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利益勾兌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雲逸早有準備,笑道:“朝廷準備新增幾個頗有前景的產業,隻不知他們願不願做,官位肯定是沒有的,肯幹活的才有吏員位置。”
河東侯薛定貴冷哼一聲:“此次被你裁汰的官吏怕不是得有五六千人?多大的產業能養活這許多人?”
薑雲逸又道:“洛東新區建設,各位拿出地來,建些鋪子,叫他們自負盈虧。”
宋國公宋九齡皺眉道:“你想讓我等分家?”
此言一出,公侯們皆是神色不善起來。
薑雲逸負手從容道:“不需要分家,各位公侯可多建些商鋪,握住所有權,將經營權授予族中子弟,年終對各鋪子進行考核,做得好的嘉獎、拔擢,做不好的申斥、換人,如此一來,還怕這些人不上心?便是真不懂經營,至少也得招個可靠的掌櫃代管不是?各家也能有些長久穩定的進項不是?各家鋪子有了競爭力,才不至於仗著家勢欺行霸市敗壞聲名不是?”
此言一出,公侯們麵色半紅半黑,一下子就想到上次炒麻的那一仗,輸了錢輸了名,那叫一個慘烈,足夠肉痛二三年。再者,這不就是他眼下裁汰冗員的套路?如今竟敢叫他們照葫蘆畫瓢?著實可恨。
可細細思量,似真有幾分可行。
公侯們正思索間,卻聽薑雲逸老神在在地道:“廢物再多也隻是負擔。若是公侯們狠得下心,也可實施那養蠱之策。將這些人丟到軍中去北伐,既能減輕負擔,也能收獲幾個百煉真金。還為社稷流了血,陛下自不好再苛責世家。”
“豎子!安敢出此毒計?”
河內侯王元方又忍不住怒聲嗬斥。
薑雲逸卻不再言語,世家的廢物,公侯們自己都嫌棄,他盡點綿薄之力就得了,這也不是今日的重點。
韓國公韓三元岔開話題,問道:“你鼓搗的那個考試,打算錄取多少人?秩俸如何定?”
薑雲逸負手而立,微笑著道:“方才河東侯說此次能裁汰五六千人,說明朝廷容量不小,就打個對折,招募二三千人如何?”
“不可能!最多五六百!”
“便依河內侯所言,六百!”
河內侯王元方剛否定了一句,薑雲逸便立刻接盤。
公侯們頓時臉一黑,看看一臉微笑的薑雲逸,再看看僵在原地的王元方,恨鐵不成鋼地別過頭去,不忍直視。
薑雲逸微笑著補了一句:“本屆先錄取六百,以後每兩年一屆,逐屆遞減,最終控製在二三百人的規模,如何?”
韓國公聞言微微頷首,剛準備說甚好,卻聽河東侯怒道:“豎子!你還想暗度陳倉?”
眾公侯這才反應過來,頓時麵色愈發難看。
卻聽薑雲逸老神在在地道:“本公從不打誑語,這的確是承諾。”
公侯們看向他的眼神似都要冒火一般,畢竟實話最傷人。看這架勢,這科舉怕不是真要成定製了。
韓國公深吸一口氣,又問道:“往常議政殿每年也就舉薦不到二百人,今年一下子進如此多人,如何定秩?”
薑雲逸笑道:“若是諸位公侯能接受官吏一體,本公可以叫他們從吏員做起。”
眾人聞言皆是愕然不已,沒想到這小子竟有如此想法?不過和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比起來,似乎也不足為奇了。
宋國公斷然搖頭,沉聲道:“萬萬不可!”
薑雲逸也未糾纏,這個問題牽涉廣泛,眼下不是解決的時機,當即解釋道:“錄取士子分成三甲,一甲前十,秩比二百石;二甲前百,秩百石;其餘三甲,秩比百石。”
公侯們微微有些意外,原以為這家夥會迫不及待將科舉士子都安插到重要位置上,沒想到竟然如此低?前十竟隻有比二百石的秩俸,最多也就做個中下縣的縣丞。
薑雲逸想得很清楚,一群隻會讀書的士子,上來就當縣令縣長純粹是胡鬧,就應該從基層做起。特別出類拔萃的,火速提拔便是。
衛國公微微頷首:“如此朝廷財賦也能輕省些。”
難得這個問題沒有分歧,韓國公又提出了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錄取士子如何定?”
薑雲逸笑道:“我打算糊名,哪個考得好便錄哪個。”
“豎子!你若不想談,那前邊的也都作廢!”
