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楨語氣激烈,是在爭辯,也是在陳述事實。


    畢竟他比誰都清楚,後世的張居正雖不是皇帝,但權力比皇帝都大,而且還不被世人詬病的那種。


    比起宰相他幾乎是肆無忌憚,隨意彈壓皇帝…


    因此,裁撤宰相不見得是好事。


    朱標臉色微變:“老六言之有理…父皇,你老人家精力旺盛,但也要考慮到後世子孫的不成器啊!”


    “畢竟你老人家是從艱苦生活中磨煉出來的,可後世君王,可沒有那個機會去磨煉,都是嬌生慣養的,哪裏能有這麽強大的意誌呢?”


    朱楨聳聳肩:“大哥知我者也!”


    朱元璋:“.……”


    朱元璋有些頭疼,仔細一想,朱楨與朱標所說不無道理。


    可是這個宰相太讓朱元璋膈應了,大大限製了他的發揮啊。


    他是一定要裁撤掉的,可裁撤掉吧…後世不成器的兒孫怎麽辦?


    國家豈不是要陷入癱瘓之中?


    這下子,老朱無奈了!


    撓了撓頭皮,朱元璋想了想,忽然道:“來人,去將劉伯溫召來,咱問問你的意見?”


    可不等人離去,朱楨就無語開口:“誠意伯劉伯溫劉夫子已經失蹤好幾天了。”


    朱元璋:“..…”人.


    乾清殿中,麵對朱楨與朱標的反對,朱元璋認真思索過後覺得應該找個第三人來評估評估。。


    而最合適的人便是劉伯溫了。


    劉伯溫原名叫劉基,字伯溫,大家一般都稱唿他為劉伯溫,顯得更儒雅一些。


    是浙江青田有名的大儒,是江南四傑中學問最深的人。


    他的儒家學問或許沒有宋濂,葉琛那般深厚,但卻也沒倆人那般呆板認死理。


    他不隻讀儒家學問,而是天下奇書雜書…隻要有文字記載的書籍都看…某些有顏色的文章也不列外…


    其中又以卜卦,陰陽風水,勘定國運最為拿手…


    當年朱元璋剛奪取南京,事業遇到了瓶頸之時,曾有人向他推薦了劉伯溫…


    說若能得劉伯溫的輔佐,必然能開創一番大業…


    那個時候的朱元璋求賢若渴,特別是讀書人…因為他深知隻有武力打江山是不長久的,也得不到江山,需要有人治理。


    而治理江山不是靠武力就可以的,需要讀書人…很優秀的讀書人。


    更重要的是,他缺少智囊團…那種在關鍵時刻能點醒他朱元璋的智囊團。


    李善長雖然也是讀書人,但他也隻是前朝一個沒能考上進士的秀才罷了…智謀有限。


    讓他管理後勤可以,但讓他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幫朱元璋度過難關是不可能的…他沒有那個能力。


    於是,有人向朱元璋舉薦了剛被元庭貶官迴鄉修養的劉伯溫…


    說此人有驚天地泣鬼神的能力,一定能輔佐朱元璋完成大業。


    當時朱元璋一個激動啊,便馬不停蹄的派去請…


    就在朱元璋搓著手以為能請到時,讓他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劉伯溫沒來,說沒能力,隻想在青田家鄉修養….


    意外過後,朱元璋大怒,但舉薦劉伯溫那人再次告訴朱元璋,劉備三顧茅廬請到了諸葛亮,


    而這劉伯溫比起諸葛亮不遑多讓,讓朱元璋不妨多去請幾次,也好讓劉伯溫明白他朱元璋的誠意。


    朱元璋終歸是聽勸的,便又讓人去了.…


    可惜,讓朱元璋鬼火冒的事情發生了,劉伯溫還是沒來。


    朱元璋大怒,便要派人去砍了此人…朱元璋覺得劉伯溫這種讀書人怕是看不上他這個放牛娃,在故意侮辱他…


    還好,在此時,馬皇後站了出來,她也曾出自書香門第,也曾聽聞過劉伯溫的大名,這位可是當世有名的才子。


    於是,馬皇後說服了朱元璋孤身前往青田親自請劉伯溫出山。


    在馬皇後的懇求下…劉伯溫終於被感動,同意出山輔助朱元璋,


    不為其他,就為朱元璋有這麽一個賢惠的妻子,必能成就一番事業(當然,有可能當世的元庭想殺他,他需要保命)。


    就這樣,劉伯溫來到了南京,當日見到朱元璋便開始對天下形勢進行了透徹的分析。


    讓原本奪取了南京有些迷茫的朱元璋重新找到了奮鬥的方向。


    在其他人都建議朱元璋先打張士誠的時候,劉伯溫反對,讓朱元璋一定要打陳友諒。


    並且明確的表示,朱元璋此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元庭,不是張士誠,方國珍。


    而是上遊的陳友諒,此人才是當世梟雄。


    有人鄙夷,覺得劉伯溫在危言聳聽…可時間證明了一切,陳友諒差點滅了朱元璋。


    若不是天時地利人和,老天保佑,朱元璋真的差點輸了。


    反正在劉伯溫的建議下,朱元璋善待百姓、施行仁政、嚴明軍紀、縱橫拉攏,田忌賽馬…終於成為了天下共主。


    因此,劉伯溫在對大明的建設上是有重大的貢獻的,


    雖然由於某些原因導致朱元璋對劉伯溫不太滿意,封爵位之時隻封了個伯爵,俸祿才二百石,是李善長的二十分之一…


    可這也難以磨滅他的功績和才能…


    而其皇城建設、戰略推演、國家發展劉伯溫都給予了正確的指導方向…


    讓新生的大明得以站穩腳跟…


    總結來說,劉伯溫對大明有著重大功績…


    是一個集才能與智慧於一身的大儒。


    但可惜的是,他在陸仲亨等人發動政變的那天晚上就消失不見了。


    如今已然隔了好幾天,已然無半點消息。


    而朱元璋也才是剛知道,一時間有些懵。


    然後朱元璋看向朱楨:“消失了?”


    朱楨歎息:“誠意伯府內的下人說過,那天晚上劉夫子曾在其長子劉璉攙扶下上了馬車,向皇城而來…可是,沒有一個人在皇城內見過劉伯溫,他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


    “嗯?”朱元璋挑眉:“他不會逃了吧?不願意牽扯進入旋渦之中?”


    朱標臉色微變,搖頭:“不會,劉夫子不是那種人…他或許是察覺到什麽,想入宮向父皇稟報,可惜中途被叛軍殺了…”


    朱楨頷首:“我覺得此種可能性更大一些…”


    朱元璋牙咧嘴:“這老梆子這麽倒黴,這就嘎了?”


    朱楨無語,又道:“有這個可能,但這隻是猜想,或許隻是被軟禁在隱秘之地,還沒被找到。”


    “我已經下令繼續讓人搜查了。”


    朱標歎息:“父皇想找劉夫子來商議宰相是否該裁撤的話,也快點派人搜查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啟稟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烽火戲曹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烽火戲曹操並收藏大明:啟稟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