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說啥都得開報禁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相,如今江東亂平,可以開報禁了吧?”
關中扶風郡守李朝陽提出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是啊,沒有繼續禁的必要了吧?”
“大周日報傳達到地方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地方上確有必要辦報紙。”
眾人紛紛出言附和,報紙這個東西實在是太要命了。
“朝廷要講信譽!”
先前一言不發的嚴東吳,關鍵時刻背刺,直接導致薑雲逸陷入戰略被動。
“嚴大人,報複心不要這麽強嘛,本相也不是為了自家利益才為難你。”
薑雲逸打了個哈哈,立刻引得眾人側目。
嚴東吳冷著臉道:“就問你說話作不作數吧?”
堅決逼宮,決不能被這小子糊弄過去。
薑雲逸有些無奈,沉吟道:“報禁肯定是要開的,但也不能隨便什麽不三不四的人都能辦。
還有就是紙的問題,北海造紙廠還沒動靜,廣陵倒是已經初具規模,但運輸不便,要供應全天下確實不切實際。
我知道各地都偷偷開了造紙坊,可以理解,但一定要嚴格控製規模。
對於受造紙坊汙染的小民,也要及時給出補償。”
“問你開報禁的事,你扯造紙幹什麽?”
嚴東吳堅決不撒口,眾人也側目不已,這小子看著人五人六,怎麽忽然這麽不著調?
薑雲逸見實在是糊弄不過去,才稍稍肅然道:
“年前報紙署已經在大規模擴編了,今年內,要在每個州都設立報紙分署,從洛都派遣少量人員過去,再從本地招募一批人手,報紙分署接受內閣和地方州府雙重領導。”
眾人一聽,終於稍微靠點譜了,但這意思不還是朝廷掌握?
“眼下不是隻揚州有州牧麽?”
“難道朝廷果真要重啟州牧要職?”
“啥叫雙重領導?”
“這哪算開報禁?”
眾人議論紛紛,還有提出質疑的。
薑雲逸解釋道:“天下報紙書刊都歸報紙署管,這是報紙署創立時就定下的基本職能。朝廷要管的主要是三個方麵:
一是政治立場,地方報紙可以有地方立場,但不可以公然對抗甚至抹黑朝廷,似東吳日報那種做法,肯定是不可以的。
二是輿論導向,報紙書刊是重要的輿論陣地,必須把社會輿論朝著積極的方向引導,不可以故意攪風攪雨。
三是內容導向,刊發的內容必須是健康向上的,不能搞得烏煙瘴氣,主要針對黑惡、暴力、淫邪、巫蠱等不良風氣。”
聽他這麽一解釋,眾人還是不太滿意,但不太好反駁。
嚴東吳道:“此乃題中應有之意。”
眾人不由側目,你特麽到底站哪邊?堂堂相國,可以這樣反複橫跳麽?
薑雲逸又補充道:“朝廷派人下到地方建立報紙分署隻是一次性的,待一切都步入正軌,具體的管理運營權肯定都要放歸地方州府,未來還要下沉至郡縣。”
眾人一聽,這才覺得勉強可以接受。
“私人怎都不可以辦報?”
會稽賀如鬆大著膽子提了一句,眾人立刻出現零星附和。
薑雲逸道:“眼下條件還不成熟,肯定要一步步的來。
眼下隻能先從中央向州郡下沉,待州郡一級運行良好以後,才能進一步放開。
眼下全麵放開會出大亂子的。”
開報禁的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朝廷絕不可能鬆口給私人辦報,而大族都能對地方官府施加相當大的影響力,這算是都能接受的結果了。
“明相,敢問運河開通以後,稅怎麽收?”
