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詩仙臨世
諸天:我在萬界成為傳說 作者:寸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枯眼望遙山隔水
往來曾見幾心知
前兩句剛剛寫完,黃維巍二人便不住點頭,已是相信大半。
剛才那首詞的書筆和此時這文的手筆一模一樣,已經證明這是親手寫下。
李長寧的手法模擬的是書聖王羲之和顏真卿二人的寫法,將二者的獨到之處結合為一。
就算沒練就他們全部的韻味,哪怕拿出十分之二三也足以震驚這裏的人。
壺空怕酌一杯酒
筆下難成和韻詩
迷路阻人離別久
訊音無雁寄迴遲
“好字呀,好詩呀”還沒寫完,黃維巍就已經壓不住自己身體的顫抖。
沒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能見到如此才華橫溢之人。
孤燈夜守長寥寂
夫憶妻兮父憶兒
落筆,詩成。
此詩名曰:夫憶妻
全文長五十六字,
整篇詩文如下:
枯眼望遙山隔水
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
筆下難成和韻詩
迷路阻人離別久
訊音無雁寄迴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
夫憶妻兮父憶兒
絕了,全詩圍繞一個“憶”字,把丈夫對妻子的思念描寫出淒涼之美。
黃維巍拚命想要穩住自己內心的不寧,慌忙說道:“現在我宣布,第二例,夫憶妻……”
“等等大人,小生不服”。
突兀的一句話傳來,直接打斷了黃維巍的說話。
黃維巍抬眼望去,又是這個尖嘴猴腮的人,不過現場人多再加上他脾氣也好,隻能問道:“你有什麽不服?”
尖嘴猴腮這人說道:“師師姑娘出的這道題其意是讓寫夫妻二人之間的感情”
“但是此人描寫的卻是丈夫對妻子的感情,並沒有寫妻子對丈夫的感情,所以,他這首詩做的隻是對了一半,算不得全對,當不得頭籌。”
這般不要臉簡直刷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知,但是看熱鬧的不嫌事大,你既然說出口了我就認為你說的有一定道理,反正和我沒有關係。
李秋月眼中滿是厭惡,她最看不起這種沒本事還喜歡亂事的人。
雖然她厭惡尖嘴猴腮這人,但也不會當著眾人的麵說他,開門迎客講究的是和氣生財。
能來這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在東京遍地是高官富紳。
得罪了小人難纏,得罪了大官要命。
就算你是當朝皇帝,那還怕朝中大臣批鬥他呢。
“既然如此,那這般,台下有何人也有佳作?”黃維巍無奈問道,隻是可惜這一篇佳作。
台下眾人你望我我望他,或許沒有這篇夫憶妻放這還能有十幾人做出,現在前麵這麽一座大山擺著,想做也做不出來,做出來都是陪襯。
李長寧看著眼前這些宛如小醜般的人,也不想再耽擱下去,手上折扇一合,說道:
“大宋境內人人都說,東京城內才子眾多且極有才華的不在少數。”
“現在看來,徒有虛名者甚多呀,不僅現場做不出詩來,更看不懂我的詩,可惜可惜啊”
聽到這番話的黃維巍驚疑一聲,忽然好像想到什麽一般,莫非……
趕忙拿起夫憶妻細細觀看,陷入了沉思,足有十幾秒時間,緊接著一聲苦笑傳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老夫研究學問一輩子,今日竟眼拙了,慚愧慚愧啊”
“這世間竟真有生而知之者,公子之才,老夫差之遠矣。”
現場眾人一片茫然,就是李秋月本人細細看了幾遍也沒發現精妙之處。
“敢問黃老,此詩無論是措辭還是意境,雖然已是上等之作,但是黃老說您自己差之遠矣有些言過了吧”
“李姑娘,你將此詩文倒過來讀試試?”
“倒過來讀?”
