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恆抬頭看去,父皇正一臉慈祥地看著自己,他連忙雙手作揖,彎下腰去。
“兒臣拜見父皇。”
“起來吧,那是什麽東西,竟要帶進宮來?”秦皇看著郎官手裏的洛陽鏟,好奇問道。
迴父皇,此乃兒臣為勘察運河路徑而特製的工具,能更快速精確地探測地下情況。”秦恆坐起身,輕聲解釋道。
“你怎麽這麽憔悴?”此時,秦皇才看清他的樣子,幹裂的嘴唇,布滿血絲的雙眼,還頂著一雙黑眼圈。
秦恆臉上浮現出一絲尷尬,低著頭小聲迴道:“可能是兒臣這幾日,沒休息好吧。”
“你……你就是為了它。”秦皇指著洛陽鏟,又氣又心疼。
秦恆聽著父皇略顯嚴厲的聲音,腦袋頓時一縮,支支吾吾起來:“兒……兒臣,就是看父皇為運河一事憂愁,才想著幫父皇分憂一些。”
“胡鬧,即便如此,你也該愛惜自己的身體,你這樣讓父皇如何安心。”秦皇故作嚴肅,低聲斥責。
秦恆訕訕一笑:“父皇別生氣,兒臣以後不會這樣了。”
說著,他指向洛陽鏟,如獻珍寶般說道:“父皇,讓兒臣為您展示此物的妙用。”
看他這樣,秦皇心裏怎麽也氣不起來,隻能暗歎一聲,問道:“怎麽展示?”
“還請父皇移駕,找個空地,讓兒臣演示一下。”
“行,那就去禦園吧。”
秦皇沒有多言,直接站了起來,對於這個奇怪的東西,他心裏也挺好奇,想看看它是怎麽解決勘測的問題。
眾人一路走到禦園,秦恆環顧四周,銀裝素裹,冬雪尚在枝頭,不遠處的池塘還有著一層薄冰。
說起來,自從出事後,這個地方已經許久未來。
“這裏可以嗎?”秦皇轉過身來,指著旁邊一處空地。
“可以的父皇。”秦恆看了一下地麵,點了點頭。
“好,那就開始吧,讓父皇看看,此物有何妙用。”
說罷,秦皇就站在一旁注目觀看。
秦恆看向王武,點頭示意。
王武沒有多言,直接拎著洛陽鏟走到空地上。
輕車熟路,不斷有土被洛陽鏟帶了出來,不一會,一個半米深的圓洞就出現在眾人眼前。
“可以了。”秦恆看著父皇震驚的表情,心裏一陣滿足。
“諾。”王武嗡聲應道,直接拔出洛陽鏟站在了一旁。
秦皇走上前,探著腦袋看著那個圓洞,嘴裏感慨道:“此物果真奇妙,竟然這麽快就打好了一個深洞。”
他轉頭看向王武手裏的洛陽鏟:“拿來,朕看看。”
“諾。”
王武連忙把洛陽鏟上的土清理了下,雙手平托。
趙甘走上前來接過洛陽鏟,遞了過去。
秦皇伸手拿過,好奇的摸著鏟頭:“恆兒,此物喚何名?”
“迴父皇,此物隻是兒臣突發奇想打造出來的,還沒來得及想名字。”秦恆臉不紅心不跳的迴答。
說著,他看了眼父皇高興的表情,建議道:“要不就叫大秦鏟吧,也象征著我大秦可以鏟平天下。”
“哈哈,好,就叫大秦鏟。”秦皇聞言大笑,砰的一聲把大秦鏟插到地上,頗有一種鏟平天下的霸氣。
獻完圖紙,留下洛陽鏟,秦恆看著父皇迫不及待的表情,就知趣的告退離開。
此後,秦恆的生活重迴平靜,整日在府中撫琴看書。
時光荏苒,冬季已過,春意漸濃。
清晨,旭日東升,微風拂麵。
秦恆在庭院中曬太陽,正欲撫琴,宗侍趙虎走進來。
“啟稟殿下,宮內郎官求見。”
“哦,帶他過來。”秦恆有些好奇,他可是有些日子沒進宮了。
“諾。”
趙虎轉身走了出去,沒一會,他帶著一名郎官走了進來,此人他之前進宮的時候見過幾次。
“拜見孝賢王。”
郎官神色自若,躬身行了一禮。
“有禮了,不知郎官今日來有何要事?”秦恆態度親切,如沐春風,隨和的問道。
這些郎官可都是一些權貴之子,別看此人現在隻是一名郎官,弄不好以後就是一部官員。
郎官可是大秦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
“迴殿下,陛下傳喚。”郎官態度恭敬,依舊彎著腰。
“嗯,不知郎官名諱?”秦恆微微頷首,看此人言談舉止,還有這兩次的接觸,應該頗受父皇看重。
“迴殿下,下官李嚴。”郎官眼中閃過一絲意外,他沒想到秦恆突然問他姓名。
李嚴,姓李的九卿大臣裏倒是有一人,莫非……
“敢問少府大人是郎官何人?”
