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油條店鋪生意越來越火爆,杭州城老百姓如今都知道了“油條”這個詞。


    聽那些吃過的人說,那味道:隻因天上有,是吃過最香的,也有人說油條味道吃法不止一種,可以單獨吃也可以蘸著豆漿吃,聽說還可以煮著吃。


    越來越多的人去西湖旁的“楊氏油條”,隻為品嚐一下它的美味,有人甚至跨越整個杭州城,不惜走上半天,也要吃到油條。


    每一個在楊氏油條吃完的顧客都會打包帶走幾根,當然打包的草紙也是需要收錢的,宋朝可沒有塑料袋,於是柳鶴買了很多草紙迴來打包油條。


    五文錢一根的油條,老百姓們都消費的起,油條這種東西本身就是屬於老百姓們的日常小吃,柳鶴也沒有定價很高,楊氏油條鋪不管是楊碧月還是彭氏何嬸都忙得團團轉。


    以前學生上課後店鋪不忙,三人還可以休息一下,現在從早到晚店裏都是客人,都是來吃油條喝豆漿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前來的顧客一天比天多!


    負責炸油條的何嬸就沒歇過,一直不停的炸,做油條的彭氏也沒歇過,揉完一個麵團繼續下一個,有時候來不及楊碧月也要去幫忙製作油條胚子。


    同時越來越多的酒樓和大家族想要讓楊氏油條每天送貨上門,楊碧月都沒有答應,公子說了讓他們自己派人來取!而且要提前一天預定數量,當場超過十根一律不給!


    杭州城酒樓裏的廚子們這幾天心情都不好,已經用了很多方法嚐試,但還是做不成楊氏油條的樣子,要不就是幹癟癟的,要不就是膨脹不起來,各個酒樓的東家已經罵廚子好幾迴,但是依然沒有什麽頭緒!


    很多所謂的商業秘密都是如此,當你不會做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件事情非常困難,比如讓你去做豆腐,沒有做過,甚至沒有見人做過,這時你會覺得太難了,根本無從下手。


    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怎麽做,或者你親眼見過別人製作,那你會發現原來這麽簡單,這世界上大多事情莫過於如此,所以柳鶴會把廚房封閉起來,不讓別人看到炸油條的過程!


    別人越看不到,越覺得事情不簡單,就像現在杭州各大酒樓的廚子一樣,想盡各種方法去製作油條,還有先蒸後炸的,曬幹在炸的,各種都有。


    在這些廚師們的眼裏,這麽好吃的油條,製作方法肯定極其複雜,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會跟包子的做法這麽接近,這也是為什麽包子三國之後就有了,可是油條要在一千年後的南宋才出現,思維的慣性不容小視!


    既然廚師不會做,那就隻能去買,各大酒樓都派出了人去楊氏油條,表達了購買的意願,但是沒想到這少女說要上門去取,不負責送貨,還要提前一天預訂數量,這就把各大酒樓都給得罪了。


    就你這個小小的油條店,能夠給我們酒樓供貨算你的福氣,你算哪根蔥,還敢不給我們送上門,豈有此理,一個個氣的不行迴去了。


    東家聽完夥計迴來稟告之後,也很氣,看來得強硬一點,他已經打聽過了,這家楊氏油條在杭州並沒有什麽特殊的背景,叫過夥計吩咐幾句,夥計頓時眉開眼笑,還是東家聰明呀。


    ……


    李紫煙在自家商鋪忙會了一上午,在店鋪吃過午飯就迴李府去了,下午跟小妹一起去見見這個少年,不知道爹為什麽要邀請他來家中,救了三妹的命給他點銀兩就可以了,何必還要讓她去請?


    迴到李府休息了一會,便同李梓晗一起坐著馬車朝著楊氏油條鋪而去,馬車走了半個小時,終於到了鬆山書院的道路旁,順著小妹李梓晗的指點。


    李紫煙看到了這家小小的店鋪,店鋪兩旁都是賣小吃的,這小店唯一的不同的是有個木製招牌,上麵寫著“楊氏油條”,難道這位少年姓楊?可沒聽揚州城的楊家說過有這個少年呀。


    楊碧月正在店裏招唿客人,忽然聽見一陣“籲”,一輛豪華大氣的馬車停在店門口,隨後走下了一個漂亮的十歲小娃娃,這小女娃她昨天見過,就是昨天找公子的那位。


    小女娃身後走出了一位跟她身高差不多的女子,隻見她肌膚勝雪,雙目猶似一泓清水,顧盼之際,自有一番清雅高華的氣質,楊碧月第一次覺得這世間怎會有如此風華絕代的女子,不知是杭州城的哪一戶大家閨秀!