暴脾氣的王元方再次厲聲嗬斥。
世家的精英自然不在話下,但世家裏的精英隻是少數,且大部分早就舉薦出仕了。此次參與科舉的,大部分都是庸才。而盤桓在洛都的士子都是對自身才華有些信心的。
薑雲逸一臉惋惜地看著王元方,看得對方勃然大怒:“豎子,安敢欺我?!”
宋九齡抬抬手:“好了,不要做口舌之爭。本公倚老賣老,就定個四六分野如何?”
薑雲逸沒有點頭,卻轉而說道:“宋公,本屆科舉將按成績排出前一千二百名士子。一甲前十的試卷要公示天下,本公至多能保證世家第一入前十。二甲前百,世家至少前三十名必定入圍,其餘進入前一千二百名的世家子全部進三甲,剩下的缺額由其他士子按成績補齊,如何?”
還不待宋公搖頭,薑雲逸又補充道:“再給各位公侯六十個舉薦名額,舉薦之人,進入前二十的,放一甲;進入前六百的,放二甲,未進的放三甲,各位也不要推太草包的出來,免得大家都難看。”
幾位公侯互相看看,宋公點頭道:“可!”
利益勾兌終於完成,薑雲逸笑著道:“各位公侯,考場通往洛水碼頭的官道,可以抓緊修了,不然從碼頭到考場還得繞道城中。”
河東侯薛定貴沉著臉道:“你那考場多餘的五百畝,因何不給旁人接手?”
薑雲逸笑道:“要不河東侯也捐建則個?哪怕隻是一個錢,本公也一定把河東侯大名刻在文德碑第一個。”
薛定貴臉一黑,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公侯們既眼饞考場核心區域的利益,又不想作出政治妥協,哪怕是象征性的。
一旦河東侯的大名刻在科舉考場門口文德碑上,其政治意義不言而喻。
薑雲逸見好就收,不再撩他,而是從懷裏取出一張報紙大的麻紙,遞給河東侯,意味深長地道:
“這是本公親自畫的洛東新區三年發展規劃圖,這還隻是第一期目標。本公打算用二十年光陰再造半個洛都出來。”
待得薑雲逸飄然而去,河東侯將規劃圖平鋪在桌案上,幾位公侯皆是情不自禁圍上來,好奇地端詳個不停。
“這畫得也太醜了吧?”
“豎子!怎地把我家地都框進去了?本侯還沒同意呢!”
河東侯薛定貴冷哼一聲:“此次被你裁汰的官吏怕不是得有五六千人?多大的產業能養活這許多人?”
薑雲逸又道:“洛東新區建設,各位拿出地來,建些鋪子,叫他們自負盈虧。”
宋國公宋九齡皺眉道:“你想讓我等分家?”
此言一出,公侯們皆是神色不善起來。
薑雲逸負手從容道:“不需要分家,各位公侯可多建些商鋪,握住所有權,將經營權授予族中子弟,年終對各鋪子進行考核,做得好的嘉獎、拔擢,做不好的申斥、換人,如此一來,還怕這些人不上心?便是真不懂經營,至少也得招個可靠的掌櫃代管不是?各家也能有些長久穩定的進項不是?各家鋪子有了競爭力,才不至於仗著家勢欺行霸市敗壞聲名不是?”
此言一出,公侯們麵色半紅半黑,一下子就想到上次炒麻的那一仗,輸了錢輸了名,那叫一個慘烈,足夠肉痛二三年。再者,這不就是他眼下裁汰冗員的套路?如今竟敢叫他們照葫蘆畫瓢?著實可恨。
可細細思量,似真有幾分可行。
公侯們正思索間,卻聽薑雲逸老神在在地道:“廢物再多也隻是負擔。若是公侯們狠得下心,也可實施那養蠱之策。將這些人丟到軍中去北伐,既能減輕負擔,也能收獲幾個百煉真金。還為社稷流了血,陛下自不好再苛責世家。”
“豎子!安敢出此毒計?”
河內侯王元方又忍不住怒聲嗬斥。
薑雲逸卻不再言語,世家的廢物,公侯們自己都嫌棄,他盡點綿薄之力就得了,這也不是今日的重點。
韓國公韓三元岔開話題,問道:“你鼓搗的那個考試,打算錄取多少人?秩俸如何定?”
薑雲逸負手而立,微笑著道:“方才河東侯說此次能裁汰五六千人,說明朝廷容量不小,就打個對折,招募二三千人如何?”
“不可能!最多五六百!”
“便依河內侯所言,六百!”
