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道路之難行複雜,可謂登天。”


    “若是不熟地形的話,迷路走丟,甚至被隱蔽的山崖懸穀所害,都是常有之事。”


    “加上山穀險太多,漢中同時也是最利用防守方設置伏兵的地方。”


    “張魯就是依仗著這些天險,所以才敢在漢中作威作福,獨立於外。”


    “就算要派出兵馬前去進攻,每次所出軍隊數量,也都要有一定的把控。”


    “若是一次性出動太多,是很容易出意外的,隻能是分批,按著章法取之。”


    “而且…大型的攻城器械,是很難運入漢中的。”


    如果在座的文武,之前還沒把漢中放在眼裏,覺得這一郡之地,兵馬有限、將謀不 強,可以輕鬆拿下的話。


    那現在聽完了荀攸對漢中攻防情況的詳細說明後,就產生了巨大的改觀!


    想要拿下漢中,可謂難如登天!


    之所以大家會有如此大的轉變,並非妄自菲薄。


    相反,恰恰是因為在座的文武都是知兵之人,所以才有了如此判斷。


    因為他們知道,縱使兵馬再強,天時地利人和中,人和是無論如何都擰不過天時與 地利的。


    而漢中之地,地形如此複雜危險之下,就是地利優勢的最強表現!


    按照荀攸所說,若是要進攻漢中,沒法一次性出動太多的軍隊。


    那他們就已經喪失了大半的優勢!


    要知道,征服涼州後,等各個在外帶兵的將軍,將全部投降的涼州軍隊帶迴後,己 方的人馬增加至二十萬,應該是不在話下的。


    可是荀攸剛才說了,進攻漢中之地,不可一次性大舉出兵進攻,而是隻能逐漸分批 加碼。


    最難受的是,居然連攻城器械都運不過去!


    這樣一來,他們想以人數完成壓境之勢的進攻想法,也隻能就此打住。


    但若是分批進取漢中的話,又必須要擔心比他們還要了解漢中地形的張魯,設伏防守。


    結合荀攸額話,再聯想一下他們之前也在朝廷看到過漢中複雜的地形圖。


    就知道對方的話絕非虛言。


    要征服一個漢中,恐怕比一個涼州還要難啊!


    當眾文武意識到這個難題後, 一時內,大廳裏是寂靜無聲,愁雲和思緒遍布在每個人的臉上。


    但相比於惆悵的眾人,蘇擎卻是一臉的輕鬆,隻見他看向荀攸問道。


    “漢中守備得天獨厚,進攻不利。既然如此麻煩,公達覺得本將軍,是否要放棄這 個地方?”


    雖然荀攸很清楚攻取漢中的困難,但聽到蘇擎的詢問後,臉上卻是露出堅定的表 情,拱手道。


    “主公,漢中之地確實難下,但是再難,我們也必須要拿下漢中!”


    “若得此地,今後主公不僅能讓司州涼州無憂,還能坐臥關中,虎視天下!”


    “常言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漢中對於主公來說就是王霸之資,就算難打也 斷不可放棄!”


    看到之前說話輕聲細語的荀攸, 一遇到原則上的問題就如此堅定且有態度,蘇擎十 分滿意。


    剛才的話他也不過是測試一下對方現在的水平罷了。


    如今看來,荀攸果然不愧大智之人,將形勢看得相當清晰啊。


    就在蘇擎對荀攸的表現滿意頷首時,後者繼續說道。


    “主公,漢中之地雖然難打,但屬下堅信人定勝天,我們必能研究出各種奪取之 法。”


    之後,荀攸頓了頓,眼珠左右轉動思考了一下後,說道:“三年,主公,三年內逐 步蠶食,我們必能拿下漢中。”


    聽到對方說出“三年”這個漫長的時間後,在座的人都有些麻爪了。


    雖然攻城略地之事,耗費時間乃是常態。


    可是三年時間會不會太久了點?


    三年後,誰又知道中原的形勢,會發生什麽天翻地覆的變化?


    按照主公的大略規劃,就是想趁著天下其他地方攻伐不斷,才要搶著時間,拿下漢 中。


    若是到那時,情況發生異變,導致他們不得不放棄漢中,轉頭所圖其他地方。


    那不就是功虧一簣了嗎?


    但他們也知道,根據漢中複雜的地形來看,荀攸所說的時間,都已經是相當快的 了。


    其實這一點,荀攸又何嚐不知?


    三年之期,確實和主公所定的大略有所衝突。


    可是實際情況擺在這,這已經是他能想出的,最低限度的時間了。


    頓時間,文武們都緊鎖眉頭,不斷思考著如何打開這種耗時耗力的局麵。


    就在大廳安靜得針落可聞之際,蘇擎卻是帶著考校的目光看著眾謀士。


    “公達說得對,漢中之地乃王霸之姿,我們必須拿下此地。”


    “不僅要拿,還要在半年內拿下,如何取之,大家再思考一下。”


    聽到這話,眾文武登時都愣了一下,紛紛有些疑惑的看著自家主公。


    嘶……!


