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未雨綢繆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萬一座。”
張朝天臉一黑:“你可真敢要?現在洛都糧價已經六百錢一石了,這還是夏糧入庫壓著,後麵還要繼續漲。”
薑雲逸笑道:“陛下已經同意,以後由相府統一厘定洛都柴米油鹽布等關鍵民生用度的指導價,所有商家需得一體遵循,若有違背,當依照大周律及商會章程從嚴從重處罰。”
張朝天臉色愈發難看:“沒入商會也要一體遵循?你做事怎地如此霸道?”
薑雲逸卻肅然道:“保民生本就是陛下與相府首要責任,商者,但有囤積居奇、裏通敵國、破壞朝綱者,絕不姑息。”
聽他說得斬釘截鐵、義正言辭,張朝天微微一滯,絲毫不懷疑其決心。
張朝天神色愈發陰晴不定,卻聽薑雲逸繼續道:“糧價是基礎民生物資,朝廷會逐步剝離其暴利屬性,本公打算五年內將糧價壓在四百錢一石,十年壓到三百錢。日後種地肯定是比不過經商的。侯爺還應早做打算,下決心把自家買賣做得好些。”
“製定大周商律的事情,侯爺當是已經知曉了才是。商業乃天下繁榮之大事,大周商業未來將迅速勃發,但對商人卻是要嚴格管控,絕不可使之脫韁危害社稷。是以,商律製定,勢在必行,侯爺當慎而重之。”
一邊說著,薑雲逸一邊起身,道:“這十萬石糧,且先放在侯爺糧庫裏,隻你我二人知曉。”
張朝天陰晴不定地思索間,卻見那小子竟然已經起身往外走,當即一驚,旋即惱火地道:“豎子!誰與你說好了?”
薑雲逸夜訪博望侯府的事情,迅速被洛都權貴們知曉了,眾人意外也不意外。意外的是薑雲逸這次竟然先從博望侯突破。不意外是因為薑雲逸似乎不管做出什麽舉動都不意外。
待到次日,六月初五,博望侯糧庫始終沒什麽動靜,薑雲逸那些嫡係也都沒什麽動靜,左龍武衛那邊也沒什麽動靜。
眾人這才感到意外,薑雲逸竟然沒拿下博望侯?博望侯這麽有種的麽?
十萬石糧食當然不是小數,但薑雲逸當不至於籌措不到才是?尤其是不可能跑了一趟博望侯府卻空手而歸才是。就算博望侯再堅定,不被薑氏小兒所蠱惑,象征性地給個一兩萬石也是人之常情才對?
薑雲逸在相府深居簡出,有些好奇的公侯隻能去試探博望侯,都被其不鹹不淡地給糊弄了過去。
入夜,薑雲逸來到趙國公府。
分賓主落座後,趙廣義麵無表情地道:“你許了博望侯什麽?”
薑雲逸不加掩飾地道:“趙公慧眼如炬,本公許了把帝國博物院建在博望侯家的地上。”
趙廣義微微一愕,還可以這樣搞?旋即便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當即神色不善地看著他,問道:“所以,帝國圖書館就是留給本公的了?”
卻見薑雲逸微笑著頷首道:“太學也可以,可以建得稍遠些,商業帶動效應當不弱於科舉考場才是。帝國圖書館和帝國博物院加起來可能都抵不上太學,隻是占地要稍微大一些。”
趙國公皺眉問道:“這麽好的事,為何要找本公?”
薑雲逸肅然道:“商業乃天下繁榮之必須,但商人必須強力管控好,不可使之操縱朝堂是必須死守之紅線。未來耕地之產出必定越來越有限,北方諸世家若是抱殘守缺,式微不可避免。
而江東之地不僅文風鼎盛,商風同樣濃厚,一旦江東政商利益集團形成並把控了朝堂,社稷毀滅隻在旦夕之間。是以本公希望趙公能帶頭把北方商業做起來,以為製衡。”
趙廣義麵無表情地問道:“你就不怕本公的後人把控了朝堂?”
