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搞錢的門路
大唐安史之亂我不想你亂 作者:壹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事情談妥,單福就要連夜去準備,張繼突然又問了一嘴,“洛陽城內,什麽東西賣的貴?”
“絲綢,瓷器,琉璃,珠寶等,張相公問這些做什麽?”單福迴答後問道。
張繼打了一個哈欠,擺擺手說道:“沒有什麽,就是順便問問。”
“那張公子早點休息吧,老朽覺少,先去把明天的事準備準備。”說完就走出客房,還順帶把客房的門給帶上了。
張繼也累了,衣服沒有脫就躺在了床上,望著昏暗的屋頂,心裏想著的卻是一個傳說,《所羅門寶藏》,據說當尋寶者找到所羅門陵墓,打開後發現,裏麵全是玻璃,也就是所謂的琉璃。
你說一群現代人費了千辛萬苦的代價,找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寶藏。發現隻是一堆玻璃碴子,該是什麽樣的心情。
此時張繼的心情就不錯,玻璃,在以前初中物理課上,就學過其製造工藝,原料就是石英砂、純堿、石灰石等混在一起,燒至1700度高溫,融化塑形就可以了,自己以前學到那課時,和表弟在他家鐵匠鋪的爐子裏弄過,雖然當時手被燙了幾個大水泡,但是當把一團綠了吧唧大玻璃球帶到學校,還是引來了不小的轟動,就連古板的物理老師就誇了張繼一句,值得了。
唐朝應該也有鐵匠鋪,買個爐子的事,想著用沙子就可以換真金白銀,此刻張繼感覺自己成為大唐首富都有可能。
腦袋裏想著,一堆黃燦燦,白亮亮的東西,突然又一個念頭,冒了出來,自己可以開采金礦呀。
史料記載:唐代前期,統治者把重心放在了銅礦的開采上,對金銀礦產未發布明確的禁采指令,《新唐書·食貨誌》載:“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初稅伊陽五重山銀錫。”民間出現了大量私開私采的情況,但是當時開采手段落後,主要就是吹灰法,說白了就是,就是弄一堆沙子在那挑揀,那能有什麽效率?
唐玄宗時期,又開放金銀開采,在河南道的伊陽縣收取采銀稅。這時課稅僅局限於伊陽地區,且並未明確記錄稅收機構。直到唐德宗時,黃金、白銀采礦的稅收才被明確規定,稅收工作由戶部統管,各地鹽鐵使負責。
而張繼又知道,儲量豐富的金礦在那裏,同時還知道先進的淘洗法采金。
其他的張繼不清楚,但是有一處地方有黃金,張繼是知道的,那就是河北唐山遷西的金廠峪,在清朝末年就是當時政府三大金礦開采產地之一,這個地方張繼前世,自駕遊到過,那裏的地形地貌,還是有印象的。
錢壯慫人膽,想到自己很快就要有錢了,張繼渾身好像充滿了力量,好像剛才腿軟跪倒的不是自己一樣,雖然到現在膝蓋還是有點疼。
科舉就不參加了吧,現在張繼的腦子中,對於古文是一點印象都沒有,自己也不認為自己能考出什麽好成績,就像單福說的那樣,就算自己考中,又能怎麽樣?
還是先拉起自己的隊伍,打打遊擊戰吧,偉人說過“槍杆子裏出政權,”其智慧無人能及,開始也是打遊擊戰的,抄作業就應該抄學霸的。張繼可不會去學魏征,因為他不知道玄宗是否太宗的胸懷,更何況魏征死後還被拉出來鞭屍,後人也跟著遭殃。
二賢莊是要走一趟了,畢竟一個人還是不能成事的,偉人也說過,“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這就是對政治的最精辟總結,“人多力量大!”
張繼做為現代人,做為華夏兒女,在意的是這片土地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對於皇權,根本就不在乎,誰做皇帝都沒有關係,隻要他能維護盛世,保護子民,都可以,實在不行自己做做也是可以的!
