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扒光讀書人底褲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祖,大事不好了,妹夫抹黑我輩讀書人了!”
祖孫二人正聊著,忽見一個二十七八歲的青年急吼吼跑進來,手上揮舞著幾本連環畫。
這位青年正是顏行之長孫、顏真言之子、顏如玉大堂兄顏如鬆。
顏如玉俏臉唰得通紅,顏行之沒好氣地斥道:“你都快三十的人了,還如此沉不住氣?成何體統?”
顏如鬆自知失態,一邊劇烈喘息,一邊雙手將幾本連環畫奉上。
顏行之隨手翻了翻,登時老眼皮子狂跳,氣急敗壞地罵道:“豎子,竟敢如此不擇手段?”
顏如鬆趕緊上前,小心地翻到扉頁,上書一行:
本書根據《西周書》《長安亂》及長安民間傳說故事改編而成。
《西周書》是國史,主筆正是顏氏先祖;《長安亂》則是兩周之交著名大儒韓不貳所作,影響極廣。
顏行之憤憤然地道:“這是故意把讀書人中的敗類扒出來給全天下看,不是抹黑,勝似抹黑!”
顏如鬆卻苦笑著道:“阿祖,這連環畫宣教司昨日便下坊試講了,那宣教郎還口口聲聲說什麽‘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今日直接在糧鋪門口開講,老百姓反應極其熱烈,我輩讀書人名聲已然臭大街了。”
對糧價居高不下的不滿、對太倉失火的恐慌,原本要被那個流言導引向儲君的,但卻被薑雲逸禍水東引至了讀書人身上。
顏如玉花容失色到:“我等讀書人到底怎地招惹他了?”
顏行之腦門兒氣得直突突,卻倍感無力。
那豎子出其不意,直接下死手斬斷了讀書人和老百姓的聯係,現在隻有朝廷能代表老百姓。原本自詡人間脊梁的讀書人再也硬氣不起來。
“請問顏夫子在家麽?學生姬十三求見!”
眾人聞言微微一愣,旋即微驚,太子竟然追上門來了?
顏行之神色愈發陰沉,氣哼哼地擺擺手:“就說我身體不適,這幾日需閉門靜養,無法會客。”
顏如玉瞥了有點麻爪的堂兄一眼,抬腳去了門口與儲君分說。
少卿,顏如玉返迴,手中多了個紅色錦盒,無奈地道:“阿祖,太子殿下留下一顆老山參後便走了,說是明日再來探望。”
顏行之愈發氣悶:“這兩個混賬,以為這等低劣的手段就能動搖老夫麽?”
……
午後,內閣。
“明相,張夫子主筆,總論太祖開國以來諸子百家重要功績;
趙夫子主筆,細述百家爭鳴於天下社稷之利;
陸夫子主筆,闡明儒學絕無獨尊之妄念;
管夫子主筆,闡明統一的意識形態體係與大一統格局並無直接關聯;
公孫夫子主筆,直接罵您才是禁錮天下思想之元兇,為自身功業不惜滅絕百家道統;
鄒夫子主筆,推衍統一意識形態後之弊病。”
聽到張自在的匯報,薑雲逸淡然一笑:“顏夫子和許夫子是直接躺平任嘲了麽?”
張自在微微一愣,旋即立刻掏出小冊子飛快記下這個新詞,反正報紙署總有地方能用上,旋即問道:
“發不發?發哪裏?啥時候發?”
薑雲逸立刻不假思索地道:“明日,大周日報,隻要是認真討論真問題的,便是罵我,加版也都發出來,省得被人詬病說我們閉塞言路。”
張自在不由一陣頭大,今日絕對夠喝一壺的,旋即又微微恍然,這是連報禁都不想開呀?
顏夫子和許夫子已經躺平任嘲了,其他夫子也不過垂死掙紮罷了。
“對了,那個連環畫早點發了吧,不用捂著了。”
聽到吩咐,張自在有些為難地道:“活兒有點糙,我沒印很多,能不能修一修再發新的?”
