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九齡粗略掃了一下這份任命文書,登時驚呆了。


    免去宋延慶司農寺太倉令,權領司農寺丞,提舉利民渠修建一應事宜。


    任命都水監正馬景明為利民渠總工程師,負責利民渠設計規劃與監理一應事宜。


    還有部分官員的任命,比如,博望侯張朝天的孫子張小年就明晃晃地做了不倫不類但足有四百石的采石令。利民渠修成後,論功行賞,肯定能迴內閣撈個不錯的位置。


    任命書上還有儲君朱批,落款是五日前,所以太倉失火與宋延慶沒有任何關係。


    宋九齡更加驚了,旋即麵色一沉:“你早就知道太倉會走水?”


    薑雲逸搖頭道:“料敵從寬罷了。不論對方如何興風作浪,都不外乎煽動民眾、煽動讀書人、煽動公侯。


    隻是本相也沒料到,公侯們隻是默許,便能造出如此聲勢,若是由著其折騰,這洛都不知要死多少人?”


    宋九齡老眼皮子抖了抖,這話說得平靜,但卻殺氣四溢,這小子顯然是真惱了。如今還能客氣說話,純粹是因為他這張老臉還有破局的大用。


    這小子本就是個煽動人心的行家,隻要試著尋思一遍,再對症下藥,就算不能全中,也一定會有收獲。


    隻是這小子並未防範對方的手段,反倒是放任對方施為,趁機布局,借勢取利,狗膽之包天,滿朝公卿何人能出其右?


    “除了糧食,你還想幹什麽?大家都已經很收斂了,你莫要借題發揮,做得太過!”


    宋九齡又驚又怒,沉聲質問,顯然是擔心這小子殺人立威。。


    薑雲逸淡然道:“原本以為呢,但凡有點眼光的,也不可能這個節骨眼了還在二皇子身上下注。既然二皇子成了棄子,公侯們或許已經暗中完成了勾兌。


    本相可是做了最壞打算的。結果,就隻是眼下這種程度,所以,隻要這次參與縱火的的公侯帶頭認購糧食債券,便一筆揭過。”


    宋九齡聽到他隻要糧食不要命,登時鬆了好大一口氣,壓下複雜的思緒,問道:“明日你打算如何應對民眾搶購?”


    薑雲逸淡然道:“明日商家平價放糧,每人限購三升,見人放糧,叫執金吾維持好秩序。”


    宋九齡若有所思,雖然如此做法頗為麻煩,但能有效控製糧食出貨速度,至少也能多拖延幾日。


    正談話間,幾位被禁衛軍堵門的公侯都陸續趕來了內閣。


    “豎子,你竟敢栽贓陷害本侯,莫不是真想把本侯滅門?”


    “你蠱惑儲君派禁衛到我等府上搶人,究竟是何居心?莫不是當我等是嚇大的?”


    十幾位公侯一來,腦袋最大河東候和博望侯就先聲奪人,其餘公侯伯也立刻跟進,齊齊聲討薑雲逸的霸道蠻橫,一副同仇敵愾的樣子。


    薑雲逸起身負手而立,肅然道:“朝廷早就提醒過諸位了,要謹防北燕奸細破壞洛都穩定。


    如此多的糧倉同時走水,便是頭豬,也能想到,這幕後定有北燕細作串聯作梗。


    事關重大,把嫌犯抓起來審訊乃是朝廷本分。天子浴血奮戰於北疆,我等為人臣者穩固後方乃是本分。本相隻是代朝廷盡本分而已,諸位卻急吼吼跑來興師問罪,莫非真揣了別樣心思?”


    聽他反手就一頂圖謀不軌的大帽子扣下來,公侯們皆是又驚又怒。


    “我等對陛下忠心耿耿,絕對沒有通敵!”


    “勾連北燕純屬無稽之談!”


