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幾天,李府的家丁還是一無所獲。
李德甚至讓畫師把柳鶴的樣貌畫了出來,讓每個家丁看清楚了再去尋人,但不管是西湖周邊還是杭州城的東南西北各大方位都尋遍了,依舊沒有找到那少年。
李德甚至在想那少年是否已經離開杭州城了?
而柳鶴每天生活很簡單,依舊是兩點一線,早上去書院,晚上迴租房的家裏。
柳鶴早上出門時,李府的家丁剛從李府出發,柳鶴放學迴家時,李府的家丁剛好迴府交差,二者沒有產生交集,自然不可能尋到。
通往書院門口的路旁,每天都有很多小商小販們在那裏擺。
一路上賣什麽的都有,有賣禁書的,比如《雲雨圖》,也有賣玉石各種奇異貨的,當然更多都是跟吃食相關的東西,有賣糕點的,還有賣水果的,也有賣蜜餞的,也有賣牛肉幹之類的小吃。
那日早上,柳鶴去書院時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亭亭玉立的站在道路旁,身前放著一個小桌子,上麵放了一個竹籃子,籃子裏麵是有近二十個幹癟癟的包子,一塊白色的布蓋著一半,應該是怕包子冷掉。
雖然楊碧月天未亮就起來做包子了,她已經在這裏站了一個時辰了,但是卻隻賣出了兩三個包子。
來來往往的學子們看到一個美麗的倩影在路邊擺攤,都很好奇的過去圍觀,但是當大家看到籃子裏幹癟癟的包子後,又一臉嫌棄的走了。
就這賣相的包子,他們府上的狗都不吃。
何況是這些從小錦衣玉食的門閥子弟們。
楊碧月站在那裏,很是無奈,她原本以為擺攤做點生意應該很簡單,但是如今卻發現實在是太難了。
柳鶴看到她攤位前如此冷清,歎氣了一聲,搖了搖頭,笑著說道:“給我來兩個包子!”
“公,公子,碧月見過公子!”
楊碧月看到來人後,大吃一驚,她怎麽也沒有想到,前些天救自己的公子居然又出現了。
她連忙向柳鶴行了個禮道。
接著又從籃子裏拿了兩個幹癟癟的包子給柳鶴。
“公子,這包子是我一大早起來做的,給您嚐嚐。”
柳鶴拿了一個幹癟癟,還有點發黃的包子,吃了一口。
麵皮實在是太硬了,就像石頭一樣,明顯是麵沒有發好,不過裏麵的餡料味道還不錯。
柳鶴好奇的詢問道:“生意如何?”
“迴,迴公子,很多人過來看,但是買的人卻沒幾個。”
楊碧月臉色發愁道。
雖然柳公子給了她們母女五十兩銀子,但是這些錢都要省著點花,要留著給娘親看病用,平日的生活費,隻能另想方法了。
如今娘親病重,她必須時刻照顧娘親,沒法長時間給大戶人家做工。
前些日子,楊碧月好不容易求著街上賣包子的王嬸教她做包子,王嬸看她可憐,便讓她在店裏學了兩天。
她原以為自己學會了順利出師了,但是沒想到,今日做出來的包子不僅色澤發黃,而且幹癟癟的,太難看了。
要不是她長得如花似玉,估計連前來圍觀的人都沒有。
柳鶴秉著不浪費糧食的原則,吃了一個硬邦邦的包子便不想再吃了,這口感實在是太差了。
這包子賣相太差了,麵皮根本就沒發起來,要不是鬆山書院全是男子,沒有女子,要不然恐怕連一個包子也賣不出去。
“你這個包子做法不對,賣相太差了,賣不出去也屬正常。”
柳鶴拿起手上的另外一個包子,說道。
“公子,你也會做包子??”
楊碧月很是驚訝。
傳說包子是諸葛亮發明的,經過不斷的演變,到大宋時,包子跟後世的形狀差不多了,在大宋,做包子那可是一門手藝活,就算你願意給錢,師傅都不願意教你。
眼前這位柳公子,年紀比她還小,怎麽會懂得做包子呢?
楊碧月暗自搖了搖頭,認為自己剛剛說錯話了。
“做包子小事一樁,下午放學後,你在這裏等我,我教你怎麽做包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給了她們母女五十貫錢,倒不如教她們一手絕活,讓她們能夠靠手藝養活自己。
送佛送到西,柳鶴決定教楊碧月做包子,但他必須先去學院上課。
看著柳鶴遠去的背影,楊碧月不知怎的感覺很心安。
柳公子真的會做包子嗎?
