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周奸商名錄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兄,我就怎麽都想不通,這齊國公府雖說日漸式微,但已經傳承了六百年,號稱世家旗幟,這齊國公發得什麽瘋,竟要刨自家祖墳?”
陳明煜輕嗬一聲,反問道:“你怎知人家薑氏祖墳就和其他世家祖墳埋在一起了?前朝末帝荒淫無道,天下大亂,有薑太公出世佐太祖一統天下。二百年前,西戎破舊都,天下大亂,又有薑無邪佐武烈帝匡扶大周社稷,並助武烈帝收了世家兵權。有沒有可能人家一開始放眼的就是江山社稷,而不是世家那點小算盤?”
“那齊國公竟有如此格局?”
陳明煜聳聳肩:“不然呢?他吃飽了撐的幹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以他的才能,一統議政殿很難麽?”
對於陳明煜的吹捧,眾人多是將信將疑,他們對那位齊國公的認知僅限於提出科舉取士、辦了兩份報紙。
“郎君們,今日的大周日報!”
會館的門房,小跑著送來一個袋子,士子們立刻一擁而上,將報紙瓜分一空,還有好幾張不小心被撕碎了,引得一頓騷亂。
一名士子快步來到陳明煜麵前,得意地將搶到的一份報紙遞上:“陳兄,幸不辱命!”
陳明煜會心一笑,拿起報紙,一掃頭版頭條,當即喜上眉梢:“聖天子蒞臨真君子府,四夫子共商科舉大計!”
嗷嗚!
眾士子一片歡唿,皇帝竟然與四位夫子開始商量科舉大計了,那麽科舉還遠麽?
怪不得碼頭們怎麽都拜不到,原來在商量正事!
“這不公平!”
一位士子發出一聲慘叫,眾人循聲望去,登時心生同情。那人修
的是雜學,小眾流派,甚至連領袖都沒有。
“方兄,要不你去拜會一下趙中常?他不也是咱家麽?”
哈哈哈哈!
眾人哄堂大笑,那位方姓士子臉色通紅,怒視嘴欠之人,恨恨地道:“趙兄,我改修武學了,來,咱倆切磋切磋!”
眼瞅著方姓士子惱了,陳明煜趕緊和稀泥,飛速思索了一下,意味深長地笑道:“方兄,薑氏書桓公可是雜學大家,也能算是你們雜家的領袖吧?”
聽到建議,那方姓士子微微一愣,旋即麵露狂喜,嗷嗷叫著就狂奔而去。
“方兄,同去同去!”
修雜學的,甚至偏門的,都跟著姓方的一並去了,反正雜學就是個筐,找不到碼頭的都可以往裏裝。
一陣嬉笑過後,陳明煜繼續讀報。
“讀書人胸懷天下,真士子踴躍募捐!”
聽到這一段,眾人登時又驚又喜。
“快看看,有沒有我?”
陳明煜驅散眾人,直接找到尾版江東士子名單區,每念一個,就有人歡唿一聲。
念完後,便有士子懊惱地道:“可惡,我發誓,這輩子再也不去偎翠樓了,哇呀呀呀!”
此言一出,便有好事者揶揄道:“黃兄,你不是也在‘其他忠君愛民士子’之列麽?”
哈哈哈哈!
看著彈冠相慶的士子們,陳明煜也麵露喜色,嘴裏喃喃道:“大事將成矣!”
……
胡凡再次來到清寧坊,身後還跟著個小跟班,這是報紙署新聘的讀報郎,跟著他見習的。胡凡就很無奈,他也才幹過一次便要帶徒弟了。
再次見到胡凡,老坊正終於不那麽害怕了,立刻笑臉相迎,寒暄兩句便敲著鑼去召集各家的婆娘來聽報。
少頃,陸續有婆娘趕來,劈頭蓋臉就指著他鼻子罵道:“小子,上次你說朝廷要管布的事兒,結果越漲越兇,你給俺們說清楚,是不是皇帝大老爺不管俺們死活了?”
婆娘們七嘴八舌開罵,見習小跟班嚇得麵色發白,胡凡卻是笑著道:“各位姑姨稍安勿躁,今天如果不能給各位一個滿意交代,把我腦袋擰下來當夜壺!”
聽他這樣一說,婆娘們才口下稍稍留情了些,一邊幹著手頭的營生,一邊等他分說。
胡凡微笑著從跟班手上接過報紙,掃了一眼,笑道:“今天先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各地士子聽說洛都布價暴漲,積極捐獻三千萬錢去關中采購布麻,目前第一批十萬石麻和四萬匹布已經自關中啟運,不日就能抵洛,屆時會平價賣給大家!”