九江郡守魯伯言提出新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中央與地方利益如何分配。
潁水與淮水剛好匯聚於九江郡壽縣以西,一旦運河西線貫通,壽縣毫無疑問將受益極大,政治經濟戰略地位將更加緊要。
薑雲逸淡淡地瞥了魯伯言一眼,解釋道:
“北方光是地裏刨食,就已經用盡全身心力氣,交通條件也遠不如江南,產業自是比不過南方的。
如果放任不管,北方產業發展必定會被南方扼殺,這是十分不利於社稷穩定的。
所以,運河貫通後,除了朝廷指定的糧食等少數民生必需品全程免稅外,其他南貨北上要適當征稅,北貨南下免稅。
眼下姑且如此施行,待朝廷基本掌控天下糧食流轉後,再逐步統一。
至於具體稅率,由司農寺厘定。”
賀如鬆欲言又止,卻見嚴東吳耷拉著眼皮子不知在想什麽,而荊楚的人受益運河相對較少,巴蜀更是自我封閉,隻能無奈地歎了口氣。
這小子解釋得已經很詳盡,以其霸道作風,顯然是不可能妥協的。洛都的世家公侯們,甚至關中等地也一定會支持。
這個啞巴虧,隻能生受了。
“至於中央和地方財稅分配問題,暫時以七三分野來定。
司農寺會在運河沿線設立課稅司,對北上的南貨進行征稅。所得稅賦三成分撥地方,七成上繳中央財政。朝廷負責運河養護、管理。”
地方隻分錢,不給插手運河事務。
“朝廷會成立運河水師,但有黑惡勢力妄圖操縱漕運、私自攔河設卡的,就地摧毀並追究地方官責任。
監察司會不定期巡查,並設立不記名投訴信箱,違反運河相關規定的,發現一起,從嚴懲處一起。”
運河沿線的地方代表不由側目,朝廷這是鐵了心吃獨食,不僅不給地方官府設卡收稅,也不給河霸、漕幫揩油水。
這可能麽?
“按照本相設想,最好在十年內,不管是朝廷的還是地方的,公家的還是私人的,消滅一切依附在運河上吸血的行徑,使天下運河暢通無阻!”
嚴東吳都詫異不已:“若此,運河養護的錢,又從哪裏出?”
所有人都露出關注的目光,朝廷難道能白養一條運河麽?
薑雲逸微微一笑:“刮地皮是一種很低端的斂財手段,而且會越刮越窮,這個不詳細解釋,相信諸位都經驗豐富。”
眾人一聽登時氣不打一處來,什麽叫經驗豐富?這說的是人話麽?
“運河一通,天下商業必定繁盛,能收到的商稅必定能打著滾往上翻。朝廷越是不攔路刮地皮,通過運河往來的商貿活動越多,種類越繁盛。
把過路費、農業稅等社會運行最基礎、最底層的稅費砍掉或者盡量壓低,轉而從更上層的社會交往活動中征收稅費。
這就叫放得一稅開,征得百稅來。”
關中扶風郡守李朝陽提出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是啊,沒有繼續禁的必要了吧?”
“大周日報傳達到地方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地方上確有必要辦報紙。”
眾人紛紛出言附和,報紙這個東西實在是太要命了。
“朝廷要講信譽!”
先前一言不發的嚴東吳,關鍵時刻背刺,直接導致薑雲逸陷入戰略被動。
“嚴大人,報複心不要這麽強嘛,本相也不是為了自家利益才為難你。”
薑雲逸打了個哈哈,立刻引得眾人側目。
嚴東吳冷著臉道:“就問你說話作不作數吧?”
堅決逼宮,決不能被這小子糊弄過去。
薑雲逸有些無奈,沉吟道:“報禁肯定是要開的,但也不能隨便什麽不三不四的人都能辦。
還有就是紙的問題,北海造紙廠還沒動靜,廣陵倒是已經初具規模,但運輸不便,要供應全天下確實不切實際。
我知道各地都偷偷開了造紙坊,可以理解,但一定要嚴格控製規模。
對於受造紙坊汙染的小民,也要及時給出補償。”
“問你開報禁的事,你扯造紙幹什麽?”
嚴東吳堅決不撒口,眾人也側目不已,這小子看著人五人六,怎麽忽然這麽不著調?
薑雲逸見實在是糊弄不過去,才稍稍肅然道:
“年前報紙署已經在大規模擴編了,今年內,要在每個州都設立報紙分署,從洛都派遣少量人員過去,再從本地招募一批人手,報紙分署接受內閣和地方州府雙重領導。”
眾人一聽,終於稍微靠點譜了,但這意思不還是朝廷掌握?
“眼下不是隻揚州有州牧麽?”
“難道朝廷果真要重啟州牧要職?”
“啥叫雙重領導?”
“這哪算開報禁?”
