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麵試麵出個臥底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午後,老相府。
哢哢哢!
數百禁衛護送著一輛馬車來到門前,腿腳不大利索的老門房趕緊迎了出來。
自從皇帝立了儲君以來,就一直是這陣仗,去哪兒都不方便。
畢竟,沒有人敢去動時日無多的皇帝,但太子和薑雲逸卻是最危險的,因為這兩個都沒有什麽黨羽,尤其是成氣候的黨羽。
薑雲逸下了馬車後,朝著老門房拱拱手,便快步進入其中。
早晨這場會隻開了一小半就結束,還有造船的諸多事宜沒有交代清楚。
再者,博物院設立後,尤其是道門化物學三位道士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六百石的官員,江湖上立刻群情沸騰。
許多奇人異士聞訊而來,四處請托,道門張夫子首當其衝。
甭管以前幹什麽的,大部分都穿上道袍來拜碼頭。
拜道門的最多,其他夫子也沒清靜了,甚至素來隻講仁義道德的儒門都有人拜,就很荒唐。
自古以來,宇宙的盡頭奏是考編,便是許多閑雲野鶴之輩也大半是吃不到葡萄強說葡萄酸。
一千多江湖術士陸續趕來洛都求神拜佛,夫子們實在是繃不住了,薑雲逸前些時日就大手一揮:
填表!
薑雲逸拿著這些簡曆,從中遴選了數十位可能有點門道的進行麵試,這麵試隻在今日。
薑雲逸先與張夫子、趙夫子和許夫子在一間會議室中坐定喝了口茶水,韓天養和相府的人在外麵張羅。
很快,五個老頭子就瑟瑟縮縮地進來,有的皮膚黝黑、指縫裏全是泥土,有的微胖、身上散發著洗不掉的騷臭味,反正都是歪瓜裂棗。
農家許夫子笑道:“這是我農家門徒舉薦來的,都有絕活傍身。”
不能指望這些老農侃侃而談,許夫子隻能托了幾句。
薑雲逸扒拉了一下這五人填的表,有三個擅長選種育種,有一個擅長嫁接,竟然還有個擅長倒騰牲口的。
“趙大寶,北燕剛進貢給大周八千頭牛,有辦法調教成耕牛麽?”
那個渾身散發著洗不淨騷臭的中年漢子抖了抖,囁喏道:“大,大老爺,草原的牛隻會吃草蹬人,不會耕地。隻有性子極好的才能馴來勉強耕地。不過牛崽子可以從小馴成耕牛。”
薑雲逸微微頷首:“行,即日起,你便是博物院農科所畜牧研究室助理研究員,秩比二百石,專司耕牛馴化繁育。
你辦好手續盡快啟程去涿鹿縣,這八千頭牛緊著你先挑,就在涿鹿縣北草原上蓋牛棚。”
趙大寶愣了好半晌,這就當官了?
會倒騰牲口就可以麽?
薑雲逸又看向許夫子道:“夫子,這些牛就算你們農科所直屬的產業,不過眼下盈利要充入博物院公賬,等過幾年,農科所再單獨立賬。”
許夫子眼皮抖了抖,隻是拱拱手,並未說什麽。
“你們四個,就留在洛都,跟著許夫子倒騰莊稼,先從小麥、穀子和稻米三大主糧選種育種入手,產量更高、更耐旱、耐蟲病,隻要能進一小步,朝廷不吝封賞。都是秩比二百石助理研究員。”
五個老農瞠目結舌,忽然有人帶頭,竟然下跪大禮參拜。
五人又是歡喜又惶恐地退去後,又進來一批,這次足足有十三人,都是奇形怪狀的道士。
薑雲逸扒拉著第二摞簡曆,道:“有人懂金礦麽?”
十三名真假道士麵麵相覷,竟是沒人敢吭聲。
張夫子輕咳一聲道:“金礦可遇不可求。”
不要為難俺們道門的人。
薑雲逸玩味地問道:“那換個問法,本相先祖遺留典籍中曾言,北海之地得天獨厚,應有大金礦潛藏,大致分布在北海郡掖縣東北至曲成縣陽丘山西南之地。爾等有把握探出來麽?”
趙夫子沒好氣地斥道:“合著,你薑氏什麽都懂唄?”
張夫子也沉聲道:“你小子嘴裏哪句是真的?這裏麵至少大半都是有真本事的。”
薑雲逸也不以為意地道:“夫子勿惱,北海那裏真有金礦,而且很多,存量很大,絕非虛言。”
這要是旁人,肯定給他一巴掌,但這小子絕非常人,已然近妖,又說得斬釘截鐵,張夫子登時沉默了。
“博物院化物所成立地質勘探研究室,諸位先以吏員身份入編,信得過本相的,隻管去北海探礦,隻要能發現一座金礦,給四百石秩俸。
沒把握的,可以去探煤鐵,隻要真能探出來新礦,一百石秩俸起步。”
既然給了明確預期,而且上限極高,張夫子也無話可說,揮揮手,示意這些人下去。
第三批,隻有三人。
三個都是四十五歲的年長者,雙手粗糙,看著就是積年工匠。
薑雲逸掃了三人一眼,扒拉出一張表,問道:“於國梁,你這履曆上說,曾在山陰造船廠做了二十八年,至少也是個熟練工吧?主家便輕易放你走了?”
