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元利貞要化被動為主動,叫燕國世勳重臣們出謀劃策,重臣們大多沉默不語。


    這可不是說著玩的,南強北弱的大形勢下,如何精準命中周國軟肋,還不至於引爆軍事衝突,著實費思量。


    右元帥長孫日成沉吟道:“大王,為今之計,能給周國製造麻煩的,一者是西邊草原,牧民南下打草穀本就是家常便飯;二者就是荷蘭人了。”


    “眼下小股遊騎已經無法突破南邊邊防,造不成大的麻煩;可若是大舉南下,相當於重啟兩國大戰。”


    左元帥慕容寶武提出質疑,倒也算就事論事,暗含針鋒相對。


    元利貞又恢複了麵無表情,出手反擊已成定論,他的思維也就隨之恢複了冷靜。


    他看向皺眉沉思的國相,問道:“國相是何想法?”


    丘太一微微沉吟道:“大王,若要對付南邊,上上之策隻有多方聯動,但此事絕非急切間可以施行,需要仔細謀劃。”


    聽到“仔細謀劃”四個字,元利貞不由眉頭微微蹙了蹙,貌似平靜地問道:


    “國相隻管說來聽聽。”


    丘太一當然聽出了大王語氣中的微妙,卻隻能堅定地道:


    “大王,要對付周國,必須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把所有對周國不滿的勢力都組織起來,同時發難,叫周國疲於應付。


    包括但不限於燕人、吐蕃人、匈奴人、西洋人。”


    聽聞此議,眾人神色各異,國相潛台詞是說燕國無法單獨應付周國了?


    這似乎是一個事實。


    過去燕人一直有一種自信,周國雖然比燕國更大、資源更多,但燕人比周人更能打,兩國大致旗鼓相當,所以才以北朝自居,稱唿周國為南朝。


    但過去三十年兩場大戰的挫敗,從根本上動搖了燕人的信心。


    周國如果不計代價,可以強行壓滅燕國。


    大龍十年複其力,蛟二十年複其力。


    如今看來,大龍何止是要複其力,簡直要上天。


    “這一局,國相需得謀劃多久?”


    元利貞終究是理智壓過了不甘,做出了一定妥協。


    “大王,需得等待荷蘭人卷土重來,在此期間,我大燕需得養精蓄銳、厲兵秣馬,下大力氣交通東西匈奴和吐蕃。”


    聽到國相的解釋,元利貞反問道:“若是荷蘭人不動呢?”


    丘太一沉聲道:“大王,荷蘭人絕無可能坐視南邊下海的,甚至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也不會,爆發矛盾隻是時間問題,快則三五年,遲則十年八年。”


    “我大燕若要下海,豈不是要麵對更多壓力?”


    眾人盡皆默然。


    丘太一也沒有多說什麽,先應付了燃眉之急才有資格談長遠。


    庫裏勒會議散會後。


    國相丘太一單獨留下奏對。


    “國相你說句實話,我大燕真的已經不是南邊對手了麽?”


    群臣散去,元利貞迫不及待問的,竟然是這種有的沒的問題。


    丘太一沉聲道:“是。”


    幹脆利落,粉碎其所有幻想。


    元利貞腦門青筋抖動,寒聲道:“昔年若非北宮氏冥頑不靈,致使我大燕元氣大傷,兼且許多人鼠目寸光、貪功冒進,以父王的雄才大略,何至於有那城下之盟?


    如今這些人嘴上說忠君愛國,實則自私自利,寡人做什麽都要阻攔,豈有此理?!”


    丘太一默然無語,周國先帝可不是軟柿子,先王栽在其手上有諸多因素,也不全是大意。


    “大王,周人立國已六百年之久,立國之前也已立足中原二三千年,傳承久遠。此底蘊之深厚,絕非我大燕二百年可以企及的,非燕人之過也。”


    聽到國相勸慰,元利貞稍稍冷靜下來,問道:“國相打算如何合縱?”


    丘太一早有準備,道:“大王,去歲燕西各部與東匈奴拉拉扯扯打了小半年,兩敗俱傷,獨獨便宜了周人。


    此事想必都已看得清楚,此時勸和停戰,正當其時。”


    元利貞閉目養神,嘴裏道:“繼續。”


    “大王,停戰之後,燕東之地當組織馬幫,向西通商。


    用燕東的鐵器陶具布料糧食,置換迴牛羊,招募工匠製皮、紡織,再轉賣迴草原、周國、三韓、東瀛,乃至荷蘭。”


    元利貞想了想,道:“國相是要效仿幽州做法?可我大燕工匠數量和貨物門類都比不上南邊吧?尤其許多產業根本不在本王手中!”


    丘太一解釋道:“大王,此舉於大燕百利無害,不僅能加強與西部聯係,還能養活更多的人,增加王庭財政收入。


    便是比不過南邊,但仍然是有益的,且通達三韓的陸路更便捷,通達東瀛的海路更近。”


    元利貞仔細琢磨了一下,又問道:“我大燕鐵器本就稀缺,軍需尚且不足,哪裏能通商?”


    “大王,臣有二策。


    聽聞去歲南邊起了八十一座高爐,精鐵產量暴增,這才敢將舊的軍備轉售草原。可遣人去南邊偷師,國內招攬匠人起高爐冶鐵;


    二者,放開冶鐵專營,朝野合力,盡速推動冶鐵進步。”


    元利貞皺眉道:“若此,心懷叵測之徒豈不是便能輕易打造武備?”


    丘太一正色道:“大王,槍杆子裏麵出政權,大王隻需牢牢掌握兵權,便足以震懾宵小。


    其二,去歲南邊投入巨額資源研發火炮和火銃,許多過去管製的舊軍備,甚至都敢賣給燕西與匈奴了,可見其革新之決意。臣據此猜測,南邊很可能要逐步裁汰舊軍備、換裝火器了。


    其三,王庭沒有錢大額投入產業,隻能依靠多方力量,當然要給他們看到好處,王庭可頒發冶鐵許可和征收稅賦充實國庫,也算各取所需。”


    聽完國相陳述,元利貞陷入了沉默。


    “國相,我大燕真的隻能跟在周國後麵亦步亦趨麽?!”


    燕王身為燕國掌握最多情報的人,對南邊的動靜自然最為了解,國相這些策略,頗有可取之處,但處處透著南邊的影子。


    這叫高傲的元利貞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


    丘太一歎了口氣道:“大王,南邊那小子毫無根基,卻能唿風喚雨至今,不是權勢者不敢動他,惜其才罷了。


    昔年太祖本就是看到了周人文華之持久性,是以下決心效仿周製立了大燕。隻要能增強大燕國力的事,但學無妨。”


    元利貞也眸光幽邃地輕哼一聲:“南邊那個老皇帝也是忒小氣,竟然半點封賞都沒降下,若是他肯為寡人所用,寡人封他為比肩王!”


    丘太一道:“大王,二百年前齊國公就已位極人臣了,那小子顯然也是看淡功名利祿的,不然南邊老皇帝必不敢如此信他。”


    元利貞聞言麵容扭曲了一下,恨恨地罵道:“寡人怎就沒有這般忠貞又能幹的臣子?!”


    丘太一眉頭微微抖了抖,沒再吭聲。


    當著人家麵,說這樣的話,你考慮過人家感受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嶽大都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嶽大都督並收藏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