婢子連忙牽過呂琦,朝著轎裏坐去。
“起轎……”鳳轎在八名強壯侍衛的抬動下,緩緩升起。
轎子前兩名皇室宗親扶著轎杠,在後就是禮官,秦淮陽依舊騎上鮮紅駿馬,走在最前。
一路慢行,原路返迴,終於迴到王府,府前早已經有大量人在此觀望等候。
眾人下馬落車,侍女拿著羽扇,帷幔等物過來,牽引著呂琦走出鳳轎。
秦淮陽此時也落在地上,拉著呂琦的玉手,朝著府內行去。
秦恆和秦肅跟在兩人身後,此刻,府內已經賓客盈門,眾人紛紛行禮祝賀。
在大家祝福聲中,他們走進王府大堂,而此時大堂內高朋雲集,三公九卿皆已在此,秦皇和李蓉也端坐在高座上,笑容滿麵地看著他們。
而秦淮陽的生母,武儷夫人,則坐在一旁,也是激動得雙眼泛紅。
“兒臣參見父皇、母後。”
“參見皇上、皇後。”
秦淮陽不失禮數,先有君臣,再有親情。
“快起來吧。”秦皇欣慰地說道:“今日過後,你便是有家室之人,在內要夫妻和睦,在外要憂國愛民。”
“是父皇,兒臣定當謹記在心,不負父皇厚望。”秦淮陽連忙彎腰說道。
秦皇欣慰的點了點頭:“好了,開始吧!”
“是,陛下。”宗正秦勉從一旁走了出來。
他麵向堂外,表情莊嚴,大聲喊道:“請秦氏先祖降臨。”
所有人表情一凜,下意識彎下腰去,就連秦皇也站了起來,雙手作揖對著堂外。
秦恆也是坐在輪椅上,彎著腰,餘光偷偷打量。
“日吉時良,天地開張,立意焚香,香煙沉沉,神必降臨,香煙曲曲,神必降福……
列位祖公祖妣、眾位尊神,在天不遙、在地不遠。
秦氏三十八孫,淮陽,於弘元二十四年,一月,迎秦後將軍呂奉先之女琦,請秦氏祖妣見之。”
“禮畢。”
秦勉拖著長音大喊。
秦恆隨著眾人坐直身體,剛才這一項,正是成婚的第一步驟,請神禮,下一步就該行沃盥禮。
果然,一位禮官,在一旁開始宣唱:“請譽王、王妃行沃盥禮。”
一隊身穿大紅禮袍的童男童女,各自小心翼翼地端著青銅盥盆走到秦淮陽兩人麵前。
“不行,換個人再來一首,我們才開門。”此時門後刁難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皇弟……”秦肅轉過身來,聳了聳肩,一副愛莫能助的樣子。
“無妨,皇弟還有準備。”秦淮陽胸有成竹地笑了笑,然後再次伸出手從懷裏掏出一摞卷紙,遞到秦恆麵前:“王弟,接下來,有勞你了。”
秦恆看著眼前厚厚的卷紙,嘴角頓時微微一抽。
這可真是未雨綢繆啊!
他接過卷紙翻看了一下,每張紙上都寫著一首詩賦。
他挑了一首相對來說比較不錯的詩,然後示意張龍推他上前。
來到門前,他對著紙上的詩,大聲吟道:“天上瓊花不避秋,今宵織女嫁牽牛,萬人惟待乘鸞出,乞巧齊登明月樓。”
念完,他連忙又說道:“各位姑娘,這下可以了嗎?時候不早了,可不要誤了時辰。”
裏麵沉默了一會,緊接著,才響起一個不情願的清脆聲音。
“行吧,放過你們吧。”
秦恆聞言心裏一鬆。
緊閉的木門終於緩緩打開。
“有勞皇兄和王弟了。”秦淮陽走上前來客套地行了一禮,隨後又道:“走吧,咱們進去。”
幾人跟在秦淮陽的身後進到屋裏,閨房裏布置得很溫馨,到處都是紅色的綢緞和鮮花。
房間裏,還有幾位年輕俏麗的姑娘,正站在一旁。
秦恆注意到,她們裏麵有一個大概十來歲的小姑娘長得特別可愛,她梳著兩個小辮子,正瞪著雙眼,打量著他。
秦恆對著她微微一笑,小姑娘頓時猶如驚慌的兔子一樣,連忙躲到身旁一名女子身後,還不時探著可愛的腦袋,萌萌地看著他的輪椅。
“琦兒……”
床榻上,呂琦身穿一襲華袍紅裝,頭戴精致步搖,襯托出她的高貴和嬌豔。
她端坐在那裏,如同盛開的花朵,散發著迷人的芬芳。
縱然無法瞧見她蓋頭下的絕色容顏,隻一個倩影,卻也是傾城傾國,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殿下,該請王妃上轎了。”禮官走到呆滯的秦淮陽身旁,小聲說道。
