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還是議政殿寬敞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報紙署、宣教司、翰林院要密切配合,決不能放任江東詆毀朝廷、蠱惑民心而無動於衷。要組織力量好好和亂臣賊子打一場輿論戰。
著力點就在民心上,朝廷背負天下大義,沒有理由被亂臣賊子帶走民心。”
張自在一聽要幹仗,當即精神一振,道:“我可以南下親自主持!”
薑雲逸理都不理,繼續道:“辦好管好朝廷報紙期刊也是極緊要的,尤其是三報一刊,絕不能出現幺蛾子。允許也歡迎建設性批評,刻意抹黑詆毀朝廷的,零容忍。
然後是科舉叢書,來年要通過郵政總公司鋪下去,當初承諾的是至少郡城有售,能自己鋪的自己鋪,搞不定的,尋找可靠代理商。科舉叢書可不是天下奇聞錄,事關朝廷體統,不允許出現紕漏。
報紙署廣陵分署要盡快組建起來,從報紙署抽調少量骨幹,從其他新科進士中抽調幾位熟悉江淮情況的人選一並南下,其他人員就從廣陵本地招募,盡快把江淮日報辦起來。”
張自在一聽登時不幹了:“報紙署事務繁雜,每個人都不可或缺。”
薑雲逸仍不理他,繼續對陳熙晉吩咐道:“來年廣陵分署承擔報紙署部分印務,淮河以南的典籍包括科舉叢書連環畫由廣陵分署承印,也可自行拓展業務。後續兩院江淮分院創辦的報刊也由廣陵分署承擔。”
張自在更加炸毛了,堅定地道:“吾寧死不從!”
看著他這副護食的狗樣子,眾人不禁莞爾。
兩位老相國則是神色各異,這種不著調的熊玩兒意按說的確不適合做官,但有一說一,活兒幹得還是不錯的。
薑雲逸那小子也不是什麽正經人,怪不得能尿到一個壺裏。
陳熙晉恭謹應下,也倍感壓力,先前去拜訪時就吃了閉門羹,剛才進門時這位上司也沒給他好臉色,這下梁子結大了。
薑雲逸終於看向炸刺的張自在,和顏悅色地道:“本相也是念舊的,既然你能力有限,領導不了分署,那就做個洛都分署令吧。”
眾人啞然失笑,張自在卻是神色悻悻,隻能和盤托出核心訴求:得加人!
薑雲逸卻沒再搭理他,看向衛無缺,吩咐道:“正好殿下和兩位相國都在,那就叫內閣各職司報上來年擴編方案,寫清楚員額和緣由。
今年考功結束後,文選司會同武選司,遴選一批四百石及以下人員充實內閣,總規模控製在二百官員八百吏員。兩院及新三司不計算在本輪擴編範圍之內。
不知殿下和兩位相國意下如何?”
宋九齡微微頷首,剛準備應下,卻見李鎮元仍眯瞪著眼睛,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太子殿下也神色怪異,登時悚然一驚,旋即麵色一沉,這豎子又要坑人?
見太子和兩位老相國皆是沉默,幾位年輕人都還沒反應過來,衛無缺看到笑眯眯看過來的荊無病,隻能硬著頭皮道:
“殿下,三位相國,內閣這裏怕是裝不下了。”
政治不夠成熟的年輕人們這才後知後覺,神色怪異地偷瞄向麵無表情的明相。
皇宮早就沒有很大的偏殿了,內閣這裏甚至有點擁擠,這也是薑雲逸嚴控內閣規模的原因之一。
薑雲逸看向姬十三,問道:“殿下,議政殿寬敞,養護得也一直不錯。”
姬十三臉一黑,這家夥沒坑到相國,竟要強拉著他一起幹缺德事?他隻能輕咳一聲,看向兩位相國:
“不知兩位相國意下如何?”
宋九齡沉著臉不說話,李鎮元睜開眼睛,斥道:“你到底想幹什麽?”