河內侯王元方剛否定了一句,薑雲逸便立刻接盤。
公侯們頓時臉一黑,看看一臉微笑的薑雲逸,再看看僵在原地的王元方,恨鐵不成鋼地別過頭去,不忍直視。
薑雲逸微笑著補了一句:“本屆先錄取六百,以後每兩年一屆,逐屆遞減,最終控製在二三百人的規模,如何?”
韓國公聞言微微頷首,剛準備說甚好,卻聽河東侯怒道:“豎子!你還想暗度陳倉?”
眾公侯這才反應過來,頓時麵色愈發難看。
卻聽薑雲逸老神在在地道:“本公從不打誑語,這的確是承諾。”
公侯們看向他的眼神似都要冒火一般,畢竟實話最傷人。看這架勢,這科舉怕不是真要成定製了。
韓國公深吸一口氣,又問道:“往常議政殿每年也就舉薦不到二百人,今年一下子進如此多人,如何定秩?”
薑雲逸笑道:“若是諸位公侯能接受官吏一體,本公可以叫他們從吏員做起。”
眾人聞言皆是愕然不已,沒想到這小子竟有如此想法?不過和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比起來,似乎也不足為奇了。
宋國公斷然搖頭,沉聲道:“萬萬不可!”
薑雲逸也未糾纏,這個問題牽涉廣泛,眼下不是解決的時機,當即解釋道:“錄取士子分成三甲,一甲前十,秩比二百石;二甲前百,秩百石;其餘三甲,秩比百石。”
公侯們微微有些意外,原以為這家夥會迫不及待將科舉士子都安插到重要位置上,沒想到竟然如此低?前十竟隻有比二百石的秩俸,最多也就做個中下縣的縣丞。
薑雲逸想得很清楚,一群隻會讀書的士子,上來就當縣令縣長純粹是胡鬧,就應該從基層做起。特別出類拔萃的,火速提拔便是。
衛國公微微頷首:“如此朝廷財賦也能輕省些。”
難得這個問題沒有分歧,韓國公又提出了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錄取士子如何定?”
薑雲逸笑道:“我打算糊名,哪個考得好便錄哪個。”
“豎子!你若不想談,那前邊的也都作廢!”
暴脾氣的王元方再次厲聲嗬斥。
世家的精英自然不在話下,但世家裏的精英隻是少數,且大部分早就舉薦出仕了。此次參與科舉的,大部分都是庸才。而盤桓在洛都的士子都是對自身才華有些信心的。
薑雲逸一臉惋惜地看著王元方,看得對方勃然大怒:“豎子,安敢欺我?!”
宋九齡抬抬手:“好了,不要做口舌之爭。本公倚老賣老,就定個四六分野如何?”
薑雲逸沒有點頭,卻轉而說道:“宋公,本屆科舉將按成績排出前一千二百名士子。一甲前十的試卷要公示天下,本公至多能保證世家第一入前十。二甲前百,世家至少前三十名必定入圍,其餘進入前一千二百名的世家子全部進三甲,剩下的缺額由其他士子按成績補齊,如何?”
還不待宋公搖頭,薑雲逸又補充道:“再給各位公侯六十個舉薦名額,舉薦之人,進入前二十的,放一甲;進入前六百的,放二甲,未進的放三甲,各位也不要推太草包的出來,免得大家都難看。”
幾位公侯互相看看,宋公點頭道:“可!”
利益勾兌終於完成,薑雲逸笑著道:“各位公侯,考場通往洛水碼頭的官道,可以抓緊修了,不然從碼頭到考場還得繞道城中。”
河東侯薛定貴沉著臉道:“你那考場多餘的五百畝,因何不給旁人接手?”
薑雲逸笑道:“要不河東侯也捐建則個?哪怕隻是一個錢,本公也一定把河東侯大名刻在文德碑第一個。”
薛定貴臉一黑,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公侯們既眼饞考場核心區域的利益,又不想作出政治妥協,哪怕是象征性的。
一旦河東侯的大名刻在科舉考場門口文德碑上,其政治意義不言而喻。
薑雲逸見好就收,不再撩他,而是從懷裏取出一張報紙大的麻紙,遞給河東侯,意味深長地道:
“這是本公親自畫的洛東新區三年發展規劃圖,這還隻是第一期目標。本公打算用二十年光陰再造半個洛都出來。”
待得薑雲逸飄然而去,河東侯將規劃圖平鋪在桌案上,幾位公侯皆是情不自禁圍上來,好奇地端詳個不停。
“這畫得也太醜了吧?”
“豎子!怎地把我家地都框進去了?本侯還沒同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