李秋月帶著一知半解嚐試著倒著讀
“兒……憶……父……兮……妻……憶……夫……”
然而,剛念了一句,剛讀到這裏,所有人就突然一下懵了!
“嘶”
兒憶父兮妻憶夫?
不能這麽變態吧!!!
倒著讀都順口?
“寂寥長守夜燈孤”,李秋月又試著讀了一句。
“我的天呐”
“啊,這,這”
現場所有人都瞪大雙眼,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幕,直接衝擊了他們對人對才華的了解。
李秋月越讀聲音越大,越讀聲音越大:
“遲迴寄雁無音訊”
“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
“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
“水隔山遙……望眼枯”
當整首詩被倒著讀完後,所有人都麻木了,雙眼發呆,腦子一片渾然。
對仗?極其工整!
押韻?紋絲不差!
而且這首詩正著讀跟反著讀起來的意境都是不一樣的啊!
整個就是變了一首詩,變了一個意境!
正著讀是夫憶妻!反著讀是妻憶夫!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李長寧找個椅子坐下,一臉淡然。
你們這是在和我比嗎?你們這是在和幾千年的智慧比?能比的過才怪!
“兒憶父兮妻憶夫”
“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迴寄雁無音訊”
“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
“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
“水隔山遙望眼枯”
這首詩,哪怕在後世的華國也是一首絕詩,無人能在這個題材上勝過它。
台下有的人甚至陷入癲狂,死死盯著詩文,非要找出紕漏來。
最終,還是長歎一聲。
當你比別人隻是優秀一點點時,他會看不起你,認為你隻是幸運。
當你比別人優秀很多時,他會嫉妒你,認為自己早晚會趕上你。
但是當你遠遠優秀於別人,存在著天差地別隻能讓他仰望時,他就會視你為神明般,不可觸碰。
這兩首詩一出,碾壓了東京全部的學子才子。
那個一直亂事的尖嘴猴腮之人也不知道去哪了,現場的眾人又不敢說話,導致場麵一度冷了下來。
“公子才華無人能及,小女子可有幸能邀公子明晚入閨房一敘,小女子平時閑餘時間也做了些詩詞,想請公子點評”。
李秋月粉麵透紅,扭扭捏捏上前說道,一雙靈動的大眼睛看著李長寧,雙眼中充滿了羞澀和希冀。
全場緊接著就傳來哀嚎聲和歎氣聲,自己心愛的女子看上了別人,能不心痛嗎?
隻是可惜了這般絕色尤物呀,在他們眼裏,除了自己別人都配不上。
要是早知如此,自小就應該懸梁刺股奮發圖強,也不至於今日輸的這麽慘。
李長寧這邊有點懵住了,這一下還把他還整的不會了,半天沒出聲。
“公子可是嫌棄小女子?”
“小女子雖人在青樓卻一直守身如玉,隻賣藝不賣身。”
李秋月看著李長寧不說話,心中以為他是嫌棄自己不幹淨。
“李姑娘,你多想了,剛才隻是思考剛才這首詩有何紕漏想要補救,沒有嫌棄姑娘的意思”
“姑娘能邀請在下,在下自然願意”
李秋月看著有些癡迷了,多少人麵對自己說話都磕磕巴巴,生怕說錯一句惹自己不開心。
眼前李公子不僅從容麵對,甚至還無視了自己,這也讓她對自己的美貌有了第一次的懷疑。
關鍵,一般人做出一篇佳作就恨不得讓全天下人知道,到處吹噓。
這李公子倒好,現場做出兩篇神作之後還不狂不驕,事後思考還有哪些不足,不行了,這也太有魅力了。
“咳咳,李姑娘,還有第三例題呢”。
一旁看不下去的黃維巍對著出神的李秋月說道。
他心裏也羨慕呀,誰年輕時候還不是風流才子了,自己要是能年輕二十歲就狂追李秋月了,可惜人老了。
此時的黃維巍恨不得和李長寧互換角色,如此絕色女子倒貼,他是想都不敢想。
李秋月迴過神也感覺不好意思,隨即恢複正常,說道:
“好,那下麵,我來公布詩詩姐姐的第三例題”
“那就是報國”。
曆朝曆代名人對雪啊花啊都有極多的詩詞進行讚美。
但是在報效國家這一塊名作不多,最出名的莫過於嶽飛的滿江紅。
眾才子又啞巴了,這一個個都出的什麽破題,先是元宵節,又是夫妻,最後到報國,全是他們不擅長的。
他們不會承認自己不行,隻是出的題不對。
不過他們行不行已經沒人關注了,隻要有人行就可以了。
李長寧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寫嶽飛的滿江紅,這篇巨作時時刻刻都讓他感到熱血沸騰,這也是報國這題材無二的神作。
拿起蘸滿墨汁的筆,腳步堅定的走到書桌前,下筆。
此時他的氣質大變,早已不是那個翩翩公子,已經變成了一位征戰沙場多年的將軍。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黃維巍大受震驚,這僅是開頭便如此壯烈,通篇寫下來要何等豪氣。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二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五代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奇哉壯哉!
