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聊點敏感話題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少頃,姬無殤緩過來後,薑雲逸主動道:
“陛下,先前太倉失火後,臣已暗中對中原四大轉運倉存糧進行了摸底。
顧大將軍南下必經項城,可直接接管項城轉運倉,倉中尚有今秋剛入庫的五萬石新糧,可支應大軍數月所需。
若是江東方麵進展順利,則順勢接管中原四大轉運倉,倒查十年,具體處置視情況而定。
此事宜密,一旦走漏風聲,宵小之徒狗急跳牆,必定要鋌而走險縱火燒倉了。”
姬無殤微微頷首,算是認可,顯然沒心情過問這小子又要摟草打什麽兔子,不在意項城轉運倉原本該有多少存糧,也不在意後續會引發多少波瀾,這都是薑雲逸需要操心的事。
“潛龍衛何人可接?”
黃玉微微一禮:“全憑陛下定奪!”
姬無殤有些無奈地看著黃玉。
潛龍衛乃是皇帝最重要的爪牙,主事人選幹係重大。
此事難就難在太子沒有根基,自己拿不出合適的人選。皇帝夾袋裏當然多得是英才,但要叫他們無條件服膺新君並不容易。
黃玉態度明確,不伺候小崽子,皇帝也不好為難他。
“原本不是要叫你侄子接的麽?”
皇帝忽然提出方案。
潛龍衛是皇帝與黃玉一手組建的,黃玉擁有絕對統治力。如果荊無病接班,最能平穩過渡,不然就得大換血。
年輕的君臣也有足夠的時間培養感情,雖不圓滿,也算是可接受的選擇。
黃玉沉聲道:“陛下,臣那侄子魂兒都跟人跑了,已經不適宜執掌潛龍衛。”
姬無殤神色不善地瞪了薑雲逸一眼。
就在此事陷入僵局之時,姬十三忽然道:“父皇,兒臣以為,或可從皇家軍事學院遴選。”
姬無殤麵無表情地微微頷首:“那就盡快辦起來。”
皇家軍事學院,由姬十三出任院長,遴選軍中骨幹、招募兵學士子進修。
如此一來,有一層君臣名分,有一層師生關係,再加一層拔擢情分,就比較穩了。
薑雲逸安靜站立,一言不發。不是他沒主意,而是此事他不能摻和。
至於潛龍衛的改組或者組建軍情機構,等以後和新君單獨商議。
姬無殤看向薑雲逸,問道:“朕聽說你要遷都?”
這是你可以定的麽?
薑雲逸看了姬十三一眼,姬十三莫名一陣心虛,這件事已經告訴他了,卻沒有跟皇帝解釋清楚,當然是他的鍋。
薑雲逸走到天下萬國圖前,指著大周地界道:“陛下,以眼下的疆域,洛都乃天下之中心。
未來大周伸張之方向七成在海外,尤其是周燕合流、東亞一體化後,洛都之不便便要凸顯出來。
洛都人滿為患乃不爭之事實,基礎建設也跟不上未來的產業躍升,若要改造千難萬難,另起爐灶是最優解。
廣陽之地,近海又不臨海,親北燕而控三韓,膠東遼東拱衛,北海雖海,大周之內湖也,山川形勝,實新都不二之選。”
眾人皆是目光灼灼地盯著地圖上的廣陽。
黃玉忍不住莞爾:“衛公若是知曉,怕是要和你拚了老命。”
衛國公世子衛良棟現任廣陽郡守,衛國公謀劃北海,薑雲逸順水推舟許了。雖然北海未來潛力極大,但肯定不能比肩新都。
原本坐著就能直達九卿的風水寶地,竟被忽悠得主動棄了,焉能不惱?
黃玉活躍了一下氣氛,卻見皇帝仍舊不苟言笑,不由微微歎息,心情也有些沉重。
姬無殤又道:“朕的兵,你打算如何安排?”