薑雲逸伏案書寫,頭也不抬地道:“每一個特殊曆史時期都能形成一些特殊的文化,這幾冊粗糙的連環畫,承載的是這個非常時期的特殊記憶,缺陷有時也是一種美,尤其是迴憶往事的時候。”
張自在深以為然,立刻告辭去辦了。
荊無病立刻進來,匯報道:“明相,策劃動亂的幕後黑手林經緯已被緝拿歸案,此人非常狂妄,自稱縱橫家一脈傳人,手握二皇子、七皇子和九皇子的親王玉佩,要求和您麵談。
那林經緯有個極其悍勇的手下叫快刀七,拒捕時殺死了十三名禁衛。”
薑雲逸眸中寒光一閃,語氣卻平靜地道:“待會兒你來拿文書,請三位相國聯署,明日一早再送廷尉寺。”
荊無病眼皮抖了抖,明相不僅理都不理那個縱橫家狂徒,還要內閣四相聯署,所以這次又是什麽大動作?
他壓下紛亂的思緒,趕緊補充道:“明相,糧食債券剛剛認購齊了三百萬石,關中也認購了三十萬石。總商會那邊詢問能不能多發一些?”
薑雲逸心下了然,這些商人狗鼻子最是靈敏,既然朝廷這次拿了許多糧食,這糧價肯定是見頂了,此時入手,有賺不虧。他果斷搖搖頭:
“糧食這種東西,夠吃就行。況且這高價高利貸的虧本買賣也是迫不得已才為之,發恁多作甚?”
荊無病也會心一笑,雖然經濟上虧了,但政治上大獲全勝。
明相用事實昭告天下,隻要他想,就能籌到糧。
太學一百八十萬石,糧食債券三百萬石,近五百萬石的糧食在手,至少洛都的人徹底死了囤積居奇的心思。
“行文總商會,本月十五日起,糧價升米下調三錢,冬月再降三錢,升米十二錢的價格要維持到來年夏收不變;宣教司一定要傳達到位。
下期大周日報照例公示糧食指導價,並且昭告天下,自來年正月初一起,大周境內任何地方糧價不得高於洛都。
以我的名義,請其他三位相國聯名上書儲君,天下糧價不得高於洛都。特殊情況,必須提前將詳細原因具實上報內閣審批。
凡未經內閣批準而糧價高於洛都的,一經查實,從嚴懲處糧商,並追究地方主官責任。”
荊無病眼皮抖了抖,明相這是又要乘勝追擊、摟草打兔子,但這事兒涉及太多人的利益,怕是執行起來相當不易。
“在洛都這等天下首善之地,一個壯勞力,做滿一日苦力可得三四十錢,糧價必須壓在十二錢才能勉強維持一家三口吃飯穿衣燒炭最基本需求,若是一直十八錢,這個冬天怕是要凍死餓死千百人。
若是來年糧食更寬裕些,糧價便繼續往下壓,如果能控製在升米六至八錢,老百姓才有餘財購置些衣食炭之外的物事,中等戶才敢尋求提升生活品質,洛都才有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基礎。”
荊無病是被他伯父按照潛龍衛接班人來培養的,對洛都方方麵麵了如指掌,自然知道明相說得有多準確。
“政令不出洛乃是天下頑疾,糧價的事情要推行天下當然非一日之功。但光靠等是等不來時機成熟的,必須主動出擊,所以總要有開始的那一天。
這件事與田畝清丈、興建產業、整頓吏治是相輔相成的,每一樣都很困難,但一體推進反而能節省不少力氣。
這其中,其實吏治是最關鍵的主線,但當前曆史條件下,從吏治入手並不是最優解,隻能將化解土地矛盾作為主旋律來推進,興建產業、整頓吏治、建立糧食安全保障體係一體推進。
眼下先以洛都為主、司棣其他地區為輔,逐步擴大到近畿地區,最終推行天下。”
荊無病躬身作揖:“屬下謹遵明相教誨!”