柳公子樣貌平平,細皮嫩肉的,也不像是會幹粗活的手藝人?
這幾日娘親吃了柳公子那天說的藥方,果然不再像以前一樣咳嗽不停,症狀緩解了很多,就連氣色也好了很多,人也更精神了。
如今不用天天躺在床上了,能下床活動筋骨了,
看來柳公子不愧是是杏林世家,隻是從未聽說杏林世家還會做包子的?
書院開始上課了,道路兩旁冷冷清清,擺攤人都收攤迴家了。
楊碧月帶著籃子和小桌子迴到了家裏,將剩下沒有賣完的包子給娘親吃,她吃了一個包子後便背起了一個小藤簍,拿著一把鐮刀,跟娘親說了一聲便出門了。
她要去西湖周邊的山上和小溪邊挖藥材,胡氏藥鋪之前答應了她,會采購她采摘的藥材。
前段時間采摘的藥材都被那天刀疤四人給弄壞了,她不怕吃苦,自從爹去世後便跟著娘親相依為命,沒有吃的時候,隻能去山上尋找野菜,野兔。
有一次在山中碰見大蛇,但她依然沒有退縮,拿著鐮刀撿著地上的棍子,衝著大蛇叫喊,那條大蛇被這女孩的氣勢嚇得落荒而逃。
那個時候她就知道,她隻能靠自己了。
貧窮的孩子早當家,十五歲的她,生的花容月貌,嬌美的臉龐,玲瓏的身段,很多人向她娘親登門提親,想把她娶迴去做個侍妾,有年過半百的,也有年輕帥氣的。
但她都沒有答應,她知道這些人隻是貪圖她的美貌,等她美貌不再時,便啥也不是,她要照顧自己的娘親,爹去世的時候答應過他的。
楊碧月今天找草藥的速度快了很多,可不能讓公子久等,為了給娘親治病家裏的田地都被拿去賣了,早上她隻吃了一個包子,並不是吃不下,而是要留著給娘親吃,雖然她現在有點餓,但卻早已習慣了。
西湖周邊由於靠近水源,氣候比較濕潤,小山上,農田旁,小溪邊,藥材還是比較容易生長,但是采摘的人也不少。
藥鋪收購藥材存在幾千年來了,普通人家的小孩也會去山上、農田邊采摘,曬幹之後送去藥材鋪,雖然不值幾個錢,但好歹也是一門生路。
看著周邊不少人跟她一樣背著藤簍拿著小鐮刀,楊碧月的速度又快上了幾分,花了兩個多時辰,終於把背上的藤簍裝滿了。
楊碧月來到了附近的小溪邊,看著清澈見底的溪水,用雙手捧了一點溪水放在嘴邊喝了起來,太餓的時候她就多喝點水,雖然不頂餓,但是肚子很脹,感覺不到那麽餓。
把藤簍裏麵采摘的藥材放在溪水裏清洗幹淨,每一株藥材她都洗的很認真,胡氏藥鋪每次都會多給她兩文,隻是因為她的藥材最幹淨,沒有一絲泥土。
花了一個時辰終於把藥材全部清洗完了,把藤簍也在溪水裏衝洗了一遍,把洗好的藥材放了進去,坐在溪水旁的大石頭上休息了半個小時。
等藤簍和藥材的水都滴的差不多了,楊碧月背起了藤簍往家的方向走去。
迴到家,把藤簍裏麵的藥材拿出來,放在院子裏麵的簸箕上,讓太陽曬幹,迴到屋裏下,見娘親坐在屋裏拿著父親以前的一本書在看。
她便跟娘親說了下,公子讓她去書院門口等她,娘親囑咐她,不能對公子無禮,迴應了娘親之後便往書院趕去。
站在早上賣包子的地方,一邊等一邊思考著為什麽自己早上做的包子會幹癟癟的?在王嬸店裏她可是親眼看見他們這樣做的,早上也是按照這個方法做的,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學習了一天的學子們,終於等到最高興的放學時刻了,一窩蜂的衝出了校門來抗議今日的辛苦,各個家族的馬車、轎子、甚至騾車都準備迎接各家的少爺歸府。
很多學子看到了站在路旁等人的楊碧月,心想:這是誰家的婢女,長的甚是好看,看來明天也讓自己的婢女在書院門口等自己,那風景別是一番滋味呀。
柳公子出來了,看著站在路旁等候的楊碧月道:“走吧”!
