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大唐皇帝評分(之前漏發,現在補發)
給古人來點小小的短視頻震撼 作者:狗子愛吃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漢天子七廟拿出來無人能擋了: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宗武皇帝、中宗宣皇帝、世祖光武帝、顯宗明皇帝、肅宗章皇帝。可憐我景帝劉啟連個廟號都搶不到。”
——“西漢全明星,東漢幼兒園,老劉家的命好,第一次破產出來個劉秀強行續命,第二次破產出來個劉玄德差點又給續上。關鍵後麵兩人跟劉邦出身差不多甚至不如,前期都是草民天生帝王家。”
——“就是到了東漢末年,還有劉備能割據一方,試圖三造大漢[狗頭.jpg]”
——“從劉炟開始啊,皇帝們壽命都不長,除了劉協還算長壽,其他的一個比一個年輕,甚至還有不到一歲的皇帝,這皇帝我來當也行啊!”
——“東漢這個朝代啊,開國皇帝劉秀和末代皇帝劉協壽命還算長,其他那些短命鬼一個接一個,難道這朝代有短命基因?”
——“劉協的評分竟然這麽高?看來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啊!”
——“漢朝覆滅可不是劉協的錯,他退位後還化身醫生救治百姓,這點可真是無可挑剔!”
......
大漢世界。
漢高祖時期。
看著天幕上的內容,劉邦樂得合不攏嘴,在大殿內來迴踱步。
他得意洋洋地道:“咱大漢的皇帝們簡直個頂個的出色!這二三十位皇帝,加起來管理國家三四百年,比起之前那個大宋和大明朝的十幾位皇帝,人家最多就一個上了九分,咱大漢呢,光是八分以上的就有八個,硬生生把大宋甩出幾條街,就連末代皇帝劉協表現都不賴呢!”
之前看到宋朝和明朝的皇帝評分,劉邦心裏的好奇就被勾引出來了。
但他也怕遇見和大宋一樣的情況。
萬一後代不給力呢?
不過好在他們大漢的皇帝,個頂個都是好樣的,就連後世人也連連稱讚他們。
跟那大宋一比,他們大漢的皇帝簡直就是模範中的模範,精英中的精英。
不過想到這裏,劉邦又突然覺得他們的眼光不能局限在比較大宋上,應該瞄向比大宋更強大的大唐。他想知道大唐皇帝們的評分如何。
劉邦的目光再次掃向天幕,忍不住發出讚歎:“謔,瞧瞧這劉恆、劉秀和劉詢,評分居然這麽高!”
呂雉淡然迴應:“沒錯,上麵不是寫著嘛,西漢正是在劉詢手裏達到了鼎盛時期。”
劉邦當然知曉,劉詢被譽為近乎完美的皇帝,隻是後代不太爭氣。
他瞥見劉恆的名字,惋惜這個孩子將來會有卓越成就,但現在年紀尚小。
當他看到劉盈的名字及其5.3分的評分時,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心中再次泛起廢黜太子的念頭。
呂雉一聽劉邦提到劉盈的名字,立即明白了他內心的糾結。
她冷冷地提醒道:“陛下可想清楚了,一旦廢黜太子,曆史軌跡必將改變,我們所熟知的那個強盛的大漢是否會再現,這就無人能保證了。未來的那些治世明君也可能因此消失。”
劉邦聽後心頭一震,他確實有過廢太子的念頭,但深知後果嚴重,若因此影響到大漢的輝煌未來,那就得不償失了。
他勉強擠出笑容:“朕怎會輕易廢太子呢,5.3分雖不高,但也絕非糟糕透頂,朕絕不會因為這點分就動搖太子之位。”
呂雉沒有搭腔,隻是扭頭不再看他。
......
大漢世界。
漢武帝時期。
劉徹抬頭看著天幕,麵色一喜。
沒想到他的評分竟然有9.7分,和高祖皇帝一樣!
但當他看到自己下麵繼任者的名字時,又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那名字並不是他最喜愛的兒子劉據。
劉據才剛出生不久,深受他的喜愛,本以為會是他的接班人選,可為何天幕上顯示的繼承者是他不認識的名字?
他兒子劉據呢?難不成?
......
