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永興三十一年正月初一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興三十一年,正月初一。
洛都的人們都在歡歡喜喜拜大年。
今日發行的大周日報,報頭和頭版頭條標題都用上了喜慶的紅字,卻暫時沒引起太大波瀾。
頭版頭條:
監國太子代表大周帝國 向全體臣民拜年 向所有與大周交好的國際友人拜年
監國太子指出,永興三十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大周帝國曆史上極端重要的一頁,也必將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裏程碑。
在皇帝陛下的英明領導下了,我們以昂揚的曆史主動精神、前所未有的曆史決心、大無畏的曆史勇氣,開啟了人類曆史的全新篇章!
在過去一年裏,我們遭遇了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的嚴峻考驗:
革新變法麵臨一係列內部阻力的嚴峻考驗;
荊南春旱、黃河水災、北方雪災等一係列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
周燕邊境衝突、周荷海上衝突等一係列武裝衝突的激烈考驗;
吳郡叛亂之分裂割據重大風險考驗;等等。
在皇帝陛下的英明領導下,我們成功經受住了這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的考驗:
積極凝聚天下人心,完成人才選拔機製曆史性變革;
充分調動社會良善力量,有力賑災撫民,堅決維護近畿地區糧價平穩;
團結調動帝國一切力量,共同有力戰勝外敵;
果斷決策,雷霆萬鈞平定吳郡叛亂,堅決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主權完整;等等。
監國太子強調,在新一年裏,朝廷上下將繼往開來、團結一致、凝聚共識,全麵啟動各項改革措施、積極推進各項重大工程:
第一,確保實現南北運河中原地區西線工程全麵通航,同步推進南北運河中原地區東線工程施工;
第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推進公有化改革,堅決鞏固公有化改革重大成果;
第三,盤活天下一盤棋之新格局,不遺餘力打通政治、經濟、軍事、民生、交通等各領域的關鍵堵點;
第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經濟發展新模式、新結構,切實減少大周境內尤其是江東地區對外海貿易的過度依賴,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良性循環;
第五,試行金融貨幣新政策,探索構建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共同發展的金融新體係;
第六,積極推進軍製改革,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將官選拔培養製度,積極有力有效加強軍隊後勤保障工作,適度提高軍人社會地位。
第七,貫徹近海防衛思想,堅決有力維護祖國海疆安全,確保禦敵於國門之外。
頭條占據了頭版半個版麵,頭版下半部分還有一條:
主標題:係列報道:新春走基層之四
副標題:監國太子視察慰問常山營、中山營將士 內閣李鎮元、薑雲逸等陪同
這是臘月二十六的事,報紙出版周期跟不上,隻能延遲報道,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昭告天下,太子用光明正大的方式,初步籠絡了軍心。
身為大周的皇儲,天寒地凍之際,一個營一個營下去探視慰問,送酒送肉,念家書,怎麽可能沒有效果?
試問營校尉、司馬還敢帶著這些兵造反麽?
更何況,李鎮元還對洛都附近禁軍將校進行了全麵大規模調動,直接掐滅了兵變的大部分可能。
與不溫不火的大周日報發行相比,今日最重要的事是大朝會。
今日大朝會很熱鬧,去歲下半年薑雲逸罷了大朝會後,許多中高層官員都沒機會參與朝堂議政了,自是倍加珍惜,哪怕今日並不議事。
還有一批被內閣欽點的千石以下要職官員,今年起也可以參加大朝會了,一個個都屁顛屁顛的。
比如,內閣各職司的負責人。
兩院各研究所負責人都是千石的秩俸,本就有資格參加大朝會。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重要地方官員年前也趕到了洛都,原本空曠的太極殿,擠得滿滿當當,非常熱鬧。
按照慣例,年初一大朝會隻是禮節性拜年,拜完就散,並不談公事。
但誰知道會不會打破陳規,畢竟薑氏小兒整出點新活兒也毫不意外。
可惜,今日並沒有出現意外,薑雲逸從頭到尾都隻是循規蹈矩隨大流。這叫許多想看熱鬧的人意興闌珊。
大朝會光排班次就折騰了半個多時辰,正會卻隻有小半刻鍾。
但是,拜完年也不能走,內侍省剛才排班次的時候就逐一通知了,要去洛東新區給陛下賀壽。
皇帝要辦壽的事大家都知道,薑雲逸下令建皇家大劇院、籌備賀壽典禮的事也都知道,但之前沒有給任何人邀請,今日事到臨頭,忽然又要所有人都去。
就很不講理。
但是,皇帝講不講理都有理。
去就去唄,反正迴家也是大把無聊的應酬,煩得很。
“明相,我等不用準備賀壽禮麽?”