薑雲逸這才收斂了幾分,道:“這樣吧,內閣這裏留下中書台、尚書台、主簿、總賬,其他都搬到相府去,反正也沒多遠。”
秦國公鼎盛時相府號稱屬吏過萬,其他衙署都被各府寺瓜分了,隻留下一座規模最大的老相府,容納三千人不在話下。
宋九齡趕緊點頭道:“便如此吧。”
張自在登時樂了,原本他對被留在老相府耿耿於懷,如今這些家夥又被趕迴來了吧?
內閣擴編和公廨不足的問題塵埃落定後,薑雲逸又道:“殿下,臣請於廣陵設立翰林院和博物院江淮分院,聘請會稽陳夫子主持,廣納江淮學士入院。
先期設立儒法道墨等顯學經義研究。再者,江淮作物多有差異、修道風氣頗盛,農業科學、化物學研究所也要先立起來。”
眾人聞言皆是神色一凜,便是一直眯瞪的李鎮元都睜開了眼睛。
尤其是五位政治新星,皆是神色古怪。明相出手,刀刀見血。
陳夫子乃江東讀書人之旗幟,出身會稽陳氏,但已與陳氏決裂十餘載。雖然陳夫子對江東豪族多有非議,但總歸還可算是江東內部矛盾。
一旦陳夫子北上廣陵主持翰林分院,夥同朝廷對著江東開炮,必定會重挫江東士氣,尤其是江東讀書人的士氣。
陳夫子會否答應,江東會不會放人,都是極難說的。
五位新人還沒太把握到關鍵,但荊無病四位老人卻是神色古怪,陳夫子肯定不可以不同意,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江東肯定不會放他北上。
宋九齡沉聲道:“你到底想幹什麽?還嫌不夠亂麽?”
“理順央地關係、維護大一統勢在必行,如果地方上沆瀣一氣對抗朝廷,朝廷迫不得已隻能鐵腕刮骨療毒了。”
果不其然,薑雲逸直接扔出了威脅之語。
陳夫子如果不肯來,便是與江東豪族沆瀣一氣,朝廷下江東時必定要重手懲治江東上下。
姬十三不無擔憂地道:“若此,陳夫子怕是也要心生怨憤。”
薑雲逸淡然道:“殿下,怨不怨憤不重要,重要的是江東必須主動證明給朝廷看,究竟是不是全都是不可救藥的亂臣賊子。”
說完,他繼續對陳熙晉吩咐道:
“不管陳夫子能不能北上,都給他開個專欄,不管寫的什麽,都發出來。
如果陳夫子被江東亂臣賊子圈禁了甚至謀殺了,就把他過去的言論整理發到報上,也集結成冊,出套文集。”
眾人驚異不已,這是要榨幹陳夫子的價值啊?死了都不放過,還有沒有人性?
不過想想也是,八位夫子都被拿捏得沒脾氣了,陳夫子憑什麽可以例外?
明相的精神壓迫可是跨越時空的。那個大一統論是一切分離主義的緊箍咒。
姬十三唇角抽了抽,陳夫子不管出什麽事,都是江東亂臣賊子幹的,還沒發生呢,就先把兇手定好了。
仔細想想,似乎也隻有江東豪族不希望陳夫子北上配合朝廷吧?
清理吳氏官員的僵局還沒有結果呢,又要打陳夫子這張牌。
“殿下,盡最大努力以和平手段解決大周內部問題乃朝廷本分。”
隻有一切和平手段用盡了,才能訴諸武力。
眾人聞言盡皆愕然,旁人隻看到薑雲逸的強硬,卻從未想過這強硬下蘊含的柔性——防止事態走向極化。
江東雖然不聽話,但終究還是周人,也沒有實質上的造反,如果鐵腕清洗江東豪族,必定會傷筋動骨,波及許多無辜的江東百姓。
姬十三果斷應下:“孤會隆重禮聘陳夫子出山。”
薑雲逸亮明本心後,這個頗為敏感的問題便這般定下了。
著力點就在民心上,朝廷背負天下大義,沒有理由被亂臣賊子帶走民心。”
張自在一聽要幹仗,當即精神一振,道:“我可以南下親自主持!”