奇哉壯哉呀!
好一篇世之神作,驚的他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他這是在幹什麽?”
隻見李長寧神色也有些癲狂,他想到了不久後要發生的靖康恥,那是漢家兒女永遠的傷疤。
也把宋朝死死的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宋朝?滅亡也就滅亡了,可憐的是那些基層人民。
金兵入城,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無惡不作,作為皇帝竟然還想著求和。
還有嶽飛、辛棄疾等一眾愛國報國英才,可憐空有一腔報國之心,卻被朝中奸臣和昏君聯手陷害。
宋朝滅亡,活該!
李長寧越想越氣,這是個什麽該死的朝代,不缺名臣不缺猛將,卻處處退讓、處處割地、處處賠款。
“殺殺殺”
舉起手中屠刀
敢來犯邊者,殺!
辱我同胞者,殺!
亂我華夏者,殺!
往來曾見幾心知
前兩句剛剛寫完,黃維巍二人便不住點頭,已是相信大半。
剛才那首詞的書筆和此時這文的手筆一模一樣,已經證明這是親手寫下。
李長寧的手法模擬的是書聖王羲之和顏真卿二人的寫法,將二者的獨到之處結合為一。
就算沒練就他們全部的韻味,哪怕拿出十分之二三也足以震驚這裏的人。
壺空怕酌一杯酒
筆下難成和韻詩
迷路阻人離別久
訊音無雁寄迴遲
“好字呀,好詩呀”還沒寫完,黃維巍就已經壓不住自己身體的顫抖。
沒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能見到如此才華橫溢之人。
孤燈夜守長寥寂
夫憶妻兮父憶兒
落筆,詩成。
此詩名曰:夫憶妻
全文長五十六字,
整篇詩文如下:
枯眼望遙山隔水
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
筆下難成和韻詩
迷路阻人離別久
訊音無雁寄迴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
夫憶妻兮父憶兒
絕了,全詩圍繞一個“憶”字,把丈夫對妻子的思念描寫出淒涼之美。
黃維巍拚命想要穩住自己內心的不寧,慌忙說道:“現在我宣布,第二例,夫憶妻……”
“等等大人,小生不服”。
突兀的一句話傳來,直接打斷了黃維巍的說話。
黃維巍抬眼望去,又是這個尖嘴猴腮的人,不過現場人多再加上他脾氣也好,隻能問道:“你有什麽不服?”