祖孫二人正聊著,忽見一個二十七八歲的青年急吼吼跑進來,手上揮舞著幾本連環畫。
這位青年正是顏行之長孫、顏真言之子、顏如玉大堂兄顏如鬆。
顏如玉俏臉唰得通紅,顏行之沒好氣地斥道:“你都快三十的人了,還如此沉不住氣?成何體統?”
顏如鬆自知失態,一邊劇烈喘息,一邊雙手將幾本連環畫奉上。
顏行之隨手翻了翻,登時老眼皮子狂跳,氣急敗壞地罵道:“豎子,竟敢如此不擇手段?”
顏如鬆趕緊上前,小心地翻到扉頁,上書一行:
本書根據《西周書》《長安亂》及長安民間傳說故事改編而成。
《西周書》是國史,主筆正是顏氏先祖;《長安亂》則是兩周之交著名大儒韓不貳所作,影響極廣。
顏行之憤憤然地道:“這是故意把讀書人中的敗類扒出來給全天下看,不是抹黑,勝似抹黑!”
顏如鬆卻苦笑著道:“阿祖,這連環畫宣教司昨日便下坊試講了,那宣教郎還口口聲聲說什麽‘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今日直接在糧鋪門口開講,老百姓反應極其熱烈,我輩讀書人名聲已然臭大街了。”
對糧價居高不下的不滿、對太倉失火的恐慌,原本要被那個流言導引向儲君的,但卻被薑雲逸禍水東引至了讀書人身上。
顏如玉花容失色到:“我等讀書人到底怎地招惹他了?”
顏行之腦門兒氣得直突突,卻倍感無力。
那豎子出其不意,直接下死手斬斷了讀書人和老百姓的聯係,現在隻有朝廷能代表老百姓。原本自詡人間脊梁的讀書人再也硬氣不起來。
“請問顏夫子在家麽?學生姬十三求見!”
眾人聞言微微一愣,旋即微驚,太子竟然追上門來了?
顏行之神色愈發陰沉,氣哼哼地擺擺手:“就說我身體不適,這幾日需閉門靜養,無法會客。”
顏如玉瞥了有點麻爪的堂兄一眼,抬腳去了門口與儲君分說。
少卿,顏如玉返迴,手中多了個紅色錦盒,無奈地道:“阿祖,太子殿下留下一顆老山參後便走了,說是明日再來探望。”
顏行之愈發氣悶:“這兩個混賬,以為這等低劣的手段就能動搖老夫麽?”
……
午後,內閣。
“明相,張夫子主筆,總論太祖開國以來諸子百家重要功績;
趙夫子主筆,細述百家爭鳴於天下社稷之利;
陸夫子主筆,闡明儒學絕無獨尊之妄念;
管夫子主筆,闡明統一的意識形態體係與大一統格局並無直接關聯;
公孫夫子主筆,直接罵您才是禁錮天下思想之元兇,為自身功業不惜滅絕百家道統;
鄒夫子主筆,推衍統一意識形態後之弊病。”
聽到張自在的匯報,薑雲逸淡然一笑:“顏夫子和許夫子是直接躺平任嘲了麽?”
張自在微微一愣,旋即立刻掏出小冊子飛快記下這個新詞,反正報紙署總有地方能用上,旋即問道:
“發不發?發哪裏?啥時候發?”
薑雲逸立刻不假思索地道:“明日,大周日報,隻要是認真討論真問題的,便是罵我,加版也都發出來,省得被人詬病說我們閉塞言路。”
張自在不由一陣頭大,今日絕對夠喝一壺的,旋即又微微恍然,這是連報禁都不想開呀?
顏夫子和許夫子已經躺平任嘲了,其他夫子也不過垂死掙紮罷了。
“對了,那個連環畫早點發了吧,不用捂著了。”
聽到吩咐,張自在有些為難地道:“活兒有點糙,我沒印很多,能不能修一修再發新的?”