眾人議論紛紛,還有提出質疑的。
薑雲逸解釋道:“天下報紙書刊都歸報紙署管,這是報紙署創立時就定下的基本職能。朝廷要管的主要是三個方麵:
一是政治立場,地方報紙可以有地方立場,但不可以公然對抗甚至抹黑朝廷,似東吳日報那種做法,肯定是不可以的。
二是輿論導向,報紙書刊是重要的輿論陣地,必須把社會輿論朝著積極的方向引導,不可以故意攪風攪雨。
三是內容導向,刊發的內容必須是健康向上的,不能搞得烏煙瘴氣,主要針對黑惡、暴力、淫邪、巫蠱等不良風氣。”
聽他這麽一解釋,眾人還是不太滿意,但不太好反駁。
嚴東吳道:“此乃題中應有之意。”
眾人不由側目,你特麽到底站哪邊?堂堂相國,可以這樣反複橫跳麽?
薑雲逸又補充道:“朝廷派人下到地方建立報紙分署隻是一次性的,待一切都步入正軌,具體的管理運營權肯定都要放歸地方州府,未來還要下沉至郡縣。”
眾人一聽,這才覺得勉強可以接受。
“私人怎都不可以辦報?”
會稽賀如鬆大著膽子提了一句,眾人立刻出現零星附和。
薑雲逸道:“眼下條件還不成熟,肯定要一步步的來。
眼下隻能先從中央向州郡下沉,待州郡一級運行良好以後,才能進一步放開。
眼下全麵放開會出大亂子的。”
開報禁的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朝廷絕不可能鬆口給私人辦報,而大族都能對地方官府施加相當大的影響力,這算是都能接受的結果了。
“明相,敢問運河開通以後,稅怎麽收?”
九江郡守魯伯言提出新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中央與地方利益如何分配。
潁水與淮水剛好匯聚於九江郡壽縣以西,一旦運河西線貫通,壽縣毫無疑問將受益極大,政治經濟戰略地位將更加緊要。
薑雲逸淡淡地瞥了魯伯言一眼,解釋道:
“北方光是地裏刨食,就已經用盡全身心力氣,交通條件也遠不如江南,產業自是比不過南方的。
如果放任不管,北方產業發展必定會被南方扼殺,這是十分不利於社稷穩定的。
所以,運河貫通後,除了朝廷指定的糧食等少數民生必需品全程免稅外,其他南貨北上要適當征稅,北貨南下免稅。
眼下姑且如此施行,待朝廷基本掌控天下糧食流轉後,再逐步統一。
至於具體稅率,由司農寺厘定。”
賀如鬆欲言又止,卻見嚴東吳耷拉著眼皮子不知在想什麽,而荊楚的人受益運河相對較少,巴蜀更是自我封閉,隻能無奈地歎了口氣。
這小子解釋得已經很詳盡,以其霸道作風,顯然是不可能妥協的。洛都的世家公侯們,甚至關中等地也一定會支持。
這個啞巴虧,隻能生受了。
“至於中央和地方財稅分配問題,暫時以七三分野來定。
司農寺會在運河沿線設立課稅司,對北上的南貨進行征稅。所得稅賦三成分撥地方,七成上繳中央財政。朝廷負責運河養護、管理。”
地方隻分錢,不給插手運河事務。
“朝廷會成立運河水師,但有黑惡勢力妄圖操縱漕運、私自攔河設卡的,就地摧毀並追究地方官責任。
監察司會不定期巡查,並設立不記名投訴信箱,違反運河相關規定的,發現一起,從嚴懲處一起。”
運河沿線的地方代表不由側目,朝廷這是鐵了心吃獨食,不僅不給地方官府設卡收稅,也不給河霸、漕幫揩油水。
這可能麽?
“按照本相設想,最好在十年內,不管是朝廷的還是地方的,公家的還是私人的,消滅一切依附在運河上吸血的行徑,使天下運河暢通無阻!”
嚴東吳都詫異不已:“若此,運河養護的錢,又從哪裏出?”
所有人都露出關注的目光,朝廷難道能白養一條運河麽?
薑雲逸微微一笑:“刮地皮是一種很低端的斂財手段,而且會越刮越窮,這個不詳細解釋,相信諸位都經驗豐富。”
眾人一聽登時氣不打一處來,什麽叫經驗豐富?這說的是人話麽?
“運河一通,天下商業必定繁盛,能收到的商稅必定能打著滾往上翻。朝廷越是不攔路刮地皮,通過運河往來的商貿活動越多,種類越繁盛。
把過路費、農業稅等社會運行最基礎、最底層的稅費砍掉或者盡量壓低,轉而從更上層的社會交往活動中征收稅費。
這就叫放得一稅開,征得百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