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第一次禦前內閣擴大會議(壹)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月十二日,第一次禦前內閣擴大會議。
二十多朝廷重臣濟濟一堂,禦書房中稍顯擁擠。
重臣們先對儲君見過了禮,儲君逐一慰問了重臣後,會議才進入正題。
大司農衛忠先率先開口道:“殿下,江東削減了三成秋賦,此事非同小可,還需盡快拿出個章程以為應對,不然朝廷用度怕是立刻便要捉襟見肘。”
薑雲逸橫跨一步,攔在儲君麵前,故作狐疑地問道:“大司農此言差矣,秋賦乃一年稅賦之大半,要支應朝廷一年開銷,如何便會立刻捉襟見肘?”
衛忠先被噎了一下,隻能沒好氣地解釋道:“秋賦大幅縮水,會動搖各方對朝廷信心。財政缺口太大,如何來年厘定支出眼下便要爭執不休了。”
少府卿文仲謀也立刻附和:“的確如此,少了這六萬萬錢,各方麵都要削減開支,朝廷要維持著實不易。何況眼下正值北伐,額外支出本就極大。”
鴻臚寺卿薛定貴、廷尉寺卿張朝天、太常寺卿韓三元、河南尹鄭長峰、宗正寺卿姬太鱗紛紛出言附和。
府寺上卿們不論派係,竟出奇一致地聲援大司農衛忠先,表達了對來年朝廷財政支出不足的強烈擔憂。
實權大將們不適合插口,但也饒有興致地看向薑雲逸,顯然是想看他如何應對上卿們聯合逼宮。
宋九齡、趙廣義和李鎮元皆是麵無表情,隻是各自心情卻有所不同。
宋九齡明顯有些擔憂,內閣立足未穩,這些人擺明了衝著內閣來的,畢竟他坐這個位置是稍微有些底氣不足的。
趙廣義心情複雜,三分希望那個缺德玩意兒能栽個大跟頭,七分卻是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李鎮元則是真的從容,活到這個歲數,早就看淡了一切,這個兵相主要是為兒孫、為手下那一大幫子人做的。何況這把火,肯定燒不到他身上。
政治經驗不豐的姬十三被這群臣聯手逼宮的場麵稍稍驚到了,旋即便反應過來,看了看四位神色從容的相國,心下稍定,麵無表情地保持著沉默。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在薑雲逸身上,都在浮想聯翩地猜測其應對方式,憑口才狡辯?還是用出人意料的手段反擊迴去?
麵對府寺上卿聯手逼宮,薑雲逸負手而立,雲淡風輕地道:“六萬萬錢而已,均攤下來,每月不過五千萬。投總八月的流水都有一萬萬多錢了,淨利三千多萬。”
眾人聞言都是有些驚異,都知道投總的生意開始發力了,那個鏡子和香露生意火爆,造紙和皂角也納入了進來,沒想到盈利能力竟然這般強?
衛忠先似乎早有準備,當即不屑地道:“投總朝廷隻占三成份子,朝廷的利也不過千萬而已,哪裏補得上江東的虧空?”
薑雲逸淡然道:“衛公且看著便是,至遲來年春,隻投總一家便能補上江東的虧空,待幾個工業基地攤子鋪開,天下的錢財都進入產業,保證司農寺數錢數到手軟。”
聽他說得雲淡風輕,好像這錢就跟大風刮來的一樣容易,眾臣皆是驚疑不定,光靠吹牛就能糊弄過去?
衛忠先卻步步緊逼地追問道:“這得多大的產業才能補上?若是二三年以後才能補上,眼下如何過活?”
薑雲逸抬起右手,比了三根手指頭,極度自信地道:“三個月內,便能見分曉。”
他不肯細說,但敢當眾承諾,若是兌現不了,威望必定遭重創,可眼下衛忠先卻不好太過糾纏,略一思量,便調整攻擊焦點,問道:“便是錢財真能補上,可這缺的一百五十萬石糧食又從哪裏來?天下田畝的產出可都是有數的。”
薑雲逸仍舊雲淡風輕地道:“待司農寺清查完中原田畝,隱田足額納賦,朝廷收取的田賦隻會更多,絕不更少。”
公侯們聞言皆是臉一黑,這多出來的田賦可都是從他們身上割下來的肉啊?
可是,先前就已經談妥了的。
衛忠先卻不依不饒地道:“這沒有三五年功夫哪裏理得清楚?而江東的錢糧卻是已經削減了。不管是錢糧,都要立竿見影地看到缺口如何補,朝廷可不是幾句大話便能維持的。”
你不拿出有說服力的幹貨決不罷休!
薑雲逸立刻斷然道:“好,便依衛公所言,料敵從寬,五年內理清中原田政。”
這家夥又出其不意摟草打兔子,家裏田多的公卿神色都不善起來,也暗惱衛公糊塗,竟然被這家夥鑽了空子。
衛忠先被這家夥偷襲,心中好不惱恨,終於耐不住脾氣,斷然喝道:“就問你這缺的錢糧眼下從哪兒籌措?”