    半年?


    主公啊,漢中之地有多麻煩,相信剛才荀公達,分析得應該還是十分到位的啊。


    那個地方,絕非單純的人力可為,就能輕鬆拿下來的啊!


    怎麽您還將時間縮短至數倍的半年之內?


    但是,雖然大家都十分疑惑,可是在多日的相處、以及麵對了這麽多的軍事後。


    他們也都知道自己主公,從來就不是一個按照常規出牌的人物。


    所以頓時間,他們也都反應過來,難道自家主公,已經有了出擊之法?


    想著,再看看主公那雲淡風輕的表情,大家覺得必然是如此。


    而且他們還察覺到主公話中的考校之意。


    不過想想也是,眼下也沒有軍事要做,各處大軍也還在迴籠之中,主公讓大家再思 考一下,也是有所時間的。


    畢竟這是他們身為謀士的職責。


    於是想了想後,賈詡就率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主公的意思,是否要予以漢中之 地離間之法?以亂克之?”


    接著, 一旁的荀或也給出自己的答案:“使用天子詔書,讓漢中郡縣反亂,甚至讓 漢中背後的劉焉發動軍隊,等他打過消耗一波,我們再行攻占?”


    之後,法正和郭嘉也麵對此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答案。


    蘇擎聽完這些意見後,卻是微笑擺頭。


    “諸位的方法並非不能用,但絕不是攻占漢中核心之策。”


    見此,大家有些意外。


    各種計謀都說出來了,結果全都不是核心?


    這一下子,眾謀士也是不得要領。


    然而,就在謀士們苦思冥想之際,


    一個令他們十分意外,過往軍議中,幾乎從來不曾發表奪地之策的人,竟然站出來 說話了。


    “主公!末將想到攻取漢中的辦法了!”


    大家定睛看去,發現說話的,竟然是負責領軍的徐晃!


    俗話說得好,術業有專攻。


    發動戰爭前,製定戰略,往往都是謀士的職責。


    雖然平時大家關係挺好,可是你徐晃一個武將,隔這湊什麽熱鬧了?.


    就在蘇擎明言,要考校眾人攻取漢中之法,但眾謀士又想不到有力策略時。


    平時幾乎不怎麽說話的徐晃,竟然站出來說自己有了辦法?


    這讓一眾謀士頓覺雲山霧罩,不知道這位向來沉默寡言的將軍,為何跑來湊他們的 熱鬧。


    然而,蘇擎對此卻毫不意外。


    更甚至,他已經看出了徐晃身上的自信,斷定對方已經跟上了自己的想法。


    但此刻的徐晃,其實是有些緊張的。


    “呃…咳咳…”由於他是第一次獻戰略之策,加上周圍這些謀士又都如此厲害,所以正 想開口時,反而臉有些臊紅,吐言不暢。


    蘇擎見此,心裏好笑,但馬上鼓勵對方道:“公明武將出生,竟然也有獨特見解, 盡可大膽說來,無需緊張。”


    “諾。”於是,在一眾謀士懵逼的眼神中,徐晃一抱拳後,提了提氣,便憨聲憨氣的 說道。


    “主公,諸位先生。”


    “其實,依在下看,既然是要功攻克城池,那麽無論任何計謀,也都是輔助之法。”


    “說到底,還是要看陣前征戰時,將士們是否執行到位,同心戮力。”


    “既然我們在朝中有關於漢中之地的地圖,那這件事就好辦了。”


    “呃.所以末將認為,我們接下來就針對那些地勢,用一些時間,練出適應那些地勢 作戰的軍隊,就可以在半年內發動一戰!”


    “畢竟兵不在多,而在精嘛。”


    “況且行軍打仗,兵將就是要懂得如何克服地形障礙啊。”


    “竟然現在對漢中的計謀不一定有效,那就讓軍隊啃下這塊硬骨頭!”


    “所以隻要訓練出了適應地形的軍隊,我們就可以分兵侵入漢中, 一旦與弱兵弱將 的張魯交戰,照樣能獲勝!”


    隨後,徐晃指了指掛在一旁、地圖上的漢中之地的幾條險路,又說道。


    “若是主公再讓我等將領,從這些道路領著數量有限的精兵,分別出擊漢中,在下 相信此地,必下!”


    聽完了徐晃這堪稱簡單粗暴的方法,眾謀士都驚呆了!


    而他們驚訝的並不是因為徐晃的說法有問題。


    相反,他們甚至從對方的話中,敢到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因為徐晃說的對,甚至是非常有道理!


    是把漢中之地複雜的問題,給簡易了下來!


    而且徐晃剛才話中的核心想法,也堪稱千古軍戰中不變的真理。


    在計謀效果達不到理想的情況下,確實就是敵我雙方比拚軍隊硬實力的時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為誅董卓,入京以帝為人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千殤19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千殤1987並收藏三國:為誅董卓,入京以帝為人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