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周日報·叁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每次大的政治地震,商界必定隨之大洗牌。
以龐東來的眼界,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眼瞅著洛都政治大地震已經開始,關中商行該怎麽站隊必須慎之又慎。
若非過去二百年間與世家利益捆綁太深,他絕對不想哄抬物價來刺激皇宮裏那位帶過兵的皇帝。
生意小的時候,可以像錢長安那樣去以小博大。
但做大了以後,講究的是細水長流,最忌孤注一擲和把事做絕。
龐東來看著頭版的內容,陷入了長考。
大周日報,頭版頭條是一首勸學詩,詩文無甚出彩,甚至俗不可耐,但其政治意義卻是不言而喻的。
皇帝就是要用這樣近乎赤裸的方式告訴天下讀書人,為朕效力,應有盡有。
頭版頭條右邊,是一個小方塊,標題用更直白的話語宣示:
朝廷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迅速平抑麻價,正告各路奸商及時懸崖勒馬,勿謂言之不預!
這個豆腐塊原本是放在第二版的,得知世家“寸麻不進洛”的消息後,薑雲逸直接挪到了頭版頭條旁邊,明晃晃地對四公三侯宣戰!
但是,他還有更深層的用意。
龐東來看著明晃晃的“奸商”唇角抽搐不已,這本是四公三侯的決定,如今卻要他來背黑鍋。可以想見,今日這報紙傳開後,無數人要戳他們脊梁骨。
龐東來壓下憂鬱的心情,仔細考量了包括皇帝在內的各種因素,也沒想出不與世家媾和卻能平抑物價的思路。
這幾日,亞麻價格已經漲到了七百錢一石,是原來的整整七倍,麻布也漲了四倍,這個幅度已經足夠對民生產生巨大衝擊,政治效果已經夠了。
一名親信快步進來,恭敬行禮道:“行首,錢老三來向本行收購竹子,掌櫃的不敢擅自做主,特來請行首示下。”
龐東來皺了皺眉:“他收竹子幹什麽?”
隻見親信神色古怪地道:“據說前天就開始了,他還在招募工匠,聽說是準備製作竹衣。”
看著忍笑忍得辛苦的親信,龐東來卻是皺起了眉頭,不陰不陽地問道:“你覺得自己比那齊國公更聰明?”
那親信見行首不悅,趕緊低頭:“不敢。”
龐東來沒心情和他計較,而是不無憂慮地道:“當你以為聰明人在做蠢事時,通常是因為你蠢,所以看不懂。”
那親信臉上再也沒了笑意,肅然問道:“行首,錢老三想幹什麽?咱們要不要幹擾一下?”
龐東來微微搖頭:“無論這場豪賭結果如何,紙取代竹已經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現在手上有竹的都迫不及待趕緊出手。除非四公三侯再一起下令,否則單憑我們是攔不住的。”
揮退手下親信,龐東來苦思冥想,也搞不懂齊國公這一招無理手到底是想幹什麽。
“難道他真能用竹子做出衣服來?”
有科舉和報紙珠玉在前,龐東來實在是吃不準那小子會不會能常人所不能。
在自己不熟悉、但對手很熟悉的領域進行決戰,這感覺簡直太糟糕了。
隻是無論如何,不能坐以待斃。
……
洛都城東文萃坊,江東會館,來洛都謀前程的江東士子們紮堆的地方。
陳明煜等幾名江東士子圍著一張報紙,迫不及待地讀起來,整個會館一共十份報紙,剛送來便被早起的士子們哄搶一空。
坐在居中位置的陳明煜娓娓念來:
勸學詩
月關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誌,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也能叫詩?既不入韻,也極俗氣,簡直有辱斯文!”
“慎言!”
一名頗有幾分文采的士子習慣性開始評頭論足,立刻被陳明煜厲聲喝止。
被他這樣訓斥,那士子當然不高興了,質問道:“陳兄,你摸著良心說,難道我說錯了不成?”
陳明煜深吸一口氣,警惕地環顧左右,壓低聲音道:“這詩能放在大周日報第一期頭版,你以為能是誰作的?”