薑雲逸似是顧左右而言他地道:“內閣宣教司準備在城東立太學,計劃招生三五百人。以後朝官地方官隻有科舉一個入口,隻要太學對朝廷有實打實的貢獻,單獨給太學列一百個三甲進士名額應該也勉強能交代過去。”
早就知道太學套路的趙廣義,無奈地閉上眼睛,這豎子早就挖好坑等著埋人了。可是他實在是不好開口提醒,先前這幫人串聯的時候也沒跟他通過氣。
許多人還在疑惑間,已經被惹惱了的衛忠先更是直接迫問:“這跟錢糧有什麽關係?”
此問一出,重臣們陸續反應過來,這豎子做事幾乎不講情麵,每次都踩著旁人魚死網破的邊緣下黑手。這次主動開這麽大的口子,怎麽可能不狠刮一遍地皮?
衛忠先反應過來後,愈發惱火地道:“三五百人便要出六萬萬錢、一百五十萬石糧,就隻是機會稍稍大了些,你不如去搶?”
薑雲逸摩挲著下巴,若有所思了一瞬,竟讚同地微微頷首道:“好像是貴了些,反正太學至多招募三五百人,中原地區若是招不齊,那就隻能問問江東巴蜀的士子願不願意出這個錢糧。
若是江東巴蜀也湊不齊,那就問問總商會,看他們能不能接得住。
若是商人都接不住,就說明此事確實不可行,那便作罷。反正中原地區錢糧存量絕不在少數,本相再想其他法子叫他們心甘情願拿出來便是。”
眾臣皆是神色不善,這豎子不僅摟草打兔子、挖坑埋人,竟還敢赤裸裸威脅所有重臣?
江東巴蜀富得流油,怎麽可能不樂意?
至於商人那裏,根本不是錢糧的事好吧?龐先知、錢長安兩個跟著雞犬升天的商人子,不知羨煞多少天下巨商。朝廷果真敢開口子,他們怎可能不接?
尤其是最後這個“心甘情願”,它正經麽?
“萬萬不可!”
內閣首相宋九齡斷然開口。
不太相幹重臣們皆是幸災樂禍,今日可是府寺上卿逼宮內閣的路數,薑雲逸野蠻的應對方式竟連內閣首相都看不下去了。
二十多朝廷重臣濟濟一堂,禦書房中稍顯擁擠。
重臣們先對儲君見過了禮,儲君逐一慰問了重臣後,會議才進入正題。
大司農衛忠先率先開口道:“殿下,江東削減了三成秋賦,此事非同小可,還需盡快拿出個章程以為應對,不然朝廷用度怕是立刻便要捉襟見肘。”
薑雲逸橫跨一步,攔在儲君麵前,故作狐疑地問道:“大司農此言差矣,秋賦乃一年稅賦之大半,要支應朝廷一年開銷,如何便會立刻捉襟見肘?”
衛忠先被噎了一下,隻能沒好氣地解釋道:“秋賦大幅縮水,會動搖各方對朝廷信心。財政缺口太大,如何來年厘定支出眼下便要爭執不休了。”
少府卿文仲謀也立刻附和:“的確如此,少了這六萬萬錢,各方麵都要削減開支,朝廷要維持著實不易。何況眼下正值北伐,額外支出本就極大。”
鴻臚寺卿薛定貴、廷尉寺卿張朝天、太常寺卿韓三元、河南尹鄭長峰、宗正寺卿姬太鱗紛紛出言附和。
府寺上卿們不論派係,竟出奇一致地聲援大司農衛忠先,表達了對來年朝廷財政支出不足的強烈擔憂。
實權大將們不適合插口,但也饒有興致地看向薑雲逸,顯然是想看他如何應對上卿們聯合逼宮。
宋九齡、趙廣義和李鎮元皆是麵無表情,隻是各自心情卻有所不同。
宋九齡明顯有些擔憂,內閣立足未穩,這些人擺明了衝著內閣來的,畢竟他坐這個位置是稍微有些底氣不足的。
趙廣義心情複雜,三分希望那個缺德玩意兒能栽個大跟頭,七分卻是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李鎮元則是真的從容,活到這個歲數,早就看淡了一切,這個兵相主要是為兒孫、為手下那一大幫子人做的。何況這把火,肯定燒不到他身上。
政治經驗不豐的姬十三被這群臣聯手逼宮的場麵稍稍驚到了,旋即便反應過來,看了看四位神色從容的相國,心下稍定,麵無表情地保持著沉默。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在薑雲逸身上,都在浮想聯翩地猜測其應對方式,憑口才狡辯?還是用出人意料的手段反擊迴去?