“三千萬是多少錢?”
聽了第一個好消息,婦人們沒有驚喜,反而開始討論起三千萬是多少錢。
胡凡很無語,敲了一下老坊正的破鑼,大聲解釋道:“咱清寧坊的大瓦房也就十萬錢一戶的樣子,三千萬就是三百戶青磚大瓦房!”
這麽一比喻,婦人們就懂了,三百戶青磚大瓦房,可多可多咧,當即笑逐顏開。
“還是讀書人有良心,比那些奸商強多了!”
待婦人們興奮了一會兒,卻聽胡凡麵色一沉,話鋒一轉,又道:“還有個壞消息,這洛都的布本是夠用的,隻因奸滑商人囤積居奇故意哄抬物價,以致價格飛漲。”
“果然是奸商使壞,皇帝大老爺不是一言九鼎麽?就不能直接砍了他們?”
婦人們又開始嘰嘰喳喳胡亂建言,胡凡又示意跟班又敲了一下鑼,繼續說道:“皇帝大老爺已經派人仔細調查了,不過還需要廷尉府依照大周律進行審理,證據確鑿才能辦他們。我給姑姨們念念都有哪些大奸商:
宋記布行,囤積麻二十四萬石,布八萬匹!
趙記布行,囤積麻十萬石,布七萬匹!
韓記布行,囤積麻五萬石,布五萬匹!
衛記布行,囤積麻四萬石,布四萬匹!
王記布行,囤積麻三萬石,布三萬匹!
薛記布行,囤積麻三萬石,布四萬匹!”
婦人們一聽,登時沸騰了,洛都有這麽多布,竟然還賣那麽貴,就是壞來就是壞!
“走,去布衣坊問問那些奸商,憑什麽敢賣那麽貴?!”
看著沸騰擁向布衣坊的婦人們,胡凡眼皮狂跳,心中有些麻麻的,這位國公爺可真是膽大包天,竟敢煽動民眾。關鍵是皇帝竟然許了,跟誰說理去?
與清寧坊不同,洛都大多數坊中,讀報郎隻是按部就班宣讀報紙上的其他內容,自動略過了這一小塊奸商名錄。
為了控製規模,薑雲逸隻安排煽動了距離布衣坊最近的兩個坊的民眾。隻要有千把人來鬧事就夠了。
陳明煜輕嗬一聲,反問道:“你怎知人家薑氏祖墳就和其他世家祖墳埋在一起了?前朝末帝荒淫無道,天下大亂,有薑太公出世佐太祖一統天下。二百年前,西戎破舊都,天下大亂,又有薑無邪佐武烈帝匡扶大周社稷,並助武烈帝收了世家兵權。有沒有可能人家一開始放眼的就是江山社稷,而不是世家那點小算盤?”
“那齊國公竟有如此格局?”
陳明煜聳聳肩:“不然呢?他吃飽了撐的幹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以他的才能,一統議政殿很難麽?”
對於陳明煜的吹捧,眾人多是將信將疑,他們對那位齊國公的認知僅限於提出科舉取士、辦了兩份報紙。
“郎君們,今日的大周日報!”
會館的門房,小跑著送來一個袋子,士子們立刻一擁而上,將報紙瓜分一空,還有好幾張不小心被撕碎了,引得一頓騷亂。
一名士子快步來到陳明煜麵前,得意地將搶到的一份報紙遞上:“陳兄,幸不辱命!”
陳明煜會心一笑,拿起報紙,一掃頭版頭條,當即喜上眉梢:“聖天子蒞臨真君子府,四夫子共商科舉大計!”
嗷嗚!
眾士子一片歡唿,皇帝竟然與四位夫子開始商量科舉大計了,那麽科舉還遠麽?
怪不得碼頭們怎麽都拜不到,原來在商量正事!
“這不公平!”
一位士子發出一聲慘叫,眾人循聲望去,登時心生同情。那人修
的是雜學,小眾流派,甚至連領袖都沒有。
“方兄,要不你去拜會一下趙中常?他不也是咱家麽?”
哈哈哈哈!
眾人哄堂大笑,那位方姓士子臉色通紅,怒視嘴欠之人,恨恨地道:“趙兄,我改修武學了,來,咱倆切磋切磋!”
眼瞅著方姓士子惱了,陳明煜趕緊和稀泥,飛速思索了一下,意味深長地笑道:“方兄,薑氏書桓公可是雜學大家,也能算是你們雜家的領袖吧?”