大漢世界。
光武帝時期。
劉秀盯著眼前的天幕,差點沒被一口茶嗆住。
他一臉疑惑:“什麽情況?東漢西漢分開就算了,東漢後麵那些皇帝咋迴事?這麽多的低分?”
他瞠目結舌的看著天幕上的虎撲評分,一臉震驚。
讓他難以置信的是,除了前麵四位皇帝,評分排名最高的竟然是末代皇帝劉協!
這讓他一時語塞,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難道這些皇帝一個都比不上我大漢的亡國之君?
他眯著眼睛,仔細看著天幕。
彈幕裏全是說東漢幼兒園的,頓時將劉秀的注意力給吸引住。
東漢幼兒園,幼兒園是什麽?難不成我大漢之後的皇帝全是幼兒皇帝?
想到這裏,劉秀連忙盯著彈幕查看,發現其中全是壽命短、幼兒繼位這類信息,甚至還有不滿一歲的娃娃當皇帝?
壽命最長的居然就是他和劉協二人,這簡直顛覆了他的認知。
劉秀不由得自問:難道我大漢的皇帝真就如此短命?
......
漢宣帝時期。
劉詢此時同樣盯著天幕,滿臉震驚的表情。
他反複確認劉奭的名字以及旁邊的3.4的低分,頓時心中巨震。
震驚之餘他意識到大漢就是在劉奭時期開始走向衰落的。
除去那些年幼登基的皇帝,劉奭和他的幾位後繼者的評分十分慘淡,仿佛他們是大漢所有皇帝中最不給力的一批。
劉詢不禁對自己的決策產生懷疑。
......
大秦世界。
嬴政抬頭望著天幕,心中泛起一絲醋意。
這麽多皇帝輪流坐鎮,大漢延續了幾百年,還個個都是優秀人才。
尤其是那些東漢後期年輕的皇帝,如果都能順利長大執政,那豈不是還能再創佳績?
他不由得感歎,這劉家的人仿佛天生就適合當皇帝。
相比之下自己兒子胡亥就跟個二傻子似的。
......
大宋世界。
趙匡胤此時看著大漢皇帝的評分,又想到之前大明皇帝的評分,心中頓時淒涼無比。
“難道我趙家真就一個好皇帝都沒有麽?!”
......
聊天群。
“洪武大帝朱元璋:@漢高祖劉邦,可喜可賀啊,大漢這麽多皇帝都被後世人認可,不像我大明,全是敗家玩意!”
“漢高祖劉邦:@洪武大帝朱元璋,你的大明還是有明君的,至少永樂大帝朱棣就很給力嘛!不過話說迴來,咱們做皇帝的,不求個個都是千古一帝,但求能實實在在鞏固江山就好了。再說了,這評分隻是後世的一種看法,真正的曆史功過,還是要看我們在位時的作為。”
“大唐戰神李世民:@漢高祖劉邦,說的是,咱們做皇帝的,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治理國家的實際效果,評分雖好,但也不能過分看重。不過朕也確實好奇我大唐皇帝的評分如何。”
“宋太祖趙匡胤:咳咳,各位,我大宋雖然評分不高,但也有我們的難處。收複燕雲十六州,讓百姓吃飽飯,這些都是不易之舉,隻是後世評判標準各異,難免有所偏頗。不過,看到大漢的繁榮昌盛,我也深感敬佩,今後還需多多向諸位學習。”
“大魔導師劉秀:@宋太祖趙匡胤,你不必自謙,每朝每代都有其獨特的曆史使命和貢獻。至於我大漢,的確有諸多優秀的皇帝,但也有如東漢末年那樣的困境。還好有劉備這個後輩努力振興,也算為大漢保留了一絲血脈。不過,這東漢末年的皇帝壽命之短、繼位之幼,確實讓人扼腕歎息。”
“蜀漢昭烈帝劉備:@大魔導師劉秀,祖宗過譽了,我隻是盡力而為罷了。不過說起這東漢末年,確實是動蕩不安,我也隻能盡力維持一方穩定,不知道是否能實現再造大漢的宏願。”
......