    幾位公侯紛紛出言辯駁和反擊。


    薑雲逸卻意味深長地道:“空口無憑,自是要審過了才能知曉。諸位若是問心無愧,叫人配合朝廷肅奸才是正理,因何卻要跑到這裏來徒勞狡辯?”


    公侯們再次語塞,一個個怒目而視。


    這豎子明明是要趁機訛人,卻還要逞口舌之快,真真氣死個人。


    宋九齡輕歎一聲,適時打圓場道:“我等周人不論如何分歧,絕沒有勾連北燕的道理,這裏麵肯定有什麽誤會。眼下至緊要的,還是盡速籌糧穩定民心才是正經。”


    公侯們愈發惱火地看向宋九齡,這老東西看起來在和稀泥,但實則在配合薑氏小兒訛人。


    “任你說破大天,本侯也沒有錯,休想訛詐本侯糧食!”


    河東候薛定貴信誓旦旦亮明底線,以堅定眾人決心。果不其然,幾位公侯伯都紛紛出言附和。


    薑雲逸淡然道:“宋相老成謀國,所言在理,通敵叛國的事還沒有確鑿證據,姑且先放一放,眼下至緊要的是穩定洛都民心。


    本相花了偌大心思,才穩住洛都糧價,如今卻因諸位公侯管教不嚴,以至被族中敗類燒了糧倉,動搖了洛都民眾信心。那麽,重建民眾信心,諸位也是責無旁貸的吧?”


    爵爺們都麵黑如炭,這小子不直接談糧食,卻叫他們重建洛都民眾信心,如今這局勢,沒有一二百萬石真糧叫老百姓看到,怕是安定不下來吧?


    “你自己糊弄老百姓,如今牛皮被人戳破了,卻叫我等憑白拿出真糧來,沒有這樣的道理,本侯寧死不認!”


    “對,沒有這樣訛人的道理!”


    薑雲逸沒有再多費口舌去厘清公侯家的責任,轉而說道:“不叫諸位白拿,是朝廷跟諸位借,白紙黑字的借條,三年期單利一成半,五年期單利二成半。”


    爵爺們微微一愣,神色各異起來,實力較弱的已經開始動搖,河東候薛定貴冷笑道:“你敢寅吃卯糧?我等憑什麽信你能還上?怕不是到期又要找借口賴賬?”


    薑雲逸麵容一肅,反問道:“侯爺這是不看好朝廷麽?”


    好大一頂帽子扣下來,薛定貴也語塞。


    薑雲逸又補了一刀:“北伐期間蓄意串聯燒糧動搖洛都穩定,這可不是小事啊?本相不希望以最大的惡意揣測諸位,是以與諸位友好協商兜底之策。


    朝廷沒有白拿諸位一粒糧食,甚至還給出了極高的利息,諸位仍要推三阻四,是不是鐵了心要看洛都局勢動蕩?不然怎地各家整齊劃一的糧庫失火?本相不得不問一句,諸位究竟是何居心?”


    連河東候薛定貴都顫了顫,其餘公侯伯們皆是微微有些膽寒。


    他們確實希望洛都動蕩,但絕不希望此事與自己扯上關係。族中子弟燒糧倉,有些是默許,甚至還有不知情的。


    皇權受到威脅時,通常是寧錯殺不放過的,隻要懷疑就足夠了。何況,這些人隻是世家的一部分。


    宋九齡再次歎了口氣,無奈地道:“莫要再無端揣測了,我等絕無非分之想。朝廷這糧食債券,本相便帶頭認購三十萬石吧。”


    博望侯張朝天瞪了薑雲逸一眼,也終於開口道:“本侯認購十五萬石!”


    河東候薛定貴麵色陰鬱地轉身就走,隻丟下一句:“十五萬石!”


    除了已經去了東郡的河內候,涉事的十二家公侯全都認購了朝廷糧食債券,總計一百零五萬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嶽大都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嶽大都督並收藏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