況且唐肅宗為了“借兵於外夷以張軍勢”,承諾迴紇人葉護:“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迴紇。”,使洛陽百姓陷於野獸之手,收迴洛陽後, 迴紇在洛陽城中搶劫三日,與屠城無異,燒殺奸掠,無惡不作,把洛陽變成了人間地獄,但這還沒完,762年,洛陽再次淪陷,唐代宗故伎重施收複後的洛陽,再一次的變成人間地獄,這等帝王是多麽無恥!張繼對此等帝王深惡之!
非常看不起,這兩位皇帝!
確定了接下來要做的事,張繼心緒平穩了很多,迷茫一掃而盡,閉上眼睛,放空大腦就睡著了
第二天是被小六子的敲門聲吵醒的。
洗漱好,小六子端上一碗油潑牛肉麵,讓張繼品鑒,因為這碗麵是在張繼沒有參與的情況下,他爺孫倆自己的做的。
看起來不錯,聞起來也不差,油麥菜和牛肉片,看起來還用心在麵上擺了一下,湯汁顏色也正,張繼接過小六子遞過來的筷子,夾起一根麵條,放在嘴裏,微辣,勁道,成功!喝一口肉湯,鮮美,味道豐富,成功!夾起一塊牛肉,吃完後說:“失敗!”
告訴小六,牛肉片要切的和紙一樣薄才算成功,聽說人家一頭牛,一個店都能賣一年,你怎麽能切這麽厚,牛肉很便宜嗎?
小六子被訓斥了,也不惱,嘿嘿的在那傻笑,說:“相公真是神,這簡單的麵食,經過您教的方法製作,就成了無上美味,昨晚我吃了一碗,早晨起床嘴裏還有香味,真是太神奇了!”
“說的這麽誇張!”張繼笑了笑,低頭繼續吃麵,昨天的那份自己做失敗了,也就沒有怎麽吃。
一碗麵吃完,碗被收走了,張繼溜達到門口消食,今天天氣很好,遠處的碼頭上,人來人往,但是街麵上卻沒有幾家開門做生意的,和後世生意人,起早貪黑,追逐利潤,完全不同。
喊過在掃地的小六子,問什麽情況?
小六子說:“那幾家關門的都是飯店,碼頭上的苦工,早上是不吃早飯的,有錢人在家裏或者城裏吃,現在開門也沒有生意,我家這酒館也是一樣,都是中午開門的。”
原來是這樣,看來大唐盛世,窮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絲綢,瓷器,琉璃,珠寶等,張相公問這些做什麽?”單福迴答後問道。
張繼打了一個哈欠,擺擺手說道:“沒有什麽,就是順便問問。”
“那張公子早點休息吧,老朽覺少,先去把明天的事準備準備。”說完就走出客房,還順帶把客房的門給帶上了。
張繼也累了,衣服沒有脫就躺在了床上,望著昏暗的屋頂,心裏想著的卻是一個傳說,《所羅門寶藏》,據說當尋寶者找到所羅門陵墓,打開後發現,裏麵全是玻璃,也就是所謂的琉璃。
你說一群現代人費了千辛萬苦的代價,找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寶藏。發現隻是一堆玻璃碴子,該是什麽樣的心情。
此時張繼的心情就不錯,玻璃,在以前初中物理課上,就學過其製造工藝,原料就是石英砂、純堿、石灰石等混在一起,燒至1700度高溫,融化塑形就可以了,自己以前學到那課時,和表弟在他家鐵匠鋪的爐子裏弄過,雖然當時手被燙了幾個大水泡,但是當把一團綠了吧唧大玻璃球帶到學校,還是引來了不小的轟動,就連古板的物理老師就誇了張繼一句,值得了。
唐朝應該也有鐵匠鋪,買個爐子的事,想著用沙子就可以換真金白銀,此刻張繼感覺自己成為大唐首富都有可能。
腦袋裏想著,一堆黃燦燦,白亮亮的東西,突然又一個念頭,冒了出來,自己可以開采金礦呀。
史料記載:唐代前期,統治者把重心放在了銅礦的開采上,對金銀礦產未發布明確的禁采指令,《新唐書·食貨誌》載:“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初稅伊陽五重山銀錫。”民間出現了大量私開私采的情況,但是當時開采手段落後,主要就是吹灰法,說白了就是,就是弄一堆沙子在那挑揀,那能有什麽效率?