【唐朝皇帝虎撲評分。】
【唐高祖—李淵,虎撲評分8.6分。】
【本身就牛批,沒想到有更加牛批的史上最強兒子。】
【唐太宗—李世民,虎撲評分9.9分。】
【9.9分是虎撲的上限,不是李世民的上限。】
【唐高宗—李治,虎撲評分不明。】
【武則天—武曌,虎撲評分6分。】
【因為女性的身份被過去批判,又因為女性的身份在今日被吹捧。】
【唐中宗—李顯,虎撲評分3.2分。】
【媽媽、老婆和女兒的玩具。】
【唐睿宗—李旦,虎撲評分5.1分。】
【知道自己菜,懂得讓位,怎麽也算及格。】
【唐少帝—李重茂,虎撲評分2.7分。】
【比朱常洛還短的皇帝體驗卡。】
【唐玄宗—李隆基,虎撲評分6.1分。】
【你要是死在安史之亂之前,還可以爭一爭千古一帝。】
【唐肅宗—李亨,虎撲評分3.5分。】
【要不是你貪戀權勢,先取兩京,聽李泌的先打河北,或許唐朝真的能夠逆天改命!】
【唐代宗—李豫,虎撲評分7.0分】
【蓋亦中材之主也。】
【唐德宗—李適,虎撲評分4.6分。】
【前期強明自任,誅殺宦官,信用大臣,中期削藩過激,導致災變,用過楊炎,劉晏,李泌,也用過盧杞,總體來說就是性格急躁,在任期間多次出現清明政治,但大多曇花一現,隻能給三星。考慮到少年遭變與生母分散,命運多艱,再多給兩星,其中一星給你的生母。】
【唐順宗—李誦,虎撲評分4.4分。】
【可惜中風了,不然有可能當個中興之主。】
【唐憲宗—李純,虎撲評分8.4分。】
【唐憲宗低了,比武宗強,實打實的中晚唐第一帝。】
【唐肅宗—李恆,虎撲評分3.2分。】
【第一次知道你,是小時候關於柳公權的那個小學課文。】
【唐敬宗—李湛,虎撲評分2.8分。】
【被太監幹死也是相當炸裂了。】
【唐文宗—李昂,虎撲評分4.6分。】
【他還是可以的,就是在殺仇世良的時候,結果暴露了,然後呢,反過來自己差點沒了,我們大唐也有自己的光緒。】
【唐武宗—李炎,虎撲評分8.6分。】
【滅佛救了國家,然後毀了自己。】
【唐宣宗—李忱,虎撲評分6.0分。】
【就你也配叫小太宗?】
【唐懿宗—李漼,虎撲評分2.分。】
【我閨女沒了,我擺爛了。】
【唐僖宗—李儇,虎撲評分2.6分。】
【你和高俅都是國足之光,值得兩星。】
【唐昭宗—李曄,虎撲評分4.4分】
【李星雲的爹。】
【唐哀帝—李柷,虎撲評分3.4分。】
【李星雲他哥。】
——“李治就是死的太早了,李隆基就是死的太晚了,這倆對調下無敵了。”
——“這麽看李世民是真的牛逼,一個人撐起了唐朝兩百年。”
——“漢朝強那是明君多,唐朝強真的就是太宗強啊。”
——“李隆基就是李唐第一敗家子,大唐100滿分,這100分裏50分都是他拿的,但是這個大家業被他敗了70分,剩下的30分又被懿宗僖宗父子敗光。”
——“無論中華民族經曆千年萬世,大唐都是華夏民族曆史上最璀璨的明珠。”
——“李世民娶自己的嫂子,李治娶自己的後媽,李隆基娶自己的兒媳婦,說的是些啥皇帝。”
——“一個要嫂嫂,一個要後媽,一個要兒媳,唐朝太亂了。”
——“我都以為大唐從安史之亂後就亡了......存在感好低啊。”
——“高祖,太宗,高宗,中,睿,少,玄,肅,代,德,順,憲,穆,敬,文,武,宣,懿,僖,昭,哀。”
——“一直到李隆基,李家皇帝質量高的恐怖。”
——“唐憲宗,唐武宗才是真牛逼,硬生生把爺爺,老爹整下的爛攤子盤活了,要是壽命再長點,指不定就重鑄盛唐榮光了。”
——“李隆基之前各個都牛逼,李隆基之後就一個李炎剛想牛逼但是沒牛逼起來。”
——“李淵一個自幼沒爹卻穩穩當著唐國公的男人,年紀輕輕的就做了征南滅陳副將的男人,被自己表親派到太原防禦突厥,還安排副手監視的男人,憑著一手好箭法討了軍閥世家女兒做老婆的男人。被自己兒子黑成“老嫗”的男人,晉陽定策的主要功勞被自己兒子張冠李戴的男人。”
——“西漢全明星,東漢幼兒園,老劉家的命好,第一次破產出來個劉秀強行續命,第二次破產出來個劉玄德差點又給續上。關鍵後麵兩人跟劉邦出身差不多甚至不如,前期都是草民天生帝王家。”
——“就是到了東漢末年,還有劉備能割據一方,試圖三造大漢[狗頭.jpg]”
——“從劉炟開始啊,皇帝們壽命都不長,除了劉協還算長壽,其他的一個比一個年輕,甚至還有不到一歲的皇帝,這皇帝我來當也行啊!”