一個身形幹瘦的五旬老者微微一僵,低眉垂首,滿心惶恐。
原以為江東與朝廷隔絕多年,洛都的權貴肯定不了解江東風土,不曾想這位相爺竟然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履曆中隱藏的缺陷。
山陰造船廠乃是江東最大的造船廠之一,會稽五大郡望都有份子,裏麵的工匠大多是世襲的,賣身契都在主家手裏攥著,根本不可能隨意流動。
噗通!
於國梁直接跪倒在地,操著濃重的會稽口音懇求道:“相爺饒命,是主家指使小人北上的,若是不從,小人一家老小就完了。”
於國梁趴在地上,瑟瑟發抖,原以為憑著手藝混進朝廷的造船廠,定時給主家傳遞消息即可,不曾想竟然是明相親自把關,還一眼就洞穿了他的虛實。
會議室內登時嘩然,竟然還是個細作?
薑雲逸卻雲淡風輕地問道:“你在山陰船廠是何職司?”
於國梁顫聲道:“迴相爺的話,小人原是山陰船廠三執事。”
薑雲逸微微頷首,又問道:“如果集中江東能工巧匠,要造出西洋人那般戰艦,需得多少年?”
於國梁抖了抖,隻能硬著頭皮道:“相爺,西洋人的船分多種,佛郎機人與紅毛夷的各有不同,最常見的戰船是八百至千料戰船,最大的有兩千料,能裝八十門火炮。
江東眼下造的都是武裝商船,隻能防範小海盜,海戰是不能指望的。若是仿製西洋戰船,千八百料的,三年便能造出,隻是性能肯定不如原船。”
薑雲逸並不意外,以江東的造船基礎,仿製並不困難,隻是戰船的技術積累斷了,需要從頭來過。
江東顯然是和西洋人達成了妥協,放棄發展戰船,不挑戰西洋人海權,是以大體相安無事。
這是典型的買辦思維。
當然,他們連割據都敢,肯定不能指望他們忠君愛國的。
哢哢哢!
數百禁衛護送著一輛馬車來到門前,腿腳不大利索的老門房趕緊迎了出來。
自從皇帝立了儲君以來,就一直是這陣仗,去哪兒都不方便。
畢竟,沒有人敢去動時日無多的皇帝,但太子和薑雲逸卻是最危險的,因為這兩個都沒有什麽黨羽,尤其是成氣候的黨羽。
薑雲逸下了馬車後,朝著老門房拱拱手,便快步進入其中。
早晨這場會隻開了一小半就結束,還有造船的諸多事宜沒有交代清楚。
再者,博物院設立後,尤其是道門化物學三位道士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六百石的官員,江湖上立刻群情沸騰。
許多奇人異士聞訊而來,四處請托,道門張夫子首當其衝。
甭管以前幹什麽的,大部分都穿上道袍來拜碼頭。
拜道門的最多,其他夫子也沒清靜了,甚至素來隻講仁義道德的儒門都有人拜,就很荒唐。
自古以來,宇宙的盡頭奏是考編,便是許多閑雲野鶴之輩也大半是吃不到葡萄強說葡萄酸。
一千多江湖術士陸續趕來洛都求神拜佛,夫子們實在是繃不住了,薑雲逸前些時日就大手一揮:
填表!
薑雲逸拿著這些簡曆,從中遴選了數十位可能有點門道的進行麵試,這麵試隻在今日。
薑雲逸先與張夫子、趙夫子和許夫子在一間會議室中坐定喝了口茶水,韓天養和相府的人在外麵張羅。
很快,五個老頭子就瑟瑟縮縮地進來,有的皮膚黝黑、指縫裏全是泥土,有的微胖、身上散發著洗不掉的騷臭味,反正都是歪瓜裂棗。
農家許夫子笑道:“這是我農家門徒舉薦來的,都有絕活傍身。”
不能指望這些老農侃侃而談,許夫子隻能托了幾句。
薑雲逸扒拉了一下這五人填的表,有三個擅長選種育種,有一個擅長嫁接,竟然還有個擅長倒騰牲口的。
“趙大寶,北燕剛進貢給大周八千頭牛,有辦法調教成耕牛麽?”