兩人就一前一後的走著,柳鶴走在前麵,楊碧月跟在後頭,隻是越走楊碧月越覺得奇怪,這方向不正是自己家嗎?
難道公子要去她家教她做包子?
終於在一個小院子門口停了下來,楊碧月發現這個小院子就在她家前麵,隻見公子掏出了鑰匙,打開了院門,楊碧月才明白原來是公子的家。
“進來吧。”
“你可知道,你早上做的包子為何會幹癟發黃?”
楊碧月進來後,柳鶴便直接開口問道。
楊碧月搖了搖頭,她想了一天也沒有想明白,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楊碧月心裏很吃驚,莫非公子知道?
她有點難以置信,聽娘親說,不管是做包子還是做米粉都是一門手藝,一般人是不會外傳的,她也是跪著求了很多遍,王嬸才願意讓她學兩天,多一天都不行。
看著楊碧月直搖頭,柳鶴笑著解釋道:“那是因為你的麵沒有發好,我現在教你怎麽做發麵做包子,隻教一次,你可要看好了!”
啊,柳公子要教自己做包子?
楊碧月目瞪口呆,反應過來後欣喜若狂,連忙蹲下身準備下跪拜師,柳鶴卻連忙擺手道:“不必如此,在世人眼裏做包子是一門技術,但在我眼裏隻是個普通的吃食,你先起來,等會要注意看,不懂的地方要問。”
蒸籠之類的柳鶴第一天就買了,隻是一個人懶得去做包子吃,太麻煩了。
今天正好借著機會,做一次包子,於是他把很久之前買的麵粉拿了出來,又從裏屋取了一個大的陶罐。
柳鶴先把買的曲米溶解在水中,一邊做著一邊對楊碧月說道:“包子最重要的就是發酵,簡單來說就是讓它長大,你今天的包子幹癟癟的就是因為沒有長大,長大後的包子便是白白胖胖的。”
楊碧月還是第一次聽說“發酵”這個詞,但是看著公子行雲流水的動作,簡直比街上賣包子的王嬸還專業,心中不由敬佩了起來。
李德甚至讓畫師把柳鶴的樣貌畫了出來,讓每個家丁看清楚了再去尋人,但不管是西湖周邊還是杭州城的東南西北各大方位都尋遍了,依舊沒有找到那少年。
李德甚至在想那少年是否已經離開杭州城了?
而柳鶴每天生活很簡單,依舊是兩點一線,早上去書院,晚上迴租房的家裏。
柳鶴早上出門時,李府的家丁剛從李府出發,柳鶴放學迴家時,李府的家丁剛好迴府交差,二者沒有產生交集,自然不可能尋到。
通往書院門口的路旁,每天都有很多小商小販們在那裏擺。
一路上賣什麽的都有,有賣禁書的,比如《雲雨圖》,也有賣玉石各種奇異貨的,當然更多都是跟吃食相關的東西,有賣糕點的,還有賣水果的,也有賣蜜餞的,也有賣牛肉幹之類的小吃。
那日早上,柳鶴去書院時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亭亭玉立的站在道路旁,身前放著一個小桌子,上麵放了一個竹籃子,籃子裏麵是有近二十個幹癟癟的包子,一塊白色的布蓋著一半,應該是怕包子冷掉。
雖然楊碧月天未亮就起來做包子了,她已經在這裏站了一個時辰了,但是卻隻賣出了兩三個包子。
來來往往的學子們看到一個美麗的倩影在路邊擺攤,都很好奇的過去圍觀,但是當大家看到籃子裏幹癟癟的包子後,又一臉嫌棄的走了。
就這賣相的包子,他們府上的狗都不吃。
何況是這些從小錦衣玉食的門閥子弟們。
楊碧月站在那裏,很是無奈,她原本以為擺攤做點生意應該很簡單,但是如今卻發現實在是太難了。
柳鶴看到她攤位前如此冷清,歎氣了一聲,搖了搖頭,笑著說道:“給我來兩個包子!”
“公,公子,碧月見過公子!”