尖嘴猴腮這人說道:“師師姑娘出的這道題其意是讓寫夫妻二人之間的感情”
“但是此人描寫的卻是丈夫對妻子的感情,並沒有寫妻子對丈夫的感情,所以,他這首詩做的隻是對了一半,算不得全對,當不得頭籌。”
這般不要臉簡直刷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知,但是看熱鬧的不嫌事大,你既然說出口了我就認為你說的有一定道理,反正和我沒有關係。
李秋月眼中滿是厭惡,她最看不起這種沒本事還喜歡亂事的人。
雖然她厭惡尖嘴猴腮這人,但也不會當著眾人的麵說他,開門迎客講究的是和氣生財。
能來這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在東京遍地是高官富紳。
得罪了小人難纏,得罪了大官要命。
就算你是當朝皇帝,那還怕朝中大臣批鬥他呢。
“既然如此,那這般,台下有何人也有佳作?”黃維巍無奈問道,隻是可惜這一篇佳作。
台下眾人你望我我望他,或許沒有這篇夫憶妻放這還能有十幾人做出,現在前麵這麽一座大山擺著,想做也做不出來,做出來都是陪襯。
李長寧看著眼前這些宛如小醜般的人,也不想再耽擱下去,手上折扇一合,說道:
“大宋境內人人都說,東京城內才子眾多且極有才華的不在少數。”
“現在看來,徒有虛名者甚多呀,不僅現場做不出詩來,更看不懂我的詩,可惜可惜啊”
聽到這番話的黃維巍驚疑一聲,忽然好像想到什麽一般,莫非……
趕忙拿起夫憶妻細細觀看,陷入了沉思,足有十幾秒時間,緊接著一聲苦笑傳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老夫研究學問一輩子,今日竟眼拙了,慚愧慚愧啊”
“這世間竟真有生而知之者,公子之才,老夫差之遠矣。”
現場眾人一片茫然,就是李秋月本人細細看了幾遍也沒發現精妙之處。
“敢問黃老,此詩無論是措辭還是意境,雖然已是上等之作,但是黃老說您自己差之遠矣有些言過了吧”
“李姑娘,你將此詩文倒過來讀試試?”
“倒過來讀?”
李秋月帶著一知半解嚐試著倒著讀
“兒……憶……父……兮……妻……憶……夫……”
然而,剛念了一句,剛讀到這裏,所有人就突然一下懵了!
“嘶”
兒憶父兮妻憶夫?
不能這麽變態吧!!!
倒著讀都順口?
“寂寥長守夜燈孤”,李秋月又試著讀了一句。
“我的天呐”
“啊,這,這”
現場所有人都瞪大雙眼,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幕,直接衝擊了他們對人對才華的了解。
李秋月越讀聲音越大,越讀聲音越大:
“遲迴寄雁無音訊”
“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
“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
“水隔山遙……望眼枯”
當整首詩被倒著讀完後,所有人都麻木了,雙眼發呆,腦子一片渾然。
對仗?極其工整!
押韻?紋絲不差!
而且這首詩正著讀跟反著讀起來的意境都是不一樣的啊!
整個就是變了一首詩,變了一個意境!
正著讀是夫憶妻!反著讀是妻憶夫!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李長寧找個椅子坐下,一臉淡然。
你們這是在和我比嗎?你們這是在和幾千年的智慧比?能比的過才怪!
“兒憶父兮妻憶夫”
“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迴寄雁無音訊”
“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
“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
“水隔山遙望眼枯”
這首詩,哪怕在後世的華國也是一首絕詩,無人能在這個題材上勝過它。
台下有的人甚至陷入癲狂,死死盯著詩文,非要找出紕漏來。
最終,還是長歎一聲。
當你比別人隻是優秀一點點時,他會看不起你,認為你隻是幸運。
當你比別人優秀很多時,他會嫉妒你,認為自己早晚會趕上你。
但是當你遠遠優秀於別人,存在著天差地別隻能讓他仰望時,他就會視你為神明般,不可觸碰。
這兩首詩一出,碾壓了東京全部的學子才子。
那個一直亂事的尖嘴猴腮之人也不知道去哪了,現場的眾人又不敢說話,導致場麵一度冷了下來。
“公子才華無人能及,小女子可有幸能邀公子明晚入閨房一敘,小女子平時閑餘時間也做了些詩詞,想請公子點評”。
李秋月粉麵透紅,扭扭捏捏上前說道,一雙靈動的大眼睛看著李長寧,雙眼中充滿了羞澀和希冀。
全場緊接著就傳來哀嚎聲和歎氣聲,自己心愛的女子看上了別人,能不心痛嗎?