薑雲逸理都不理,繼續道:“辦好管好朝廷報紙期刊也是極緊要的,尤其是三報一刊,絕不能出現幺蛾子。允許也歡迎建設性批評,刻意抹黑詆毀朝廷的,零容忍。
然後是科舉叢書,來年要通過郵政總公司鋪下去,當初承諾的是至少郡城有售,能自己鋪的自己鋪,搞不定的,尋找可靠代理商。科舉叢書可不是天下奇聞錄,事關朝廷體統,不允許出現紕漏。
報紙署廣陵分署要盡快組建起來,從報紙署抽調少量骨幹,從其他新科進士中抽調幾位熟悉江淮情況的人選一並南下,其他人員就從廣陵本地招募,盡快把江淮日報辦起來。”
張自在一聽登時不幹了:“報紙署事務繁雜,每個人都不可或缺。”
薑雲逸仍不理他,繼續對陳熙晉吩咐道:“來年廣陵分署承擔報紙署部分印務,淮河以南的典籍包括科舉叢書連環畫由廣陵分署承印,也可自行拓展業務。後續兩院江淮分院創辦的報刊也由廣陵分署承擔。”
張自在更加炸毛了,堅定地道:“吾寧死不從!”
看著他這副護食的狗樣子,眾人不禁莞爾。
兩位老相國則是神色各異,這種不著調的熊玩兒意按說的確不適合做官,但有一說一,活兒幹得還是不錯的。
薑雲逸那小子也不是什麽正經人,怪不得能尿到一個壺裏。
陳熙晉恭謹應下,也倍感壓力,先前去拜訪時就吃了閉門羹,剛才進門時這位上司也沒給他好臉色,這下梁子結大了。
薑雲逸終於看向炸刺的張自在,和顏悅色地道:“本相也是念舊的,既然你能力有限,領導不了分署,那就做個洛都分署令吧。”
眾人啞然失笑,張自在卻是神色悻悻,隻能和盤托出核心訴求:得加人!
薑雲逸卻沒再搭理他,看向衛無缺,吩咐道:“正好殿下和兩位相國都在,那就叫內閣各職司報上來年擴編方案,寫清楚員額和緣由。
今年考功結束後,文選司會同武選司,遴選一批四百石及以下人員充實內閣,總規模控製在二百官員八百吏員。兩院及新三司不計算在本輪擴編範圍之內。
不知殿下和兩位相國意下如何?”
宋九齡微微頷首,剛準備應下,卻見李鎮元仍眯瞪著眼睛,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太子殿下也神色怪異,登時悚然一驚,旋即麵色一沉,這豎子又要坑人?
見太子和兩位老相國皆是沉默,幾位年輕人都還沒反應過來,衛無缺看到笑眯眯看過來的荊無病,隻能硬著頭皮道:
“殿下,三位相國,內閣這裏怕是裝不下了。”
政治不夠成熟的年輕人們這才後知後覺,神色怪異地偷瞄向麵無表情的明相。
皇宮早就沒有很大的偏殿了,內閣這裏甚至有點擁擠,這也是薑雲逸嚴控內閣規模的原因之一。
薑雲逸看向姬十三,問道:“殿下,議政殿寬敞,養護得也一直不錯。”
姬十三臉一黑,這家夥沒坑到相國,竟要強拉著他一起幹缺德事?他隻能輕咳一聲,看向兩位相國:
“不知兩位相國意下如何?”
宋九齡沉著臉不說話,李鎮元睜開眼睛,斥道:“你到底想幹什麽?”