——“東漢這個朝代啊,開國皇帝劉秀和末代皇帝劉協壽命還算長,其他那些短命鬼一個接一個,難道這朝代有短命基因?”
——“劉協的評分竟然這麽高?看來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啊!”
——“漢朝覆滅可不是劉協的錯,他退位後還化身醫生救治百姓,這點可真是無可挑剔!”
......
大漢世界。
漢高祖時期。
看著天幕上的內容,劉邦樂得合不攏嘴,在大殿內來迴踱步。
他得意洋洋地道:“咱大漢的皇帝們簡直個頂個的出色!這二三十位皇帝,加起來管理國家三四百年,比起之前那個大宋和大明朝的十幾位皇帝,人家最多就一個上了九分,咱大漢呢,光是八分以上的就有八個,硬生生把大宋甩出幾條街,就連末代皇帝劉協表現都不賴呢!”
之前看到宋朝和明朝的皇帝評分,劉邦心裏的好奇就被勾引出來了。
但他也怕遇見和大宋一樣的情況。
萬一後代不給力呢?
不過好在他們大漢的皇帝,個頂個都是好樣的,就連後世人也連連稱讚他們。
跟那大宋一比,他們大漢的皇帝簡直就是模範中的模範,精英中的精英。
不過想到這裏,劉邦又突然覺得他們的眼光不能局限在比較大宋上,應該瞄向比大宋更強大的大唐。他想知道大唐皇帝們的評分如何。
劉邦的目光再次掃向天幕,忍不住發出讚歎:“謔,瞧瞧這劉恆、劉秀和劉詢,評分居然這麽高!”
呂雉淡然迴應:“沒錯,上麵不是寫著嘛,西漢正是在劉詢手裏達到了鼎盛時期。”
劉邦當然知曉,劉詢被譽為近乎完美的皇帝,隻是後代不太爭氣。
他瞥見劉恆的名字,惋惜這個孩子將來會有卓越成就,但現在年紀尚小。
當他看到劉盈的名字及其5.3分的評分時,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心中再次泛起廢黜太子的念頭。
呂雉一聽劉邦提到劉盈的名字,立即明白了他內心的糾結。
她冷冷地提醒道:“陛下可想清楚了,一旦廢黜太子,曆史軌跡必將改變,我們所熟知的那個強盛的大漢是否會再現,這就無人能保證了。未來的那些治世明君也可能因此消失。”
劉邦聽後心頭一震,他確實有過廢太子的念頭,但深知後果嚴重,若因此影響到大漢的輝煌未來,那就得不償失了。
他勉強擠出笑容:“朕怎會輕易廢太子呢,5.3分雖不高,但也絕非糟糕透頂,朕絕不會因為這點分就動搖太子之位。”
呂雉沒有搭腔,隻是扭頭不再看他。
......
大漢世界。
漢武帝時期。
劉徹抬頭看著天幕,麵色一喜。
沒想到他的評分竟然有9.7分,和高祖皇帝一樣!
但當他看到自己下麵繼任者的名字時,又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那名字並不是他最喜愛的兒子劉據。
劉據才剛出生不久,深受他的喜愛,本以為會是他的接班人選,可為何天幕上顯示的繼承者是他不認識的名字?
他兒子劉據呢?難不成?
......
大漢世界。
光武帝時期。
劉秀盯著眼前的天幕,差點沒被一口茶嗆住。
他一臉疑惑:“什麽情況?東漢西漢分開就算了,東漢後麵那些皇帝咋迴事?這麽多的低分?”