楊碧月看到來人後,大吃一驚,她怎麽也沒有想到,前些天救自己的公子居然又出現了。
她連忙向柳鶴行了個禮道。
接著又從籃子裏拿了兩個幹癟癟的包子給柳鶴。
“公子,這包子是我一大早起來做的,給您嚐嚐。”
柳鶴拿了一個幹癟癟,還有點發黃的包子,吃了一口。
麵皮實在是太硬了,就像石頭一樣,明顯是麵沒有發好,不過裏麵的餡料味道還不錯。
柳鶴好奇的詢問道:“生意如何?”
“迴,迴公子,很多人過來看,但是買的人卻沒幾個。”
楊碧月臉色發愁道。
雖然柳公子給了她們母女五十兩銀子,但是這些錢都要省著點花,要留著給娘親看病用,平日的生活費,隻能另想方法了。
如今娘親病重,她必須時刻照顧娘親,沒法長時間給大戶人家做工。
前些日子,楊碧月好不容易求著街上賣包子的王嬸教她做包子,王嬸看她可憐,便讓她在店裏學了兩天。
她原以為自己學會了順利出師了,但是沒想到,今日做出來的包子不僅色澤發黃,而且幹癟癟的,太難看了。
要不是她長得如花似玉,估計連前來圍觀的人都沒有。
柳鶴秉著不浪費糧食的原則,吃了一個硬邦邦的包子便不想再吃了,這口感實在是太差了。
這包子賣相太差了,麵皮根本就沒發起來,要不是鬆山書院全是男子,沒有女子,要不然恐怕連一個包子也賣不出去。
“你這個包子做法不對,賣相太差了,賣不出去也屬正常。”
柳鶴拿起手上的另外一個包子,說道。
“公子,你也會做包子??”
楊碧月很是驚訝。
傳說包子是諸葛亮發明的,經過不斷的演變,到大宋時,包子跟後世的形狀差不多了,在大宋,做包子那可是一門手藝活,就算你願意給錢,師傅都不願意教你。
眼前這位柳公子,年紀比她還小,怎麽會懂得做包子呢?
楊碧月暗自搖了搖頭,認為自己剛剛說錯話了。
“做包子小事一樁,下午放學後,你在這裏等我,我教你怎麽做包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給了她們母女五十貫錢,倒不如教她們一手絕活,讓她們能夠靠手藝養活自己。
送佛送到西,柳鶴決定教楊碧月做包子,但他必須先去學院上課。
看著柳鶴遠去的背影,楊碧月不知怎的感覺很心安。
柳公子真的會做包子嗎?
柳公子樣貌平平,細皮嫩肉的,也不像是會幹粗活的手藝人?
這幾日娘親吃了柳公子那天說的藥方,果然不再像以前一樣咳嗽不停,症狀緩解了很多,就連氣色也好了很多,人也更精神了。
如今不用天天躺在床上了,能下床活動筋骨了,
看來柳公子不愧是是杏林世家,隻是從未聽說杏林世家還會做包子的?
書院開始上課了,道路兩旁冷冷清清,擺攤人都收攤迴家了。
楊碧月帶著籃子和小桌子迴到了家裏,將剩下沒有賣完的包子給娘親吃,她吃了一個包子後便背起了一個小藤簍,拿著一把鐮刀,跟娘親說了一聲便出門了。
她要去西湖周邊的山上和小溪邊挖藥材,胡氏藥鋪之前答應了她,會采購她采摘的藥材。
前段時間采摘的藥材都被那天刀疤四人給弄壞了,她不怕吃苦,自從爹去世後便跟著娘親相依為命,沒有吃的時候,隻能去山上尋找野菜,野兔。
有一次在山中碰見大蛇,但她依然沒有退縮,拿著鐮刀撿著地上的棍子,衝著大蛇叫喊,那條大蛇被這女孩的氣勢嚇得落荒而逃。
那個時候她就知道,她隻能靠自己了。
貧窮的孩子早當家,十五歲的她,生的花容月貌,嬌美的臉龐,玲瓏的身段,很多人向她娘親登門提親,想把她娶迴去做個侍妾,有年過半百的,也有年輕帥氣的。
但她都沒有答應,她知道這些人隻是貪圖她的美貌,等她美貌不再時,便啥也不是,她要照顧自己的娘親,爹去世的時候答應過他的。
楊碧月今天找草藥的速度快了很多,可不能讓公子久等,為了給娘親治病家裏的田地都被拿去賣了,早上她隻吃了一個包子,並不是吃不下,而是要留著給娘親吃,雖然她現在有點餓,但卻早已習慣了。