唐玄宗時期,又開放金銀開采,在河南道的伊陽縣收取采銀稅。這時課稅僅局限於伊陽地區,且並未明確記錄稅收機構。直到唐德宗時,黃金、白銀采礦的稅收才被明確規定,稅收工作由戶部統管,各地鹽鐵使負責。
而張繼又知道,儲量豐富的金礦在那裏,同時還知道先進的淘洗法采金。
其他的張繼不清楚,但是有一處地方有黃金,張繼是知道的,那就是河北唐山遷西的金廠峪,在清朝末年就是當時政府三大金礦開采產地之一,這個地方張繼前世,自駕遊到過,那裏的地形地貌,還是有印象的。
錢壯慫人膽,想到自己很快就要有錢了,張繼渾身好像充滿了力量,好像剛才腿軟跪倒的不是自己一樣,雖然到現在膝蓋還是有點疼。
科舉就不參加了吧,現在張繼的腦子中,對於古文是一點印象都沒有,自己也不認為自己能考出什麽好成績,就像單福說的那樣,就算自己考中,又能怎麽樣?
還是先拉起自己的隊伍,打打遊擊戰吧,偉人說過“槍杆子裏出政權,”其智慧無人能及,開始也是打遊擊戰的,抄作業就應該抄學霸的。張繼可不會去學魏征,因為他不知道玄宗是否太宗的胸懷,更何況魏征死後還被拉出來鞭屍,後人也跟著遭殃。
二賢莊是要走一趟了,畢竟一個人還是不能成事的,偉人也說過,“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這就是對政治的最精辟總結,“人多力量大!”
張繼做為現代人,做為華夏兒女,在意的是這片土地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對於皇權,根本就不在乎,誰做皇帝都沒有關係,隻要他能維護盛世,保護子民,都可以,實在不行自己做做也是可以的!
況且唐肅宗為了“借兵於外夷以張軍勢”,承諾迴紇人葉護:“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迴紇。”,使洛陽百姓陷於野獸之手,收迴洛陽後, 迴紇在洛陽城中搶劫三日,與屠城無異,燒殺奸掠,無惡不作,把洛陽變成了人間地獄,但這還沒完,762年,洛陽再次淪陷,唐代宗故伎重施收複後的洛陽,再一次的變成人間地獄,這等帝王是多麽無恥!張繼對此等帝王深惡之!
非常看不起,這兩位皇帝!
確定了接下來要做的事,張繼心緒平穩了很多,迷茫一掃而盡,閉上眼睛,放空大腦就睡著了
第二天是被小六子的敲門聲吵醒的。
洗漱好,小六子端上一碗油潑牛肉麵,讓張繼品鑒,因為這碗麵是在張繼沒有參與的情況下,他爺孫倆自己的做的。
看起來不錯,聞起來也不差,油麥菜和牛肉片,看起來還用心在麵上擺了一下,湯汁顏色也正,張繼接過小六子遞過來的筷子,夾起一根麵條,放在嘴裏,微辣,勁道,成功!喝一口肉湯,鮮美,味道豐富,成功!夾起一塊牛肉,吃完後說:“失敗!”
告訴小六,牛肉片要切的和紙一樣薄才算成功,聽說人家一頭牛,一個店都能賣一年,你怎麽能切這麽厚,牛肉很便宜嗎?
小六子被訓斥了,也不惱,嘿嘿的在那傻笑,說:“相公真是神,這簡單的麵食,經過您教的方法製作,就成了無上美味,昨晚我吃了一碗,早晨起床嘴裏還有香味,真是太神奇了!”
“說的這麽誇張!”張繼笑了笑,低頭繼續吃麵,昨天的那份自己做失敗了,也就沒有怎麽吃。
一碗麵吃完,碗被收走了,張繼溜達到門口消食,今天天氣很好,遠處的碼頭上,人來人往,但是街麵上卻沒有幾家開門做生意的,和後世生意人,起早貪黑,追逐利潤,完全不同。
喊過在掃地的小六子,問什麽情況?
小六子說:“那幾家關門的都是飯店,碼頭上的苦工,早上是不吃早飯的,有錢人在家裏或者城裏吃,現在開門也沒有生意,我家這酒館也是一樣,都是中午開門的。”
原來是這樣,看來大唐盛世,窮人的日子也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