“正是下官家父。”
果然,此人是李森之子,怪不得能受父皇器重。
秦恆心中頓時明了,嘴角微微上揚,恍然道:“原來是李大人之子,怪不得如此氣宇軒昂,一身才氣。”
“殿下過譽了。”李嚴麵不改色,口中謙虛說道。
“嗬嗬,走吧,不要讓父皇久等了。”秦恆微微一笑,此人既然是李森之子,那還是小心點,要知道李森可是父皇的近臣。
“諾。”
李嚴恭聲應道,隨即側開身子。
趙虎連忙邁著大步跑了出去,秦恆外出,他要去準備一番。
不到半個時辰,秦恆就來到了秦房宮內。
看著龍椅上的秦皇,他彎下腰去恭敬行禮:“兒臣拜見父皇。”
“起來吧。”秦皇揮了下手,殿內的人退了出去,隻留下趙甘和角落裏的史官。
秦恆好奇的看著父皇,不明白什麽事情,竟然這麽莊重。
“今日父皇叫你來,是要告訴你運河已經勘測好了,馬上就要開始動工了。”秦皇一臉笑意的說,這件事等了幾個月,終於開始動工了,他心裏終於能鬆一口氣了。
帝王在位期間,都想做出些豐功偉績,可以名垂千古的事。
同樣,他也不能例外,這條運河要是挖成,那將是他最重要的一件政績。
“恭喜父皇,運河終於可以動工了,不知道這條運河有多長?”秦恆道了聲喜,隨即好奇問道。
“兒臣拜見父皇。”
“起來吧,那是什麽東西,竟要帶進宮來?”秦皇看著郎官手裏的洛陽鏟,好奇問道。
迴父皇,此乃兒臣為勘察運河路徑而特製的工具,能更快速精確地探測地下情況。”秦恆坐起身,輕聲解釋道。
“你怎麽這麽憔悴?”此時,秦皇才看清他的樣子,幹裂的嘴唇,布滿血絲的雙眼,還頂著一雙黑眼圈。
秦恆臉上浮現出一絲尷尬,低著頭小聲迴道:“可能是兒臣這幾日,沒休息好吧。”
“你……你就是為了它。”秦皇指著洛陽鏟,又氣又心疼。
秦恆聽著父皇略顯嚴厲的聲音,腦袋頓時一縮,支支吾吾起來:“兒……兒臣,就是看父皇為運河一事憂愁,才想著幫父皇分憂一些。”
“胡鬧,即便如此,你也該愛惜自己的身體,你這樣讓父皇如何安心。”秦皇故作嚴肅,低聲斥責。
秦恆訕訕一笑:“父皇別生氣,兒臣以後不會這樣了。”
說著,他指向洛陽鏟,如獻珍寶般說道:“父皇,讓兒臣為您展示此物的妙用。”
看他這樣,秦皇心裏怎麽也氣不起來,隻能暗歎一聲,問道:“怎麽展示?”