薑雲逸這才收斂了幾分,道:“這樣吧,內閣這裏留下中書台、尚書台、主簿、總賬,其他都搬到相府去,反正也沒多遠。”
秦國公鼎盛時相府號稱屬吏過萬,其他衙署都被各府寺瓜分了,隻留下一座規模最大的老相府,容納三千人不在話下。
宋九齡趕緊點頭道:“便如此吧。”
張自在登時樂了,原本他對被留在老相府耿耿於懷,如今這些家夥又被趕迴來了吧?
內閣擴編和公廨不足的問題塵埃落定後,薑雲逸又道:“殿下,臣請於廣陵設立翰林院和博物院江淮分院,聘請會稽陳夫子主持,廣納江淮學士入院。
先期設立儒法道墨等顯學經義研究。再者,江淮作物多有差異、修道風氣頗盛,農業科學、化物學研究所也要先立起來。”
眾人聞言皆是神色一凜,便是一直眯瞪的李鎮元都睜開了眼睛。
尤其是五位政治新星,皆是神色古怪。明相出手,刀刀見血。
陳夫子乃江東讀書人之旗幟,出身會稽陳氏,但已與陳氏決裂十餘載。雖然陳夫子對江東豪族多有非議,但總歸還可算是江東內部矛盾。
一旦陳夫子北上廣陵主持翰林分院,夥同朝廷對著江東開炮,必定會重挫江東士氣,尤其是江東讀書人的士氣。
陳夫子會否答應,江東會不會放人,都是極難說的。
五位新人還沒太把握到關鍵,但荊無病四位老人卻是神色古怪,陳夫子肯定不可以不同意,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江東肯定不會放他北上。
宋九齡沉聲道:“你到底想幹什麽?還嫌不夠亂麽?”
“理順央地關係、維護大一統勢在必行,如果地方上沆瀣一氣對抗朝廷,朝廷迫不得已隻能鐵腕刮骨療毒了。”
果不其然,薑雲逸直接扔出了威脅之語。
陳夫子如果不肯來,便是與江東豪族沆瀣一氣,朝廷下江東時必定要重手懲治江東上下。
姬十三不無擔憂地道:“若此,陳夫子怕是也要心生怨憤。”
薑雲逸淡然道:“殿下,怨不怨憤不重要,重要的是江東必須主動證明給朝廷看,究竟是不是全都是不可救藥的亂臣賊子。”
說完,他繼續對陳熙晉吩咐道:
“不管陳夫子能不能北上,都給他開個專欄,不管寫的什麽,都發出來。
如果陳夫子被江東亂臣賊子圈禁了甚至謀殺了,就把他過去的言論整理發到報上,也集結成冊,出套文集。”
眾人驚異不已,這是要榨幹陳夫子的價值啊?死了都不放過,還有沒有人性?
不過想想也是,八位夫子都被拿捏得沒脾氣了,陳夫子憑什麽可以例外?
明相的精神壓迫可是跨越時空的。那個大一統論是一切分離主義的緊箍咒。
姬十三唇角抽了抽,陳夫子不管出什麽事,都是江東亂臣賊子幹的,還沒發生呢,就先把兇手定好了。
仔細想想,似乎也隻有江東豪族不希望陳夫子北上配合朝廷吧?
清理吳氏官員的僵局還沒有結果呢,又要打陳夫子這張牌。
“殿下,盡最大努力以和平手段解決大周內部問題乃朝廷本分。”
隻有一切和平手段用盡了,才能訴諸武力。
眾人聞言盡皆愕然,旁人隻看到薑雲逸的強硬,卻從未想過這強硬下蘊含的柔性——防止事態走向極化。
江東雖然不聽話,但終究還是周人,也沒有實質上的造反,如果鐵腕清洗江東豪族,必定會傷筋動骨,波及許多無辜的江東百姓。
姬十三果斷應下:“孤會隆重禮聘陳夫子出山。”
薑雲逸亮明本心後,這個頗為敏感的問題便這般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