薑雲逸伏案書寫,頭也不抬地道:“每一個特殊曆史時期都能形成一些特殊的文化,這幾冊粗糙的連環畫,承載的是這個非常時期的特殊記憶,缺陷有時也是一種美,尤其是迴憶往事的時候。”
張自在深以為然,立刻告辭去辦了。
荊無病立刻進來,匯報道:“明相,策劃動亂的幕後黑手林經緯已被緝拿歸案,此人非常狂妄,自稱縱橫家一脈傳人,手握二皇子、七皇子和九皇子的親王玉佩,要求和您麵談。
那林經緯有個極其悍勇的手下叫快刀七,拒捕時殺死了十三名禁衛。”
薑雲逸眸中寒光一閃,語氣卻平靜地道:“待會兒你來拿文書,請三位相國聯署,明日一早再送廷尉寺。”
荊無病眼皮抖了抖,明相不僅理都不理那個縱橫家狂徒,還要內閣四相聯署,所以這次又是什麽大動作?
他壓下紛亂的思緒,趕緊補充道:“明相,糧食債券剛剛認購齊了三百萬石,關中也認購了三十萬石。總商會那邊詢問能不能多發一些?”
薑雲逸心下了然,這些商人狗鼻子最是靈敏,既然朝廷這次拿了許多糧食,這糧價肯定是見頂了,此時入手,有賺不虧。他果斷搖搖頭:
“糧食這種東西,夠吃就行。況且這高價高利貸的虧本買賣也是迫不得已才為之,發恁多作甚?”
荊無病也會心一笑,雖然經濟上虧了,但政治上大獲全勝。
明相用事實昭告天下,隻要他想,就能籌到糧。
太學一百八十萬石,糧食債券三百萬石,近五百萬石的糧食在手,至少洛都的人徹底死了囤積居奇的心思。
“行文總商會,本月十五日起,糧價升米下調三錢,冬月再降三錢,升米十二錢的價格要維持到來年夏收不變;宣教司一定要傳達到位。
下期大周日報照例公示糧食指導價,並且昭告天下,自來年正月初一起,大周境內任何地方糧價不得高於洛都。
以我的名義,請其他三位相國聯名上書儲君,天下糧價不得高於洛都。特殊情況,必須提前將詳細原因具實上報內閣審批。
凡未經內閣批準而糧價高於洛都的,一經查實,從嚴懲處糧商,並追究地方主官責任。”
荊無病眼皮抖了抖,明相這是又要乘勝追擊、摟草打兔子,但這事兒涉及太多人的利益,怕是執行起來相當不易。
“在洛都這等天下首善之地,一個壯勞力,做滿一日苦力可得三四十錢,糧價必須壓在十二錢才能勉強維持一家三口吃飯穿衣燒炭最基本需求,若是一直十八錢,這個冬天怕是要凍死餓死千百人。
若是來年糧食更寬裕些,糧價便繼續往下壓,如果能控製在升米六至八錢,老百姓才有餘財購置些衣食炭之外的物事,中等戶才敢尋求提升生活品質,洛都才有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基礎。”
荊無病是被他伯父按照潛龍衛接班人來培養的,對洛都方方麵麵了如指掌,自然知道明相說得有多準確。
“政令不出洛乃是天下頑疾,糧價的事情要推行天下當然非一日之功。但光靠等是等不來時機成熟的,必須主動出擊,所以總要有開始的那一天。
這件事與田畝清丈、興建產業、整頓吏治是相輔相成的,每一樣都很困難,但一體推進反而能節省不少力氣。
這其中,其實吏治是最關鍵的主線,但當前曆史條件下,從吏治入手並不是最優解,隻能將化解土地矛盾作為主旋律來推進,興建產業、整頓吏治、建立糧食安全保障體係一體推進。
眼下先以洛都為主、司棣其他地區為輔,逐步擴大到近畿地區,最終推行天下。”
荊無病躬身作揖:“屬下謹遵明相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