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賦稅乃國之根本,而治粟內史年年拖延,顯然才不配位,自古有才者居之,無才者下之。”
“臣認為,王禮其才已不能擔任治粟內史一職。”
李儀雙手作揖,麵色平靜地道。
“荒謬,賦稅年年推延之由,丞相自己心中明了,這與王禮之才有何關聯?”
秦皇大手一揮,不滿道。
最近這些日子,他對李儀的忍耐已經到達了極限。
總是找理由罷免一些官員,安插他自己的親信,弄得現在朝中人心惶惶。
試問當官者,有幾個沒有問題的。
他知道李儀此舉何意,說白了就是讓他還權皇後。
要不是考慮到其他大臣和天下人的感受,他早就下令砍了李儀。
得天下靠武,守天下靠仁。
口誅筆伐不亞於刀劍長戈。
他極力壓下心中怒火,口中淡漠道:“此事,朕要與其他大臣商議一番,畢竟九卿之職,可不是輕易就換的。”
“諾,還望陛下及早下定決論,畢竟冬季將至,用錢糧之處甚多。”李儀恭敬應道,沒有過多逼迫。
畢竟想換下一個九卿大臣,可不是那麽容易的。
哪怕他是當朝丞相。
“趙甘。”
“奴婢在。”
身旁趙甘轉過身來應道。
“傳太子進宮,朕要對其近日所學考校一番。”
秦皇目光緊盯李儀,口中輕喝。
李儀瞳孔驟縮,隨即恢複正常。
“丞相還有事上書嗎?”
“臣沒有。”
李儀深吸一口氣,答道。
“那就退下吧。”
秦皇揮手道。
“諾。”
李儀無奈,隻能暫且退下。
此時他的心裏,有股不妙的感覺。
不到半個時辰,秦勉邁著步伐進到了殿內。
“兒臣拜見父皇。”
“起來吧。”
秦皇淡聲說道。
“謝父皇。”
秦勉小心翼翼站起身來,心裏有些疑惑。
父皇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對自己進行考校了,今日怎麽突然想起來,要考校自己了。
想起在宮外外祖父飽含深意的眼神,不免有些緊張起來。
“父皇今日傳你來,是想看一下你的治國之道。”
秦皇語氣平和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他下意識吞了吞口水,應道:“諾。”
“往年治粟內史收取賦稅,那些氏族都在推延,不知道太子可有解決之法?”
秦皇臉色平靜地看著他,口中輕聲詢問。
秦勉聞言,心頓時提了起來,這件事可不是第一次發生,往年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然而,每年都沒有好的辦法解決。
那些氏族各個把錢財看得比什麽都重要,就像吞金獸一樣,隻進不出。
要想從他們手裏摳出一些錢來,那比登天還難。
所以往年的賦稅都是收的極為艱難。
其實那些朝堂大臣都有說過一些計策,隻是實施下去有些難度。
畢竟很多大臣都是氏族出身。
甚至有些氏族的背後可能就是一些世族。
一時間他有些犯難,解決辦法他有,但是他不敢說,很容易得罪人。
“怎麽?”
“沒有解決的辦法嗎?”
秦皇見他不語,頓時有些不悅。
“應該讓治粟內史大人極力催收。”
秦勉低下頭去,不敢看向父皇的眼睛。
他心裏也很無奈,隻能這樣說,企圖蒙混過關。
砰
一本奏書飛來,直接摔在他的前麵。
秦勉下意識身軀一顫。
“混賬,難道朕不知道讓王禮去催收嗎?”
“如果有用,朕會問你嗎?”