西湖周邊由於靠近水源,氣候比較濕潤,小山上,農田旁,小溪邊,藥材還是比較容易生長,但是采摘的人也不少。
藥鋪收購藥材存在幾千年來了,普通人家的小孩也會去山上、農田邊采摘,曬幹之後送去藥材鋪,雖然不值幾個錢,但好歹也是一門生路。
看著周邊不少人跟她一樣背著藤簍拿著小鐮刀,楊碧月的速度又快上了幾分,花了兩個多時辰,終於把背上的藤簍裝滿了。
楊碧月來到了附近的小溪邊,看著清澈見底的溪水,用雙手捧了一點溪水放在嘴邊喝了起來,太餓的時候她就多喝點水,雖然不頂餓,但是肚子很脹,感覺不到那麽餓。
把藤簍裏麵采摘的藥材放在溪水裏清洗幹淨,每一株藥材她都洗的很認真,胡氏藥鋪每次都會多給她兩文,隻是因為她的藥材最幹淨,沒有一絲泥土。
花了一個時辰終於把藥材全部清洗完了,把藤簍也在溪水裏衝洗了一遍,把洗好的藥材放了進去,坐在溪水旁的大石頭上休息了半個小時。
等藤簍和藥材的水都滴的差不多了,楊碧月背起了藤簍往家的方向走去。
迴到家,把藤簍裏麵的藥材拿出來,放在院子裏麵的簸箕上,讓太陽曬幹,迴到屋裏下,見娘親坐在屋裏拿著父親以前的一本書在看。
她便跟娘親說了下,公子讓她去書院門口等她,娘親囑咐她,不能對公子無禮,迴應了娘親之後便往書院趕去。
站在早上賣包子的地方,一邊等一邊思考著為什麽自己早上做的包子會幹癟癟的?在王嬸店裏她可是親眼看見他們這樣做的,早上也是按照這個方法做的,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學習了一天的學子們,終於等到最高興的放學時刻了,一窩蜂的衝出了校門來抗議今日的辛苦,各個家族的馬車、轎子、甚至騾車都準備迎接各家的少爺歸府。
很多學子看到了站在路旁等人的楊碧月,心想:這是誰家的婢女,長的甚是好看,看來明天也讓自己的婢女在書院門口等自己,那風景別是一番滋味呀。
柳公子出來了,看著站在路旁等候的楊碧月道:“走吧”!
兩人就一前一後的走著,柳鶴走在前麵,楊碧月跟在後頭,隻是越走楊碧月越覺得奇怪,這方向不正是自己家嗎?
難道公子要去她家教她做包子?
終於在一個小院子門口停了下來,楊碧月發現這個小院子就在她家前麵,隻見公子掏出了鑰匙,打開了院門,楊碧月才明白原來是公子的家。
“進來吧。”
“你可知道,你早上做的包子為何會幹癟發黃?”
楊碧月進來後,柳鶴便直接開口問道。
楊碧月搖了搖頭,她想了一天也沒有想明白,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楊碧月心裏很吃驚,莫非公子知道?
她有點難以置信,聽娘親說,不管是做包子還是做米粉都是一門手藝,一般人是不會外傳的,她也是跪著求了很多遍,王嬸才願意讓她學兩天,多一天都不行。
看著楊碧月直搖頭,柳鶴笑著解釋道:“那是因為你的麵沒有發好,我現在教你怎麽做發麵做包子,隻教一次,你可要看好了!”
啊,柳公子要教自己做包子?
楊碧月目瞪口呆,反應過來後欣喜若狂,連忙蹲下身準備下跪拜師,柳鶴卻連忙擺手道:“不必如此,在世人眼裏做包子是一門技術,但在我眼裏隻是個普通的吃食,你先起來,等會要注意看,不懂的地方要問。”
蒸籠之類的柳鶴第一天就買了,隻是一個人懶得去做包子吃,太麻煩了。
今天正好借著機會,做一次包子,於是他把很久之前買的麵粉拿了出來,又從裏屋取了一個大的陶罐。
柳鶴先把買的曲米溶解在水中,一邊做著一邊對楊碧月說道:“包子最重要的就是發酵,簡單來說就是讓它長大,你今天的包子幹癟癟的就是因為沒有長大,長大後的包子便是白白胖胖的。”
楊碧月還是第一次聽說“發酵”這個詞,但是看著公子行雲流水的動作,簡直比街上賣包子的王嬸還專業,心中不由敬佩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