他瞠目結舌的看著天幕上的虎撲評分,一臉震驚。
讓他難以置信的是,除了前麵四位皇帝,評分排名最高的竟然是末代皇帝劉協!
這讓他一時語塞,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難道這些皇帝一個都比不上我大漢的亡國之君?
他眯著眼睛,仔細看著天幕。
彈幕裏全是說東漢幼兒園的,頓時將劉秀的注意力給吸引住。
東漢幼兒園,幼兒園是什麽?難不成我大漢之後的皇帝全是幼兒皇帝?
想到這裏,劉秀連忙盯著彈幕查看,發現其中全是壽命短、幼兒繼位這類信息,甚至還有不滿一歲的娃娃當皇帝?
壽命最長的居然就是他和劉協二人,這簡直顛覆了他的認知。
劉秀不由得自問:難道我大漢的皇帝真就如此短命?
......
漢宣帝時期。
劉詢此時同樣盯著天幕,滿臉震驚的表情。
他反複確認劉奭的名字以及旁邊的3.4的低分,頓時心中巨震。
震驚之餘他意識到大漢就是在劉奭時期開始走向衰落的。
除去那些年幼登基的皇帝,劉奭和他的幾位後繼者的評分十分慘淡,仿佛他們是大漢所有皇帝中最不給力的一批。
劉詢不禁對自己的決策產生懷疑。
......
大秦世界。
嬴政抬頭望著天幕,心中泛起一絲醋意。
這麽多皇帝輪流坐鎮,大漢延續了幾百年,還個個都是優秀人才。
尤其是那些東漢後期年輕的皇帝,如果都能順利長大執政,那豈不是還能再創佳績?
他不由得感歎,這劉家的人仿佛天生就適合當皇帝。
相比之下自己兒子胡亥就跟個二傻子似的。
......
大宋世界。
趙匡胤此時看著大漢皇帝的評分,又想到之前大明皇帝的評分,心中頓時淒涼無比。
“難道我趙家真就一個好皇帝都沒有麽?!”
......
聊天群。
“洪武大帝朱元璋:@漢高祖劉邦,可喜可賀啊,大漢這麽多皇帝都被後世人認可,不像我大明,全是敗家玩意!”
“漢高祖劉邦:@洪武大帝朱元璋,你的大明還是有明君的,至少永樂大帝朱棣就很給力嘛!不過話說迴來,咱們做皇帝的,不求個個都是千古一帝,但求能實實在在鞏固江山就好了。再說了,這評分隻是後世的一種看法,真正的曆史功過,還是要看我們在位時的作為。”
“大唐戰神李世民:@漢高祖劉邦,說的是,咱們做皇帝的,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治理國家的實際效果,評分雖好,但也不能過分看重。不過朕也確實好奇我大唐皇帝的評分如何。”
“宋太祖趙匡胤:咳咳,各位,我大宋雖然評分不高,但也有我們的難處。收複燕雲十六州,讓百姓吃飽飯,這些都是不易之舉,隻是後世評判標準各異,難免有所偏頗。不過,看到大漢的繁榮昌盛,我也深感敬佩,今後還需多多向諸位學習。”
“大魔導師劉秀:@宋太祖趙匡胤,你不必自謙,每朝每代都有其獨特的曆史使命和貢獻。至於我大漢,的確有諸多優秀的皇帝,但也有如東漢末年那樣的困境。還好有劉備這個後輩努力振興,也算為大漢保留了一絲血脈。不過,這東漢末年的皇帝壽命之短、繼位之幼,確實讓人扼腕歎息。”
“蜀漢昭烈帝劉備:@大魔導師劉秀,祖宗過譽了,我隻是盡力而為罷了。不過說起這東漢末年,確實是動蕩不安,我也隻能盡力維持一方穩定,不知道是否能實現再造大漢的宏願。”
......