“朕是在問你有什麽好的辦法。”
秦皇龍顏大怒,暴喝一聲。
“父……父皇息怒,兒臣實在不知。”
秦勉頓時跪到地上,惶恐說道。
“真不知道你學的什麽,竟然連收取賦稅這麽簡單的事情,都解決不了,朕以後怎麽放心把大秦的江山交給你。”
秦皇憤怒的語氣裏充滿了失望。
秦勉冷汗直冒。
他不知道父皇是怎麽了,突然間問他這麽刁鑽的問題。
然而,他還不敢說出理由來。
要不然,有損大秦威名,太子威嚴。
試想,堂堂太子懼怕那些氏族,這樣的後果他都不敢想象。
“哼,滾迴去,兩日後朕在問你,如果再答不出,那你這太子……”
秦皇冰冷的聲音充滿了威脅。
“諾。”
秦勉惶恐不安,沒想到僅僅一次考校,竟然這麽嚴重。
心裏想著,他連忙站起身來,朝著殿外走去。
濕淋淋的後背,可以看出他此時心裏很是恐懼。
秦皇看著兒子消失的身影,淡漠說道:“把剛才的事傳播出去。”
“諾。”
身旁趙甘雖有不解,但還是急忙應道。
當日,秦皇考子,太子不知,秦皇大怒,令兩日後再次考校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朝堂。
這件事,就連身在佑安府的秦恆,都知曉了此事。
一時間,有人歡喜,有人愁,也有人隔岸觀火。
書齋裏,秦恆送走劉琦,直接進到了毒士堂。
一番客套,眾人紛紛落座。
“幾位先生,你們可知父皇此舉是何意?”
秦恆率先問道。
他不明白,父皇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難道是萌生了易儲的心思?
要知道,太子威望一旦下降,就會人心不齊,讓其他皇子激起奪嫡之心。
“嗬嗬,如果屬下沒有猜錯,這是皇上的釜底抽薪之計。”
李儒談言輕笑,一臉高深莫測。
“釜底抽薪?”
秦恆喃喃自語,這個計策他知道。
是出自《三十六計》第十九計,意思是把柴火從鍋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不錯,文優說得不錯,聽劉公子剛才所言,應該是那李儀想抓住其他大臣漏洞,以此來逼迫皇上。”
“而皇上麵對這些,又沒有太好的方法,畢竟丞相乃百官之首。”
“皇上自然明白這其中緣由,所以他打算用太子之位來威脅丞相。”陳平在旁邊開口解釋。
“難道父皇就不怕引起太子一派反抗嗎?”
秦恆聞言,好奇問道。
“臣認為,王禮其才已不能擔任治粟內史一職。”
李儀雙手作揖,麵色平靜地道。
“荒謬,賦稅年年推延之由,丞相自己心中明了,這與王禮之才有何關聯?”
秦皇大手一揮,不滿道。
最近這些日子,他對李儀的忍耐已經到達了極限。
總是找理由罷免一些官員,安插他自己的親信,弄得現在朝中人心惶惶。
試問當官者,有幾個沒有問題的。
他知道李儀此舉何意,說白了就是讓他還權皇後。
要不是考慮到其他大臣和天下人的感受,他早就下令砍了李儀。
得天下靠武,守天下靠仁。
口誅筆伐不亞於刀劍長戈。
他極力壓下心中怒火,口中淡漠道:“此事,朕要與其他大臣商議一番,畢竟九卿之職,可不是輕易就換的。”
“諾,還望陛下及早下定決論,畢竟冬季將至,用錢糧之處甚多。”李儀恭敬應道,沒有過多逼迫。
畢竟想換下一個九卿大臣,可不是那麽容易的。
哪怕他是當朝丞相。
“趙甘。”
“奴婢在。”
身旁趙甘轉過身來應道。
“傳太子進宮,朕要對其近日所學考校一番。”
秦皇目光緊盯李儀,口中輕喝。
李儀瞳孔驟縮,隨即恢複正常。
“丞相還有事上書嗎?”
“臣沒有。”
李儀深吸一口氣,答道。
“那就退下吧。”
秦皇揮手道。
“諾。”
李儀無奈,隻能暫且退下。
此時他的心裏,有股不妙的感覺。
不到半個時辰,秦勉邁著步伐進到了殿內。
“兒臣拜見父皇。”
“起來吧。”
秦皇淡聲說道。
“謝父皇。”
秦勉小心翼翼站起身來,心裏有些疑惑。
父皇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對自己進行考校了,今日怎麽突然想起來,要考校自己了。
想起在宮外外祖父飽含深意的眼神,不免有些緊張起來。
“父皇今日傳你來,是想看一下你的治國之道。”
秦皇語氣平和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他下意識吞了吞口水,應道:“諾。”
“往年治粟內史收取賦稅,那些氏族都在推延,不知道太子可有解決之法?”
