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此事已定下,有異者斬立決!
大明:啟稟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 作者:烽火戲曹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就導致了江南地區雖然繁華,但許多百姓也生處水深火熱之中,被壓迫得喘不過氣。
可越是如此,江南百姓越想念張士誠在時寬鬆的賦稅…
可他們越是念叨,朱元璋得知後,越是生氣,就越加重他們的賦稅。
最後搞得江南地區的賦稅超過了各朝各代,重的超乎想象。
所以,朱元璋也是一個極為複雜之人。
他可以愛民如子,為了百姓殺勳貴,殺貪官汙吏,將貪官汙吏剝皮實草,殘酷至極…
他也可以對那些不臣服他的百姓下狠手,加重他們的賦稅,讓他們幾乎活不下去…
但其實朱元璋不是複雜,他隻是愛護愛護他的子民,而不是愛天下所有人。
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皇帝典範,但偏偏他就成為了皇帝。
自朱元璋登基以來,江南地區因賦稅太過嚴重,人口又過多的原因,已經叛亂很多次。
雖然每次都被迅速鎮壓,但朱元璋心中是不舒服的。
什麽意思?
你們這些賤人還是喜歡賣鹽起家的張士誠,不喜歡他這個放牛娃?
好好,既然如此,那咱就給你們分家。
自那時,朱元璋心中就已經埋下了移民的打算。
將江南蘇杭地區密集的人口移民向內陸人口凋零的地區。
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減少江南地區百姓反叛的機率,還可以大大緩解內陸凋零的窘迫,
讓大明快速煥發生機。
以前,朱元璋想做,但心有餘而力不足,朝廷初立,新生的王朝,還有很多很多事情需要做。
移民這件費時費力費錢的事情便被排在了最後…
可朱元璋心中的想法卻一直沒有改變,這個移民他是一定要移的…
不單是因為江南百姓不喜歡他,經常叛亂…
還有因為江南地區世家大族很多,經常聚在一起容易出事。
很多次百姓叛亂,朱元璋都懷疑是因為那些世家大族受不了沉重的賦稅攛掇那些百姓造反的…
為的就是故意惡心朝廷。
造反失敗,慘的也是那些造反的尋常百姓。
若是不小心成功了,那些世家大族就會順理成章的接管起義軍,重新分配天下…
所以,朱元璋很警惕,時刻想著如何給這些世家大族分家。
可他等啊等,一直沒等到機會。
朱元璋都懷疑是否要等到他將北元徹底消滅,國內沒有戰爭之後才可以開始移民大計。
可那到底是什麽時候啊?
朱元璋有些絕望…
可天無絕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朱楨出現了,朱楨不但有錢,而且眼光長遠,顯然也看到了江南地區的人口密集不是好事,
加上鳳陽需要補充人口,所以朱楨向自家老父親朱元璋提出了移民的請求。
朱元璋看完朱楨信件的,心中就已然波濤起伏,心湖激蕩。
他內心在呐喊,他等到了,他家老六要出手了!
老六要出手了,那一切都好辦了!
這件事由朱楨來做最合適不過。
朱元璋來做反而顯得他是一個殘暴不仁的暴君…
小肚雞腸,記恨江南百姓。
可朱楨不一樣…他是楚王,他與江南百姓無冤無仇,更沒有太大的糾葛,他來主持移民再好不過。
更別說,這次移民所花費的費用也是朱楨出了。
這讓朱元璋如何能不高興。
也就朱楨不在,不然老朱定要抱著朱楨狠狠親幾口。
因此,在第二天的早朝上,朱元璋便宣布了從江南蘇杭地區移民鳳陽的旨意。
瞬間在朝堂中引發轟動。
朝堂上,當即有官員站出來反駁朱元璋。
他覺得,如今大明朝廷剛剛北伐結束,正是需要與民休養之時,不是大肆移民的時機。
很多人附議,覺得皇帝有點飄了,什麽事情都想幹。
可再急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緩緩積累吧?
宰相胡惟庸也沒讓百官失望,帶頭反對此次移民計劃。
他說的是,如今江南地區的百姓對朝廷的態度剛有好轉,若是現在就強行移民,
給那些氏族大家分家…
他們必然會爆發動亂,甚至再次激起民變。
因此,胡惟庸的意思是說,再等十年,等一切穩定後再移民。
胡惟庸這麽給力,百官自然要力挺,紛紛附議。
自古宰相就有帶領百姓與皇帝做鬥爭,逼迫皇帝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的權利。
相權製約皇權不是開玩笑的。
隻要大勢在宰相,皇帝一般還真沒辦法。
可惜啊可惜,胡惟庸很厲害,但他偏偏遇到了一個比一般皇帝要厲害千倍萬倍的千古一帝朱元璋。
他的態度之強硬,堪比鋼鐵。
他冷冷注視百官:“咱說移就移,咱是通知爾等,不是與爾等商量!”