那個渾身散發著洗不淨騷臭的中年漢子抖了抖,囁喏道:“大,大老爺,草原的牛隻會吃草蹬人,不會耕地。隻有性子極好的才能馴來勉強耕地。不過牛崽子可以從小馴成耕牛。”
薑雲逸微微頷首:“行,即日起,你便是博物院農科所畜牧研究室助理研究員,秩比二百石,專司耕牛馴化繁育。
你辦好手續盡快啟程去涿鹿縣,這八千頭牛緊著你先挑,就在涿鹿縣北草原上蓋牛棚。”
趙大寶愣了好半晌,這就當官了?
會倒騰牲口就可以麽?
薑雲逸又看向許夫子道:“夫子,這些牛就算你們農科所直屬的產業,不過眼下盈利要充入博物院公賬,等過幾年,農科所再單獨立賬。”
許夫子眼皮抖了抖,隻是拱拱手,並未說什麽。
“你們四個,就留在洛都,跟著許夫子倒騰莊稼,先從小麥、穀子和稻米三大主糧選種育種入手,產量更高、更耐旱、耐蟲病,隻要能進一小步,朝廷不吝封賞。都是秩比二百石助理研究員。”
五個老農瞠目結舌,忽然有人帶頭,竟然下跪大禮參拜。
五人又是歡喜又惶恐地退去後,又進來一批,這次足足有十三人,都是奇形怪狀的道士。
薑雲逸扒拉著第二摞簡曆,道:“有人懂金礦麽?”
十三名真假道士麵麵相覷,竟是沒人敢吭聲。
張夫子輕咳一聲道:“金礦可遇不可求。”
不要為難俺們道門的人。
薑雲逸玩味地問道:“那換個問法,本相先祖遺留典籍中曾言,北海之地得天獨厚,應有大金礦潛藏,大致分布在北海郡掖縣東北至曲成縣陽丘山西南之地。爾等有把握探出來麽?”
趙夫子沒好氣地斥道:“合著,你薑氏什麽都懂唄?”
張夫子也沉聲道:“你小子嘴裏哪句是真的?這裏麵至少大半都是有真本事的。”
薑雲逸也不以為意地道:“夫子勿惱,北海那裏真有金礦,而且很多,存量很大,絕非虛言。”
這要是旁人,肯定給他一巴掌,但這小子絕非常人,已然近妖,又說得斬釘截鐵,張夫子登時沉默了。
“博物院化物所成立地質勘探研究室,諸位先以吏員身份入編,信得過本相的,隻管去北海探礦,隻要能發現一座金礦,給四百石秩俸。
沒把握的,可以去探煤鐵,隻要真能探出來新礦,一百石秩俸起步。”
既然給了明確預期,而且上限極高,張夫子也無話可說,揮揮手,示意這些人下去。
第三批,隻有三人。
三個都是四十五歲的年長者,雙手粗糙,看著就是積年工匠。
薑雲逸掃了三人一眼,扒拉出一張表,問道:“於國梁,你這履曆上說,曾在山陰造船廠做了二十八年,至少也是個熟練工吧?主家便輕易放你走了?”
一個身形幹瘦的五旬老者微微一僵,低眉垂首,滿心惶恐。
原以為江東與朝廷隔絕多年,洛都的權貴肯定不了解江東風土,不曾想這位相爺竟然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履曆中隱藏的缺陷。
山陰造船廠乃是江東最大的造船廠之一,會稽五大郡望都有份子,裏麵的工匠大多是世襲的,賣身契都在主家手裏攥著,根本不可能隨意流動。
噗通!
於國梁直接跪倒在地,操著濃重的會稽口音懇求道:“相爺饒命,是主家指使小人北上的,若是不從,小人一家老小就完了。”
於國梁趴在地上,瑟瑟發抖,原以為憑著手藝混進朝廷的造船廠,定時給主家傳遞消息即可,不曾想竟然是明相親自把關,還一眼就洞穿了他的虛實。
會議室內登時嘩然,竟然還是個細作?
薑雲逸卻雲淡風輕地問道:“你在山陰船廠是何職司?”
於國梁顫聲道:“迴相爺的話,小人原是山陰船廠三執事。”
薑雲逸微微頷首,又問道:“如果集中江東能工巧匠,要造出西洋人那般戰艦,需得多少年?”
於國梁抖了抖,隻能硬著頭皮道:“相爺,西洋人的船分多種,佛郎機人與紅毛夷的各有不同,最常見的戰船是八百至千料戰船,最大的有兩千料,能裝八十門火炮。
江東眼下造的都是武裝商船,隻能防範小海盜,海戰是不能指望的。若是仿製西洋戰船,千八百料的,三年便能造出,隻是性能肯定不如原船。”
薑雲逸並不意外,以江東的造船基礎,仿製並不困難,隻是戰船的技術積累斷了,需要從頭來過。
江東顯然是和西洋人達成了妥協,放棄發展戰船,不挑戰西洋人海權,是以大體相安無事。
這是典型的買辦思維。
當然,他們連割據都敢,肯定不能指望他們忠君愛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