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看到張繼在作詩,他們幾個笑的差不多的人,也都揉揉眼睛,圍了上來,看了張繼盜竊的詩,紛紛稱讚起來,都說:“張兄大才!”


    張繼正在想這首詩的名字,思路被打亂了,就把筆一放,讓他們幾個人給這首詩起個名字。


    大家思路被我給詩起名的要求引導了,都逐漸安靜了下來,皺眉在那思考,張繼也避免了被拍馬屁的尷尬,使勁地揉了揉泛紅的老臉。


    老板娘滿心歡喜拿著那張紙愛不釋手,胡才庸想再看一眼,老板都是跑到櫃台內,舉著給他看。


    這時,趙運誠,一拍大腿,說:“為兄倒是想到一個名字,既然是張兄專門為登月樓所寫的詩幹脆就叫《題姑蘇登月樓》好了。”


    張繼當即表示這名字起的太好了!


    其他幾個人見張繼沒有意見,也紛紛對趙運誠進行了稱讚,看的出穩重的趙運誠,也有點飄飄然了。


    所謂花花轎子人抬人,看來在這個時代也是通用的。


    張繼很高興,能通過這個事,學到了這個道理。


    老板娘也高興,當即安排人,重新做菜,可能她也看見了,剛才胡才庸噴了滿桌的酒。


    後廚去忙了,老板娘,又拿出了一張大紙,讓我賜字,把這首詩寫在大紙上,好讓她裝裱。


    胡才庸,聽了,也來到張繼旁邊小聲地說:“抄寫我可以為張兄代勞,張兄如果需要的話。”


    張繼一聽非常高興,心想這家夥,雖然瘋瘋癲癲,卻非常懂事,可能是剛才他看見自己寫的那些字了,確實拿不出手。


    這家夥心還是挺細的,其他幾個人都沒有發現。


    “好,那就有勞胡兄了!”張繼高興地拍了拍胡才庸的肩膀。


    同時交代他,落款要寫明,趙兄賜名,胡兄書寫,兩人聽到我這樣交代,都是連忙擺手,說“愧不敢當,受不起!”


    張繼大手一揮,“事實如此,哪來擔當,收受之說,不如此寫就是看不起兄弟!”


    他們才勉強接受,等到書寫完成,兩人又分別從褲腰帶裏掏出自己的印章,分別蓋在了自己的名字上麵。


    他們蓋好後,要張繼也蓋,但是張繼摸了摸褲腰帶,並沒有摸到印章,想了一下,自己在收拾包裹裏的東西時,確實看見過一枚印章,現在應該在,客房的書桌上,於是就叫旁邊的店小二,上去拿下來。


    店小二,聽後,蹬蹬蹬,就跑上了樓,很快就把印章拿了下來,胡才庸接過去,哈了一口氣重重地蓋了上去。


    結束,胡才庸,把寫好的紙遞給老板娘,老板娘雙手接過,趕緊讓人拿去裝裱店裝裱。


    胡才庸,把張繼的印章看了看,用一張紙包好,遞給了張繼,張繼接過打算再讓店小二送到樓上。


    旁邊的趙運誠卻接過印章說:“張兄,印章都是要隨身攜帶的,哪能用了才拿。”


    說著掀開張繼大褂的長襟,在張繼的腰帶上摸索了一下,把印章塞了進去。


    張繼在趙運誠幫他裝印章時才發現,這唐裝褲腰帶上,還有條縫,類似於口袋一樣,印章正好能夠放入。


    朱元慎在看趙運誠給張繼裝好印章後也說:“在陳府,招親擂台上,張兄做的那兩首梅花詩,書寫以後也應該,提名蓋章的,如果親事不成,也應該要迴來。”


    唐朝人對於版權如此重視嗎?這讓張繼非常驚奇,同時讓張繼也非常羞愧,這些詩都是他剽竊別人的,但是唐人可能還不知道,後世有一些人,更是厚顏無恥,就是喜歡複製粘貼別人的文章,重新換個名字就可以隨處發表,每一次某平台公示的抄襲作品都是觸目驚心!


    後廚也比較給力,很快酒菜又重新擺了一桌,老板娘和店小二,都在旁邊伺候著,老板娘親自斟酒,還敬了一圈酒,讓她坐下一起,她卻死活不同意。


    張繼喝了一杯口酒唐朝的酒,這哪是酒呀,分明就是酒釀,入口不辣還微甜,這酒釀在杯中還蠻清澈的,不知道他們是怎麽處理的。


    難怪說李白可以喝一鬥酒,就張繼這酒量,在前世能喝半斤白酒,現在喝它兩壇應該也沒有問題的。


    就這樣胡才庸邊喝酒還邊誇讚說:“老板娘費心,把顧氏三白酒都拿出來了!”


    “何為顧氏三白酒?”端著酒杯趙運誠問道。


    “顧氏三白,采用的是三勒漿釀造盅兌的方法,原料用白米,白麵,白水,加入了水蜜桃,楊梅,蜂蜜,在江南一帶甚是有名,曾有,“一犁還又耕春後,三白曾來醉臘前”等佳句。”


    說完不等人敬,胡才庸又一口飲下一杯。


    喝完還在那,搖頭晃腦品味一番。


    不知道胡才庸所謂的佳句,是不是他自己所作,他也沒有多做說明。


    胡才庸的解釋,讓我們知道此酒的名貴,老板娘也感覺到自己有麵子,勸酒更是殷勤,自己也因為喝了幾杯酒,臉蛋紅紅的,本來就有幾分姿色,現在看上去,更是感覺風韻猶存。


    書生的矜持都是在平時,酒喝盡興無文人,幾個人喝完三壇三白酒後,他們就開始調戲老板娘了,紛紛作詩,誇讚老板娘“美貌,老板娘做為唐人也是豪放的,可能是酒喝多了,也許是被誇上頭了,開始還矜持不上桌,現在竟然坐在了,朱元慎腿上,要和朱元慎喝交杯酒了。


    酒店已經關門,酒店裏其他夥計,沒有喝酒,也沒有上前製止,隻是站在旁邊笑著看。


    趙運誠,胡才庸,朱元慎等人都出現了醉態,但是張繼卻非常清醒,雖然他也是喝了不少酒。


    唐朝的豪放,唐朝的繁華,唐朝的百年和平,讓他們忘記了人心的險惡,就像被占便宜的老板娘一樣,不自知還迷失。


    還好的是,朱元慎他們都是書生,對於老板娘,僅局限於玩鬧,占點小便宜,沒有做出太出格的舉動。


    如果把此時的唐朝比喻成老板娘,那些書生換成野蠻的胡人,那麽後果可能就不一樣了。


    張繼被自己的想法,嚇的打了一個冷顫,安祿山不就是野蠻的胡人嗎?現在和李三郎楊貴妃玩曖昧,獸性起時,史料記載七年時間,唐朝從人口從五千二百多萬人口,到764年,隻剩下一千六百多萬,人口銳減了三千六百多萬!


    這些減少的人口,不能說全是安史之亂中直接被殺死的,但是和安史之亂有直接關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安史之亂我不想你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壹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壹夢並收藏大唐安史之亂我不想你亂最新章節