聽到建議,那方姓士子微微一愣,旋即麵露狂喜,嗷嗷叫著就狂奔而去。
“方兄,同去同去!”
修雜學的,甚至偏門的,都跟著姓方的一並去了,反正雜學就是個筐,找不到碼頭的都可以往裏裝。
一陣嬉笑過後,陳明煜繼續讀報。
“讀書人胸懷天下,真士子踴躍募捐!”
聽到這一段,眾人登時又驚又喜。
“快看看,有沒有我?”
陳明煜驅散眾人,直接找到尾版江東士子名單區,每念一個,就有人歡唿一聲。
念完後,便有士子懊惱地道:“可惡,我發誓,這輩子再也不去偎翠樓了,哇呀呀呀!”
此言一出,便有好事者揶揄道:“黃兄,你不是也在‘其他忠君愛民士子’之列麽?”
哈哈哈哈!
看著彈冠相慶的士子們,陳明煜也麵露喜色,嘴裏喃喃道:“大事將成矣!”
……
胡凡再次來到清寧坊,身後還跟著個小跟班,這是報紙署新聘的讀報郎,跟著他見習的。胡凡就很無奈,他也才幹過一次便要帶徒弟了。
再次見到胡凡,老坊正終於不那麽害怕了,立刻笑臉相迎,寒暄兩句便敲著鑼去召集各家的婆娘來聽報。
少頃,陸續有婆娘趕來,劈頭蓋臉就指著他鼻子罵道:“小子,上次你說朝廷要管布的事兒,結果越漲越兇,你給俺們說清楚,是不是皇帝大老爺不管俺們死活了?”
婆娘們七嘴八舌開罵,見習小跟班嚇得麵色發白,胡凡卻是笑著道:“各位姑姨稍安勿躁,今天如果不能給各位一個滿意交代,把我腦袋擰下來當夜壺!”
聽他這樣一說,婆娘們才口下稍稍留情了些,一邊幹著手頭的營生,一邊等他分說。
胡凡微笑著從跟班手上接過報紙,掃了一眼,笑道:“今天先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各地士子聽說洛都布價暴漲,積極捐獻三千萬錢去關中采購布麻,目前第一批十萬石麻和四萬匹布已經自關中啟運,不日就能抵洛,屆時會平價賣給大家!”
“三千萬是多少錢?”
聽了第一個好消息,婦人們沒有驚喜,反而開始討論起三千萬是多少錢。
胡凡很無語,敲了一下老坊正的破鑼,大聲解釋道:“咱清寧坊的大瓦房也就十萬錢一戶的樣子,三千萬就是三百戶青磚大瓦房!”
這麽一比喻,婦人們就懂了,三百戶青磚大瓦房,可多可多咧,當即笑逐顏開。
“還是讀書人有良心,比那些奸商強多了!”
待婦人們興奮了一會兒,卻聽胡凡麵色一沉,話鋒一轉,又道:“還有個壞消息,這洛都的布本是夠用的,隻因奸滑商人囤積居奇故意哄抬物價,以致價格飛漲。”
“果然是奸商使壞,皇帝大老爺不是一言九鼎麽?就不能直接砍了他們?”
婦人們又開始嘰嘰喳喳胡亂建言,胡凡又示意跟班又敲了一下鑼,繼續說道:“皇帝大老爺已經派人仔細調查了,不過還需要廷尉府依照大周律進行審理,證據確鑿才能辦他們。我給姑姨們念念都有哪些大奸商:
宋記布行,囤積麻二十四萬石,布八萬匹!
趙記布行,囤積麻十萬石,布七萬匹!
韓記布行,囤積麻五萬石,布五萬匹!
衛記布行,囤積麻四萬石,布四萬匹!
王記布行,囤積麻三萬石,布三萬匹!
薛記布行,囤積麻三萬石,布四萬匹!”
婦人們一聽,登時沸騰了,洛都有這麽多布,竟然還賣那麽貴,就是壞來就是壞!
“走,去布衣坊問問那些奸商,憑什麽敢賣那麽貴?!”
看著沸騰擁向布衣坊的婦人們,胡凡眼皮狂跳,心中有些麻麻的,這位國公爺可真是膽大包天,竟敢煽動民眾。關鍵是皇帝竟然許了,跟誰說理去?
與清寧坊不同,洛都大多數坊中,讀報郎隻是按部就班宣讀報紙上的其他內容,自動略過了這一小塊奸商名錄。
為了控製規模,薑雲逸隻安排煽動了距離布衣坊最近的兩個坊的民眾。隻要有千把人來鬧事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