隻是可惜了這般絕色尤物呀,在他們眼裏,除了自己別人都配不上。
要是早知如此,自小就應該懸梁刺股奮發圖強,也不至於今日輸的這麽慘。
李長寧這邊有點懵住了,這一下還把他還整的不會了,半天沒出聲。
“公子可是嫌棄小女子?”
“小女子雖人在青樓卻一直守身如玉,隻賣藝不賣身。”
李秋月看著李長寧不說話,心中以為他是嫌棄自己不幹淨。
“李姑娘,你多想了,剛才隻是思考剛才這首詩有何紕漏想要補救,沒有嫌棄姑娘的意思”
“姑娘能邀請在下,在下自然願意”
李秋月看著有些癡迷了,多少人麵對自己說話都磕磕巴巴,生怕說錯一句惹自己不開心。
眼前李公子不僅從容麵對,甚至還無視了自己,這也讓她對自己的美貌有了第一次的懷疑。
關鍵,一般人做出一篇佳作就恨不得讓全天下人知道,到處吹噓。
這李公子倒好,現場做出兩篇神作之後還不狂不驕,事後思考還有哪些不足,不行了,這也太有魅力了。
“咳咳,李姑娘,還有第三例題呢”。
一旁看不下去的黃維巍對著出神的李秋月說道。
他心裏也羨慕呀,誰年輕時候還不是風流才子了,自己要是能年輕二十歲就狂追李秋月了,可惜人老了。
此時的黃維巍恨不得和李長寧互換角色,如此絕色女子倒貼,他是想都不敢想。
李秋月迴過神也感覺不好意思,隨即恢複正常,說道:
“好,那下麵,我來公布詩詩姐姐的第三例題”
“那就是報國”。
曆朝曆代名人對雪啊花啊都有極多的詩詞進行讚美。
但是在報效國家這一塊名作不多,最出名的莫過於嶽飛的滿江紅。
眾才子又啞巴了,這一個個都出的什麽破題,先是元宵節,又是夫妻,最後到報國,全是他們不擅長的。
他們不會承認自己不行,隻是出的題不對。
不過他們行不行已經沒人關注了,隻要有人行就可以了。
李長寧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寫嶽飛的滿江紅,這篇巨作時時刻刻都讓他感到熱血沸騰,這也是報國這題材無二的神作。
拿起蘸滿墨汁的筆,腳步堅定的走到書桌前,下筆。
此時他的氣質大變,早已不是那個翩翩公子,已經變成了一位征戰沙場多年的將軍。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黃維巍大受震驚,這僅是開頭便如此壯烈,通篇寫下來要何等豪氣。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二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五代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奇哉壯哉!
奇哉壯哉呀!
好一篇世之神作,驚的他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他這是在幹什麽?”
隻見李長寧神色也有些癲狂,他想到了不久後要發生的靖康恥,那是漢家兒女永遠的傷疤。
也把宋朝死死的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宋朝?滅亡也就滅亡了,可憐的是那些基層人民。
金兵入城,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無惡不作,作為皇帝竟然還想著求和。
還有嶽飛、辛棄疾等一眾愛國報國英才,可憐空有一腔報國之心,卻被朝中奸臣和昏君聯手陷害。
宋朝滅亡,活該!
李長寧越想越氣,這是個什麽該死的朝代,不缺名臣不缺猛將,卻處處退讓、處處割地、處處賠款。
“殺殺殺”
舉起手中屠刀
敢來犯邊者,殺!
辱我同胞者,殺!
亂我華夏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