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二年,開春以來,黃河中下遊流域滴雨未下。


    三月中以來,旱情進一步惡化,河水都出現了斷流的跡象,運河航運受到極大影響。


    通達洛都的水路被旱情阻斷,黃洛河段,必須依靠纖夫拉纖才能通行中小船。


    河北中南部、司棣東部、兗州、青州一帶,赤地千裏。


    朝廷沒有立刻開倉賑災,而是招募流民,往河套開荒。


    人離鄉賤,響應者寥寥。


    朝廷也沒有逼迫,隔了小半個月,又給出了第二套方案:


    以工代賑。


    朝廷一口氣啟動了兩大工程:


    第一,黃河河道清淤與河堤修築。


    第二,邯鄲運河支線修建。


    運河邯鄲支線,去年就開始勘察設計了。


    黃河河道清淤與河堤修築,也是都水監早就定好方案的,就等著天災之時,拿出來應景。


    災民有了飯吃,朝廷省了好大一筆工錢。


    不過,這場大旱,也打斷了朝廷機構革新的進程。


    這種事一旦動起來,整個官僚體係都得癱瘓一陣子,隻能等內外平穩無大事的時節才能進行。


    與大周的按部就班不同,燕國襄都一片風聲鶴唳。


    周軍在野外遭遇戰中,正麵擊潰匈奴大軍,逼迫匈奴遁走西域,南邊重新支配整個河套的消息傳來,燕國朝野一片嘩然。


    如果周軍可以輕易戰勝匈奴,那對陣燕軍如何?


    有人提議加碼鑄造火炮,以跟上新的軍事潮流。


    但唿聲最高的,是要求王庭立刻實行全麵革新,從科舉到軍製,全盤周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燕國召開了庫裏勒會議。


    “昔年太祖創新製,立下大燕國祚,以有二百年之繁華。如今,國政日艱,內外交困,又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了。


    寡人欲效太祖故事,順天應民,革除時弊,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燕王元利貞開門見山。


    十三位燕國世勳權貴,都陷入了沉默。


    該來的,總歸躲不過去。


    見眾人都不吭聲,元利貞問道:“國相以為如何?”


    丘太一沉聲道:“丘氏願追附大王驥尾,肝腦塗地。”


    國相痛快表態,予取予求。可元利貞卻並不滿意。


    他要的不是丘氏怎樣,而是要丘氏帶頭彈壓不從。


    “右帥以為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右元帥長孫日成身上,他的態度,才是今日最關鍵的。


    “長孫氏世代忠良,願遵從大王號令,絕無二話!”


    嘩!


    眾人稍稍有些騷動。


    長孫日成這老東西竟然半句廢話沒有?


    元利貞麵無表情地道:“左帥以為如何?”


    慕容寶武唿出一口濁氣,道:“慕容氏堅定不移支持大王革除弊政!”


    國相、左右元帥竟然一致支持燕王革新,大勢已成。


    十三世勳權貴逐一表態支持新政,異乎尋常的順利。


    燕王開始頒布新政內容:


    其一,開科取士,今秋就開第一屆科舉,每屆錄取二百四十人,其中世勳子弟取百四十人,平民取百人;


    其二,改城主製為郡縣製,燕東設立十三郡八十一縣;


    其三,實施新稅製,田畝、商業統一厘定新稅,一體遵循。


    其四,改征兵製為募兵製,餉銀發放到人;


    其五,設立遼東製造局,專研火器改良。


    庫裏勒會議散會後。


    國相丘太一麵沉如水地往外走,左元帥慕容寶武匆匆跟上。


    出了王宮,慕容寶武迫不及待追問道:“大王行事如此操切,國相因何不勸阻?”


    丘太一駐足迴頭曬笑道:“你為什麽不勸阻?”


    慕容寶武被狠狠噎了一下,旋即歎息道:“這樣下去,可是要出大事的呀?”


    “你慕容氏不要出事就行了。”


    丘太一丟下這麽一句,轉身就走。


    慕容寶武見狀登時急了,快步上前拽住丘太一的袖子,質問道:“國相,果真人心亂了,危亂就在眼前!”


    丘太一意味深長地反問道:“局勢演變到這一步,還有更好的辦法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南邊騰飛在即,八荒六合,皆是周臣。


    你慕容氏,他長孫氏,我丘氏,皆可為周臣,但大王可以麽?”


    慕容寶武無言以對,卻還是不得不焦慮萬分地道:“國相,我知道局勢危急,可是這般做派,許多人怕是真要離心離德了呀?”


    丘太一忽地曬然道:“燕國自我丘氏以下,大小世勳一千四百四十九家,隻要斬斷大小世勳之間的依附關係,或有可為之處。”


    慕容寶武微微一愣,仔細品味了一下,旋即勃然色變:“丘太一,你特麽瘋了吧?!”


    “丘某瘋沒瘋無關緊要,自求多福吧!”


    自古革新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


    燕國的基礎比周國要差許多,哪裏可能這般順利施行新政?


    庫裏勒會議順利通過,不代表新政真的就可以順利施行,細節處才見真章。


    沒有整個執政集團的配合,怎麽可能落實下去?


    世勳們選擇順從,隻是不想公開反對燕王罷了,畢竟燕王手裏真握著刀呢。


    燕國權貴們迅速達成一致,決意實施新政的消息迅速傳揚開來,在襄都掀起強烈反響,朝野上下交口稱讚。


    似乎新政順天應民,全是好處一般。


    隻是,最頂級的權貴們卻感受到了切實的寒意。


    丘太一揭示了燕國革新唯一可能的道路:


    重新洗牌!


    把舊的權貴清洗一遍,給中下層世勳一條新路,或有可為之處。


    今日這一場,世勳權貴們都慫了,明麵上順從了燕王的決策。


    可若是新政實施不順時,矛盾仍會激化。


    死道友不死貧道的遊戲,可是很容易玩脫的。


    更何況,燕國革新並沒有穩定的外部環境。


    旁邊那個垂涎三尺的大周,若是不趁機落井下石,薑某人還能叫薑某人麽?


    這種事,薑某人簡直不要太熟。


    執政需要走中間路線,執兩端而用其中。


    操縱輿論,隻要走極端就行,隻要你夠極端,就沒有人能比更純粹。


    接下來的時日,薑某人一邊料理內政,一邊對燕國革新指點江山。


    通過輿論的陣地,不斷發表一些劃時代的高論,把一些極端正確的思想灌輸給燕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嶽大都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嶽大都督並收藏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