秦皇臉色平靜地看著他,口中輕聲詢問。
秦勉聞言,心頓時提了起來,這件事可不是第一次發生,往年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然而,每年都沒有好的辦法解決。
那些氏族各個把錢財看得比什麽都重要,就像吞金獸一樣,隻進不出。
要想從他們手裏摳出一些錢來,那比登天還難。
所以往年的賦稅都是收的極為艱難。
其實那些朝堂大臣都有說過一些計策,隻是實施下去有些難度。
畢竟很多大臣都是氏族出身。
甚至有些氏族的背後可能就是一些世族。
一時間他有些犯難,解決辦法他有,但是他不敢說,很容易得罪人。
“怎麽?”
“沒有解決的辦法嗎?”
秦皇見他不語,頓時有些不悅。
“應該讓治粟內史大人極力催收。”
秦勉低下頭去,不敢看向父皇的眼睛。
他心裏也很無奈,隻能這樣說,企圖蒙混過關。
砰
一本奏書飛來,直接摔在他的前麵。
秦勉下意識身軀一顫。
“混賬,難道朕不知道讓王禮去催收嗎?”
“如果有用,朕會問你嗎?”
“朕是在問你有什麽好的辦法。”
秦皇龍顏大怒,暴喝一聲。
“父……父皇息怒,兒臣實在不知。”
秦勉頓時跪到地上,惶恐說道。
“真不知道你學的什麽,竟然連收取賦稅這麽簡單的事情,都解決不了,朕以後怎麽放心把大秦的江山交給你。”
秦皇憤怒的語氣裏充滿了失望。
秦勉冷汗直冒。
他不知道父皇是怎麽了,突然間問他這麽刁鑽的問題。
然而,他還不敢說出理由來。
要不然,有損大秦威名,太子威嚴。
試想,堂堂太子懼怕那些氏族,這樣的後果他都不敢想象。
“哼,滾迴去,兩日後朕在問你,如果再答不出,那你這太子……”
秦皇冰冷的聲音充滿了威脅。
“諾。”
秦勉惶恐不安,沒想到僅僅一次考校,竟然這麽嚴重。
心裏想著,他連忙站起身來,朝著殿外走去。
濕淋淋的後背,可以看出他此時心裏很是恐懼。
秦皇看著兒子消失的身影,淡漠說道:“把剛才的事傳播出去。”
“諾。”
身旁趙甘雖有不解,但還是急忙應道。
當日,秦皇考子,太子不知,秦皇大怒,令兩日後再次考校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朝堂。
這件事,就連身在佑安府的秦恆,都知曉了此事。
一時間,有人歡喜,有人愁,也有人隔岸觀火。
書齋裏,秦恆送走劉琦,直接進到了毒士堂。
一番客套,眾人紛紛落座。
“幾位先生,你們可知父皇此舉是何意?”
秦恆率先問道。
他不明白,父皇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難道是萌生了易儲的心思?
要知道,太子威望一旦下降,就會人心不齊,讓其他皇子激起奪嫡之心。
“嗬嗬,如果屬下沒有猜錯,這是皇上的釜底抽薪之計。”
李儒談言輕笑,一臉高深莫測。
“釜底抽薪?”
秦恆喃喃自語,這個計策他知道。
是出自《三十六計》第十九計,意思是把柴火從鍋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不錯,文優說得不錯,聽劉公子剛才所言,應該是那李儀想抓住其他大臣漏洞,以此來逼迫皇上。”
“而皇上麵對這些,又沒有太好的方法,畢竟丞相乃百官之首。”
“皇上自然明白這其中緣由,所以他打算用太子之位來威脅丞相。”陳平在旁邊開口解釋。
“難道父皇就不怕引起太子一派反抗嗎?”
秦恆聞言,好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