薑雲逸緩緩搖頭道:“江東之地一年二三熟,尋常小民都不知饑饉為何物。吃飽了不餓,才有餘力讀書;土地有額外產出,才有餘資經商。是以不管是經商還是讀書,江東尤其是徐南揚北之地優勢太大了。日後若是通了外海商貿,更是不得了。北方能守住就不錯了。”
趙廣義瞪了他一眼,沉聲道:“那你還敢放他們出來禍亂社稷?”
薑雲逸神色古怪地看著對方,笑而不語。
趙廣義微微一滯,這才醒悟,在這家夥眼裏,如今的世家集團與未來可能形成的江東政商集團別無二致。他揉了揉腦門兒,岔開話題,問道:
“太學你打算做些什麽文章?”
薑雲逸會心一笑,還是趙國公敏銳,當即也不隱瞞地道:“日後各郡要建立中學,各縣要建立少學。士子先要考過少學才能入中學,考過中學才有資格參加洛都科舉。而太學生可以直接參加科舉,並且錄取名額單列。”
後世都沒消滅特權,這個時代想都不用想。你不給權力安排出路,權力就會自己尋找出路。
趙廣義被狠狠噎了一下,神色不善地道:“科舉這件事,你還打算做多少文章?你嘴裏這太學門檻不低吧?”
薑雲逸輕輕一笑,直接略過第一個問題,說道:“第一批可以先招收五百人,洛都招二百人。其他各郡按人口比例分配三百名額。日後每年招收不超過百人,且年齡要限製在二十五歲以下。科舉也要限製年齡,三十五歲還沒中的,便該幹什麽幹什麽去,別浪費糧食。當然,這都要一步步來。”
趙廣義默然了一下,才皺眉問道:“你既已想好了,還來尋我作甚?”
薑雲逸麵容微肅道:“我希望陛下要的那十萬石糧,能由趙公來出。”
趙廣義先是愕然了一刹,旋即麵色陰晴不定起來。
“趙公,明日我便派人去運糧。”
薑雲逸丟下一句,便起身告辭,卻聽趙廣義追問道:“博望侯呢?”
“趙公就當我沒借到好了。”
趙廣義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家夥竟敢欺君?
張朝天臉一黑:“你可真敢要?現在洛都糧價已經六百錢一石了,這還是夏糧入庫壓著,後麵還要繼續漲。”
薑雲逸笑道:“陛下已經同意,以後由相府統一厘定洛都柴米油鹽布等關鍵民生用度的指導價,所有商家需得一體遵循,若有違背,當依照大周律及商會章程從嚴從重處罰。”
張朝天臉色愈發難看:“沒入商會也要一體遵循?你做事怎地如此霸道?”
薑雲逸卻肅然道:“保民生本就是陛下與相府首要責任,商者,但有囤積居奇、裏通敵國、破壞朝綱者,絕不姑息。”
聽他說得斬釘截鐵、義正言辭,張朝天微微一滯,絲毫不懷疑其決心。
張朝天神色愈發陰晴不定,卻聽薑雲逸繼續道:“糧價是基礎民生物資,朝廷會逐步剝離其暴利屬性,本公打算五年內將糧價壓在四百錢一石,十年壓到三百錢。日後種地肯定是比不過經商的。侯爺還應早做打算,下決心把自家買賣做得好些。”
“製定大周商律的事情,侯爺當是已經知曉了才是。商業乃天下繁榮之大事,大周商業未來將迅速勃發,但對商人卻是要嚴格管控,絕不可使之脫韁危害社稷。是以,商律製定,勢在必行,侯爺當慎而重之。”
一邊說著,薑雲逸一邊起身,道:“這十萬石糧,且先放在侯爺糧庫裏,隻你我二人知曉。”
張朝天陰晴不定地思索間,卻見那小子竟然已經起身往外走,當即一驚,旋即惱火地道:“豎子!誰與你說好了?”
薑雲逸夜訪博望侯府的事情,迅速被洛都權貴們知曉了,眾人意外也不意外。意外的是薑雲逸這次竟然先從博望侯突破。不意外是因為薑雲逸似乎不管做出什麽舉動都不意外。
待到次日,六月初五,博望侯糧庫始終沒什麽動靜,薑雲逸那些嫡係也都沒什麽動靜,左龍武衛那邊也沒什麽動靜。
眾人這才感到意外,薑雲逸竟然沒拿下博望侯?博望侯這麽有種的麽?