    楊碧月趕緊迎了上去,底層人民的艱辛楊碧月深有感觸,對於非富即貴的人,千萬不能得罪,否則剛過上幾天好日子,又要貧苦潦倒去了,她可不想。


    “兩位貴人,想要吃點什麽?”楊碧月行了個禮,歉聲道。


    李紫煙看著眼前這位如花似玉向她打招唿的女子,很是驚奇,這少女跟那公子也不像呀,不像是姐弟關係。


    李梓晗見姐姐沒說話,便先迴答道:“我們來找昨天那位公子的?”


    果然是找公子的,可是沒聽公子說過在杭州城有親人朋友,楊碧月邊想邊迴答道:“公子此時還在書院,等書院放學後才會來這裏,兩位先坐一下!”


    “那就先給我們四根油條,兩碗豆漿,兩個羊肉包子”李梓晗說道,她來這裏主要還是吃油條的。


    正在店裏吃油條包子的眾人,看到李紫煙這位高貴美麗,自帶強大氣場的女子,紛紛偷偷觀看,這樣的絕世女子可不少見,店裏交談的聲音也小了很多。


    姐妹二人找了個最靠近廚房的桌子坐了下來,李紫煙打量了一下這個小店鋪。


    店門口掛著一個牌子上麵寫了售賣的食品和價格,這種做法她還是第一次看見,店裏麵左右兩邊掛了兩塊木牌,左邊寫道:“人生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右邊寫道:“在杭州,遇一人,尋一味,知音難得,你更難得”。


    這兩個句子可是極品佳句,這兩句話看似跟這家店鋪無關,其實是在告訴客人,本店的小食不可辜負,本店的味道是杭州城最正宗的味道,順便感謝了一下客人,這種做法李紫煙也是第一看見。


    李紫煙桌子前麵牆正中間也掛著一塊木牌,寫道“楊氏,油條的發明者”!這句話寫在這裏就是要告訴客人,油條是這家店發明的,今後不管油條怎麽發展,楊氏始終都會跟油條綁定在一起,這種做法李紫煙依然是第一次看到。


    作為李府的二小姐,雖然隻有十三歲,但是從小跟隨父親打理李家大大小小的商鋪,除了重要的決策需要父親拍板,剩下的都是李紫煙做決定。


    擁有豐富的經商經驗,杭州城大大小小的商鋪李紫煙也基本都去過,向同行學習一直是父親教導她的。


    但是今天這家楊氏油條的做法讓她感覺很驚奇,整個杭州沒人這樣做,沒有人把價格打出來給路人看的,也沒有會在店裏掛字句,最多也就是掛個名家的畫作,像這樣寫兩句話的沒見過。


    雖然沒見過,但是李紫煙還是隱隱想到了這樣做的目的,李紫煙從小冰雪聰明,對經商很有天賦,很快就能夠想到柳鶴這樣做的目的,李紫煙再想李家的店麵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做呢?


    不一會兒楊碧月端著二人點的油條包子送了過去,說道:“二位貴人,油條剛做出來的,趁熱吃”。


    李梓晗聽完後二話不說馬上就開動了,邊吃邊跟姐姐李紫煙說道:“二姐,油條蘸著豆漿更好吃,你嚐嚐!”


    李紫煙按照三妹說的,夾起油條蘸了點豆漿吃了起來,確實更美味,又吃了一口沒蘸豆漿的,比表哥帶迴來的更脆更香更好吃。


    經常在商鋪忙碌的李紫煙自然也知道現在整個杭州城百姓們都在談論這油條,看來這家小店以後日進金鬥不是什麽問題,隻是這油條要現做才更好吃,杭州城這麽大,就這一家店怕是做不過來這麽多生意。


    不得不說李紫煙的經商天分,這問題柳鶴也想過,油條畢竟是屬於早餐領域,早餐最重要的就是方便快捷,現在做杭州城隻有他這一家油條點,想來吃油條的人隻能中午或者下午過來,有點不方便。


    開第二家店嘛,他店裏也就三個人,找其他人也不放心,畢竟油條是他弄出來的,怎麽也要吃到兩三年的市場紅利,之後再把做法公布天下,這樣對這家店鋪,對宋朝都是最好的。


    不管是後世還是現在的宋朝,想創業或者說想做點事情,沒有人是不行的,沒有團隊是很難做成一件事的,做大事更需要團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新國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柳鶴雲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柳鶴雲峰並收藏大宋新國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