“爾等有此等反對咱的時間,還是快點想辦法將撥給鳳陽的銀兩湊齊吧!”
當即朱元璋大手一揮:“此事便如此定下,不可再有異議,有者,斬立決!”
說完這句話話,朱元璋起身便離開了奉天殿。
留下在風中淩亂的百官。
胡惟庸臉色難看至極,心中冷哼一聲:“看本相的中書省不配合,你們父子倆怎麽移民?”
胡惟庸決定了,這次一定要跟皇帝硬剛到底,
不然他這位宰相將會是有史以來最無用的宰相,
無法製衡皇權,算什麽宰相…
可讓胡惟庸傻眼的是,朱元璋壓根沒想過要用中書省。
因為朱元璋有老六楚王。
當朱元璋的詔令下達允準朱楨移民後,
朱楨便聯合了各省有名富商開始組織移民。
同時,調動安徽、江西、福建三省都司兵馬,以及在剿匪的李文忠、朱櫚、朱櫝、
朱棣所率領的幾萬大軍,齊聚蘇杭地區。
大軍壓境,直接下達旨意要求蘇杭地區移民。
蘇杭地區的地方官無條件服從。
否則,以謀逆罪論處。
直接換上朱楨的人擔任。
這一招狠就狠在大軍壓境,不然事情會很難辦,還真有可能激起民變。
因此,看著那黑壓壓的大軍,蘇杭地區的百姓都沉默了。
一些在蘇杭地區本就活不下去的百姓倒是很高興,迴到窩棚之中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去報名願意移民。
當然,有人願意,自然也有人反對。
比如那些世家大族。
這些世家大族與商幫不同的是,他們家中有讀書人、有士子、有官員…
所以,他們很驕傲、很自豪、也很自負。
他們得知要被強行分家移民後,爆發出了強大的反抗力量。
組織了幾千家丁抵抗。
但沒卵用,當朱楨發明的燧發槍黑黝黝的槍口抵著那些家丁的腦袋、
當一顆顆手雷在那些家丁人群中爆炸時,這些人都跪下臣服了!
沒辦法,時代變了,大人時代來了!
朝廷掌握了恐怖的大殺器,讓他們這些手拿棍棒造反的落後選手無法反抗。
最後,蘇杭地區的世家大族有一半被分家移民各地。
朱楨沒有絲毫的手軟,有些東西或許會被人辱罵,但卻不得不做。
被人罵一時無所謂,隻要能平衡各地人口,加速大明恢複發展即可!
朱楨也想清楚了,既然都做了,那就幹脆一點吧。
可越是如此,江南百姓越想念張士誠在時寬鬆的賦稅…
可他們越是念叨,朱元璋得知後,越是生氣,就越加重他們的賦稅。
最後搞得江南地區的賦稅超過了各朝各代,重的超乎想象。
所以,朱元璋也是一個極為複雜之人。
他可以愛民如子,為了百姓殺勳貴,殺貪官汙吏,將貪官汙吏剝皮實草,殘酷至極…
他也可以對那些不臣服他的百姓下狠手,加重他們的賦稅,讓他們幾乎活不下去…
但其實朱元璋不是複雜,他隻是愛護愛護他的子民,而不是愛天下所有人。
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皇帝典範,但偏偏他就成為了皇帝。
自朱元璋登基以來,江南地區因賦稅太過嚴重,人口又過多的原因,已經叛亂很多次。
雖然每次都被迅速鎮壓,但朱元璋心中是不舒服的。
什麽意思?
你們這些賤人還是喜歡賣鹽起家的張士誠,不喜歡他這個放牛娃?
好好,既然如此,那咱就給你們分家。
自那時,朱元璋心中就已經埋下了移民的打算。
將江南蘇杭地區密集的人口移民向內陸人口凋零的地區。
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減少江南地區百姓反叛的機率,還可以大大緩解內陸凋零的窘迫,
讓大明快速煥發生機。
以前,朱元璋想做,但心有餘而力不足,朝廷初立,新生的王朝,還有很多很多事情需要做。
移民這件費時費力費錢的事情便被排在了最後…
可朱元璋心中的想法卻一直沒有改變,這個移民他是一定要移的…
不單是因為江南百姓不喜歡他,經常叛亂…
還有因為江南地區世家大族很多,經常聚在一起容易出事。
很多次百姓叛亂,朱元璋都懷疑是因為那些世家大族受不了沉重的賦稅攛掇那些百姓造反的…
為的就是故意惡心朝廷。
造反失敗,慘的也是那些造反的尋常百姓。
若是不小心成功了,那些世家大族就會順理成章的接管起義軍,重新分配天下…
所以,朱元璋很警惕,時刻想著如何給這些世家大族分家。
可他等啊等,一直沒等到機會。
朱元璋都懷疑是否要等到他將北元徹底消滅,國內沒有戰爭之後才可以開始移民大計。
可那到底是什麽時候啊?