麵對府寺上卿聯手逼宮,薑雲逸負手而立,雲淡風輕地道:“六萬萬錢而已,均攤下來,每月不過五千萬。投總八月的流水都有一萬萬多錢了,淨利三千多萬。”
眾人聞言都是有些驚異,都知道投總的生意開始發力了,那個鏡子和香露生意火爆,造紙和皂角也納入了進來,沒想到盈利能力竟然這般強?
衛忠先似乎早有準備,當即不屑地道:“投總朝廷隻占三成份子,朝廷的利也不過千萬而已,哪裏補得上江東的虧空?”
薑雲逸淡然道:“衛公且看著便是,至遲來年春,隻投總一家便能補上江東的虧空,待幾個工業基地攤子鋪開,天下的錢財都進入產業,保證司農寺數錢數到手軟。”
聽他說得雲淡風輕,好像這錢就跟大風刮來的一樣容易,眾臣皆是驚疑不定,光靠吹牛就能糊弄過去?
衛忠先卻步步緊逼地追問道:“這得多大的產業才能補上?若是二三年以後才能補上,眼下如何過活?”
薑雲逸抬起右手,比了三根手指頭,極度自信地道:“三個月內,便能見分曉。”
他不肯細說,但敢當眾承諾,若是兌現不了,威望必定遭重創,可眼下衛忠先卻不好太過糾纏,略一思量,便調整攻擊焦點,問道:“便是錢財真能補上,可這缺的一百五十萬石糧食又從哪裏來?天下田畝的產出可都是有數的。”
薑雲逸仍舊雲淡風輕地道:“待司農寺清查完中原田畝,隱田足額納賦,朝廷收取的田賦隻會更多,絕不更少。”
公侯們聞言皆是臉一黑,這多出來的田賦可都是從他們身上割下來的肉啊?
可是,先前就已經談妥了的。
衛忠先卻不依不饒地道:“這沒有三五年功夫哪裏理得清楚?而江東的錢糧卻是已經削減了。不管是錢糧,都要立竿見影地看到缺口如何補,朝廷可不是幾句大話便能維持的。”
你不拿出有說服力的幹貨決不罷休!
薑雲逸立刻斷然道:“好,便依衛公所言,料敵從寬,五年內理清中原田政。”
這家夥又出其不意摟草打兔子,家裏田多的公卿神色都不善起來,也暗惱衛公糊塗,竟然被這家夥鑽了空子。
衛忠先被這家夥偷襲,心中好不惱恨,終於耐不住脾氣,斷然喝道:“就問你這缺的錢糧眼下從哪兒籌措?”
薑雲逸似是顧左右而言他地道:“內閣宣教司準備在城東立太學,計劃招生三五百人。以後朝官地方官隻有科舉一個入口,隻要太學對朝廷有實打實的貢獻,單獨給太學列一百個三甲進士名額應該也勉強能交代過去。”
早就知道太學套路的趙廣義,無奈地閉上眼睛,這豎子早就挖好坑等著埋人了。可是他實在是不好開口提醒,先前這幫人串聯的時候也沒跟他通過氣。
許多人還在疑惑間,已經被惹惱了的衛忠先更是直接迫問:“這跟錢糧有什麽關係?”
此問一出,重臣們陸續反應過來,這豎子做事幾乎不講情麵,每次都踩著旁人魚死網破的邊緣下黑手。這次主動開這麽大的口子,怎麽可能不狠刮一遍地皮?
衛忠先反應過來後,愈發惱火地道:“三五百人便要出六萬萬錢、一百五十萬石糧,就隻是機會稍稍大了些,你不如去搶?”
薑雲逸摩挲著下巴,若有所思了一瞬,竟讚同地微微頷首道:“好像是貴了些,反正太學至多招募三五百人,中原地區若是招不齊,那就隻能問問江東巴蜀的士子願不願意出這個錢糧。
若是江東巴蜀也湊不齊,那就問問總商會,看他們能不能接得住。
若是商人都接不住,就說明此事確實不可行,那便作罷。反正中原地區錢糧存量絕不在少數,本相再想其他法子叫他們心甘情願拿出來便是。”
眾臣皆是神色不善,這豎子不僅摟草打兔子、挖坑埋人,竟還敢赤裸裸威脅所有重臣?
江東巴蜀富得流油,怎麽可能不樂意?
至於商人那裏,根本不是錢糧的事好吧?龐先知、錢長安兩個跟著雞犬升天的商人子,不知羨煞多少天下巨商。朝廷果真敢開口子,他們怎可能不接?
尤其是最後這個“心甘情願”,它正經麽?
“萬萬不可!”
內閣首相宋九齡斷然開口。
不太相幹重臣們皆是幸災樂禍,今日可是府寺上卿逼宮內閣的路數,薑雲逸野蠻的應對方式竟連內閣首相都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