文官未奉命便插手兵事,乃是大忌。
薑雲逸從容道:“陛下,大周六百載,除非有能帶兵的天子鎮壓,大體上走的是以文禦武的路數,無非是放心不下罷了。
究其本源,蓋因對軍兵掌控不足罷了。前周中後期開始的軍閥聽調不聽宣,當前西涼軍閥林立,皆是這個原因所致。
陛下登基以來,行募兵製改組禁軍,極大提高了禁軍戰鬥力。為鞏固陛下軍改成果,為因應未來大周走向世界之新形勢,需得繼續加碼強軍。
軍製改革當以正本清源為主旨,堅持募兵製,以確保戰鬥力;堅持公開公平公正遴選將官、軍職晉升規範化與標準化,確保唯才是舉;堅持餉銀封賞由朝廷發、家屬由朝廷照應、卸甲由朝廷安置,以確保軍心隻向往天子與朝廷;嚴格約束軍隊行事範圍,防止形成軍事利益集團。
鐵打的軍隊,流水的將校,從根本上解決軍隊可能出現的尾大不掉問題,奠定了這個基礎,才能解除強加於軍隊之上的重重政治桎梏,更好釋放軍隊戰鬥力。”
姬十三用心聽著,不由恍然大悟,原來兩周以文禦武的昏招是這個緣故,原來父皇禁軍強悍是因為實行募兵製的緣故。
待薑雲逸陳述完,兵事的邏輯豁然通透,不用親自帶兵也能確保軍隊穩定,姬十三當即果斷道:“父皇,兒臣以為此事可行。”
有了太子背書,姬無殤本身也沒太大意見,他最擔心的是軍隊跑到那小子手裏,那就具備了造反的一切條件。
姬無殤又道:“聽說內閣要增相?”
皇帝精力不濟,關注的全是最敏感最緊要的事情。
薑雲逸從容道:“陛下,宋李二相年事已高,不耐久勞,內閣確需一兩位年富力強又有一定威望的新相打理政務。
未來大周走向世界,境內也蓬勃發展,人口大幅增長,天下一盤棋盤活,中央集權不斷強化,朝廷政務會大幅膨脹,內閣設立七位相國是比較合理的數量,府寺控製在二十左右。”
姬十三撇撇嘴,內閣壓力大,純粹是奪了他的權。不過,那些亂七八糟的,他也不想夜以繼日搗騰也是真。親爹就是活活累垮的。
“不知你屬意哪個入閣?”
薑雲逸似乎沒聽出皇帝語氣中的不善,坦然道:“陛下,若江東局麵可控,則江東與巴蜀各出一員能臣入閣乃最優解,能來一人也是好的。”
此言一出,黃玉與姬十三盡皆側目,這小子剛被府寺上卿們攻訐了一輪,竟毫無悔改之心。
“陛下,先前太倉失火後,臣已暗中對中原四大轉運倉存糧進行了摸底。
顧大將軍南下必經項城,可直接接管項城轉運倉,倉中尚有今秋剛入庫的五萬石新糧,可支應大軍數月所需。
若是江東方麵進展順利,則順勢接管中原四大轉運倉,倒查十年,具體處置視情況而定。
此事宜密,一旦走漏風聲,宵小之徒狗急跳牆,必定要鋌而走險縱火燒倉了。”
姬無殤微微頷首,算是認可,顯然沒心情過問這小子又要摟草打什麽兔子,不在意項城轉運倉原本該有多少存糧,也不在意後續會引發多少波瀾,這都是薑雲逸需要操心的事。
“潛龍衛何人可接?”
黃玉微微一禮:“全憑陛下定奪!”
姬無殤有些無奈地看著黃玉。
潛龍衛乃是皇帝最重要的爪牙,主事人選幹係重大。
此事難就難在太子沒有根基,自己拿不出合適的人選。皇帝夾袋裏當然多得是英才,但要叫他們無條件服膺新君並不容易。
黃玉態度明確,不伺候小崽子,皇帝也不好為難他。
“原本不是要叫你侄子接的麽?”
皇帝忽然提出方案。
潛龍衛是皇帝與黃玉一手組建的,黃玉擁有絕對統治力。如果荊無病接班,最能平穩過渡,不然就得大換血。
年輕的君臣也有足夠的時間培養感情,雖不圓滿,也算是可接受的選擇。
黃玉沉聲道:“陛下,臣那侄子魂兒都跟人跑了,已經不適宜執掌潛龍衛。”
姬無殤神色不善地瞪了薑雲逸一眼。
就在此事陷入僵局之時,姬十三忽然道:“父皇,兒臣以為,或可從皇家軍事學院遴選。”
姬無殤麵無表情地微微頷首:“那就盡快辦起來。”
皇家軍事學院,由姬十三出任院長,遴選軍中骨幹、招募兵學士子進修。
如此一來,有一層君臣名分,有一層師生關係,再加一層拔擢情分,就比較穩了。
薑雲逸安靜站立,一言不發。不是他沒主意,而是此事他不能摻和。
至於潛龍衛的改組或者組建軍情機構,等以後和新君單獨商議。
姬無殤看向薑雲逸,問道:“朕聽說你要遷都?”