朱元璋有些絕望…
可天無絕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朱楨出現了,朱楨不但有錢,而且眼光長遠,顯然也看到了江南地區的人口密集不是好事,
加上鳳陽需要補充人口,所以朱楨向自家老父親朱元璋提出了移民的請求。
朱元璋看完朱楨信件的,心中就已然波濤起伏,心湖激蕩。
他內心在呐喊,他等到了,他家老六要出手了!
老六要出手了,那一切都好辦了!
這件事由朱楨來做最合適不過。
朱元璋來做反而顯得他是一個殘暴不仁的暴君…
小肚雞腸,記恨江南百姓。
可朱楨不一樣…他是楚王,他與江南百姓無冤無仇,更沒有太大的糾葛,他來主持移民再好不過。
更別說,這次移民所花費的費用也是朱楨出了。
這讓朱元璋如何能不高興。
也就朱楨不在,不然老朱定要抱著朱楨狠狠親幾口。
因此,在第二天的早朝上,朱元璋便宣布了從江南蘇杭地區移民鳳陽的旨意。
瞬間在朝堂中引發轟動。
朝堂上,當即有官員站出來反駁朱元璋。
他覺得,如今大明朝廷剛剛北伐結束,正是需要與民休養之時,不是大肆移民的時機。
很多人附議,覺得皇帝有點飄了,什麽事情都想幹。
可再急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緩緩積累吧?
宰相胡惟庸也沒讓百官失望,帶頭反對此次移民計劃。
他說的是,如今江南地區的百姓對朝廷的態度剛有好轉,若是現在就強行移民,
給那些氏族大家分家…
他們必然會爆發動亂,甚至再次激起民變。
因此,胡惟庸的意思是說,再等十年,等一切穩定後再移民。
胡惟庸這麽給力,百官自然要力挺,紛紛附議。
自古宰相就有帶領百姓與皇帝做鬥爭,逼迫皇帝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的權利。
相權製約皇權不是開玩笑的。
隻要大勢在宰相,皇帝一般還真沒辦法。
可惜啊可惜,胡惟庸很厲害,但他偏偏遇到了一個比一般皇帝要厲害千倍萬倍的千古一帝朱元璋。
他的態度之強硬,堪比鋼鐵。
他冷冷注視百官:“咱說移就移,咱是通知爾等,不是與爾等商量!”
“爾等有此等反對咱的時間,還是快點想辦法將撥給鳳陽的銀兩湊齊吧!”
當即朱元璋大手一揮:“此事便如此定下,不可再有異議,有者,斬立決!”
說完這句話話,朱元璋起身便離開了奉天殿。
留下在風中淩亂的百官。
胡惟庸臉色難看至極,心中冷哼一聲:“看本相的中書省不配合,你們父子倆怎麽移民?”
胡惟庸決定了,這次一定要跟皇帝硬剛到底,
不然他這位宰相將會是有史以來最無用的宰相,
無法製衡皇權,算什麽宰相…
可讓胡惟庸傻眼的是,朱元璋壓根沒想過要用中書省。
因為朱元璋有老六楚王。
當朱元璋的詔令下達允準朱楨移民後,
朱楨便聯合了各省有名富商開始組織移民。
同時,調動安徽、江西、福建三省都司兵馬,以及在剿匪的李文忠、朱櫚、朱櫝、
朱棣所率領的幾萬大軍,齊聚蘇杭地區。
大軍壓境,直接下達旨意要求蘇杭地區移民。
蘇杭地區的地方官無條件服從。
否則,以謀逆罪論處。
直接換上朱楨的人擔任。
這一招狠就狠在大軍壓境,不然事情會很難辦,還真有可能激起民變。
因此,看著那黑壓壓的大軍,蘇杭地區的百姓都沉默了。
一些在蘇杭地區本就活不下去的百姓倒是很高興,迴到窩棚之中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去報名願意移民。
當然,有人願意,自然也有人反對。
比如那些世家大族。
這些世家大族與商幫不同的是,他們家中有讀書人、有士子、有官員…
所以,他們很驕傲、很自豪、也很自負。
他們得知要被強行分家移民後,爆發出了強大的反抗力量。
組織了幾千家丁抵抗。
但沒卵用,當朱楨發明的燧發槍黑黝黝的槍口抵著那些家丁的腦袋、
當一顆顆手雷在那些家丁人群中爆炸時,這些人都跪下臣服了!
沒辦法,時代變了,大人時代來了!
朝廷掌握了恐怖的大殺器,讓他們這些手拿棍棒造反的落後選手無法反抗。
最後,蘇杭地區的世家大族有一半被分家移民各地。
朱楨沒有絲毫的手軟,有些東西或許會被人辱罵,但卻不得不做。
被人罵一時無所謂,隻要能平衡各地人口,加速大明恢複發展即可!
朱楨也想清楚了,既然都做了,那就幹脆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