“還請父皇移駕,找個空地,讓兒臣演示一下。”
“行,那就去禦園吧。”
秦皇沒有多言,直接站了起來,對於這個奇怪的東西,他心裏也挺好奇,想看看它是怎麽解決勘測的問題。
眾人一路走到禦園,秦恆環顧四周,銀裝素裹,冬雪尚在枝頭,不遠處的池塘還有著一層薄冰。
說起來,自從出事後,這個地方已經許久未來。
“這裏可以嗎?”秦皇轉過身來,指著旁邊一處空地。
“可以的父皇。”秦恆看了一下地麵,點了點頭。
“好,那就開始吧,讓父皇看看,此物有何妙用。”
說罷,秦皇就站在一旁注目觀看。
秦恆看向王武,點頭示意。
王武沒有多言,直接拎著洛陽鏟走到空地上。
輕車熟路,不斷有土被洛陽鏟帶了出來,不一會,一個半米深的圓洞就出現在眾人眼前。
“可以了。”秦恆看著父皇震驚的表情,心裏一陣滿足。
“諾。”王武嗡聲應道,直接拔出洛陽鏟站在了一旁。
秦皇走上前,探著腦袋看著那個圓洞,嘴裏感慨道:“此物果真奇妙,竟然這麽快就打好了一個深洞。”
他轉頭看向王武手裏的洛陽鏟:“拿來,朕看看。”
“諾。”
王武連忙把洛陽鏟上的土清理了下,雙手平托。
趙甘走上前來接過洛陽鏟,遞了過去。
秦皇伸手拿過,好奇的摸著鏟頭:“恆兒,此物喚何名?”
“迴父皇,此物隻是兒臣突發奇想打造出來的,還沒來得及想名字。”秦恆臉不紅心不跳的迴答。
說著,他看了眼父皇高興的表情,建議道:“要不就叫大秦鏟吧,也象征著我大秦可以鏟平天下。”
“哈哈,好,就叫大秦鏟。”秦皇聞言大笑,砰的一聲把大秦鏟插到地上,頗有一種鏟平天下的霸氣。
獻完圖紙,留下洛陽鏟,秦恆看著父皇迫不及待的表情,就知趣的告退離開。
此後,秦恆的生活重迴平靜,整日在府中撫琴看書。
時光荏苒,冬季已過,春意漸濃。
清晨,旭日東升,微風拂麵。
秦恆在庭院中曬太陽,正欲撫琴,宗侍趙虎走進來。
“啟稟殿下,宮內郎官求見。”
“哦,帶他過來。”秦恆有些好奇,他可是有些日子沒進宮了。
“諾。”
趙虎轉身走了出去,沒一會,他帶著一名郎官走了進來,此人他之前進宮的時候見過幾次。
“拜見孝賢王。”
郎官神色自若,躬身行了一禮。
“有禮了,不知郎官今日來有何要事?”秦恆態度親切,如沐春風,隨和的問道。
這些郎官可都是一些權貴之子,別看此人現在隻是一名郎官,弄不好以後就是一部官員。
郎官可是大秦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
“迴殿下,陛下傳喚。”郎官態度恭敬,依舊彎著腰。
“嗯,不知郎官名諱?”秦恆微微頷首,看此人言談舉止,還有這兩次的接觸,應該頗受父皇看重。
“迴殿下,下官李嚴。”郎官眼中閃過一絲意外,他沒想到秦恆突然問他姓名。
李嚴,姓李的九卿大臣裏倒是有一人,莫非……
“敢問少府大人是郎官何人?”
“正是下官家父。”
果然,此人是李森之子,怪不得能受父皇器重。
秦恆心中頓時明了,嘴角微微上揚,恍然道:“原來是李大人之子,怪不得如此氣宇軒昂,一身才氣。”
“殿下過譽了。”李嚴麵不改色,口中謙虛說道。
“嗬嗬,走吧,不要讓父皇久等了。”秦恆微微一笑,此人既然是李森之子,那還是小心點,要知道李森可是父皇的近臣。
“諾。”
李嚴恭聲應道,隨即側開身子。
趙虎連忙邁著大步跑了出去,秦恆外出,他要去準備一番。
不到半個時辰,秦恆就來到了秦房宮內。
看著龍椅上的秦皇,他彎下腰去恭敬行禮:“兒臣拜見父皇。”
“起來吧。”秦皇揮了下手,殿內的人退了出去,隻留下趙甘和角落裏的史官。
秦恆好奇的看著父皇,不明白什麽事情,竟然這麽莊重。
“今日父皇叫你來,是要告訴你運河已經勘測好了,馬上就要開始動工了。”秦皇一臉笑意的說,這件事等了幾個月,終於開始動工了,他心裏終於能鬆一口氣了。
帝王在位期間,都想做出些豐功偉績,可以名垂千古的事。
同樣,他也不能例外,這條運河要是挖成,那將是他最重要的一件政績。
“恭喜父皇,運河終於可以動工了,不知道這條運河有多長?”秦恆道了聲喜,隨即好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