秦淮陽迴過神來,微微頷首,看著眼前朦朧迷人的呂琦,他輕移腳步,走到床榻前。“琦兒,你可願意與本王攜手而走。”
呂琦嬌軀一頓,蓋頭下傳來一個細微的聲音:“我願意。”聲音雖小,但是屋裏所有人都聽出那股堅定的決心。
“走吧,我們迴府。”
秦淮陽彎下腰,輕輕地抓住了呂琦滿是汗漬的嫩手。
這一刻,他再次堅定了自己當初的選擇。
他輕輕捏了一下呂琦的玉手,柔聲說道:“不用緊張,有孤在。”
“嗯。”呂琦緊張的心髒,在這一刻,突然平靜下來。
秦恆等人跟在他們兩人身後,慢慢朝著外麵走去。
大堂外,呂奉先夫婦看著出來的眾人,眼中微微泛紅,呂夫人那雙迷人的雙眼,已經通紅落淚。
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心裏縱使萬般不舍,千般放不下,也要麵對這一天。
聽到母親壓抑的哭聲,呂琦身軀一震,一滴淚珠滴到秦淮陽的手背上。
秦淮陽頓感所覺,他抬頭看去,隨即對著呂奉先夫婦真誠說道:“這一生,孤定會與她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會辜負於她,也不會辜負你們。”說著,他微微彎腰,行了一禮。
呂奉先夫婦連忙彎腰迴了一禮,眼神中都流出感激之色。
“殿下,時辰差不多了。”禮官再次上前小聲提醒。
“走吧,等過幾日,孤在帶你迴來。”秦淮陽捏了捏呂琦的嫩手,小聲說道。
“嗯。”呂琦哽咽著應了一聲。
秦淮陽牽著她再次朝著府外走去,身後呂夫人再也控製不住,哭了出來。
來到府外,秦淮陽一路牽著呂琦小心翼翼的來到轎前。
“落轎。”一聲大喝中,鳳轎微下,旁邊一名婢子連忙牽過呂琦,朝著轎裏坐去。
“起轎……”鳳轎在八名強壯侍衛的抬動下,緩緩升起。
轎子前兩名皇室宗親扶著轎杠,在後就是禮官,秦淮陽依舊騎上鮮紅駿馬,走在最前。
一路慢行,原路返迴,終於迴到王府,府前早已經有大量人在此觀望等候。
眾人下馬落車,侍女拿著羽扇,帷幔等物過來,牽引著呂琦走出鳳轎。
秦淮陽此時也落在地上,拉著呂琦的玉手,朝著府內行去。
秦恆和秦肅跟在兩人身後,此刻,府內已經賓客盈門,眾人紛紛行禮祝賀。
在大家祝福聲中,他們走進王府大堂,而此時大堂內高朋雲集,三公九卿皆已在此,秦皇和李蓉也端坐在高座上,笑容滿麵地看著他們。
而秦淮陽的生母,武儷夫人,則坐在一旁,也是激動得雙眼泛紅。
“兒臣參見父皇、母後。”
“參見皇上、皇後。”
秦淮陽不失禮數,先有君臣,再有親情。
“快起來吧。”秦皇欣慰地說道:“今日過後,你便是有家室之人,在內要夫妻和睦,在外要憂國愛民。”
“是父皇,兒臣定當謹記在心,不負父皇厚望。”秦淮陽連忙彎腰說道。
秦皇欣慰的點了點頭:“好了,開始吧!”
“是,陛下。”宗正秦勉從一旁走了出來。
他麵向堂外,表情莊嚴,大聲喊道:“請秦氏先祖降臨。”
所有人表情一凜,下意識彎下腰去,就連秦皇也站了起來,雙手作揖對著堂外。
秦恆也是坐在輪椅上,彎著腰,餘光偷偷打量。
“日吉時良,天地開張,立意焚香,香煙沉沉,神必降臨,香煙曲曲,神必降福……
列位祖公祖妣、眾位尊神,在天不遙、在地不遠。
秦氏三十八孫,淮陽,於弘元二十四年,一月,迎秦後將軍呂奉先之女琦,請秦氏祖妣見之。”
“禮畢。”
秦勉拖著長音大喊。
秦恆隨著眾人坐直身體,剛才這一項,正是成婚的第一步驟,請神禮,下一步就該行沃盥禮。
果然,一位禮官,在一旁開始宣唱:“請譽王、王妃行沃盥禮。”
一隊身穿大紅禮袍的童男童女,各自小心翼翼地端著青銅盥盆走到秦淮陽兩人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