那士子忽地一驚,趕緊給了自己一巴掌:“我該死,我有罪!老天爺您大人有大量,莫要與小民一般見識!”
還有一名士子沒反應過來,指著題頭問道:“這個月關是何許人也?”
陳明煜沒好氣地把報紙懟到那人麵前,沉聲道:“你看仔細了,把這兩個字連一起看!”
“朕?!”
啪!
那士子也給了自己一巴掌,一群人鬼鬼祟祟地環顧四周,確認其他人也都埋頭看報,頓時鬆了一口氣。
“陛下這是暗示我們讀書就能有前程?”
“這哪是暗示,分明就是明示!”
“陛下真的下決心開科取士了?!”
幾名江東士子盡皆狂喜不已,議論聲越來越大,會館大堂不遠處另一堆士子還在對那首勸學詩評頭論足,說是比顏夫子那首《不拘一格降人才》差遠了。
“我這就迴去用功讀書,果真能從書中讀出如玉姑娘來,我這輩子便與書成親!”
此言一出,眾人哈哈大笑。前程撥雲見日,自是萬事皆可樂矣。
“走,去關中會館!”
激動過後,陳明煜率先冷靜下來,招唿一聲,便要離去。
“陳兄,去關中會館幹嘛?”
“對呀,什麽事這麽著急?不能等看完這報再去麽?”
聽到幾位同鄉好友質疑,陳明煜沉聲道:“你們以為坐在這裏沾沾自喜就能等到開科取士麽?果真那般容易,陛下早就下旨了。咱們在洛都摸爬滾打這許多年,難道不清楚真正的症結在何處麽?”
眾人聽聞他這般說法,先前的狂喜頓時被衝淡不少。
陳明煜待眾人冷靜下來,才接著說道:“如今洛都布價飛漲,民怨沸騰,若是不能盡快平抑,萬一陛下對公侯們妥協了該當如何?便是陛下不死心,我等還要繼續蹉跎多少年?”
眾人都不是蠢人,也都聽說過四公三侯“寸麻不進洛”的說法, 聽他這般說,立刻明白其中關鍵。
以龐東來的眼界,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眼瞅著洛都政治大地震已經開始,關中商行該怎麽站隊必須慎之又慎。
若非過去二百年間與世家利益捆綁太深,他絕對不想哄抬物價來刺激皇宮裏那位帶過兵的皇帝。
生意小的時候,可以像錢長安那樣去以小博大。
但做大了以後,講究的是細水長流,最忌孤注一擲和把事做絕。
龐東來看著頭版的內容,陷入了長考。
大周日報,頭版頭條是一首勸學詩,詩文無甚出彩,甚至俗不可耐,但其政治意義卻是不言而喻的。
皇帝就是要用這樣近乎赤裸的方式告訴天下讀書人,為朕效力,應有盡有。
頭版頭條右邊,是一個小方塊,標題用更直白的話語宣示:
朝廷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迅速平抑麻價,正告各路奸商及時懸崖勒馬,勿謂言之不預!
這個豆腐塊原本是放在第二版的,得知世家“寸麻不進洛”的消息後,薑雲逸直接挪到了頭版頭條旁邊,明晃晃地對四公三侯宣戰!
但是,他還有更深層的用意。
龐東來看著明晃晃的“奸商”唇角抽搐不已,這本是四公三侯的決定,如今卻要他來背黑鍋。可以想見,今日這報紙傳開後,無數人要戳他們脊梁骨。
龐東來壓下憂鬱的心情,仔細考量了包括皇帝在內的各種因素,也沒想出不與世家媾和卻能平抑物價的思路。
這幾日,亞麻價格已經漲到了七百錢一石,是原來的整整七倍,麻布也漲了四倍,這個幅度已經足夠對民生產生巨大衝擊,政治效果已經夠了。
一名親信快步進來,恭敬行禮道:“行首,錢老三來向本行收購竹子,掌櫃的不敢擅自做主,特來請行首示下。”
龐東來皺了皺眉:“他收竹子幹什麽?”