步青雲湊到近前,腆著臉、搓著手,問了一句。
薑雲逸哪能不懂他心思,道:“一會兒放鬆心情,敞開了樂嗬就是最好的禮。”
步青雲一臉悻悻之色,北海郡守被衛國公世子截胡了,他這去向一直也沒個著落,就很撓心撓肺,連河南尹的指令都不敢陽奉陰違了。
從朱雀門,到洛東新區皇家大劇院,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還有全甲騎士往來巡視。
道路兩側的屋頂、城頭等要地,都有許多禁衛把守。
千石及以下官員人最多,走在最前頭,被內侍省的太監和禁衛要求合乘,一輛馬車要坐四個人,以節約時間、緩解交通壓力。
然後是兩千石高官、府寺上卿的馬車,每輛馬車都有全甲騎士護衛。
內閣相國的馬車,護衛當然更多。
皇帝的車隊是最後出發的,十幾輛馬車一字排開,從宮內直接駛出,也不知皇帝、太子都在哪輛車上。
辰時末,薑雲逸下了馬車,進入皇家大劇院。
因為這個時代不可能鼓搗出音響,必須考慮聲音傳播的問題,所以跟後世的大劇院完全不同。
據說是建總強索來了四大青樓之一迴音樓的設計圖紙,請最好的能工巧匠,進行了改良設計。
皇家大劇院整體采用扇形設計,舞台在中心偏後的位置,這樣可以盡可能地使更多觀眾能看到演員正臉。
建築分上下兩層,上層其實隻占了半層黃金位置,裝飾典雅大氣,隻能容納近百人。
下層要寬敞許多,約莫能容納六百人,但有兩百個座位看不到演員的正臉。
兩層之上還有高高的尖頂,正是參照迴音樓的設計核心,加強迴聲的巧思。
隻是這一個迴音尖頂,就耗費了最多的心力去設計。
皇家大劇院整體規模,比迴音樓大了一倍還多,肯定會影響外圍邊緣位置的視聽效果。
洛都的人們都在歡歡喜喜拜大年。
今日發行的大周日報,報頭和頭版頭條標題都用上了喜慶的紅字,卻暫時沒引起太大波瀾。
頭版頭條:
監國太子代表大周帝國 向全體臣民拜年 向所有與大周交好的國際友人拜年
監國太子指出,永興三十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大周帝國曆史上極端重要的一頁,也必將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裏程碑。
在皇帝陛下的英明領導下了,我們以昂揚的曆史主動精神、前所未有的曆史決心、大無畏的曆史勇氣,開啟了人類曆史的全新篇章!
在過去一年裏,我們遭遇了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的嚴峻考驗:
革新變法麵臨一係列內部阻力的嚴峻考驗;
荊南春旱、黃河水災、北方雪災等一係列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
周燕邊境衝突、周荷海上衝突等一係列武裝衝突的激烈考驗;
吳郡叛亂之分裂割據重大風險考驗;等等。
在皇帝陛下的英明領導下,我們成功經受住了這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的考驗:
積極凝聚天下人心,完成人才選拔機製曆史性變革;
充分調動社會良善力量,有力賑災撫民,堅決維護近畿地區糧價平穩;
團結調動帝國一切力量,共同有力戰勝外敵;
果斷決策,雷霆萬鈞平定吳郡叛亂,堅決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主權完整;等等。
監國太子強調,在新一年裏,朝廷上下將繼往開來、團結一致、凝聚共識,全麵啟動各項改革措施、積極推進各項重大工程:
第一,確保實現南北運河中原地區西線工程全麵通航,同步推進南北運河中原地區東線工程施工;
第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推進公有化改革,堅決鞏固公有化改革重大成果;
第三,盤活天下一盤棋之新格局,不遺餘力打通政治、經濟、軍事、民生、交通等各領域的關鍵堵點;
第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經濟發展新模式、新結構,切實減少大周境內尤其是江東地區對外海貿易的過度依賴,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良性循環;
第五,試行金融貨幣新政策,探索構建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共同發展的金融新體係;
第六,積極推進軍製改革,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將官選拔培養製度,積極有力有效加強軍隊後勤保障工作,適度提高軍人社會地位。
第七,貫徹近海防衛思想,堅決有力維護祖國海疆安全,確保禦敵於國門之外。
頭條占據了頭版半個版麵,頭版下半部分還有一條:
主標題:係列報道:新春走基層之四
副標題:監國太子視察慰問常山營、中山營將士 內閣李鎮元、薑雲逸等陪同
這是臘月二十六的事,報紙出版周期跟不上,隻能延遲報道,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昭告天下,太子用光明正大的方式,初步籠絡了軍心。
身為大周的皇儲,天寒地凍之際,一個營一個營下去探視慰問,送酒送肉,念家書,怎麽可能沒有效果?