【唐朝皇帝虎撲評分。】
【唐高祖—李淵,虎撲評分8.6分。】
【本身就牛批,沒想到有更加牛批的史上最強兒子。】
【唐太宗—李世民,虎撲評分9.9分。】
【9.9分是虎撲的上限,不是李世民的上限。】
【唐高宗—李治,虎撲評分不明。】
【武則天—武曌,虎撲評分6分。】
【因為女性的身份被過去批判,又因為女性的身份在今日被吹捧。】
【唐中宗—李顯,虎撲評分3.2分。】
【媽媽、老婆和女兒的玩具。】
【唐睿宗—李旦,虎撲評分5.1分。】
【知道自己菜,懂得讓位,怎麽也算及格。】
【唐少帝—李重茂,虎撲評分2.7分。】
【比朱常洛還短的皇帝體驗卡。】
【唐玄宗—李隆基,虎撲評分6.1分。】
【你要是死在安史之亂之前,還可以爭一爭千古一帝。】
【唐肅宗—李亨,虎撲評分3.5分。】
【要不是你貪戀權勢,先取兩京,聽李泌的先打河北,或許唐朝真的能夠逆天改命!】
【唐代宗—李豫,虎撲評分7.0分】
【蓋亦中材之主也。】
【唐德宗—李適,虎撲評分4.6分。】
【前期強明自任,誅殺宦官,信用大臣,中期削藩過激,導致災變,用過楊炎,劉晏,李泌,也用過盧杞,總體來說就是性格急躁,在任期間多次出現清明政治,但大多曇花一現,隻能給三星。考慮到少年遭變與生母分散,命運多艱,再多給兩星,其中一星給你的生母。】
【唐順宗—李誦,虎撲評分4.4分。】
【可惜中風了,不然有可能當個中興之主。】
【唐憲宗—李純,虎撲評分8.4分。】
【唐憲宗低了,比武宗強,實打實的中晚唐第一帝。】
【唐肅宗—李恆,虎撲評分3.2分。】
【第一次知道你,是小時候關於柳公權的那個小學課文。】
【唐敬宗—李湛,虎撲評分2.8分。】
【被太監幹死也是相當炸裂了。】
【唐文宗—李昂,虎撲評分4.6分。】
【他還是可以的,就是在殺仇世良的時候,結果暴露了,然後呢,反過來自己差點沒了,我們大唐也有自己的光緒。】
【唐武宗—李炎,虎撲評分8.6分。】
【滅佛救了國家,然後毀了自己。】
【唐宣宗—李忱,虎撲評分6.0分。】
【就你也配叫小太宗?】
【唐懿宗—李漼,虎撲評分2.分。】
【我閨女沒了,我擺爛了。】
【唐僖宗—李儇,虎撲評分2.6分。】
【你和高俅都是國足之光,值得兩星。】
【唐昭宗—李曄,虎撲評分4.4分】
【李星雲的爹。】
【唐哀帝—李柷,虎撲評分3.4分。】
【李星雲他哥。】
——“李治就是死的太早了,李隆基就是死的太晚了,這倆對調下無敵了。”
——“這麽看李世民是真的牛逼,一個人撐起了唐朝兩百年。”
——“漢朝強那是明君多,唐朝強真的就是太宗強啊。”
——“李隆基就是李唐第一敗家子,大唐100滿分,這100分裏50分都是他拿的,但是這個大家業被他敗了70分,剩下的30分又被懿宗僖宗父子敗光。”
——“無論中華民族經曆千年萬世,大唐都是華夏民族曆史上最璀璨的明珠。”
——“李世民娶自己的嫂子,李治娶自己的後媽,李隆基娶自己的兒媳婦,說的是些啥皇帝。”
——“一個要嫂嫂,一個要後媽,一個要兒媳,唐朝太亂了。”
——“我都以為大唐從安史之亂後就亡了......存在感好低啊。”
——“高祖,太宗,高宗,中,睿,少,玄,肅,代,德,順,憲,穆,敬,文,武,宣,懿,僖,昭,哀。”
——“一直到李隆基,李家皇帝質量高的恐怖。”
——“唐憲宗,唐武宗才是真牛逼,硬生生把爺爺,老爹整下的爛攤子盤活了,要是壽命再長點,指不定就重鑄盛唐榮光了。”
——“李隆基之前各個都牛逼,李隆基之後就一個李炎剛想牛逼但是沒牛逼起來。”
——“李淵一個自幼沒爹卻穩穩當著唐國公的男人,年紀輕輕的就做了征南滅陳副將的男人,被自己表親派到太原防禦突厥,還安排副手監視的男人,憑著一手好箭法討了軍閥世家女兒做老婆的男人。被自己兒子黑成“老嫗”的男人,晉陽定策的主要功勞被自己兒子張冠李戴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