這是你可以定的麽?
薑雲逸看了姬十三一眼,姬十三莫名一陣心虛,這件事已經告訴他了,卻沒有跟皇帝解釋清楚,當然是他的鍋。
薑雲逸走到天下萬國圖前,指著大周地界道:“陛下,以眼下的疆域,洛都乃天下之中心。
未來大周伸張之方向七成在海外,尤其是周燕合流、東亞一體化後,洛都之不便便要凸顯出來。
洛都人滿為患乃不爭之事實,基礎建設也跟不上未來的產業躍升,若要改造千難萬難,另起爐灶是最優解。
廣陽之地,近海又不臨海,親北燕而控三韓,膠東遼東拱衛,北海雖海,大周之內湖也,山川形勝,實新都不二之選。”
眾人皆是目光灼灼地盯著地圖上的廣陽。
黃玉忍不住莞爾:“衛公若是知曉,怕是要和你拚了老命。”
衛國公世子衛良棟現任廣陽郡守,衛國公謀劃北海,薑雲逸順水推舟許了。雖然北海未來潛力極大,但肯定不能比肩新都。
原本坐著就能直達九卿的風水寶地,竟被忽悠得主動棄了,焉能不惱?
黃玉活躍了一下氣氛,卻見皇帝仍舊不苟言笑,不由微微歎息,心情也有些沉重。
姬無殤又道:“朕的兵,你打算如何安排?”
文官未奉命便插手兵事,乃是大忌。
薑雲逸從容道:“陛下,大周六百載,除非有能帶兵的天子鎮壓,大體上走的是以文禦武的路數,無非是放心不下罷了。
究其本源,蓋因對軍兵掌控不足罷了。前周中後期開始的軍閥聽調不聽宣,當前西涼軍閥林立,皆是這個原因所致。
陛下登基以來,行募兵製改組禁軍,極大提高了禁軍戰鬥力。為鞏固陛下軍改成果,為因應未來大周走向世界之新形勢,需得繼續加碼強軍。
軍製改革當以正本清源為主旨,堅持募兵製,以確保戰鬥力;堅持公開公平公正遴選將官、軍職晉升規範化與標準化,確保唯才是舉;堅持餉銀封賞由朝廷發、家屬由朝廷照應、卸甲由朝廷安置,以確保軍心隻向往天子與朝廷;嚴格約束軍隊行事範圍,防止形成軍事利益集團。
鐵打的軍隊,流水的將校,從根本上解決軍隊可能出現的尾大不掉問題,奠定了這個基礎,才能解除強加於軍隊之上的重重政治桎梏,更好釋放軍隊戰鬥力。”
姬十三用心聽著,不由恍然大悟,原來兩周以文禦武的昏招是這個緣故,原來父皇禁軍強悍是因為實行募兵製的緣故。
待薑雲逸陳述完,兵事的邏輯豁然通透,不用親自帶兵也能確保軍隊穩定,姬十三當即果斷道:“父皇,兒臣以為此事可行。”
有了太子背書,姬無殤本身也沒太大意見,他最擔心的是軍隊跑到那小子手裏,那就具備了造反的一切條件。
姬無殤又道:“聽說內閣要增相?”
皇帝精力不濟,關注的全是最敏感最緊要的事情。
薑雲逸從容道:“陛下,宋李二相年事已高,不耐久勞,內閣確需一兩位年富力強又有一定威望的新相打理政務。
未來大周走向世界,境內也蓬勃發展,人口大幅增長,天下一盤棋盤活,中央集權不斷強化,朝廷政務會大幅膨脹,內閣設立七位相國是比較合理的數量,府寺控製在二十左右。”
姬十三撇撇嘴,內閣壓力大,純粹是奪了他的權。不過,那些亂七八糟的,他也不想夜以繼日搗騰也是真。親爹就是活活累垮的。
“不知你屬意哪個入閣?”
薑雲逸似乎沒聽出皇帝語氣中的不善,坦然道:“陛下,若江東局麵可控,則江東與巴蜀各出一員能臣入閣乃最優解,能來一人也是好的。”
此言一出,黃玉與姬十三盡皆側目,這小子剛被府寺上卿們攻訐了一輪,竟毫無悔改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