十萬石糧食當然不是小數,但薑雲逸當不至於籌措不到才是?尤其是不可能跑了一趟博望侯府卻空手而歸才是。就算博望侯再堅定,不被薑氏小兒所蠱惑,象征性地給個一兩萬石也是人之常情才對?
薑雲逸在相府深居簡出,有些好奇的公侯隻能去試探博望侯,都被其不鹹不淡地給糊弄了過去。
入夜,薑雲逸來到趙國公府。
分賓主落座後,趙廣義麵無表情地道:“你許了博望侯什麽?”
薑雲逸不加掩飾地道:“趙公慧眼如炬,本公許了把帝國博物院建在博望侯家的地上。”
趙廣義微微一愕,還可以這樣搞?旋即便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當即神色不善地看著他,問道:“所以,帝國圖書館就是留給本公的了?”
卻見薑雲逸微笑著頷首道:“太學也可以,可以建得稍遠些,商業帶動效應當不弱於科舉考場才是。帝國圖書館和帝國博物院加起來可能都抵不上太學,隻是占地要稍微大一些。”
趙國公皺眉問道:“這麽好的事,為何要找本公?”
薑雲逸肅然道:“商業乃天下繁榮之必須,但商人必須強力管控好,不可使之操縱朝堂是必須死守之紅線。未來耕地之產出必定越來越有限,北方諸世家若是抱殘守缺,式微不可避免。
而江東之地不僅文風鼎盛,商風同樣濃厚,一旦江東政商利益集團形成並把控了朝堂,社稷毀滅隻在旦夕之間。是以本公希望趙公能帶頭把北方商業做起來,以為製衡。”
趙廣義麵無表情地問道:“你就不怕本公的後人把控了朝堂?”
薑雲逸緩緩搖頭道:“江東之地一年二三熟,尋常小民都不知饑饉為何物。吃飽了不餓,才有餘力讀書;土地有額外產出,才有餘資經商。是以不管是經商還是讀書,江東尤其是徐南揚北之地優勢太大了。日後若是通了外海商貿,更是不得了。北方能守住就不錯了。”
趙廣義瞪了他一眼,沉聲道:“那你還敢放他們出來禍亂社稷?”
薑雲逸神色古怪地看著對方,笑而不語。
趙廣義微微一滯,這才醒悟,在這家夥眼裏,如今的世家集團與未來可能形成的江東政商集團別無二致。他揉了揉腦門兒,岔開話題,問道:
“太學你打算做些什麽文章?”
薑雲逸會心一笑,還是趙國公敏銳,當即也不隱瞞地道:“日後各郡要建立中學,各縣要建立少學。士子先要考過少學才能入中學,考過中學才有資格參加洛都科舉。而太學生可以直接參加科舉,並且錄取名額單列。”
後世都沒消滅特權,這個時代想都不用想。你不給權力安排出路,權力就會自己尋找出路。
趙廣義被狠狠噎了一下,神色不善地道:“科舉這件事,你還打算做多少文章?你嘴裏這太學門檻不低吧?”
薑雲逸輕輕一笑,直接略過第一個問題,說道:“第一批可以先招收五百人,洛都招二百人。其他各郡按人口比例分配三百名額。日後每年招收不超過百人,且年齡要限製在二十五歲以下。科舉也要限製年齡,三十五歲還沒中的,便該幹什麽幹什麽去,別浪費糧食。當然,這都要一步步來。”
趙廣義默然了一下,才皺眉問道:“你既已想好了,還來尋我作甚?”
薑雲逸麵容微肅道:“我希望陛下要的那十萬石糧,能由趙公來出。”
趙廣義先是愕然了一刹,旋即麵色陰晴不定起來。
“趙公,明日我便派人去運糧。”
薑雲逸丟下一句,便起身告辭,卻聽趙廣義追問道:“博望侯呢?”
“趙公就當我沒借到好了。”
趙廣義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家夥竟敢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