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雲逸訓完話,又轉向皇帝,拱手道:


    “陛下,北海雖然大捷,但隻是以巧取勝,我們沒有海權仍然是不得不麵對的現實。


    荷蘭馬六甲總督雖然尚未做出決斷,但設法遏製大周水師發展是必然的,與燕國勾結也是大概率的。


    大周的消息要傳遞迴荷蘭國內,大致需要兩年,荷蘭國內會如何決策猶未可知,西洋人之間會不會聯手遏製大周也猶未可知。


    留給我們安穩發展的時間並不寬裕,所以,水師、造船、火炮等關鍵領域,需要繼續加碼突破。”


    姬十三神色凝重地思索著,事實一次又一次證明,明相的預見性是獨一無二的。


    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西洋人不會大舉來犯。


    “明相所言有理,未雨綢繆,乃持重之策。”


    不待薑雲逸繼續說,衛忠先質詢道:“水師、江北江南製造局、江南水師分院,今年已經陸續砸進去上百萬萬錢了。這還沒算冶鐵的投入。


    這些急切間都是看不到產出的,來年央行還本付息,你應付得來麽?央行一年期存款可是占了一半。”


    薑雲逸道:“大司農所慮甚是,所以,來年朝廷要啟動貨幣改革,央行方麵已經初步完成了新幣設計。


    來年二月初一大朝會審議通過後,朝廷所屬鑄幣廠將立刻啟動新幣鑄造。


    計劃用十年時間逐步汰換舊幣,也順便完成天下貨幣總量盤點。”


    姬十三對此有所耳聞,但不知詳情,於是問道:“鑄幣亂象如何整治?”


    薑雲逸拱手解釋道:“陛下,新幣采用最新水力衝壓技術,形質精美,仿製不難,但要仿得像卻是不易。


    明年大朝會還要公議《貨幣法》,對於貨幣的發行量、鑄幣權、私鑄貨幣懲戒等方麵都有明文規定。


    另外,央行不收假幣,央行與宣教將下坊宣傳新幣和假幣鑒別方法,號召全社會自覺抵製假幣。”


    立法、科技、宣傳、銀行四大體係共同發力,維護中央貨幣發行權,從根本上杜絕私鑄亂象。


    禦書房中,重臣們皆是臉色難看。


    這麽大的事,竟然提前一點消息都沒有漏出,真是見了鬼了。


    文仲謀和衛忠先臉色最難看,這麽大的事,文子明和衛無驚兩位央行副行長絕對知情,但身為長輩的他們卻不知道,看來迴去必須家法伺候!


    “大司農、文少府不要誤會,此事是我指示個別工匠秘密研發的,央行的其他人也都不知情。”


    衛忠先和文仲謀臉色半紅半黑,也不知是該欣慰還是憤怒。


    “陛下,此事幹係重大,貿然行事,怕是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衛忠先含糊其辭地提醒了一句。


    薑雲逸淡然反問道:“敢問大司農,何為必要?何為不必要?”


    衛忠先被狠狠噎了一下,沒有立刻狡辯。


    廷尉寺卿張朝天果斷出列道:“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天下私鑄者不知凡幾,你應當曉得輕重才是。”


    薑雲逸竟然也不反駁,反問頗為認同地點點頭:“張廷尉所言極是,嚴相國已經率先垂範,為天下人帶了個好頭,隻要諸位公忠體國,與朝廷勠力同心,相信鑄幣亂象很快就能得到有效治理。”


    艸!


    滿屋子重臣心中恨得罵娘,連嚴東吳都臉色發黑,他家的鑄幣廠可是江東最大的鑄幣廠,也就比朝廷手中的小。一想起此事,心都在滴血。


    眾人沒有辦法反駁,卻也堅決不肯答應,就這樣無聲怒視。


    薑雲逸負手而立,頗為耐心地循循善誘道:“諸位稍安勿躁,這不是還有十年緩衝期麽?本相保證,十年之內,市麵上的銅錢央行不問出處,一概按照市價兌換新幣。”


    薑雲逸讓了一步,眾人仍舊神色陰晴不定,因為這隻是一小步,和能細水長流的鑄幣相比,不值一提。


    薑雲逸又道:“若實在是不行,那就新幣舊幣並行不悖,鑄幣亂象過些年再說也行。”


    這聽起來像是放棄,眾臣卻是麵黑如炭,目眥欲裂。


    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威脅!


    “你如此咄咄逼人,所為何來?”


    張朝天忍不住大聲質問。


    薑雲逸稍稍解釋道:“朝廷貨幣的權威性,關乎朝廷金融主權,也關乎金融走出去。


    朝廷要想方設法,叫周邊國家部族都用上大周的貨幣。


    這首先需要確保鑄幣的權威性,以及貨幣的質量,絕對不能爛了,不能低劣。


    如今的鑄幣亂象,的的確確拖後腿了。”


    眾臣愕然,這似乎又進入未知新領域了?


    “陛下,明年該改元了。”


    首相宋九齡適時開口,強行翻過去這不愉快的一篇。


    這小子隻收縮了半年,就又開始如日中天,這次準備如此充分,顯然沒打算給旁人反抗的機會。


    關鍵是此事沒有多少能拿到台麵上說的理由。


    相爺麵前,沒有人敢顛倒黑白、指鹿為馬。


    姬十三抬抬手,狀似平靜地道:“眾卿家可有好的建議?”


    登基大半年了,一直在永興三十一年裏,過完這個臘月,總算能用上他自己的年號了。


    說不期待,那是假的。


    但不能表現太急切,隻能等臣子們先開口。


    “陛下,臣以為,四海歸心、天下一統,宣統之號實至名歸!”


    這是禦史台禦史中丞田景明的馬屁。


    也拍了皇帝,也拍了明相。


    姬十三眉頭微挑,感覺不賴嘛?


    “陛下,臣以為,哀帝年號興安,先帝年號永興,都有一個興字,以興平為號,可彰上承兩代明君餘烈之決心。”


    這是將作大匠張玉衡的馬屁。


    姬十三一琢磨,好像也不錯?


    “陛下,《詩·周頌·我將》中有“日靖四方”之語,《尚書·周官》有“永康兆民”之語,合二為一曰‘靖康’,取四方安寧、萬民幸福之意。”


    這是老老皇叔、宗正寺卿姬太鱗的馬屁。


    姬十三感覺這個也挺合心意。


    薑雲逸揉了揉快要裂開的腦殼,拱手道:“陛下,三位上卿所提各有美好寓意。


    臣以為,此事幹係重大,若是就在這裏定下了,為免暴殄天物。


    不若昭告洛都有識之士,公開征集新年號,屆時陛下隻需從中選取最順眼的便可。


    若此,影響也能更加廣泛,更加深入人心。”


    皇帝和眾臣皆是側目,連定個年號都要榨出點宣傳價值來,怎一個雁過拔毛了得?


    姬十三倒是覺得,這個主意好像很不錯?


    通常年號就隻是個年號,但如果叫讀書人參與進來,是不是就更能深入人心?


    “明相此議,甚合朕心!”


    炒作嘛,不丟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嶽大都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嶽大都督並收藏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