隻見親信神色古怪地道:“據說前天就開始了,他還在招募工匠,聽說是準備製作竹衣。”
看著忍笑忍得辛苦的親信,龐東來卻是皺起了眉頭,不陰不陽地問道:“你覺得自己比那齊國公更聰明?”
那親信見行首不悅,趕緊低頭:“不敢。”
龐東來沒心情和他計較,而是不無憂慮地道:“當你以為聰明人在做蠢事時,通常是因為你蠢,所以看不懂。”
那親信臉上再也沒了笑意,肅然問道:“行首,錢老三想幹什麽?咱們要不要幹擾一下?”
龐東來微微搖頭:“無論這場豪賭結果如何,紙取代竹已經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現在手上有竹的都迫不及待趕緊出手。除非四公三侯再一起下令,否則單憑我們是攔不住的。”
揮退手下親信,龐東來苦思冥想,也搞不懂齊國公這一招無理手到底是想幹什麽。
“難道他真能用竹子做出衣服來?”
有科舉和報紙珠玉在前,龐東來實在是吃不準那小子會不會能常人所不能。
在自己不熟悉、但對手很熟悉的領域進行決戰,這感覺簡直太糟糕了。
隻是無論如何,不能坐以待斃。
……
洛都城東文萃坊,江東會館,來洛都謀前程的江東士子們紮堆的地方。
陳明煜等幾名江東士子圍著一張報紙,迫不及待地讀起來,整個會館一共十份報紙,剛送來便被早起的士子們哄搶一空。
坐在居中位置的陳明煜娓娓念來:
勸學詩
月關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誌,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也能叫詩?既不入韻,也極俗氣,簡直有辱斯文!”
“慎言!”
一名頗有幾分文采的士子習慣性開始評頭論足,立刻被陳明煜厲聲喝止。
被他這樣訓斥,那士子當然不高興了,質問道:“陳兄,你摸著良心說,難道我說錯了不成?”
陳明煜深吸一口氣,警惕地環顧左右,壓低聲音道:“這詩能放在大周日報第一期頭版,你以為能是誰作的?”
那士子忽地一驚,趕緊給了自己一巴掌:“我該死,我有罪!老天爺您大人有大量,莫要與小民一般見識!”
還有一名士子沒反應過來,指著題頭問道:“這個月關是何許人也?”
陳明煜沒好氣地把報紙懟到那人麵前,沉聲道:“你看仔細了,把這兩個字連一起看!”
“朕?!”
啪!
那士子也給了自己一巴掌,一群人鬼鬼祟祟地環顧四周,確認其他人也都埋頭看報,頓時鬆了一口氣。
“陛下這是暗示我們讀書就能有前程?”
“這哪是暗示,分明就是明示!”
“陛下真的下決心開科取士了?!”
幾名江東士子盡皆狂喜不已,議論聲越來越大,會館大堂不遠處另一堆士子還在對那首勸學詩評頭論足,說是比顏夫子那首《不拘一格降人才》差遠了。
“我這就迴去用功讀書,果真能從書中讀出如玉姑娘來,我這輩子便與書成親!”
此言一出,眾人哈哈大笑。前程撥雲見日,自是萬事皆可樂矣。
“走,去關中會館!”
激動過後,陳明煜率先冷靜下來,招唿一聲,便要離去。
“陳兄,去關中會館幹嘛?”
“對呀,什麽事這麽著急?不能等看完這報再去麽?”
聽到幾位同鄉好友質疑,陳明煜沉聲道:“你們以為坐在這裏沾沾自喜就能等到開科取士麽?果真那般容易,陛下早就下旨了。咱們在洛都摸爬滾打這許多年,難道不清楚真正的症結在何處麽?”
眾人聽聞他這般說法,先前的狂喜頓時被衝淡不少。
陳明煜待眾人冷靜下來,才接著說道:“如今洛都布價飛漲,民怨沸騰,若是不能盡快平抑,萬一陛下對公侯們妥協了該當如何?便是陛下不死心,我等還要繼續蹉跎多少年?”
眾人都不是蠢人,也都聽說過四公三侯“寸麻不進洛”的說法, 聽他這般說,立刻明白其中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