試問營校尉、司馬還敢帶著這些兵造反麽?
更何況,李鎮元還對洛都附近禁軍將校進行了全麵大規模調動,直接掐滅了兵變的大部分可能。
與不溫不火的大周日報發行相比,今日最重要的事是大朝會。
今日大朝會很熱鬧,去歲下半年薑雲逸罷了大朝會後,許多中高層官員都沒機會參與朝堂議政了,自是倍加珍惜,哪怕今日並不議事。
還有一批被內閣欽點的千石以下要職官員,今年起也可以參加大朝會了,一個個都屁顛屁顛的。
比如,內閣各職司的負責人。
兩院各研究所負責人都是千石的秩俸,本就有資格參加大朝會。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重要地方官員年前也趕到了洛都,原本空曠的太極殿,擠得滿滿當當,非常熱鬧。
按照慣例,年初一大朝會隻是禮節性拜年,拜完就散,並不談公事。
但誰知道會不會打破陳規,畢竟薑氏小兒整出點新活兒也毫不意外。
可惜,今日並沒有出現意外,薑雲逸從頭到尾都隻是循規蹈矩隨大流。這叫許多想看熱鬧的人意興闌珊。
大朝會光排班次就折騰了半個多時辰,正會卻隻有小半刻鍾。
但是,拜完年也不能走,內侍省剛才排班次的時候就逐一通知了,要去洛東新區給陛下賀壽。
皇帝要辦壽的事大家都知道,薑雲逸下令建皇家大劇院、籌備賀壽典禮的事也都知道,但之前沒有給任何人邀請,今日事到臨頭,忽然又要所有人都去。
就很不講理。
但是,皇帝講不講理都有理。
去就去唄,反正迴家也是大把無聊的應酬,煩得很。
“明相,我等不用準備賀壽禮麽?”
步青雲湊到近前,腆著臉、搓著手,問了一句。
薑雲逸哪能不懂他心思,道:“一會兒放鬆心情,敞開了樂嗬就是最好的禮。”
步青雲一臉悻悻之色,北海郡守被衛國公世子截胡了,他這去向一直也沒個著落,就很撓心撓肺,連河南尹的指令都不敢陽奉陰違了。
從朱雀門,到洛東新區皇家大劇院,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還有全甲騎士往來巡視。
道路兩側的屋頂、城頭等要地,都有許多禁衛把守。
千石及以下官員人最多,走在最前頭,被內侍省的太監和禁衛要求合乘,一輛馬車要坐四個人,以節約時間、緩解交通壓力。
然後是兩千石高官、府寺上卿的馬車,每輛馬車都有全甲騎士護衛。
內閣相國的馬車,護衛當然更多。
皇帝的車隊是最後出發的,十幾輛馬車一字排開,從宮內直接駛出,也不知皇帝、太子都在哪輛車上。
辰時末,薑雲逸下了馬車,進入皇家大劇院。
因為這個時代不可能鼓搗出音響,必須考慮聲音傳播的問題,所以跟後世的大劇院完全不同。
據說是建總強索來了四大青樓之一迴音樓的設計圖紙,請最好的能工巧匠,進行了改良設計。
皇家大劇院整體采用扇形設計,舞台在中心偏後的位置,這樣可以盡可能地使更多觀眾能看到演員正臉。
建築分上下兩層,上層其實隻占了半層黃金位置,裝飾典雅大氣,隻能容納近百人。
下層要寬敞許多,約莫能容納六百人,但有兩百個座位看不到演員的正臉。
兩層之上還有高高的尖頂,正是參照迴音樓的設計核心,加強迴聲的巧思。
隻是這一個迴音尖頂,就耗費了最多的心力去設計。
皇家大劇院整體規模,比迴音樓大了一倍還多,肯定會影響外圍邊緣位置的視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